听孙双金老师《山居秋暝》

寒夏

<p class="ql-block">  刷抖音刷到张祖庆老师在上《山居秋暝》,我最喜欢的诗就是《山居秋暝》了,但我印象中好像是中学的课。正好来了个电话我就划过去了,等我打完电话再找到那个页面,张老师的课已经结束在做小结。孙老师直接上台就开始上课了。我起先是不认识孙老师的,只是觉得这位老师好像见过,但想不起来是谁。想到能和张祖庆老师同课异构,应该也不简单哪!听听吧。不一会儿评论区有人谈到是孙双金老师,我如雷贯耳。王崧舟老师、徐俊老师、何捷老师、李竹平老师,郭学萍老师……我看一眼就能在评论区告诉大家这位名师是谁。今天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唉,罪过啊!</p> <p class="ql-block">  一、三问解诗题</p><p class="ql-block"> 继续说回孙老师的课。初听孙老师的课,觉得这老头慢悠悠地娓娓道来,这节课难道又要上一个多小时?可是听了几句就觉得不简单。他也从解诗题开始,先带领学生解释“暝”是“日落,天色将晚”的意思,孙老师接着问,这个时间是——有孩子回答“黄昏”,孙老师又说,还可以是——另一个孩子答“傍晚”,孙老师继续追问,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表述这个时间?就是这慢悠悠的一连三问牢牢地抓住了我。语文不就是这样吗?同一个意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我们教小学生不就是要教会他们灵活表达么?像孙老师这样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多渗透一些,还怕孩子们学不会吗?弄懂了“暝”的意思,孙老师问“秋暝”是什么意思呢?接着问“山秋暝”呢?最后“山居秋暝”的意思就显而易见了。我发现这个老头讲课,虽然慢悠悠地娓娓道来,但没有一个多余的问题,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妙啊!</p> <p class="ql-block"> 二、画中解诗意</p><p class="ql-block"> 我们讲古诗,也解诗题,讲诗意,但实话说,就是很单调枯燥。别说孩子不爱听,自己都讲得没意思,公开课也很少有老师选择上古诗。上周上网课时,我在线上给全年级学生上了《山行》,那是我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给这么多人上古诗。因为本单元的单元训练重点是“运用多种方式解释词语”,所以我的古诗教学也紧紧围绕着这个训练点,教孩子们解释词语的方法,进而解释诗句的意思。我自己感觉也还是不错的,但是毕竟是网课,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就不如预料的那样好。</p><p class="ql-block"> 继续说孙老师的课。《山居秋暝》的作者是王维,苏轼曾有一句评价他的作品的名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孙老师就是从这句评价开始这个环节的教学的。每句诗都是从想象画面入手,参与上课的杭州的孩子们也很给力,想象力很丰富,说得也好。通过孩子们的想象,孙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稳稳地一步步把孩子们引入本诗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们对“竹喧()浣女,莲()下渔舟”这一句的修改,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理解,改动非常精彩。引得现场老师频频鼓掌,赞!</p> <p class="ql-block">  三、细节展才情</p><p class="ql-block"> 1.超强的控场能力</p><p class="ql-block"> 孙老师开始导入时用了经典咏流传里霍尊和孩子们吟唱的《山居秋暝》,他问孩子们好听吗?想听几遍?说得最多的孩子喊到:“三遍。”孙老师说:“这么好听的吟唱,这节课咱们听四遍,唱会它!”实话说我当时心里都一惊:这老头本来就慢,还听四遍,打算要上俩小时吗?</p><p class="ql-block"> 事实是孙老师本节课从头到尾确实放了四遍,放到第四遍的时候,已经是他和孩子们在吟唱,关键是他的吟唱甚至超越霍尊,因为他的声音更有一种厚重沉稳空灵的古韵。学生在想象诗句的画面的时候有些散,但是,孙老师都一一把孩子们引了回来,超强的控场能力让我赞不绝口,我在评论区打到:“形散而神不散”!</p><p class="ql-block"> 2.让人赞不绝口的基本功</p><p class="ql-block"> 孙老师的能力都不能说是基本功了。上个环节说他的吟唱比霍尊好,真得一点都不夸张。闭上眼睛,仿佛郁钧剑老师在唱。而他在结束时的古诗吟诵更是一绝!那超然忘我的神态,空灵绝美的吟诵,仿佛他就是隐居山林的诗佛!而他的板书除了把古诗解释的更清楚,更像是一幅书法作品。强啊!</p> <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一个秋日,没有听课笔记,没有书桌,只有一颗敬畏之心,守在手机屏幕前,静静聆听!最后告诉大家关心的问题——孙老师这节课上了50分钟。厉害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