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届七年级新生入学,家长把孩子们交到老师手里,看着孩子们朝气蓬勃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作为教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非常荣幸在未来陪伴这群可爱的孩子度过三年关键的初中生活。我们相约校园,共同见证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开学以来,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努力,大部分同学很快的适应了初中生活的节奏,按时到校,准时进教室,认真完成作业;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课下主动找老师交流,很多同学早就偷偷的给自己定下了考试的目标;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小时候淘气打架的孩子听懂了家长和老师的教诲,小时候贪玩厌学的孩子知道了学习的重要,小时候懵懵懂懂的孩子找到了学习的方法,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这是学校和家长携手合作的结果。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的结果。 <p class="ql-block"> 但是,一小部分孩子身上仍然有种种坏习惯,看着他们,真的感觉心痛,好好的孩子,为什么变成这样呢?满嘴脏话、出口网络用语、贪图享受、撒谎、自私、胆怯、抽烟、多动、打架、欺负嘲笑弱者、盲目崇拜暴力、犯错不知道害怕和悔改……这到底是经历了什么的一帮孩子啊?</p><p class="ql-block"> 悲愤满怀,反复思考,个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p> <p class="ql-block"> 第一,手机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一群孩子。这届学生经历了整整三年的疫情,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上网课,让孩子们学会了玩手机。多么重要的四年级啊,孩子刚刚学会用自己的学识去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就理所应当的获得了玩手机的机会,相信很多家长也是在这个时候给孩子购买了手机。就这样,孩子们很快被手机世界里的花红柳绿迷惑了双眼、迷惑的心智。网课本身没有错,手机本身也没有错,错的是错误的时间让孩子们全盘接受了手机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很多孩子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毫不考虑后果,这也是手机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因为游戏里人物死后还可以在下一局重生;他们对伤害没有深刻的理解,因为游戏里的角色的血条下降后还可以补足;他们对别人没有起码的尊重,因为游戏里虚拟的身份可以随心所欲的骂人;他们对自己有着自私的宠溺,因为游戏里的自己只要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就是胜利者;他们对成功有着虚假的认知,因为游戏里的胜利来的轻而易举,他们以为生活也是如此的容易。</p><p class="ql-block"> 现实生活中爱惹是生非的孩子大多是沉溺于手机和游戏。再加上家长监管力度不够,这就让一大部分学生在手机的教育下成长了起来了,长成今天这个样子。各位家长,孩子是你所希望的孩子的样子吗?</p> <p class="ql-block"> 第二,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自己小的时候父母也不怎么管,为什么我没有像现在的孩子这样难管呢?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各位家长:想想自己的家长当年都在做什么,下地干活、外出打工、回家忙家务……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着自己的孩子,身教远远胜过言传,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当年哪个七零八零后的孩子农忙时节不得跟着家长干活啊,那时候是有农忙假的;当年哪个七零八零后的孩子没有因为自己不干活甚至干活不对路数而被家长责骂,甚至责打过;当年哪个七零八零后的孩子放学回家后看到家长劳动未归,没有主动喂猪喂牛,甚至做饭收拾家务……</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成长为家长之后呢,每天在家做的最多的就是玩手机、刷短视频、喝酒玩牌……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只懂得享受,不知道努力,都是我们作为家长的“榜样”的作用啊!