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经典绘画临摹范本》方志恩 花鸟作品精选

艺术人生

<p class="ql-block">方志恩,1947年出生于杭州临安昌化,斋称“山风堂”“二阁居”等。深造于中国美院国画系书画专业。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3一5届理事,曾为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书法曾获中国文联、中书协、中美协主办的“兰亭奖.牡丹杯”(中书协会员参加)三等奖(一等奖缺,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二名)在中国美术馆授奖并展出;获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电视书法篆刻比赛二等奖,入展第二届兰亭奖艺术奖等。花鸟画2019和2022年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方志恩作品精选——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荣宝斋》期刊2022推荐艺术家,自著合著书画集十余册。《“四堂”及牌坊匾额书法淺说》一文在《中国艺术报》中宣网及中央文史馆、国务院参事室主办的《工作通讯》《书法报》等刊登转载,切中时弊。</p><p class="ql-block">2017年在杭州由省文史馆、省书协、省美协等单位主办了“大道中行”方志恩书画作品展,并由西冷印社出版社出版了《方志恩书画作品集》。2003年随由沈鹏为团长、林岫为副团长的中国书法代表团出访韩国参加“汉城国际书法名人大展”开幕式并文化交流。艺术成就在《中国书法》《书法》《中国书画》《中华书画家》《荣宝斋》《大公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书法报》《美术报》《书法报》等报刊专题介绍。</p> <p class="ql-block">文人书画佼佼者</p><p class="ql-block">——方志恩先生</p><p class="ql-block">文人,是当代人颇为陌生的一个概念。当下,有文凭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是能够称得上是文人的,却寥若晨星。因为有文凭未必有文化,文化浅薄,又何以称为文人?</p><p class="ql-block">当然,近年来文人这个词语也曾不断出现在文章或微信里,但大多与20世纪民国岁月有关。至于1949年后,文人似乎渐渐变成了一顶并不光彩的帽子,虽然不算是一种 “成分”,却也终究不属于光荣的无产者之列,大约归于布尔乔亚之流,是必须被改造的。</p><p class="ql-block">不过,时光荏苒,岁月无情,当今的时代潮流,终于迎来了传统文化复兴的曙光,文人,自然就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渐渐得到各界的青睐和尊重。当文化成为寻寻觅觅的对象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才领悟到,文人,才称得起是有文化的。</p><p class="ql-block">言归正传,我如今为之作序的这位长者,正是我心目中可以推崇给各界的一位文人——方志恩先生。</p><p class="ql-block">说方志恩先生是文人,并非凭空。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他作品中弥漫着的气息。他的书法,是可以和前辈启功先生为伍的。当年有人把元白老人的书法斥责为“馆阁体”,老先生不仅不生气,反倒调侃道,如果真够了“馆阁体”,我总算还没有辱没了祖宗。方先生的书法,恰好是得了“馆阁体”和“钟王”的精髓,清新秀雅,恬淡悠闲,没有丝毫剑拔弩张的紧迫,更不会横涂竖抹,离经叛道,稀奇古怪。欣赏方先生的书法,犹如面对一丛舒朗的绿竹,会有阵阵清风,不时地从字里行间拂面而来。</p><p class="ql-block">书画同源。方先生的画,也是如同一股清泉在石上漫过,无论是引颈的仙鹤,或是行笔洒脱的兰竹,或是笔力雄健的松梅,踏枝的寿带,都带着站在图画前的人们,进入另外一个清凉世界。</p><p class="ql-block">方先生的文人气息,是从骨子里沁出的,一派天真,毫无做作。他继承和光大的,是我们当今社会最缺少的一份淡定。</p><p class="ql-block">其实,经历过七十多载的岁月,方先生的人生也是历尽沧桑,跌宕起伏。可贵的是他不忘初心,独立守神,常在“大道中行”。大道中行,不是一句空话。方先生认为,子日:“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游艺,须有前三条、艺才显出社会意义和个体价值。因此、方先生的艺术才华不是浅薄的炫耀,而是艺以载道 。这个道,既是文人墨客的道,也是正人君子的道。其心正,故书画也正。清纯中散发的,是一股正气、骨气、纯真之气、浩然之气。</p><p class="ql-block">欢喜赞叹之余,敬上一瓣心香,权以此文为先生序。</p><p class="ql-block">沛溪王志远</p><p class="ql-block">岁在丁酉秋分後一日</p><p class="ql-block">王志远,字正斋,号沛溪,著名书法家,著名佛学大家,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宗教学会前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高研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家协会副主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