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飘香——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巡礼】

古道

<h3> 2022年9月24日,儿子、孙子、我和老伴儿一行四人前往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参观游览。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位于海淀区翠湖东路路东。一进入种植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微风拂动,稻浪飘香,由于光照充足,水稻已接近成熟,稻穗已经泛出了金黄色,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展现了一派唯美的田园风光……<br> 据资料介绍,京西稻是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br>  京西稻属于优质粳米,米粒椭圆丰腴、晶莹透明,米饭富有油性、黏而不糯、软硬适中、清香有弹性,米粥颜色青绿、香气独特、口感黏滑有米油。<br>  2015年2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京西稻”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br>  京西稻的历史渊源<br>北京海淀,在三国曹魏时期就开始建渠种稻。三国时期,魏齐王曹芳嘉平二年,刘靖在漯河(今永定河)上拦水修坝,建造车厢渠,“灌溉蓟(城)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三国志》)元代水利学家郭守敬开通通惠河之后,充足的水源有力地保障了北京地区水稻的生长,河岸两边的农民才开始大面积的种植水稻。</h3> <h3> 清朝时期,在《几暇格物编.御稻米》篇中,康熙皇帝记载了自己的农耕实践:丰泽园中有水田数区,布玉田谷种,岁至九月始刈获登场。一日循行阡陌,时方六月下旬,谷穗方颖,忽见一科高出众稻之上,实已坚好,因收藏其种,待来年验其成熟之早否。明岁六月时,此种果先熟。从此生生不已,岁取千百。四十余年以来,内膳所进,皆此米也。其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一岁两种亦能成两熟。口外种稻,至白露以后数天,不能成熟,惟此种可以白露前收割。故山庄稻田所收,每岁避署用之尚有赢余。曾颁给其种与江、浙督抚、织造,令民间种之。闻两省颇有此米,惜未广也。南方气暖,其熟必早于北地。当夏秋之交,麦禾不接,得此早稻,利民非小。若更一岁两种,则亩有倍石之收,将来盖藏渐可充实矣。 <br> 这种早熟的新稻米色微红、气香味腴,因为稻种产自康熙皇帝自种的御田,又是康熙皇帝亲自发现和选育出来的,所以人们称之为“御稻米”。京西稻发展至乾隆朝后期,种植已达到一两万亩。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130多年的稻作经营,也就完成了京西稻南稻北栽的全部发展过程,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皇家“御稻米”稻作文化,即京西稻作文化。</h3> <h3> 1954年,毛泽东在读《红楼梦》时,看到写贾府的庄头乌进孝进贾府交租,常用米千余石,而专供贾母享用的“御田胭脂米”只有“二石”,这引起了他的关注。他让农业部查了“御田胭脂米”的产地,并希望由粮食部门收购一些“御田胭脂米”,以供中央招待国际友人之用。由此,京西稻由国家统一收购,并上调到专门的仓库保管。种植京西稻的上庄镇村民除了每人一年分到5斤大米的口粮外带留点种子之外,其他的京西稻米全部上缴到国家粮库。入库的京西稻谷由西直门粮库加工成“特供”大米,作为中央机关用米。</h3> <h3> 商人们就是有头脑,善于捕捉商机,在京西稻样板田的一角开辟了一块亲子活动的园地——大人孩子一起抓螃蟹。这个活动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大人和孩子穿上了防水服下到田里兴高采烈的捉螃蟹。孩子们对风景和拍照没什么兴趣,但是捉螃蟹的游戏却让他们兴奋不已,沉醉其中……</h3> <h3> 看了这么多关于京西稻的介绍,不禁产生了品尝一下的冲动。待京西稻米产出后,务必买一箱,与东北大米对比一下,也感受一下康熙大帝亲自培育的御稻米是什么味道。<br> 这片京西稻样板田,由于它唯美的田园风光,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这里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我们也是不虚此行。</h3> <h3> 返程途中,故地重游,再次来到稻香湖公园景区游览,景区并无大的变化,游人依然络绎不绝。在喧嚣的城市中呆久了,回归自然的渴望是不可阻挡的,在这里既能享受到现代酒店的服务,又能够亲近大自然的美景,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喜出望外,流连忘返……</h3> <h3> 一天的郊游结束了,孙子非常高兴,玩了很多项目,既锻炼了身体提升了技巧增强了胆量,也满足了孩子玩的天性。现将零散拍摄的少量照片汇集起来,留作纪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