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查理大桥</h5> 回到公寓休息了一会,感到精气神又恢复了,想到白天计划的景点查理大桥还没细看,火药塔也还没去,晚上还有一个在国内就预定好的夜游伏尔塔瓦河的游船项目,赶紧出门。<br> 此时的莫斯特卡街已是熙熙攘攘,早已没有了清晨的冷寂,商店里亦是人头攒动。公寓对面的一家卖“塔塔蜜”的店前已是排起了队,在买一种像“蛋筒冰淇淋”样的食品,拿在手里边吃边走,好不悠闲。各色人等三三俩俩从小城广场走来,边走边看朝着查理大桥走去。我也随着人群走到大桥,早上是匆匆路过大桥,现在可以慢慢的欣赏这座享誉欧洲的大桥。<br> 查理大桥横跨在伏尔塔瓦河的东西两岸,伏尔塔瓦河流经布拉格河段共有18座大桥,查理大桥是第一座大桥,也是布拉格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大桥,大凡来到布拉格的游人都要在查理大桥上漫步,曾有这样的说法:没有走过查理大桥9遍,就不算到过布拉格。<br> 在此查理大桥之前,伏尔塔瓦河上曾有过两座桥梁,一座是木桥,另一座是就是朱迪斯石桥,在1342年被洪水冲毁。1357年,时任国王的查理四世任命德国建筑师彼得·帕勒(Petr Paller)负责修建查理大桥(但也有人考证认为彼得·帕勒只是部分参与,而大桥的主体是由捷克的桥梁专家Oto设计)。1390年大桥竣工,最初名为“石桥”(Kamenný most),直到1870年才更名为“查理大桥”。大桥把老城区和小城区连在了一起,成为两地之间的交通要道。<br> 关于查理大桥奠基的日子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大桥奠基的日子为1357年7月9日5点31分。对这个日子的解释,坊间说是查理四世为定何时开工,特意请来御用占星师商量,最后讨了个吉利,按当时的书写习惯,用1-3-5-7-9-7-5-3-1这一串数字回文排列(回文,即正反读都一样)确定。这是一个传说,从数字上看不免有些牵强,7和9换了个位置。但仔细想想,也有些许道理。这一串数字均为单数,从宗教角度说,单数为吉利,且共9个数字,囊括了10个阿拉伯数字中全部5个单数,第五个又正好是9,西方人也讲究个“九五之尊”,其余数字两两成对成双,又满足了普罗大众的美好心愿,上顺天意,下遂民心,怎么看都是个吉利数字。只要留心一下各国的重大庆典活动,鸣放的礼炮数大多是n*9发。这样一想,要走9遍查理大桥才算到过布拉格也算顺理成章的有出处了。<br> 查理大桥长515米,宽9.5米,黄英尚先生在书中说大桥有17个桥墩(也有人说16个桥墩及15个桥墩的,大概是两边各有15座雕像塑在桥墩之上吧。我没有仔细数过),大桥用波希米亚沙岩石块构筑而成,相传为了石桥坚固耐用,工匠在灰泥中添加了生鸡蛋和牛奶。大桥自建成至今已有600余年,历经多次洪水的冲击,其中在1890年的洪水中有3座立柱被洪水冲走,桥拱也塌垮。在二战后,大桥仅用作行人通行。 <br> 查理大桥是捷克人的骄傲,是捷克人心中的“楼兰”,是绝不允许被人沾污的。曾经法国的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公司欲租赁查理大桥,作为波西米亚的古董车巡展场地时,遭到捷克人强烈的抗议。在建桥600多年的历史上,只有两次封桥的经历,一次是1942年,纳粹德国为缉捕暗杀党卫军的捷克斯洛伐克抵抗组织成员而下令封桥;另一次是在1968年,苏联军队开着坦克入侵布拉格,封锁了大桥,镇压了捷克人民的“布拉格之春”运动。 <h5>伏尔塔瓦河</h5> 走上大桥,眼前豁然开朗,斜阳西垂,天高云淡,水鸟翱翔,一河秋水,两岸秋色,伏尔塔瓦河深邃的河水波光粼粼,微澜不兴;东西两岸秋意正浓,金色的秋叶连绵铺展;北面的马内苏夫桥(manesuv)前的礁石上茂密的树叶,把整块礁石裹辖在浓郁的五彩中;条条小舟映衬着秋色在桥前游弋;一艘满载着游客的游船在河中徐徐而行,驶入金色的布拉格。<br> <h5>大桥雕塑(圣母玛利亚和明谷的圣伯尔纳铎--Panny Marie a svatého Bernarda z údolí Ming)</h5> <h5>大桥雕塑(圣希里尔和圣美多德--Svatý Cyril a Medoděj)</h5> <h5>大桥雕塑(施洗者圣约翰--Svatý Jan Křtitel)</h5> <h5>大桥雕塑(圣诺伯特、瓦茨拉夫和西吉斯蒙德--Svatý Norbert, Václav a Zikmund)</h5> 查理大桥的一大看点就是大桥的南北两侧桥墩塑有30尊雕像,有欧洲的“露天雕塑博物馆”之称,最初的创意来自意大利罗马的安琪儿桥,这些雕像大多出自奥地利、德国和捷克的雕塑家之手,其中以奥地利雕塑家马蒂亚斯·布劳恩(Matyáš Braun)的作品居多。