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挠羊赛

一⁷看日落

<h3>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有体育活动,清明是踏青远游;端午是划龙舟;重阳是登高;上元节是欣赏花灯,是一种长时间的徒步运动。至于除夕和元旦,则是大型祭祀活动,这种文化活动自古就是体力活。那么问题来了,中秋节也有吃月饼、赏月亮的习俗,那么中秋节的体育活动是什么?<br>山西是中国传统文化保留非常多的省份,在今天雁门关以北忻州地区,依然保留着挠羊赛的习俗,挠羊赛体现的就是中秋节传统体育活动——角抵(摔跤)。<br></h3> <h3>一、挠羊赛简介在忻州当地,“挠”的意思就是“扛”挠羊就是扛着羊走,是指冠军扛着胜利奖品——一只大白羊绕场一周的行为,此时会有观众给予热烈的掌声,所以称为挠羊赛。那么是什么运动的冠军呢?挠羊赛是一种摔跤,酷似蒙古摔跤,但是却是汉人的一种体育运动。参赛者上身赤裸,裤子上用麻秧丝固定,一旦麻秧丝断裂,比赛必须停止,重新换上麻秧丝才可以继续进行。此运动也表现了摔跤的技巧“柔”的运动,是一种流传时间很长的体育运动。挠羊赛的总冠军需要摔倒6名参赛者,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这个寓意有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含义,表示一种中国武道文化价值。因为比赛形式采用淘汰赛制,所以最后胜利者其实经历了五轮比赛,是真正意义的摔跤高手。所以才有资格赢得最后的奖励——一只大白羊。</h3> <h3>传说相传,北宋以前,忻州一带的人们也喜欢摔跤,但那时的摔跤仅限于一般的娱乐活动。到了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抗金将领岳飞被害以后,岳飞的部下,一位忻州籍的老兵回到故乡。这位老兵念念不忘抗金的大志,便在村中把军中所学的带有武术色彩的拳脚、摔跤技艺传授给了当地的乡亲,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致,演武之风盛行,以此作抵抗金兵的本领,而且是自己防身之术,久而久之,便沿袭成为当地民间传统的风俗流传下来。当年的忻州水草丰茂,养羊甚多,更由于这几方面的条件而发展成为“挠羊赛”,而且兴旺起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