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p> <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p> <p class="ql-block">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p> <p class="ql-block">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感受、积淀、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重阳节之际,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二18班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用实际行动诠释孝心,将爱表达,将美德延续下去。</p> <p class="ql-block">为父母长辈揉揉肩、洗洗脚,认识到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领悟“孝”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主动向父母长辈汇报自己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有的学生不能与长辈当面谈心交流,通过视频连线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送上自己温馨的祝福,感恩之心常在。</p> <p class="ql-block">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点滴行动献孝心!</p> <p class="ql-block">“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枫叶正红”。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的长辈们为国家社会的建设呕心沥血,任劳任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卓越的奉献,我们应该为他们感到自豪。让我们大家从今天做起,从尊敬、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说一句敬老话,读一本敬老书,做一件敬老事,争取做一名尊老敬老文明礼貌的本高学生。 最后,再次祝福我们亲爱的长辈们如枫叶傲霜,漫步人生夕阳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