雕像塑造的人物大多出自《圣经》中的圣徒的故事,每尊雕像都有一段回肠荡气的故事。在雕像面前总是挤满了留影的游客,要完整的拍摄下来要等很长时间,加上光线的关系,我未能把30尊雕像全部拍下来,仅拍了一部分。回国后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反复确认,把雕像和人物匹配。通过人物故事细细看这些雕像,雕工还是非常细腻的,衣袍上的褶皱、花饰,人脸上的须发、皮肤皱纹极其逼真,人物的表情,既栩栩如生,又入木三分,与故事表达的情节非常贴切,足见当时欧洲的雕塑家的雕刻技艺。现在看到的30尊雕像均是复制品,原作都被放置到相关博物馆内展出。 <h5>大桥雕塑(扬·涅波姆茨基--Jana Nepomtze)</h5> 这尊雕像据说是查理大桥上的第一尊雕塑,也是大桥上的唯一一座青铜雕像,由捷克雕塑家约翰·布洛克夫(John Bulloff)在1683年所创,此后的30年间,在查理大桥上络续塑起了越来越多的雕像,以致到20世纪形成如今的规模。雕塑人物是扬·涅波姆茨基(Jana Nepomtze,现在比较多的是说圣内波穆克的约翰〈Svatý Jana Nepomuckého〉,两者为同一人,只是翻译不同)。<br> 扬·涅波姆茨基出生在波西米亚的内波穆克小镇,曾就读于布拉格查理大学和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从最底层的抄写员做起,经过几十年的的努力,靠着自己深厚的神学造诣在1393年,年近50岁的扬·涅波姆茨基当上了捷克国王瓦茨拉夫四世统治时期的布拉格天主教的副主教。<br> 相传扬·涅波姆茨基又是皇后索菲·巴伐利亚(žofie Bavorská)的“告诫神父”,皇后在忏悔中向他透露了和别人有奸情的秘密。当时国王瓦茨拉夫四世就怀疑王后出轨,要求接受王后忏悔的副主教扬·涅波姆茨基说出实情,扬·涅波姆茨基为恪守教规,为忏悔者保密,拒绝向国王透露实情,于是被国王下令把扬·涅波姆茨基的舌头割了,既然不说就永远让他说不了话。想想还不解气,直接派人把他捆上盔甲后从查理大桥上投入伏尔塔瓦河淹死。当晚,在他头上的天空出现五颗闪烁的星星,代表着拉丁语中有五个字母组成的单词“TACUL(保持沉默)”,所以他的雕像上有五颗星星围绕着他;又因为他死于河中,就把他作为能抵御洪水的保护神。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为恪守教规的第一位殉道者,于1683年在查理大桥上雕塑了这尊青铜雕像,成为美谈。并在1729年,天主教廷正式册封扬·涅波姆茨基为圣徒,并自1771年起,布拉格每年还设立节日以纪念扬·涅波姆茨基。<br> 后来据考证,皇后的告诫神父另有其人,只不过与扬·涅波姆茨基同名,瓦茨拉夫四世显然是弄错了人。教廷也是将错就错,乘机做宣传,还宣称当派人掘开扬·涅波姆茨基的棺木时,其遗体上除了舌头外其它依然完好。 <h5>圣维特大教堂中王后向扬·涅波姆茨基忏悔。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h5> 《圣经》对圣人的定义是在俗世中,其精神已跳出俗世,不沾世俗的人,因而基督教在最初确立圣人的时候,就那些为教义而殉道者可封为圣徒。扬·涅波姆茨基就是为了恪守教规,替忏悔者保密,从而激怒瓦茨拉夫四世而殉道。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传说。其实真实的原因更多的是皇权和教权之争。<br> 当时的国王和布拉格大主教扬·延斯泰纳(Jan z Jenštejna)在任命克拉德鲁比修道院院长的人选问题上意见大相径庭,国王支持阿维尼翁的新教廷,而信仰罗马教廷的扬·延斯泰纳大主教力挺扬·涅波姆茨基,以致国王在1393年派人把扬·涅波姆茨从查理大桥上抛入伏尔塔瓦河淹死。扬·涅波姆茨基成了权力之争的牺牲品,真的是死得很冤枉。 <h5>大桥雕塑(扬·涅波姆茨基--Jana Nepomtze)</h5><div><br></div> 仔细看这尊雕像,扬·涅波姆茨基左手抱着右手托着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的雕塑,右手掌和拇指间插着一枝金色的棕榈叶,寓意恪守教规的坚定,虽然受难,却能保守忏悔人的秘密,这也是教规的胜利;脸上的表情既无奈又坦然,虽赴难却永生。至于头上的五颗星星的说法就多了,不仅仅是保持沉默这一种说法。其实大凡圣人的雕像,头上都有一圈光环,这五颗星星给了光环以能量,照亮了人心。<br> 雕像下面的青铜基座上的浮雕描绘了王后忏悔和扬·涅波姆茨基被投入河中的情景。传言抚摸浮雕可以带来好运,所以大多游人都会去抚摸,浮雕已被抚摸的锃亮。