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追光:捷克自由行(一)布拉格(1)

冯铮

<h5><br></h5><div> 我闻着芬芳,<br> 跋涉着无限远,<br> 只为看清你的容颜。<br> <br> 这是由苏柳作词,刀郎作曲,云朵演唱的歌曲《我的楼兰》中的歌词。 <br> 初秋的夜,空气中弥漫着灼热的气息,晚饭后的人们窝在沙发里享受着空调,窗外对面的居民楼里灯火阑珊,一弯微凉的秋月正驱赶着空气中的炎热,间或一声蝉鸣划过,余音绕梁在浩瀚的夜空。我静静地听着这首曲子,品味着这歌词,脑海中却呈现出三年前不远万里只身一人飞赴捷克,只为看清那波西米亚的千娇百态,就似那歌词中所描述的景象。由于六根不净,俗事纷扰,一直无法静下心来记录点滴。现在全球疫情肆虐,却能让人暂时安静下来,适时留下鸿爪雪泥。 往事如烟漫漫,那段美好而又难忘的记忆犹如伏尔塔瓦河水在笔下缓缓流淌出下面的文字。 <br></div> <h5>加拿大王子岛</h5> <h5>《绿山墙的安妮》</h5> <h5>五大湖</h5> <h5>枫叶大道 (上述加拿大图片引自网络,侵删)</h5> 2018年6月,我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旅行归来后,就思考着在金秋十月去哪儿旅行?当时比较想去的是北美的加拿大,著名的童话故事《绿山墙的安妮》发生在那里的爱德华王子岛上,去亚芬里的绿山墙体验安妮的人生盼望,重拾内心的纯真,想象着安妮的想象、惊奇着安妮的惊奇、喜悦着安妮的喜悦、纯净着安妮的纯净、感恩着安妮的感恩;那里的的“五大湖”,有“北美大陆地中海”之称,去那里领略异国风光的“高山流水”;那里有绵延800公里的“枫叶大道”,红枫似火,层林尽染,去那里感受“万紫千红霜露染,娇颜专等暮秋开”时的那一片火红、那一片金黄、那一片五彩;并且到加拿大去买一件真正的"Canadian goose"鹅绒服一直是我多年来心心念念的。 <h5>捷克布拉格老城广场</h5> <h5>捷克卡罗维发利温泉小镇</h5> <h5>捷克克鲁姆洛夫城堡鸟瞰老城</h5> 另一个想去的地方就是中欧的捷克。《孤独星球》的作者尼尔·威尔逊(Neil Wilson)说:“1989年以来,捷克(尤其是布拉格)隐隐成为欧洲的神秘之都。这座生机勃勃的哥特与巴洛克画廊有着数不胜数的咖啡馆、波希米亚酒吧和爵士乐吧,回荡着德沃夏克和卡夫卡的灵魂交响”。<br>  在孩提时,从书中知道在中欧有一个地方叫波西米亚,这童话般名字听着就觉得好玩,这地方一定是充满着童趣的。也曾经看到过一套邮票,那是1960年我国发行的《庆祝捷克斯洛伐克解放15周年》邮票,一共两张,其中有一张就是以捷克的查理大桥为主的布拉格全景。后来听电台里播国际新闻时经常会说到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那时候还看过一本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捷克电影《好兵帅克》,那是描写一战期间的一本喜剧片 。华约解体后,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波西米亚地区就在捷克的布拉格及其偏西地区。近年来介绍捷克风光的图文多了起来,勾起了我一直想去看一看的念想,再有就是捷克的邻国奥地利的哈尔斯塔特最美小镇也是非常吸引我的。<br>  我联系了北京“无二”旅行社的小马先生,请他提供一些这两个地方的行程,我去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旅行就是他们替我做的私人订制。小马先生根据他的了解,对我说在10月中下旬一个人最好别去加拿大自驾,因为那个时候加拿大有的地方已经会下大雪了,一个人去会有风险,还是去捷克和奥地利安全。根据小马先生的建议和提供的行程,我做了一些调整,就确定了下来。<br>  机票和住宿在网上很快就订好,布拉格往返;在当地的交通,我在“租租车”网站上订了Tixt公司的车。准备签证材料时特意请教了中旅侨务的高总和汤先生,我申请的是奥地利签证,因为在奥地利待的时间比捷克长。去签证中心提交材料那天,奥地利窗口人很多,因为前一天是奥地利的国庆日,窗口放假一天,所以两天的人挤在了一起,我拿到了19号,前面最少有18个人,其实还不止,有时一个号会有几个人。