你也会委屈的说自己为了生活也很累很苦,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你偏偏虚荣的跟孩子说自己多么多么厉害,能帮他“摆平这个、摆平那个”,从来没有让孩子切肤之痛的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作为一个中年人,咱不觉得惭愧吗?自己的父母不能安享晚年,仍然在为生活努力奔波。而我们却让自己的孩子享受着本该属于自己的父母应该享受的生活:吃着零食、玩着手机、动不动还对家长指手画脚家长却无可奈何……这不正是为人子女应该赡养年迈父母的情形吗?我们的父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祖辈呢!</p> “爱是一种能力,那就是让你爱的人爱你”,偶然在电视剧里听到这句话,让我这个很少看追剧的人感慨颇深。我们都敢说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是你的爱是不是成为了孩子不断前进的动力,这才是判断你是不是真爱孩子的标准。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爱孩子,我们是要用自己几十年的生活阅历教会孩子生存的方法,让孩子更努力;爱孩子,我们更要有耐心去等待和见证孩子的成长,因为成长从来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比父母更优秀,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愿望吗? 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家长管也不听……甚至说我们孩子就这样了,爱咋地咋地吧,反正也管不了……我就想问问这样的放弃教育孩子的家长:人到中年的你放弃生活了吗?你怎么出去打工努力赚钱让自己的生活好点呢?你怎么不像放弃孩子那样放弃自己的生活呢?人到中年的你尚且知道努力向前,为什么就放弃自己年幼的孩子任其散漫堕落呢?<br> 孩子就像小树,小时候长满枝杈不修理,长大后也不会是栋梁,只不过是烧柴而已。道理都懂,可是为什么看到自己孩子的错误却总是千方百计的隐瞒而不敢面对呢?为什么宁可在孩子犯错后,低三下四上蹿下跳的替孩子“摆平”,也不愿意平时多教会孩子认清生活的是非黑白呢?正是在你一次次为孩子的辩白中,不知不觉的让自己的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等到你惊讶的发现印象中听话的孩子怎么变成那样的时候,已经很难挽回了。可是接下来你就开始抱怨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是怎么不管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如何不让你管孩子、谁家的小谁带坏了你的孩子、玩手机耽误了你的孩子、老师不管你的孩子……你有没有发现这些理由里唯独没有你自己呢!“子不教,父之过”,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压根儿就没有告诉过孩子什么是懂事。 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模式: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喋喋不休的讲道理,不仅教育不了孩子,反而让孩子感觉厌烦。面对孩子犯错误,父母一味的发脾气,甚至用简单的暴力解决,这不仅不会让孩子改正错误,反而让孩子在你盛怒之下的恐惧中学会了怎么迎合你。也就出现了家长们口中的孩子在家表现挺好的,不知道为什么一离开家长的眼睛就变成另外一个人的现象。你觉得自己为孩子为家庭付出了太多,但是偏偏得不到爱人和孩子的认可,所以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你也会煽情的跟孩子陈说自己的种种付出,可是你要清楚在孩子眼中看到的生活中的你和“煽情”时陈说的你有天壤之别。这种“煽情”就是刻意感动,也是为什么你苦口婆心的劝说总是换来孩子无休止犯错的根源。因为你口中的自己和平时的表现不一致,孩子认为你撒谎了,长此以往,你的行为教会了孩子撒谎。 我不是危言耸听的夸大其词,因为没有必要;也不是怨天尤人的指责家长,因为我们没这个资格。我只想用自己的文字阐述自己的所见,与各位家长分享。就像郭德纲在相声里说:“相声就是一门搞笑的艺术,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逗大家开心一笑是我们说相声的宗旨,听相声的你如果从中悟到了什么,那我们就更高兴了,说明你的票钱升值了……”我想说:“教书,是我们的职责,也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宗旨,但是如果在教育您孩子的过程中,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孩子的认可,那么最大受益人应该是家长和孩子……”<br> 孩子的教育和孩子的变坏都不是一天完成的。就像饭要一口一口吃,钱要一分一分的赚,我们总是有耐心赚钱吃饭,但是唯独面对教育和陪伴孩子的时候有太多的借口和理由,正是在你这一个个借口的教育下,你的孩子与你的要求背道而驰。 第三、学校教育的不被理解。