<br>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这尊扬·涅波姆茨基的原雕像真品被移到世博会捷克馆供参观者观赏,足见世博会的号召力和捷克的诚心。 <h5>抚摸扬·涅波姆茨基雕像基座浮雕会带来好运</h5> <h5>扬·涅波姆茨基被投河处的十字架</h5> 扬·涅波姆茨基被投河的具体位置也被考证出来了,就是离雕像东侧不远处的17号和19号雕像之间的栏杆上的铜十字架的位置。现在也有不少虔诚的游客会在十字架前默默地祷告,人们对圣人总是心怀敬意的。 <h5>大桥雕塑(帕多瓦的圣安东尼--Svatý Antonín Paduánský)</h5> <h5>大桥雕塑(圣达太--Svatý Juda Tadeáš)</h5> <h5>大桥雕塑(圣奥古斯丁--Svatý Augustin)</h5> <h5>大桥雕塑(圣卡耶坦--Svatý Kajetán)</h5> <h5>大桥雕塑(圣菲利普--Svatý Filipe)</h5> <h5>大桥雕塑(圣科斯马和达米安--Svatý Kosma a Damián)</h5> <h5>大桥雕塑(圣安妮--SvatýAnna)</h5> <h5>大桥雕塑(圣母玛利亚、圣多明我和圣托马斯·阿奎纳--Panny Marie, SvatýDominika a SvatýTomáše Akvinského)</h5> 大桥上的30尊雕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矗立在桥墩上,注视着伏尔塔瓦河水洒洒扬扬书写着布拉格的沧海桑田,守护着千年老城的安详。我们在欣赏雕像,雕像也在看我们;我们在探索雕像的故事,雕像也在审视着人间的善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默默无语的雕像,而是从这些形态各异的雕像中看到了浓缩了布拉格千年风霜的精神之魂。 <h5>查理大桥赏景</h5> <h5>伏尔塔瓦河秋色</h5> <h5>伏尔塔瓦河秋色</h5> 在大桥上慢慢的走着,秋日的夕阳把伏尔塔瓦河两岸染上一片金色,游轮犁开鱼鳞般的河面,留下一条白痕,向前驶去。河水扑闪着幽蓝的光,变换着颜色,渐次吞噬着白痕,归于平静。扶着栏杆沐浴在金色中,心中一片安宁, 眼前的伏尔塔瓦河犹如一条柔顺舒展的绸带,轻轻搭在布拉格的东西两肩,自南向北缓缓穿城而过,蜿蜒曲折,波光潋滟。我想起了捷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贝德里赫·史麦塔纳(Bedřich Smetana)。<div> 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清晨,失聪的史麦塔纳独自缓缓走上查理大桥,桥上空无一人,他凭栏远望,圣维特大教堂在雾霭中若隐若现,三两雨燕扑闪在细雨中,脚下是他深爱的伏尔塔瓦河,多年和病魔的抗争已使他心力交瘁,望着滚滚而去的伏尔塔瓦河水他已是万念俱灰,真想随河水汹涌而去。突然间河水撞击桥墩的轰鸣震响了他的耳膜,他听见了激流跳跃的节奏,听见了远山的回音,听见了他热爱着的祖国对他的召唤,他瞬间心灵震颤,眼泪喷涌而出,张开颤抖的双手要拥抱世界,拥抱波西米亚,拥抱布拉格。就在那一刻,交响诗《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在他心中奔涌而出,一泻千里:<br><br> 两条小溪流过寒冷呼啸的森林,<br> 汇合起来成为伏尔塔瓦河,<br> 向远方流去。<br> 它流过响着猎人号角回音的森林,<br> 穿过丰收的田野,<br> 岸边传出乡村婚礼的欢乐声。<br> 月光下仙女们唱着迷人的歌曲,<br> 在它的波浪上嬉游。<br><br> 伏尔塔瓦河从斯维特烈峡谷的激流中冲出,<br> 在岸边轰响并掀起浪花飞沫。<br> 在美丽的布拉格的近旁,<br> 它的河床更加宽阔,<br> 带着滔滔的波浪从古老的维舍堡的旁边流过。<br><br> 贝德里赫·史麦塔纳是在用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对母亲河的滴滴心泪,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伏尔塔瓦河的风光,这在世界乐曲史上是极为少见的,使捷克人民引以为傲的。<br> 史麦塔纳对于我国民众来说不是太熟悉,但在世界乐台,却有着“贝多芬第二”之称,他的晚年与贝多芬有着十分相似的命运。在1874年,刚进入“知天命”之年的史麦塔纳,突患重病,神经受到严重震荡,双耳几乎失聪。在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他完成了对祖国的最后的抒情,写下了被誉为“捷克民族交响乐起点”的名曲《我的祖国》,使捷克的交响乐在世界交响乐坛有了一席之地,被誉为“捷克近代音乐之父”。