等了半小时,一个人都没办好,有些人提交的材料总是缺这缺那,有的是确实不知道怎么弄,有的却是刻意不真实提供。还有不少人是委托代理公司代办的,代理公司在为客户准备材料时总是尽量的简单,因而往往拒签的大部分是委托代理公司代办的。其实要顺利办出签证,真的不难,重要的就是如实完整的提供材料,不要有任何的隐瞒和侥幸。要知道不论哪个国家、哪种社会制度,都不希望不诚实的人去他们的国家。我在2年半前,在马蜂窝网站上发了一篇申根签证攻略《手把手教你申请德国(申根)签证》,帮助了许多人办出了签证,就是到现在,每天还有几十上百的阅读量。<br>  看着这么等下去,我想恐怕要等到下午才能轮到,我问保安有什么办法快点,保安说你可以走VIP通道,不过要多付200块钱。我想付就付吧,只要能快点。哪知人一多走VIP通道的人也多了,还是等了几个人才轮到。由于我的材料准备的很完整,几分钟就审核完成。到第三天,就在网站上查到,护照已经返回签证中心,马上去拿,签证已顺利出签。<br>  签证出来没几天,我接到“租租车”公司发来的邮件,说是捷克政府刚刚决定不承认中国驾照,问我如果仍然想在捷克自驾,也没问题,如果有理赔也不受影响。如果不想自驾,可直接退订。我觉得,既然人家不承认我们的驾照,就应该遵守人家的规定,出门在外,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立即退订。原来计划游玩布拉格后开车到卡罗维发利,住一晚后再到克鲁姆鲁夫,住二晚直接驾车到奥地利的萨尔斯堡。现在重新调整为从布拉格坐大巴到卡罗维发利,当晚返回布拉格,第二天再从布拉格坐大巴到克鲁姆鲁夫,两天后再坐专车到萨尔斯堡,然后在奥地利自驾。相关的住宿调整及大巴、火车票也立即订好,一切就绪,就等着出发。<br>  10月10日,天气很好,蓝天白云,秋高气爽,一早我就出发去浦东国际机场,记得去年一个人去希腊也是这一天。10月10日是“双十节”,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的纪念日,好像也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和世界居家为生日。选择这一天出行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现实意义,只不过是避开了上班族利用国庆长假出行旅游的高峰。<br>  我订的是法国航空公司的航班,经巴黎转机到布拉格。这个航班从时间上看还不错,上午10:10起飞,到布拉格是当地时间19:45,这样到酒店后就可以休息,和当地的作息时间相吻合。这种航班旅行社很少会选乘,他们一般是选晚上11:00~12:00之间的红眼航班,这样就算一天行程了,也可省了一晚的住宿费,而第二天到目的地后就直接游玩,游客是没时间休息的,对老年游客来说则是非常累的。<br>  到机场时间尚早,值机后在贵宾休息室里吃了早餐,银行免年费的白金卡,可以每年免费多次进入机场贵宾室休息候机,还有人通知登机,这个福利还真不错,所以经常乘坐飞机的人倒是可以去办一张的。由于订机票的时间还算早,所以上海到布拉格往返的经济舱机票价格为3843元,总体上还算可以。国内到欧洲的往返经济舱票价一般都在三、四千之间,如果乘坐“战斗民族”的航班,经常会有二千多的机票价格。在机票出票后,我立即在法航网站上付了三四百元选了个座位,这个座位是经济舱的第二排,比较靠前,这样到巴黎转机时可以快一点下机。第一排好像是紧急通道,还没开放选座,再前面就是商务舱和头等舱。凭我多年的乘机经验,我估计这个时间点航班客座率不会太高,这种付费座位选的也人不会很多,很有可能这一排三个座位就是我一个人的了。果然,在起飞后就是我一个人坐了这一排,可躺可坐,很舒服,看来这几百元还是出得值得的。<div>  飞机起飞的时间照例晚了一点,还好晚点不多,也习以为常,如果不晚点倒会觉得不习惯了。问题是在巴黎转机的时间只有1:40,如果能正点到巴黎,那转机没问题,如果晚到时间长了,就有风险了。在机上,我戴着眼罩,塞着耳塞,一直闭目养神,或躺着睡一会,却总也睡不着,空姐来来回回走动的脚步声一直在耳边响着。机上的餐食也说不上好或不好,反正能吃得下,整个航程提供了两顿餐食。