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仓浏河古镇游》

漫笔wen(谢绝送花)

<h1><p>《苏州太仓浏河古镇游》</p></h1><h1><br></h1><h1> 我们乘地铁到7号线的终点站美兰湖,然后由订好的酒店专车接我们游玩太仓的浏河古镇。时间过去一年多了,浏河古镇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念念不忘。</h1><br><h1> 记得我刚刚走进浏河古镇,没走几步看到了张晓峰艺术馆,这里还有艺术馆?迈进馆内的大门,大概是来得太早,一个人也没有,赶紧拍照。浏览后出门没走几步又看到了郁宏达艺术馆,吔!还有艺术馆,遗憾的是,这个艺术馆大门紧闭?疫情所致?!再往前又看到了邢少兰艺术馆。乖乖!这里竟有三个艺术馆,令我意外!令我感叹不已!<br><br></h1><h1> 从艺术馆出来就看到了那临街的长廊,不以为然,以为只是一个给游客歇息之地。走近一看,《浏河历史文化长廊》几个字映入眼帘,那我要仔细看看。举着相机边看边拍下长廊内壁雕刻的一幅幅壁画和简介。壁画和简介让我粗略地了解到古镇的历史和文化及古镇的名人足迹。不起眼的长廊记载着古镇的精髓,庆幸自己没有错过长廊的一字一画,如获至宝的喜悦让我至今难忘!<br><br></h1><h1></h1><h1> 浏览了文化长廊,知道了浏河古镇历来是江防、海防重地,是海上漕运的始发地,是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也是娄东画派的发源地,是江南丝竹的发祥地,是六国码头汇聚中西文化地,真可谓史深文厚之宝地呀!</h1><br><h1> 来到锡伯屋休闲书吧,在它的外墙上,一幅黑乎乎的浮雕,引起了我的好奇!凝视浮雕图,图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是谁呢?浮雕左下方镌刻着一首诗:“东南水道塞还通,疏凿时时感范公。千载衣冠一拳石,异日民裕海隅隆。” 感范公?范公是谁?对了,前面还有范公井、范公亭!加上这幅浮雕图,明白了!浏河的后人为纪念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领导浏河人民治理水患而创造的。我有恍然大悟之感!<br><br></h1><h1> 来到天妃宫,它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匾额“天妃宫”三字由现当代浏河人,著名书画家朱屺瞻先生所题。二楼安放有郑和使用的宝船模型和当年七下西洋踪迹的电动航海图以及有关实物。作为郑和纪念馆的馆址,它永远镌刻在在人类的海运史上。难忘的历史!<br><p><br></p></h1><h1> 有着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浏河古镇与其他的江南古镇一样,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洁净的小街小巷,静谧祥和的气息无处不在。不同凡响的是它拥有范公井,天妃宫、郑和纪念馆、戚继光阅兵台、新闸桥(林则徐建);拥有著名教育家唐文治、丹青大师朱屺瞻、还有核子物理女王吴健雄;拥有当代画家邢少兰、书法家郁宏达、音乐家张晓峰三位杰出文人艺术馆。真可谓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浏河古镇迎来了纷至沓来的游客,如果没有疫情,这里也是人山人海咯!</h1> <h1>张晓峰,1931年出生于浏河镇,代表作《山村来了售货员》、《琵琶行》、《新婚别》等乐曲,一直被选为全国大、中院校的音乐教材。张晓峰在晚年谱写了一篇篇歌颂浏河的华章,并出版发行了《沸腾的浏河》音东专辑。2004年8月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民族艺术终身贡献奖”。他的作品风靡海内外,被誉为“音乐中的唐诗” “真正的中国民族之音”。</h1> <h1>郁宏达1938年出生于江苏太仓,艺术馆里面呈放的是他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书法作品。作品入编《当代中国书法大成》、《1978—1998中国书法选集》、《中国书法家选集》、《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江苏书法五十年》、《当代美术史》中国书法卷等二十余种辞书典籍。曾获美国传略研究所颁发的金质荣誉奖章。在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选中获最佳创作奖。<br><p><br></p></h1> <h1>邢少兰,娄东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艺术馆展示了邢少兰老师百余幅书画作品,还是集合教室、画室和会客室为一体的综合馆。