<br> 《我的祖国》是一部交响诗,有6个乐章组成。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其中的每一首歌、每一个音符,都深深地浸透着作者对祖国和英雄的敬爱。作品正式公演时,史麦塔纳已经完全失聪,在音乐会现场,它只能凭借想象来倾听自己的创作:‘壮丽的伏尔塔瓦河在明媚的春光中流淌,优美的旋律奔腾出了一个苦难民族所有的情感和精神;风光美丽,家园美好,音乐美妙;音符下,城堡巍峨、田园牧歌、河水汨汨、夕阳斜照、人民善良,这是一种美的抒情、爱的写意、善的表达、心的渴望,更是一种超越民族、超越文化、超越音乐的叙述和交流。在场的观众都为这首《我的祖国》激动万分而潸然泪下’。演奏结束,全场观众起立向史麦塔纳致敬。这是一部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无限的眷恋和深深的热爱,对未来和光明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div> <h5>查理大桥上的怡</h5> 很多去过布拉格的人会说,查理大桥像个集市,什么都有。这多少有点夸张,大桥上经常会有一些街头艺人弹唱,或有人像画画,或卖纪念品的,这是欧洲一道独特的街景,是深厚的文化积淀的自然流露。以前我国的城市中也有一些露天剧场有艺人在演出相声之类的节目,上海人称之为唱“小热昏”。现在,我国一些城市街头也出现了艺人在固定的地点演出的场景,使艺术表演从剧场走上了街头,走进了普通大众,这些人都有合法的演出执照,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br> 在大桥上看到三个女孩在用大提琴和小提琴演奏,阳光照在她们年轻的面庞,焕发着青春的光彩,脸露微笑,神情专注,享受着自己的演奏;架子上摆放着出售的CD片,明码标价,一张250克朗,2张400克朗。我想起了上午在老城广场遇到的行为艺术表演的那位铜人,遂拿起相机把这三个女孩拍了下来。回国后,把这张照片收进我制作的台历《光影里~~遇见布拉格》,取名为《光影里的怡》。 <h5>大桥上的绘画(秋色里的你)</h5> 在桥上,有几个绘画的摊位,这位头发花白的画师刚刚完成了一幅肖像绘画。我看了看这位女子,还别说,这肖像还画得真不错,画得真像。不过容貌不怎么样的,还是悠着点。<br> <h5>老城桥塔西立面</h5> 走到桥头就是布拉格哥特式建筑风格中最杰出的瑰宝之一的老城桥塔。桥塔位于第一与第二桥拱之间的桥墩上,这座桥塔也是由查理四世皇帝在查理大桥开始建造后不久就启动建造,也是由彼特·帕勒设计,但查理四世没有等到桥塔建成就去世了,而是在他的儿子瓦茨拉夫四世在位时才建成。当时的捷克国王在从布拉格到布拉格城堡圣维特大教堂加冕时要通过此塔,所以桥塔的塔门被设计成凯旋门的样式,有胜利凯旋的象征意义。<br> 桥塔建成后多次见证了布拉格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之际,瑞典军队猛攻布拉格老城区,正由于桥塔的坚固才抵挡住了瑞典军队炮火的攻击,一群学生和犹太贫民窟居民击退了瑞典人的进攻,保护了老城区,但桥塔的西立面哥特式风格的装饰却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在19世纪末又进行了修复。<br> 现在看到的桥塔西立面就是斑驳的墙面,几乎没有什么雕塑之类的装饰。仅在拱门上方的墙面刻着一幅和平协议,那是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时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br> 那个“三十年战争”,经常会从一些介绍欧洲历史的文章中看到,但它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要打三十年之久,说法也很多,头绪也很乱。最近几年,我因一直去欧洲旅行,所以一直在看欧洲史方面的书,也了解了个大概。<br> 爆发战争的深层原因是哈布斯堡皇朝德意志皇帝与王公之间的为利益的争斗和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斗争(新教是基督教三个教派中的一个,他们的总教主就是大家熟知的耶稣基督)。德意志皇帝斐迪南二世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教徒,他试图从波西米亚就是今天的捷克的公职岗位上排挤走新教徒,并强行关闭了两座新教教堂来巩固他的皇权。这势必会在捷克爆发反对皇权的斗争或者说是起义。