就这样,11个小时后,到达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我看了一下手表,离飞布拉格的飞机起飞还剩1:20,心想问题不大。我拿着挎包快速地穿过商务舱朝舱门走去,那些老外听到我边走边说:“对不起,我要转机”,都自动地侧过身子让我先走。<br></div> <h5>巴黎戴高乐机场T2航站楼</h5><p class="ql-block"><br></p> <h5>巴黎戴高乐机场T2航站楼</h5> <h5>巴黎戴高乐机场T2航站楼</h5> <h5>巴黎戴高乐机场T2航站楼</h5> 巴黎的戴高乐国际机场真的很大,有3个航站楼,飞机靠港在T2航站楼内的C区,我沿着指示牌迅速向入境处走去,并在显示屏上确认了在F区登机,在巴黎入境就算是进入欧盟了,以后就可以在申根国自由出入。入境边检时排队等了一会,心里有些着急。轮到我时照例问了我几乎是相同的问题:just one person?(就一个人?)我也照例回答了相同的话:only one(一个人)!照例是章一敲,走人。不料在安检时,挎包过安检机器后,被一个黑人检查人员拦下,把包拿走并叫我过去,指了指包,说里面什么东西?我忙着要打开,他制止我说,别动,站一边。然后他打开包,把里面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最后拿出一瓶未开封的水,问我这是什么?我说是水。他说你喝一口,我就打开喝了一口给他,并说请你快点,我赶着要转机。然后他把水丢在垃圾桶里,对我说走吧。整个过程我倒也没什么紧张,就是怕时间耽搁太长而赶不上飞机。这种情况以前从没出现过,可能是为了赶时间没有仔细检查,今后倒是要格外注意,免得多出事来把心态搞坏,影响整个旅行的感受。<br>  T2航站楼实在太大,我不知道F区还有多远,一路紧赶慢赶的有几分钟,终于到了,还好还没登机。乘着还没登机我四周走了走,拍了一些照片。机场很繁华,商店林立,有HERMES,LONGCHAMP这样的品牌,各种广告新意频出,夺人眼球。<br>  登机后靠窗坐下来,心里总算踏实了。但又担心起行李会不会来不及运过来,年纪大了总会生出些莫名的担心,以前跟团出游时确实看到过别人因行里耽搁了几天,连衣服都不能换。<br>  飞机准时起飞,尽管只有1:35的行程,机上还是提供了干点和饮料。其实巴黎在西欧,而捷克在中欧,到巴黎已经是飞过了捷克,现在是再飞回去,从路程上讲是不经济的,但上海还没有直飞布拉格的航班,只能经过第三方转。<br>  飞机在空中飞了一段时间,夜幕下出现了点点光亮,渐渐的光亮越来越多,连成一片光的海洋,我知道布拉格到了。夜幕下的布拉格千盏万盏灯火点亮整个城市,黑暗顿失,光彩夺目,一片璀璨辉煌。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和转机,飞机准点降落在布拉格瓦茨拉夫·哈维尔国际机场,这个机场原来叫鲁济涅国际机场,在2012年时为了纪念2011年逝世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前捷克共和国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而改用他的名字命名。 <p class="ql-block">  捷克共和国地处北温带,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内陆国家。在迷人的波西米亚草原上,恰如一枚静寂而又惊艳的魔戒,遗落在中世纪的孤傲里。</p><p class="ql-block"> 捷克和波西米亚是一个地方的两种叫法,但它又不同于我们把南京称为金陵这种即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称呼,而它这个里面有先后的争议。为解决这个争议,比较圆满的解释是“捷克”的拉丁名称叫“波希米亚”。我不懂拉丁文,但据记述捷克历史的鼻祖,圣维特主教科斯马斯(Kosmas)在其拉丁文著作《捷克编年史》中直接就把那块地方称作“捷克”,不采纳“波西米亚”一词。所以先有捷克还是先有波西米亚就沦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一个怪圈。