<br> 浙江大学,全系第一的女孩在宿舍用“热得快”被宿管人员发现,宿管人员上报后,取消了保研资格,因为学校有规定,发现使用“热得快”,取消保研资格。对于单个同学来讲,这个惩罚肯定是重了,但是,你们不要觉得不合理,因为对整体而言是合理的。上海商学院就因为使用“热得快”失火,烧死三名女同学。有些时候,大家要理解,学校为什么对学生有这样那样的要求,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这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某一个人的利益。我们家长只看到自己的一个孩子,而学校和老师则是要考虑全体学生,很多规则和规范你不理解,那是因为你站的位置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br> 就像老师要求学生上课不能喝水,有家长就觉得,渴了喝口水,又不出动静,又不影响别人,有必要这么严格吗?可是你想,一节课,每个人喝一次水,教室里岂不是举瓶子喝水此起彼伏,大家觉得这样的课堂能有序教学吗?像上课上厕所、上课迟到等,都是一样的道理。上课就是上课,所有违反和破坏课堂秩序的理由和借口都是不成立的。 如果家长觉得不理解,欢迎你到学校来陪读几天。网上有人说:“我真正理解了老师这个职业,是在我的孩子当了老师以后。”这就是感同身受!我和许多老师一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做老师,所以在孩子高考结束后的志愿填报过程中,我第一次给孩子一个不积极的建议:不希望她考师范,不希望她将来做老师。因为我不想自己的孩子经历我所经历的一切,这一切有点苦!中国唯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在《晚熟的人》一书中写道:“人性的丑陋就是,在无权、无势、善良的人身上挑毛病,在有权、有势、缺德的人身上找优点。当无权、无势、善良的人受到伤害的时候,却还要站在所谓的道德至高点上,假惺惺的劝说无权、无势、善良的人,一定要忍耐,一定要大度……”<br> 教育,本身不是讲理的,古语云:惜钱莫教子,护短莫从师。郭德纲说:“被打过的称之为弟子,被骂过的称之为学生,不温不火被礼遇的,只能称之为学员。而得到真传的只有弟子。”学校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为什么这样说?在社会上,看到两个陌生人打得头破血流,能主动上前劝架的人有几个?我觉得不敢。但是如果在学校里,无论是学生打架还是社会上的人欺负学生,我肯定是会第一个冲上去的,毫不畏惧,为什么?因为我是老师,我不能看着我的学生被欺负。如果你和老师讲道理,那么,老师也很愿意用你那套社会上的理论来对待你的孩子。学校不是讲理的地方,其实是说,学校不是你用你混在社会的理论来对待学校教育的地方,就像军营,学校是个特殊的地方。如果逼着老师适应你们的社会理论,最后,受伤的会是谁呢? 用爪子和牙齿解决问题,野兽都会,我们是万物之灵长,因为我们有头脑,有分析问题,分辨是非的能力。我经常跟孩子们说的一句话是:“我宁可你现在骂我管你管得严,也不愿意二十年后你骂我当时不管你。”<br> 作为一名教师我从不奢望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支持和认可,只希望在教育你孩子的路上,家长不要成为绊脚石而已。孩子是你的孩子,我们只不过在孩子成长的路上陪他走一段,如果有幸采摘到几朵路边的小花,比如诚实、善良、友爱、进步……这是孩子的幸运和家长的幸福。<br> 最后几点个人心得,与各位分享。<br> 一、如果已经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小时候,就不要再错过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从小事抓起。<br> 二、家长在做,孩子在看。我们家长应该做什么?做正确的事,做宽容的人,做积极的榜样。谨记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家庭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家长在做,孩子在看。<br> 三、不能撒谎,更不能对孩子撒谎。你用谎言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是一个谎话连篇的人。<br> 四、学会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失败的,不害怕惩罚的孩子注定是一个废人。也是因为不害怕惩罚,所以我们的孩子才会频繁的犯同样的错误。学会惩罚,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犯错误必然要付出代价。别等到孩子被社会惩罚的时候家长才幡然悔悟,为时已晚!<br> 五、学校不是社会,不要拿你的社会理论来衡量学校。一旦逼迫老师拿对待社会的理论对待你的孩子,悔之晚矣!尊师重教,最终受益的是每一个孩子,而不仅仅是老师。<br> 六、远离手机、远离网络、远离垃圾食品。 视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文字只是本人浅见,欢迎高言斧正,幸甚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