导火索就在1618年5月23日点燃,当时一些信奉新教的信徒冲进布拉格城堡中的皇宫赫拉德昌尼古堡,将哈布斯堡皇朝的总督雅罗斯拉夫·冯·马丁尼茨和书记官威廉·冯·萨尔瓦塔从一个20多米高的窗台扔出去落到一条护堡的壕沟,正好壕沟里有一堆大粪阻止了他们落到地上,以此来抗议对新教教堂的攻击及反对斐迪南大公对波西米亚王位有争议的僭取,这就是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br> 捷克这个国家将敌对者掷出窗外是有着传统的。就在这次事件的200年前的1419年7月30日,即查理四世皇帝死后的41年,一些新教徒在布拉格查理广场的新市政厅前游行,抗议当局逮捕新教信徒。突然在市政厅的窗口内有人向游行队伍扔石块,这激起了新教徒的愤怒,他们立即冲进市政厅将市长及市议员共7人从市政厅的窗户内扔了出来,致其当场死亡,点燃了暴力对抗神圣罗马帝国导火线(即胡斯战争),打响了胡斯战争的第一枪,这是“第一次掷出窗外事件”,用捷克历史学家弗朗基谢克·帕拉茨基(Frankishek Palatsky)在《捷克简史》中的话说:是“小国寡民.....敢于并肩对抗一统基督教世界的滔天强权“。按照英国作家德里克·塞亚的考证,捷克还有第三次扔出窗外事件。可见宗教之间的斗争是非常残酷的,在欧洲各国这种宗教斗争都普遍存在。甚至有许多在英国的新教徒被迫出逃到北美州,现在的美国白人大部分是那时出逃到那里的英国新教徒的后裔,是盎格鲁·撒克逊种族。<br> 这第二次扔出窗外事件,就似一粒火星掉入了一堆干柴,从而引爆了战争。没料想这次战争越打越大,引发了波希米亚战争、丹麦战争、瑞典战争及法国和哈布斯皇朝战争,几乎波及整个欧洲,可以说是“欧洲世界的世界大战”。战争经历了马蒂亚斯、费迪南二世和费迪南三世这三个皇朝,而这三个皇帝都曾经是波西米亚的国王。可见捷克这个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历史上也确实不消停。<br> 直到1648年10月24日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才算结束,其实局部的战争还继续了很久。就在战争开始的地方布拉格,学生和犹太平民窟居民还在查里大桥处抵抗瑞典人的进攻。直到9天后,教堂的钟声淹没了大炮的轰鸣声,战争才算停息。这次战争却让法国捡了“皮夹子”,其实战争从来就没有赢家,这次战争使各国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而这个“和约”就像一张死亡证明书,宣告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德意志帝国的彻底瓦解,分裂出360多个独立的邦国、4万个世俗领地、4万个教会领地,使德意志的地图看上去更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的大拼图。英国作家诺曼·戴维斯(Norman Davis)在《欧洲史》中写道:“德意志变得荒无人烟。人口从二千一百万下降到大约一千三百万。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死亡”。美国作家玛丽·普拉特·帕米利(Mary Platt Pameli)在《德国简史》中写道:“那恐怖的三十年所造成的破坏无法描述,不堪回想。饥荒的逼迫使人变成了野兽,他们集合组成团队, 捕食可获得食物。人民的精神被打破了。德国已经倒退了两百年”。 <h5>老城桥塔东立面</h5> 而东立面的墙上的装饰却十分丰富,可以看得到有8尊雕塑:5尊人像,1尊动物,2尊皇冠。最上方左面的是布拉格的第二任主教圣阿达尔贝特(Svatý adabert),右面的是圣神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特(Sigismont);这两尊雕像的下方是一头狮子雕塑,它象征着波希米亚王国,捷克人一直把狮子奉为神灵;再下面的雕塑中,中间是波西米亚的主保圣人圣维特(Svatý Vít),左侧的就查理四世,西侧的是西捷斯蒙特的哥哥波西米亚国王瓦茨拉夫四世(Václav IV);三尊雕像中间的是盾徽和王冠,左侧的是黑鹰,代表圣神罗马帝国,右侧的是双尾狮,代表波西米亚王国。查理四世虽然贵为国王,但在宗教面前,只能位居侧位,不能托大。当然,现在看到的这些雕塑都已是复制品了。<br> 拱门前人头攒动,不是拥挤着通过拱门走向大桥,就是抬头欣赏墙壁上的雕塑。<br> <h5>老城桥塔狱卒雕像</h5> 大桥桥塔可以买门票上去观看,我上去的时候门票是100克朗,但不同年份和季节的价格可能会有不同。这种塔楼以前在欧洲一般都会作监狱之用,这座桥塔也不列外,在里面看到有一个狱卒的雕像;塔内有一个介绍桥塔设计和建造以及考古学者在河床上找到的一些文物 。