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姓源自于五千年前的黄帝轩辕氏。黄帝的第八代孙,颛顼帝的曾孙南陆公受封黄邑,食邑黄城,以地为姓,成了黄氏的肇基始祖,成为黄邑的统治者。黄氏宗族就是以贵族的地位在黄国的土地上一代传一代地繁衍分支,发展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 历夏、商、周三代二千余年,约繁衍50代至公元前648年的春秋末年,黄国被楚国吞并以后,遗族之中有的留居故土,坚守残破家园;有的流落四方,从头重创家业。历亡国之痛后,到了战国,在开拓进取中,以春申君黄歇为代表的黄族再次兴起。</p> <p class="ql-block"> 随年代推移和黄氏历代分支繁衍,人口增多,必须采取分支迁居的方式,来维持宗族的繁衍与发展的局面。因此,黄氏宗族根据中华民族留长迁幼的传统方式,各房留长子往黄国继承祖业,次子以下的兄弟外迁移居他乡,另创基业,自立自强,兴旺发达。</p> <p class="ql-block"> 经过四千多年的历代迁移传播,大江南北,黄河之滨,长城内外,海内国外,五洲四海,处处都有黄氏宗亲在居住,在创业,在发展。黄氏子孙,勤劳智慧,遵纪守法,艰苦创业,处处繁荣昌盛,丁财日炽,人文蔚起,形势喜人。</p> <p class="ql-block"> 黄姓,一个遍布世界的姓氏,一个古老而具开拓进取精神的氏族。在历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都有颇大影响,做出了令人惊叹的贡献。在华夏三千多个姓氏中按2020年人口普查统计位居中国大陆第七大姓氏、台湾岛第三大姓氏、海外华人中第四大姓氏。</p> <p class="ql-block"> 黄姓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丽代表,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一种珍贵财富精神,尤其自古以来黄姓文化以孝道传家、祠堂兴学、开拓进取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 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国江夏人,原籍楚国属国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黄歇在前去奔丧,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又据《越绝书》表明黄歇是在楚幽王之时为楚幽王所杀。</p> <p class="ql-block"> 黄峭(872-953),字峭山,又名岳,字仁静,号青岗,后裔尊称为峭公或峭山公,锡公的长子,远祖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四月十五日戌时,卒于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癸丑十一月初十日巳时,享寿八十有二,卜葬鹳薮黄家林旧茔坐向。自幼沉宏,有智略,官至工部侍郎,娶上官氏、吴氏、郑氏三郡君,共生二十一子。 以第一世昌意(黄帝之子,有熊氏子派)计算,黄峭为第一百一十七世。</p> <p class="ql-block"> 黄香(68年—122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东汉时期官员、孝子,是中华“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p><p class="ql-block"> 黄香年方九岁时,便知事亲之理,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后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又升任尚书令,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晓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受到汉和帝的恩宠。后出任魏郡太守,于水灾发生时以自己的俸禄赏赐来赈济灾民。不久被免职,数月后在家中去世。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闻名于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