</p><p class="ql-block"> 根据我可查阅到的资料来诠释,捷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世纪,欧洲三大蛮族之一的凯尔特人中的“波伊”部落生活在现今的捷克地区,因此该地区“波希米亚”的名称由此而来。当然再早的时候,这里也是有人居住生活的。</p><p class="ql-block"> “捷克”的国名的来源是源于公元3~7世纪的斯拉夫民族大迁徙。当时的匈奴、突厥和鞑靼等游牧民族的西征和气候的变化,原来生活在第聂伯河(发端于现俄罗斯境内)和维斯瓦河(发端于现波兰境内)之间的斯拉夫民族向西和向南迁徙,形成了现在中东欧、巴尔干地区的一众国家,史称“斯拉夫民族大迁徙”。</p><p class="ql-block"> 这批迁徙的部落中当时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切赫和莱赫兄弟带领大家朝着日落的方向行进,来到今捷克北部,离布拉格以北50公里处的的瑞普山麓。切赫登上山顶,只见四周辽阔平坦、原野苍翠、植被丰富、土地肥沃、景色宜人;天上有飞禽、地上有走兽、奶和蜂蜜在花丛中流淌,是一个理想的宜居家园,遂决定以此作为定居点。并在大家的提议下,以自己的名字把这一区域定名为“切赫”,这就是“捷克”的名字的源来。</p><p class="ql-block"> 而后的近2000年间,历经纷争,于1198年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定为“波希米亚王国”;一战后,于1918年10月28日和斯洛伐克合并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国,1938年被德国占领;1948年捷共完全执政,后加入以前苏联为首的“华约”,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运动被苏联及其华约盟国扼杀;1969年又被苏联占领,1989年天“鹅绒革命”成功,苏军撤离。1990年,苏联解体,华约也跟着解体,1993年1月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和平分手,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这期间,可以看出有三个20年的大事件,被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小说《无知》中称为捷克的"20年轮回"。</p><p class="ql-block">  现今的捷克,面积近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100万,捷克人占90%以上,首都是布拉格。捷克受海洋和内陆气候的交互影响,气候温和宜人,夏季平均气温一般在25摄氏度,春秋天是旅行的最佳季节。捷克境内高山、丘陵、河流、平原、盆地兼备,森林覆盖率达34%,空气湿润,自然景观优美;境内有三大河流,伏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自然资源丰富,机器制造业较发达,其“斯柯达”牌汽车是代表之一。 </p> <h5> </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飞机降落后拿行李等都很顺利,我按照网上老米先生的介绍,找到了兑换外币的自助机,但有点懵,上面的文字看不懂,不知道怎么操作。正好有一老外大姐过来兑换,我等她换好后就请她帮我操作一下,机器上兑换的金额起点是三千捷克克朗,就换了三千捷克克朗,三张一千克朗的大面值,我想这么大面值怎么用?因为有一次在法国的一家超市,我用一百欧元面值买东西,竟然店家兑不开。</p><p class="ql-block"> 走出去看见一排人举着旅客名字的纸,其中有很多是出租车公司的。我在国内就已经订好了“布拉格机场接送”的车,那个公司有一个红的醒目的桥车素描Logo,机场到酒店总共是625捷克克朗(捷克克朗兑人民币的汇率当时大概在3.3:1),费用可以在预定时付,也可以在接机到目的地后付,我选择了到目的地后付,这一选择还真选对了,避免了一次尴尬。 </p><p class="ql-block"> 我在努力搜索着在通道栏杆后面那些举着的纸上面的姓名,除了看见几张出租车公司的Logo外,没看到有我的名字。心想怎么来接我的车迟到了?在希腊我也碰到过。走出通道,终于看到靠墙站着一个青年男子举着一张A4纸,上面写了我的名字,没有出租车公司的Logo,我想是不是出租车公司把我这一单发包出去了?不管他,只要把我送到就行,送到后再付钱。出了机场上车前拍了张机场的照片后就直接跟着他上了车。那个小伙有些腼腆,不会讲英语 ,只会讲捷克语,根本没法沟通,我只能把酒店的订单指给他看酒店的名称,其实他手上的接机订单上有酒店名称。</p><p class="ql-block"> 机场在布拉格的郊区,小车开着的大灯照亮了前方的路,我坐在车里想着布拉格国际机场的名字~瓦茨拉夫·哈维尔。这个机场以国家的总统名字来命名,这是捷克人民对哈维尔总统最好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瓦茨拉夫·哈维尔(Václav Havel)是在1989年的捷克“天鹅绒革命”后,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的总统,1990年至1992年担任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的最后一位总统,1993年至2003年担任捷克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在任捷克第一任总统期间,哈维尔带领捷克人民纠正和冲破前苏联在各个方面给捷克造成的混乱和束缚,使捷克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思想和言论自由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捷克人民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布拉格的国际机场,这是人民对他的最好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瓦茨拉夫·哈维尔的人生有两个舞台,一个是他早年作为戏剧家的戏剧舞台;另一个就是后期作为政治家的政治舞台。作为戏剧家的哈维尔,他创作了多部荒诞派戏剧,开创了具有典型特点的捷克荒诞派戏剧。他开创的荒诞派戏剧给人们提出了生存意义的思考,思考以往为大家忽略的一种不带希望的和荒诞不经的生活。他认为荒诞派戏剧,“它的作用是指出我们深受其苦的东西,以暗示的方式使我们注意在其面前都同样无能为力的奥秘”。他的这种荒诞派的思考,对他以后的执政理念起了很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作为政治家的哈维尔,他的政治理念被称为“反政治的政治”与“无权者的权利”。他认为,“政治是求得有意义的生活的一种途径,是保护人类和服务人的一种途径”。哈维尔清楚地认识到,政治不是压抑社会的工具,不是卑鄙下流的社会工作,不是当权者的游戏,更不能成为当权者拒绝大众参与政治的借口和理由。所以他警告,“如果我们不建设一个基于法治的民主国家,如果不以某种人性的和社会的价值为基础,那么再好的法律、设想得再好的民主机制,也不能在自身之内保障法制、自由和人权”。可以看到,哈维尔创作荒诞派戏剧的社会是出于一种政治压制时期,荒诞戏剧的出现是一种政治无奈,这时候的政治显然已经不是保护人民的途径,而沦为了当权者压抑社会的工具。所以在他主政时理所当然的要推行他的“反政治的政治”理念。对他的这种政治理念,无需去做正确与否的评判,只要看看在他执政时捷克社会发生的变化,捷克人民对他的拥护程度就可。</p><p class="ql-block"> 在黑暗中行进了有半小时,车子在昏暗的空无一人的街边的一幢房子前停下,我看着房子墙上的招牌上写着“CHARLES BRIDGE APARTMENTS"(查理大桥公寓),我知道到了,但心里有些担心,这个地方怎么这么僻静,晚上进出会不会不安全?下车后没有看到有人在等,因为酒店老板在前几天给我发Email问我到布拉格的航班,说到时会在酒店门口等我。</p><p class="ql-block"> 拿下行李后我拿出一千捷克克朗给司机,可是他居然说没有零钱,兑不开。