<br> 这个塔楼究竟有多高?我查了很多资料,竟然没有一本书、一篇游记说到,就是布拉格官方提供的宣传资料也没提及。而看到的都是一些抄来抄去,以讹传讹的说是18米高的地方有一条回廊。还有的说有138级台阶,那这条回廊显然不止就在18米高的地方。当然作为游客没必要去论证他的高度。我沿着狭窄的环形楼梯走上去,走了多少台阶没有注意数,不过感觉是有一百几十多级。走到上面,塔楼的外面的确有一条回廊围可以俯瞰。 <h5>老城桥塔鸟瞰</h5> <h5>老城桥塔鸟瞰</h5> <h5>老城桥塔鸟瞰</h5> <h5>老城桥塔鸟瞰</h5> <h5>老城桥塔鸟瞰</h5> 站在围廊上,映入眼帘的是另外一幅景象:一层层、一叠叠、一片片的深红色屋顶连绵不断的铺展开来伸向天际,秋阳给深红色的屋顶涂上一汪金色,深红反射着金色,显现一种淡橘红色,给人心头带来一缕清新的暖意。《满世界》的作者龚曙光先生曾站在布拉格城堡的观景台上远望布拉格绵绵的红屋顶,称其为“布拉格红”,我站在老城桥塔的围廊上,面对满目的淡橘红的的屋顶,我只想说这一片淡橘红是装点布拉格的“布拉格淡橘红”。<br> 在这犹如连绵田野的红屋顶中,林林总总无数的尖塔破顶而出,泛着铜绿色的塔顶带着秋日的阳光刺向苍穹,一幅活灵活现的“百塔向天图”。人们形容布拉格是“百塔之城”、“千塔之城”,真是一点也不为过的。<br> 秋风撩动着衣衫,塔楼下的十字军广场千年悠悠,光影漫漫、游人缓缓,偏西的秋阳斜射过来,照在身上留下长长的光影。这光影,透视了布拉格的前世今生,留下了人们对布拉格的念想。<br> <h5>老城桥塔鸟瞰</h5> <h5>老城桥塔鸟瞰</h5> <h5>老城桥塔鸟瞰</h5> <h5>老城桥塔鸟瞰</h5> 沿着回廊走,眼前的景色像是上帝打翻了调色板,色彩缤纷、移步换景。伏尔塔瓦河的河水由浅蓝渐变为深蓝,夕阳的阴影下,一丝丝闪着涟漪的波纹清晰可见,几只游艇游荡在河中;西岸金黄的秋叶延绵铺向山顶,红顶的建筑姿态各异,城堡山上的圣维特大教堂的哥特式尖顶巍然耸立;查理大桥上熙熙攘攘,桥畔的大树秋意扑闪,树下小湾内数艘小艇鼾意沉沉。此情此景,我已江郎才尽,只能借用两句诗,稍作改动: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醉。 <h5>老城桥塔鸟瞰</h5> <h5>老城桥塔鸟瞰</h5> 再看向查理大桥,这时的查理大桥就像一个小型的不完全市集,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犹如“黄金周”一般。河面波光粼粼,两岸如画的秋色使得游人或伫立栏旁凝望,游船轻移、水鸟漫舞、倾听远山的回响;或驻足留下记忆的倩影和一生的许诺。自弹自唱的街头艺人、画画的画师、兜售纪念品的小贩间杂其间,使大桥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生活本该就是这样。 <h5>查理四世雕像</h5> 走下塔楼就是十字军广场,可以说是布拉格最小的广场。这个广场的名称与“十字军东侵”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源于广场的北面一侧原来有一个十字骑士会修道院,德皇查理四世的雕像就竖在那里。<br> 这座查理四世的雕像塑于1848年,由德国德累斯顿雕塑家恩斯特·哈内尔(Ernst Hähnel)为纪念查理大学建校500年而设计新哥特式雕像。不过当年爆发的欧洲革命使雕像的揭幕仪式推迟了一年,直到1849年才算正式落成。雕像中的查理四世头戴皇冠,气宇轩昂,意气风发,手中握着的就是《金玺诏书》,诏书规定了由七位选帝侯选举德意志皇帝。<br> 查理四世贵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总不能让其孤家寡人独自一人竖在广场,因此雕像的基座上还有四尊历史人物陪伴,分别是捷克首任大主教,来自帕尔杜比采的阿诺斯特(Arnošt z Pardubic);布拉格市市长,来自瓦尔滕伯克的贝奈斯(Beneš z Vartemberka);圣维特大教堂的设计师,来自阿拉斯的马蒂亚斯(Matyáš z Arrasu);捷克首位红衣大主教扬·奥科·弗拉希米(Jan Oko Vlašimi)。另外还有查理大学神学院、哲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等四所学院的铭牌。 走出十字军广场,就是克日佐夫尼克街,我向右走就是和老城广场相反的方向,那里沿河畔有一个小酒馆,可以从下往上看查理大桥。酒馆不是很大,沿着河边一长条的石阶路的两边都是桌椅,人手一杯啤酒。秋日的太阳嗮在身上暖阳阳的,喝着啤酒,看着夕阳下的秋色,八卦着各自的趣闻,好不休闲。