展厅里展示了多幅邢少兰老师的精品力作,山水、花鸟,姿态各异,形态纷呈。</h1> <h1>邢少兰,娄东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艺术馆展示了邢少兰老师百余幅书画作品,还是集合教室、画室和会客室为一体的综合馆。展厅里展示了多幅邢少兰老师的精品力作,山水、花鸟,姿态各异,形态纷呈。</h1> <h1>位于河西街的范公井此井已近千年时光。</h1> <h1>茹经桥纪念交通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国学大师。唐文治(1865—1954)。</h1> <h1>《浏河历史文化长廊》</h1> <h1>王锡爵出仕三十余年间,自忖"不欺天,不害人,不贪财,不怙宠"。王锡爵不仅严于律己,对待家中子侄亦严格要求。其孙王时敏为祖父家风家训教诲传承深化,编写成巜王氏家训》。</h1> <h1>唐文治一生无论身居高官,还是就任大学校长,都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在商部任职时,他主持制定巜商部办事权限》等规章制度,规定商部官吏不得自营商业以图私利,严禁贪污納贿。</h1> <h1>王衡为王锡爵之子,曾参加科考并取得第一名,为避嫌放弃,并且在王锡爵为官期间,不再应试。王锡爵致仕后,王衡再次走进科场,以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人称"父子榜眼”。</h1> <h1>張培基外出公干时,会把办公事和办私事的车票分开来放,绝不多报销国家一分钱。他还将引进重大项目获得的政府奖励悉数捐出,在家乡设立了“張培基奖学金”,激励浏河的优秀学子。</h1> <h1>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苏州知州范仲淹亲至海滨,举役开茜泾等五大浦,引澛漕河水入娄江,使浏河从一个海边渔村,逐渐聚集成市、发展成镇。</h1> <h1>林则徐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曾多次疏浚浏河,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建水闸,时称“新闸”(即现在的新闸桥)。期间还曾重修天妃宫。</h1> <h1>见证过中国百余年社会剧变的长寿画家朱屺瞻,对党和新中国有深厚的感情,并坚定的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百岁之际被吸收入党,成为全国年龄最大的一位新党员。</h1> <h1>吴健雄身在国外,心系中华。她捐出自己的奖金为母校明德提升教育硬件水平,并以她父亲的名义设立了纽约吴仲裔奖学金基金会,以奖励明德学校的优秀师生。</h1> <br><h1>老浮桥:宁海桥俗称老浮桥,始建于康熙10年(1671年),横跨在浏河镇区中心的老浏河上,是浏河镇区最有名的一座古桥。</h1> <h1>“双桥”说的是浏河的老浮桥和水带桥。</h1> <h1>范公亭:亭柱分别写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最出彩的句子,体现了一代文豪范仲淹高远的志向与胸襟。</h1> <h1>黑乎乎的浮雕,是浏河的后人为纪念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领导浏河人民治理水患而创造的。</h1> <h1>“东南水道塞还通,疏凿时时感范公。千载衣冠一拳石,异日民裕海隅隆。” </h1> <h1>匾额“天妃宫”三字由现当代浏河人,著名书画家朱屺瞻先生所题。</h1> <h1>天妃宫,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时,必率将领在此进香祈福,为我国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迹地之一。</h1> <h1>天妃宫,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时,必率将领在此进香祈福,为我国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迹地之一。</h1> <h1>郑和纪念馆:二楼安放有郑和使用的宝船模型和当年七下西洋踪迹的电动航海图以及有关实物。作为郑和纪念馆的馆址,它永远镌刻在在人类的海运史上。难忘的历史!</h1> <h1>林则徐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曾多次疏浚浏河,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建水闸,时称“新闸”(即现在的新闸桥)。期间还曾重修天妃宫。</h1> <h1>戚继光阅兵台</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