我想他是不是今天刚开张,还是不想找零。我对他做着手势,意思是到酒店去兑开了给他。进入酒店,前台没人,打了铃,从上面下来了一个青年女子,看了我手里的订单并在电脑里查了一下,说我订的不是这家。这时那个司机倒有点急了,他们两个用捷克语叽里咕噜了一会,那女子会说英语,对我说酒店名称是对的,但地址不对,是另一家酒店,或许是同名了,那家酒店离这儿不远。我有点懵,心想怎么会这样,当下应尽快离开这幽静的街道,找到预定的那家酒店,住进去休息。于是我对女子说要司机按照订单上的地址送我过去,司机看似没办法只能送我过去,因为还没拿到钱,所以像这种订车,能后付费尽量后付费,如果我在订车时就把钱付了,那司机一般在到酒店后就会离去。当然他没带零钱是造成他没走成的主要原因。</p> <h5><br></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住的酒店离开那个“查理大桥公寓”只有几分钟的车程,因为都是卵石路,车子开得不是很快。快到时,酒店老板打电话给我,问我到哪里了,我已经看到在街边有个人在东张西望的打电话,司机也说到了。下车后,那个老板也看到了走过来,拿着订单对上了。正好边上有家商店,进去把钱兑换了给司机。</p> <h5>住宅房间</h5><div><br></div> 跟着老板进入公寓,房间在二楼,没有电梯,木质的楼梯走上去“咚咚咚”的脚步声很响。上了二楼沿栏杆转弯进去就只有一间我住的房间,而到三楼却是要从另外的地方上去,这就使得房间的私密性较好,当然对我也无所谓。放下行李,老板跟我介绍公寓的情况,很得意的说这个房子已经有600年的历史,祖上传下来的,住在这里很安全,出去也很方便,前面就是查理大桥。他自己不住在这里,有事可直接打电话给他,留下钥匙后老板走了。 <br>我坐下来仔细打量房间,这间房间很正气,方方正正的,有25~30平米,沿街朝南偏东,一排有三档六扇双层玻璃窗,而且这个双层窗不是在一扇窗上装双层玻璃,而是前后间隔20公分的两扇窗,所以隔音很好,尽管沿街,哪怕是在白天,窗户关上后楼下街上嘈杂的声音一点都听不见。卫生间也很大,近10个平米。觉得房间还满意,在这里要住4个晚上,总的房价321欧元,在查理大桥桥堍这个性价比应该很高吧。 <h5>住宅招牌</h5> <h5>门牌号码</h5><div><br></div> 看看时间刚过10点,虽然有些累,但还没睡意,就下楼走走。走出大门,墙上的玻璃框内有着这间公寓的名称:“Charles Bridge Residence ”,这个 翻译成“查理大桥公寓”当然没有问题,如果说它是住宅更恰当一些,也就是现在意义上的民宿。当然这间公寓不管从地理位置还是房屋的本身品质上看还是不错的。<br> 看着墙上的门牌号码,由一红一蓝两个号码,红的上面写着小城区49号,蓝的则是12号,实在有些搞不清到底以哪个门牌为准?订单上也是两个号码,中间以斜杠分开。回国后经过查阅,算是弄清了一些。原来一红一蓝两个门牌是分别属于两种编号方式:红色的是老的门牌编号方式,实行于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统治时期,一般从街头多以顺时针方向到街尾绕一圈再回到街头,按顺序排列。如果在两幢房子中间新建了一幢房子,则以当时最大的号码编之,所以会出现两幢房子中间会出现不连号的现象。特蕾西亚之后的统治者进行了一次重排,以1805~1815年为界,之前建造的建筑按位置顺序编号,之后的按建造时间编号;到1857年又搞了个新编号,用蓝色门牌号码表示,按照东向西,或南向北,以左奇数、右偶数顺序排列,而且在蓝牌下面有一金属牌提示从哪个方向计号。如果两幢房子中间出现新建筑,则以临近的号码加上后缀表示,这样只要顺着号码找还容易找到,不至于中间会跳开很大的号码。如我住的公寓,左边的建筑,红牌是50号,蓝牌是10号,蓝牌下面标明从哪个方向开始计号,说明小城区是从东面的查理大桥西岸桥堍开始计号的。问题是门牌上不标注是什么街或什么路,只标注是什么区域,如我住的公寓的红牌上面标的是“布拉格小城区”。小城区有多条街道或马路,门牌上都不标注。所以找起来要先找到住处在哪条街,然后再找门牌,如果遇到这条路的路牌正好损坏了而又没有及时修复,那找起来就麻烦了,因为在门牌上只有区域名而没有路名,很有可能为了确定这是条什么路而要兜一大圈。