<br> 捷克民族是一个爱酒的民族,前文已经说过平均每人每年要喝掉40余升要啤酒,是世界上人均消耗啤酒最多的。捷克的啤酒名列世界前茅,广袤的波西米亚为啤酒花的种植提供了高品质的土壤。<br> <h5>晚霞中的查理大桥</h5> 酒馆的尽头,临水凭栏,查理大桥在夕阳下一片金色。这座经600年风霜雨雪、洗尽铅华的大桥仍熠熠生辉,笑迎着南来北往客。 <h5>晚霞中的秋色</h5> 在欧洲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色,阳光照在建筑物上,会呈现一片金色,眼前的这幢建筑就是这样。我不知道这是一座什么建筑,但在里面办公的人一定很享受窗外的景色。 <h5>晚霞秋语</h5> 这是用了全景模式拍的照片,一边是夕阳中的建筑,一边是夕阳中的查理大桥,河水的中间隆起的一条像是大坝(在欧洲的河流中经常会看到有这样的坝,到现在也没搞清初派什么用处)。夕阳半落在远山后,一道彩虹映照着河水,洒下五彩缤纷,光影霓旎,河水低吟,飞鸟静栖,恋人呢喃。布拉格就是用这样的美色诠释着她的辉煌和璀璨。<br> <h5>火药塔</h5> <h5>火药塔</h5> <h5>火药塔</h5> <h5>火药塔</h5> 原路返回,穿过十字军广场,经过老城广场,走入赛莱特娜街(Celetná),远远就看见大名鼎鼎的“火药塔”(Prašná věž)熠熠生辉的哥特式尖尖塔顶,黝黑的外墙斑驳着那久远的记忆;一座拱门桥连接着塔北侧的现市民会馆(原旧皇宫),会馆的转角外墙上一座雕像塑的是火药塔的设计者,捷克建筑家马捷伊·雷杰克(Matěj Rejsek)。<br> 火药塔在布拉格新城和老城的交界处,跨出火药塔就进入了新城。这个位置原来是瓦茨拉夫二世(Vladislav II)时代老城城墙的古门,是布拉格原有13座城门之一,现在仅剩下火药塔一处还看似像是城门。<br> 火药塔始建于弗拉迪斯拉夫二世统治时期的1475年,当时旧皇宫就在火药塔位置的旁边,考虑作为城市重大庆典活动入城的城门,这座塔在当时是非常宏伟豪华的,是布拉格的一个地标型建筑。<br> 在1483年,旧皇宫搬到了布拉格城堡,所以此塔原来的功能逐渐削弱,有一段时期曾用来收受关税。18世纪中期,此塔被政府用来存放火药物品,因而得名“火药塔”。1878~1886年,约瑟夫·莫克(Joseph Merck)受命改建火药塔,进行纯粹的哥特式复兴风格的改建,加装了塔尖,呈现后哥特式风格,这也是布拉格的后哥特式建筑最独特的古迹之一。<br> 我穿过火药塔高高的哥特式拱门,眼前新城的景象完全不同于老城,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现代气息。站在塔前新城一隅,抖一抖中世纪的厚重,拈一拈新世纪的轻盈,像是一越千年,时空闪烁;折返再穿过拱门,仿佛又从现代建筑的绮丽跃入古老建筑的辉煌,抑或梦回千年,惊鸿再现。这一瞬间,千年一叹,时光两重。这城门样的塔楼,不就像架设在贮满飘香美酒的新城和韵味十足的历史文化的老城,现在和过去中的一道“门槛”吗!<br> 而这道门槛冥冥中却诠释着“布拉格”这名字的由来:据传建城之初,城名未定。一日,设计师在城中勘察,见一老者在锯木料,极其专注,遂问老者锯此何为?老者回答做“门槛”之用。设计师似有所悟,待建城之后,即以此城命为“布拉格”(Praha,〈Praha〉来自德语〈Prag〉,意为“门槛”)。这道门槛连接着布拉格的昨天和今天,昨天辉煌着今天,今天照耀着昨天。<br> <h5>火药塔楼入口</h5> <h5>火药塔楼内窄窄的木楼梯</h5> <h5>火药塔楼内展出的艺术品</h5> 去欧洲旅行,凡是那些塔楼、钟楼只要对游客开放的,我一般都会登楼。在上面,举目眺望,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是在平地没法比拟的。绕着火药塔转了一圈,发现了一扇仅供一人进出的非常狭小的门可以上楼。楼梯是木制的,窄且陡。到二楼,需买票才能再上去,票价100克朗。沿着楼梯上去,不同层面展出了一些布拉格相关塔楼的图片,还有一些冶金术、雕塑等文物。<br> <h5>火药塔</h5> <h5>火药塔</h5> <h5>火药塔</h5> <h5>火药塔</h5> <h5>火药塔</h5> <h5>火药塔</h5> <h5>火药塔</h5> <h5>火药塔</h5> <h5>火药塔</h5> <h5>火药塔</h5> 火药塔高为65米,有186级台阶,沿着逼仄的楼梯走上去还是有点累的。楼顶的窗框很有艺术味,楼顶没有围廊,基本在里面透过窗子向外眺望。偶有一出口,外面仅有三个人转身大的地方,可以抬头看见塔顶。塔顶铺的黝黑的鱼鳞状的一片片不知是不是瓦片?可以看得见天窗做的很有仪式感,天窗的装饰做工精细,虽然窗户也是黝黑斑驳,但装饰物依然金光闪闪,熠熠生辉。