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老庄子中心小学】同课异构展风采 互学助研齐成长一“同上一节课”中年级组

柳颖

<h3>  为了扎实推进“双减”工作的落地见效,推进我校高效课堂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高新区老庄子中心小学开展了<font color="#ed2308"><b>“同课异构展风采 互学助研齐成长”</b></font>活动。</h3> <h1>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前同</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备”</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节课</b></h1> 教师们精心备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各学科各年级同样的教材内容,给出了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教法。参加讲课的教师们大显身手,以新颖的教学思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舞台上演绎别样的精彩,充分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课堂教学盛宴。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中同</b><b style="color:rgb(237, 35, 8);">“讲”</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节课</b></h1> 《万以内加法》的教学,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是学生学习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进位加法的提升。由几百几十数的进位加法发展到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进而发展到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一次进位加法。<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三年级(1)班王秀艳老师的设计理念</font></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引入情景,与生活紧密联系</b></p><p class="ql-block"> 通过在情景中让学生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通过抓关键词等处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b></p><p class="ql-block">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是几百几十数加几百几十数加法的发展、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一次进位加法又是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b></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根据课本的素材进行合理地设计,根据学生喜爱的动物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四种动物图,并出示中国部分湿地动物种数统计表,为学生创设了一连串的问题情境,用动物提问题,“中国特有的湿地鸟类和爬行类类一共多少种?”“湿地鸟类比爬行类多多少种?”等问题,学生都提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4、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b></p><p class="ql-block"> 教学例题时,王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出示不进位的271+122=,再出示进位的271+31=,重点指导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笔算过程师指导学生说:如271+31=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为加起;个位上1加1得2,在个位下面写2;十位上3加7得10,,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再加进上来的1得3,得数是302。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能完整回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5、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b></p><p class="ql-block"> 整节课练习设计的标题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p> <br><h1> <font color="#167efb"><b>三年级(2)班韩艳双老师设计理念</b></font></h1> <font color="#167efb"><b>1、教学思路清晰,环节安排合理。</b></font><div> 充分利用情境图,通过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把知识学习与解决问题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了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知识链,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br><br>  <font color="#167efb"><b>2、自主探究,拓宽思维。</b></font></div><div> 在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br><br>  <font color="#167efb"><b>3、积极活动,给学生展示的平台。</b></font></div><div> 解答自己喜欢的问题,为每位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并通过这个环节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br><br>  <font color="#167efb"><b>4、在开放练习中开心地练</b></font></div><div> 一堂成功的计算教学课,它的练习设计也一定是精心的、有质有量的。本节课的练习注意到了形式的多样、有趣味性、层次性又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练习,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div> <h1>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年级授课内容:直线 射线 线段</b></h1> 《线段、射线和直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的第一课时,属于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是在二年级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h1> <b><font color="#167efb">四年级(1)班李珍老师设计理念</font></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b></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从生活情境引入新课,通过教师的提问:“线段是怎样的一种图形?”将问题的焦点指向对线段本质特征的认识,然后以此为基础,引入对射线和直线本质特征的认识,最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线段、射线和直线”三种图形的异同,沟通了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每个环节的过渡非常巧妙,独具匠心。比如在教学只显示,直接从练习中引入,这样的引入不留痕迹,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课堂趣味性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b></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用多媒体,以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演绎了激光从地球发送到月球的全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拓展环节中,探究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同时经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这一知识时。教师抓住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巧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习得知识,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让知识神圣烙在学生的脑海里,可谓一举多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注重细节(端点和点的区别)</b></p><p class="ql-block">  教师用两个问题“明明有两个点,你为什么说没有端点”“射线OA为什么不能说成射线AO”,让学生在说理和思辨中真正弄清了端点、直线上的点的区别,虽然学生的表述不严密,但在大脑中是明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4、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空间观念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b></p><p class="ql-block">  作为“空间与图形”的基础性内容,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必不可少,整节课结合电子白板的使用,利用游戏比赛、猜育盒、画笔、找房子等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生动有趣。同时李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通过动眼看、动口说、动手画、动脑思,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另外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极限思想、类比思想方法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5、PPT与课堂深度融合,展示和黑板板书相得益彰</b></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中,几处展示运用恰到好处。一是情境引入环节,以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演绎了激光从地球发送到月球的全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二是形象生动的演示了激光在宇宙中不断地延长再延长,通过直观感知,在头脑中建立“无限延长”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无限延长的含义。三是理解线段、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时,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的再现。</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四年级(2)班葛晓娟老师设计理念</font></b></h1> <font color="#167efb"><b>1,思路清晰,处理得当。</b></font><div>  由于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线段,葛老师就从画线段入手引入新课,让学生观察线段,说说线段的特点。画好一条线段后,老师顺势擦掉了一个端点,就过渡到射线的学习上。学完射线后,再擦掉线段的两个端点,直线就形成了。三种线形的过渡比较自然,顺理成章,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b>2、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b></font></div><div> 通过眼看、动口说、动手画、动脑思让学生观察、想象、体验、操作、思考、概括从而建立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b>3、动手实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b></font></div><div> 葛老师留足了时间让学生深入的感悟学习材料,能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能力。整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操作、猜想、验证、思考、概括等数学活动,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b>4、把握课堂知识的生成,演绎精彩课堂。</b></font></div><div> <font color="#ed2308">“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font>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生命,有活力,有发展的潜能。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兴趣和需求、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异彩纷呈。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生成,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div> <h1> <b style=""><font color="#167efb">课后同</font><font color="#ed2308">“研</font><font color="#167efb">”一节课</font></b></h1><div><b style=""><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h1></h1><h3> <font color="#167efb"><b> 1、交流研讨同进步 互听互评促成长</b></font></h3><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h3>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整个集体的研讨、分享。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进行了课后评课的环节。在评课环节中,讲课教师的说课在先:说课前构想,说课中设计,说课后反思。接着听课的老师们进行点评,让所评课堂锦上添花,让被评教师茅塞顿开,真正实现了以评促教、以评带研的目的。</h3> <font color="#167efb"><b>2、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b></font><br><br> 相信在此次听评课的教研活动之后,老师们对于教学目标制定、流程设计、师生互动的把握,都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研讨结果落到实处,努力提升,做最好的自己,呈现最好的教学。 评课中展亮点,反思中促提升。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从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到集体研课是充满智慧碰撞的学习之旅;是促进教师成长的磨砺之旅;也是寻求课改之路的探索之旅。相信我们的教师们定会乘着此次教研活动的长风,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撰稿:柳 颖</div><div>审稿:常贺军</div>

学生

三位数

线段

教学

教师

加法

课堂

进位

知识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