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曲弦歌吟雅致,一堂箫管颂昇平。深圳桂阳商会•桂阳昆曲研习社,2022年国庆•重阳双节

闪闪的红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雅 集 活 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 邀 请 函 》</b></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朱军山博士及夫人:</p><p class="ql-block"> 为讲好桂阳故事,弘扬非遗文化,打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传递时代正能量,促进“企业搭台,文化唱戏”的双赢发展,树立桂阳人真正的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 谨定于2022年10月6日(农历9月11日)星期四晚6:30分在桂阳县“年味十足”酒店(桂阳县蒙泉学校旁)“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宴会厅举办“深圳桂阳商会•桂阳昆曲研习社2022年国庆重阳双节雅集活动”,敬备薄酌,诚邀您及夫人莅临指导。顺颂秋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桂阳昆曲研习社全体敬致</p><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3日</p> <p class="ql-block"> 《桂阳昆曲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p><p class="ql-block"> ——在桂阳昆曲研习社成立大会上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世界“非遗”在桂阳,世界“非遗”有桂阳。“湘昆”是“湖南昆曲”的简称,她源于江苏昆山,在明代嘉万时期传播至湘南地区,因流行于明清时期的“桂阳直隶州”、“桂阳州”及其辖属的嘉禾、临武、蓝山和周边的新田、宁远、常宁等地,并以“桂阳直隶州”、“桂阳州”为其传承发展和活动中心,形成了既保留有昆曲传统,又颇具鲜明地方特色的昆曲支脉,被当地受众约定俗成地称为“桂阳昆曲”或“桂阳昆腔”。</p><p class="ql-block"> 然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曾经姹紫嫣红的桂阳昆曲日渐式微,离我们渐行渐远。作为文化大县、古郡桂阳,过去我们丢失的文化品类太多太多,目前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品牌也唯有“桂阳昆曲”了,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和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 清中后期,中国戏曲舞台历经“花雅之争”,昆曲“几阵严霜”,曾几何时,一度主宰中华民族戏剧舞台的“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却如“雨打风吹花落去”,成了濒危剧种!而在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湘南山区桂阳一地,却先后涌现出冠以“文秀班”为名号的昆曲戏班十几个,艺人伶工近千人,有名有传的“文秀子弟”就有一百多人,桂阳城内还有文人雅士及昆曲拥趸自发组织的“玩友会”“南国社”,流传甚广、受众颇多。桂阳古戏台之多居全国首列,解放初期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有481座,至今还有两百余座,列入全国文保的有四座,她充分佐证了戏曲文化曾经在桂阳这方热土的繁荣兴盛。这是桂阳昆班一众艺人伶工及桂阳人民为昆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此为其一;</p><p class="ql-block"> 1920年桂阳人彭守禄、彭敬斋在桂阳莲塘创办了桂阳昆曲“昇”字科班,师生们艰苦卓绝、筚路蓝缕,培养出一大批德艺双馨、技艺精湛的昆曲传承人,为其后“湘昆”艺术的“惊鸿亮相”储备了坚实的传承力量。桂阳昆曲昇字科班甚至比1921年在苏州五亩园创办的昆曲传习所还要早一年,这是昆曲传承历史的又一个奇迹!也是桂阳昆班前辈艺人及桂阳人民为昆曲艺术的有序传承做出的又一巨大贡献!此为其二;</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12月,在田汉先生及桂阳桥市天堂人程一中先生的亲切关怀下,以桂阳昆班艺人萧剑昆、萧云峰、匡昇平、彭昇兰、李昇豪为传承代表的“桂阳昆曲”艺术被梅兰芳大师发现并被赋名“湘昆”。1957年底,在嘉禾县成立昆曲演员训练班。1960年初,郴州地区“湘昆”剧团在郴州成立,经过发展演变,现为“湖南省昆剧团”。从“桂阳昆曲”到“湘昆”再到今天的“湖南省昆剧团”,一脉相袭、传承有序。值得一提的是,原桂阳县湘剧团谭贵昌、曾士魁、罗满凤、罗金城、李慧慧、谢忠义、刘邦友等老一辈艺术家也常演一些属于“湘昆”范畴的“湘剧昆腔”剧目及桂阳昆曲剧目,至今仍保留和演出部分剧目。他们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与桂阳昆曲老艺人共同挖掘整理并联袂演出“湘昆”剧目,为传承“桂阳昆曲”作出了卓越贡献。2001年5月,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世界“非遗”文化项目,作为昆曲一支,昆曲幸甚、“湘昆”幸甚,“桂阳昆曲”成就卓著、功不可没!此为其三。</p><p class="ql-block"> “桂阳昆曲”艺术在中国昆曲艺术的传承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一笔!她得益于桂阳这方深情的沃土以及酷爱戏曲文化的桂阳人民!归功于为之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一代代“桂阳昆曲”老一辈艺术家,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薪火传人的崇高敬意和永远铭记!</p><p class="ql-block">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秉着对桂阳历史文化负责的态度,近年来,桂阳昆曲研习社成员自费走遍了桂阳的山山水水,深入我县22个乡镇、街道,373个行政村调研考证现存的昆曲遗址、昆曲古戏台,考证昆班题壁、碑刻,收集收藏有关桂阳昆曲及昆曲艺术的文物和史料,走访昆曲老艺人及老一辈艺术家的后人,采集记录,为他们著书立传,为“桂阳昆曲”正本清源。</p><p class="ql-block">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擦亮桂阳昆曲名片,增强桂阳文化自信”提案在政协桂阳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引起了政协委员们的高度重视,并列入七号提案要求落实到位。“桂阳昆曲研习社”在桂阳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及县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鼎力筹措下今天终于应运而生。这是党和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的结果,“桂阳昆曲研习社”将与全体艺术工作者一道,抓住机遇,牢记使命担当,坚持科学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新的业绩,作出新的贡献,让桂阳昆曲这枝“深谷幽兰”重新绽放出清新脱俗、艳丽夺人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愿古老昆曲这朵艺术之花,在桂阳大地上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报告人:朱卫东</p><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