<br> 从里往外望去,连绵不绝的深红色屋顶,铜绿色的塔顶、高耸的哥特式塔尖层层叠叠铺展开来,一直连接着布拉格城堡;夕阳穿过云层洒在起起伏伏的屋顶,使整个城市蒙上一层神秘的光晕,此时此刻,才能真正体验到布拉格“百塔之城”的魅力。 <h5>老城广场上的街头艺人</h5> 下得楼来,看看时间应该去河边乘船夜游伏尔塔瓦河,往回走到老城广场老市政厅的转角处,几个街头老艺人也在表演,他们也都很自得其乐,看了几分钟再走。穿过广场,走入圣尼古拉斯教堂边的巴黎街。这条巴黎街是布拉格的奢侈品一条街,国内剁手党熟悉的一线品牌在这条街上悉数登场,而且价格相对便宜。到我这个年纪,没什么想买的,因此只是一家家慢慢的看看橱窗内的商品设计,走向街尽头河边的游船码头。 <h5>捷赫桥游船码头</h5> 在行前就在网上预订了布拉格的游船票,当然也可在现场购票,也是考虑语言沟通上的不方便和对环境的不熟悉,所以能预定的尽量在国内预定。跟着GPS一路走到伏尔塔瓦河畔的捷赫桥码头,找到购票窗口把票递进去问是哪条船,得到答复是5号码头。过去看见游船已经泊在码头,因为时间尚早,还不能上船。<br> 捷赫桥是伏尔塔瓦河上最短的一座桥,建成于1908年,其名称来源于捷克作家和诗人斯伐托普鲁克·捷赫(Svatopruk čech)。该桥是布拉格唯一一座有着鲜明新艺术风格的桥梁,在这里选着作为游船码头,倒是和主题较为匹配的。<br> <h5>布拉格游船</h5> 我订的是夜游布拉格加水晶晚餐,也就是在船上吃个自助餐,时间从晚上7点到10点。他们的这种游船航线有几种,分别由几个码头登船,时间有1小时的,也有像我这种3小时的;经过的景点数量也有不同。<br> 登船后被安排到船仓后面的位置,我提出能不能坐在中间,被告知已有预定,我想是不是歧视中国人。过了没久,又有另一个欧洲人被安排到我坐的桌前,可能一个人的客人被安排在一起。 <h5>游船上的自助餐</h5> <h5>餐前面包</h5> 船上提供自助餐,名字起得颇为好听,叫“水晶晚餐”,如要饮料需另外购买,我花了65克朗要了瓶苹果汁。在欧洲,喝饮料要比喝啤酒贵。 <h5>水晶晚餐</h5> <h5>水晶晚餐</h5> 游船缓缓启动后,开始晚餐。自助餐的品种不是很多,但也荤素搭配不错,看到有很痩的猪肉,挑了两块。我一直想尝尝捷克的猪肘,但一个人又吃不下整个猪肘,正好有这个瘦猪肉,管它是不是猪肘,口感和味道还真的不错。<br> 中间的一排桌子前坐的这些个女孩子不仅能吃,还旁若无人的嘻嘻哈哈动静闹得很大。外国人常说中国人讲话声大,影响旁人,不太文明。其实外国人也有讲话大声的,就像眼前的这几位,有些事情还不能简单地下结论。<br> <h5>伏尔塔瓦河夜景</h5> <h5>伏尔塔瓦河夜景</h5> 船行不久,天已完全断黑,舱内响起悠扬的音乐。我对音乐不在行,听不出这是哪首曲子,但猜想可能是史麦塔纳的《我的祖国》,问了船上的服务员,回答我说是史麦塔纳的《我的祖国》中的《伏尔塔瓦河》,我顿时有些感动。<br> 望着窗外伏尔塔瓦河畔的夜景,璀璨的灯火,萌萌的企鹅灯饰闪动着波西米亚的童趣;口中吸允着波西米亚的果汁,咀嚼着波希米亚的美食;荡漾在伏尔塔瓦河上,耳旁传来赞颂伏尔塔瓦河的的交响诗,那种沉醉其中的激荡心灵的感受是聆听任何一首乐曲都无法比拟的。此情、此景、此曲、此音,就是一首人生的交响诗。<br> <h5>伏尔塔瓦河夜景</h5> <h5>伏尔塔瓦河夜景</h5> <h5>伏尔塔瓦河夜景</h5> <h5>伏尔塔瓦河夜景</h5> <h5>伏尔塔瓦河夜景</h5> 尽管面对美食美景,耳旁交响诗声声入耳,却感觉有一丝落寞。对面的欧洲人因为语言的不通,交谈没几句,都沉默不言。餐毕,走到上层甲板,秋风袭来,人顿时感觉神志清爽不少,没有了那种深处酒吧的逼闷,眼前的布拉格虽然被夜幕笼罩,但璀璨的灯火给布拉格披上了夜的盛装;四处静悄悄的,只有发动机的奏鸣和游船犁开水面的哗哗声,划过静谧中的似水年华;一簇簇的灯光装点着一幢幢千年的建筑,倒映在汨汨的河水中,桨声灯影,如梦似幻。月是亘古的月,楼是昔时的楼,灯是现代的灯,人是当今的人,月影、楼影、灯影、人影,交织在一起把个布拉格描绘的活色生香,美轮美奂。 <h5>捷赫桥码头</h5> 驶过了一个个的景点,近10点,游船回到捷赫桥码头,游客分散下船。与我,是给今天的游程画上了一个句号,而与那些年轻的欧洲人,或许夜生活才刚刚开始。<br> 三个小时的游程是一个值得回忆的夜晚,但我觉得如果乘坐白天的游船,从河中欣赏布拉格的建筑,应该能看到一个别样的布拉格,体验效果或许会更好一些。<br> 沿着河边往查理大桥的方向回公寓,路上几乎没人,偶尔碰到一个满身酒气的人,带来了一路的酒香。我想怎么这么早就喝得大醉,此人一定是从下午就开始酗酒了,真是一个好酒的民族。<br> 一天就这样结束了,却是异常丰富和别样的一天,明天又将是一个全新的体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