对于这种同时出现两个门牌的现象,可能有人会说,那就只要挂个蓝色的门牌就可以了,把红的拿掉不是更清楚么?其实他们保留红色的门牌,不仅仅是保留一个过去的门牌,而是保留了他们的一段历史。 <h5>夜色下的莫斯特卡街景</h5> <h5>小城桥塔</h5> 小城桥塔 小城桥塔 <h5>  桥塔旁的小酒馆</h5><div><br></div><div> 公寓坐落在捷克小城区域的莫斯特卡(Mostecká)街上,连接着查理大桥,朝西走就是小城广场了。虽然已过10点,街上仍有不少人,褐色的路灯昏昏暗暗的,还不能照亮脚下的路面,但公寓旁边的一家卖酒和食品的小店里面却是灯火通明,我走进去看看,有点类似超市,没几个顾客。我看到有得买“依云”矿泉水,就买了一大一小两瓶。早年和女儿刚到法国,在超市里买这种依云矿泉水,1.5升装的只要0.51欧元一瓶,用100欧元面值的还找不开(这件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所以现在每当我出国前去银行兑换外币时,我特别要求银行准备几百元小票面的)。这里大瓶的1升装,99.9克朗,小瓶的500毫升,69.9克朗,比国内稍微便宜些。<br> 我买好出来朝大桥走去,秋夜的气候还是很凉爽的,前面就是小城桥塔,在夜色下矗立着有些突兀。不到100米就来到了查理大桥西岸的桥堍,左边有几个咖啡馆或酒馆,外面坐着不少人,有不少老者,捷克人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呀。<br> 穿过拱门就上桥了,桥面上仿佛涂了一层透亮的银色,辉映着褐色的灯光,似亮如暗,一阵风吹来,我赶紧提了提衣领,秋夜如水,微凉也入骨。 <br> 慢慢的走到桥中央,望着桥下伏尔塔瓦河河水缓缓地在桥下流过,白天的喧闹已经褪去,夜色下的河面静静地映衬着微凉的月色,一群水鸟若隐若现的静静地浮伏在水面;轻风拂过,水波微澜,条条波纹光影摇曳着朦胧的水雾,中秋的月夜亦已有些清冷;河对面灯火簇簇点点,影影约约的听到对面小酒馆里传出金属般的音乐声,想必这时候的啤酒也正像这伏尔塔瓦河的河水在滋润着捷克人的心田 ,燃烧着捷克人的激情吧。这座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的城市,真是一个不夜城。<br> 月色下的桥上也是影影绰绰的人头攒动,有的在拍夜景,有的在窃窃私语,也有的在耳鬓厮磨。突然一阵倦意袭来,我想还是回去休息吧,加上时差有20几个小时没有好好地睡着觉了。<br> 回去洗漱后躺在床上却又睡不着,国内这时候应该已经天亮了,捷克比国内晚6个小时,想想现在的交通真的是不可思议,仅仅十几个小时的时间,我就远涉万里来到了一个有着童话般名字而又完全陌生的国度,并且睡在有着600年历史的房间里,坐着吉普赛人的大篷车进入波西米亚的童话梦境,这种雾里云里的感觉不像是真的。<br> 600年前,在我国是明代,那时候的房子在我国现在还有多少?如果有,早已被圈养起来,还能作为民房让人住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对历史的认同竟有如此的天壤之别。曾在电视里看到我国的一个考古学家说过大致这样意思的话,历史不应该放在博物馆里,应该走进普通大众。<br> 又想着刚刚弄错公寓的事真有点细思极恐,我想如果当时那个司机带零钱找了,车开走后,我怎么办?一个人两眼一抹黑的要找到现在的住所可能要费很大的周折。我想象着在昏暗的街上,月色下房屋的阴影斜斜地投射在街上,街上的鹅卵石反射着点点如幽灵般暗淡的星光,一个微微有点驼背的老人背着挎包,一只手上的手机里开着GPS导航,另一只手拖着拉杆箱在卵石铺就的路上步履有些蹒跚地走着,四周静静的看不到一个路人,只有拉杆箱的轮子在卵石上发出“格愣愣”的声音,偶然穿出一只猫来“喵呜”一声,吓人一跳。这有点像电影里的镜头。看来以后一个人出去,这航班的时间还要再规划得安全些。想着想着竞也睡去。<br> 旅行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待到明天的太阳升起,我将踏足在卵石路上,走进被岁月熏染的建筑和被时光沉淀的文化,去揭开童话中的波西米亚神秘的面纱。<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