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北京路(即墨路)-大窑沟(市场三路)段</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1938-1941年北京路(即墨路)-大窑沟(市场三路)段商业企业分布表</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20世纪60年代北京段(即墨路)-沧口路(大窑沟)段主要商铺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北京路交口街景</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北京路交口旧影(摄于20世纪30年代)</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北京路交口街道旧影(摄于1946年)</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北京路交口西侧旧影(摄于2002年)</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与北京路(即墨路)十字路口俯瞰</p> <p class="ql-block">即墨路小商品市场</p> <p class="ql-block">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摄于20世纪80年代)</p><p class="ql-block">原新华书店大楼的北边是即墨路,是一条不起眼的马路。改革开放的初期,在这条马路上自然形成了一个旧家具、旧自行车市场。1980年11月以来,逐渐扩展形成以即墨路和李村路为中心,横跨潍县路、博山路、易州路、芝罘路等4条马路的青岛市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即被称为“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它不仅成为青岛市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而且成为中外游客观察青岛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1997年10月18日,市场搬至青岛地下商业街聊城路陵县路周边。</p> <p class="ql-block">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旧影</p> <p class="ql-block">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人头攒动(摄于20世纪80年代)</p> <p class="ql-block">改造后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聊城路入口牌坊</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的即墨路-李村路东段街景(摄于1956年)</p> <p class="ql-block">青岛解放初期中山路的即墨路-李村路东段街景</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即墨路交口东段街景(摄于2007年)</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的即墨路-李村路东段街景</p> <p class="ql-block">位于中山路李村路东南角的中山路165号曾经是“北京商行”,其前身是1906年日商开办的“松茂里旅馆”,经营旅馆兼理发。20世纪20年代初由一个掖县人与他人投资共同从事商品拍卖。解放后这里的商店继续为拍卖行,称“北京商行”,是岛城有名的商店之一,楼上为居民住户。20世纪70年代这座大楼的顶层平台为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又加盖了一层。进入20世纪80年代这家商店又成为新华书店的外文书店、音像商店等,后来经营红木家具和工艺礼品等。</p> <p class="ql-block">外文书店旧影</p><p class="ql-block">不断变换门脸的原外文书店旧址——</p> <p class="ql-block">摄于2007年</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的李村路-沧口路段东侧曾经是建于1905年的祥福洋行商业楼,隐约可见李村路街口这栋建筑的门头字样为“荣记”。</p><p class="ql-block">中山路的李村路-沧口路东侧街景影像——</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李村路东北角“荣记”洋行建筑旧址</p> <p class="ql-block">摄于2007年</p> <p class="ql-block">这个店曾经卖过舰船等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福生德茶庄(图中褚色建筑),1939年在中山路北段开业,青岛老字号茶庄。在福生德茶庄挂着一副对联:“洞庭碧螺朱兰贡尖,西湖龙井茉莉大方”,这上面的茶叶名字便是当时最受市民欢迎的几种茶。</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的李村路-沧口路东侧旧影</p><p class="ql-block">有文字记载,福生德茶庄的建筑曾是1915年开业的日商“三信公司”,经营烟草砂糖(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这栋作为祥福洋行开发的商业楼原来是二层,其立面山墙也与李村路口“荣记”洋行的立面山墙是一样的,不知何时这栋建筑增加为三层了。</p> <p class="ql-block">福生德茶庄北边是沧口路,2009年为了东西快速路三期工程建设,将沧口路至市场三路这一段街区全部拆除了,现在只能从这些保留下来的照片中看到它们原来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沧口路旧貌</p> <p class="ql-block">拆除中的沧口路</p> <p class="ql-block">位于中山路沧口路东北角的汉京书店旧影</p><p class="ql-block">据文字记载,20世纪40年代沧口路西头靠近中山路,曾经开办过两家文艺杂志社和一家“晚报”社。岛城新文学的根据地“青年文艺杂志社”书店,就曾存在于接近中山路的路段上,“汉京”书店开在这个路口,也许是与历史一个不谋而合的“链接”。</p> <p class="ql-block">位于中山路市场三路东南角的海员医院旧影</p><p class="ql-block">中山路北京路交口西北角是一家医疗器械商店——</p> <p class="ql-block">这家医疗器械商店比较大,医疗物资也比较丰富,我在这里买过电子血压计、电磁波治疗器,还有平时使用的医用棉棒,从我家到这里来很方便,坐隧道3路公交车在中山路站下车走几步路就到了。</p><p class="ql-block">过了这家商店就是“宏仁堂”——</p> <p class="ql-block">青岛宏仁堂药房1931年在中山路开业至今,遵循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诚信经营,在青岛中药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p> <p class="ql-block">宏仁堂北边的街景(摄于2007年)</p><p class="ql-block">宏仁堂旁边的一个院子,门牌是中山路200号(见上图),从门洞进去,里面是个里院,上下四层,左右三进,房屋在四周,楼梯在中间。院门口的墙上刷着“政府征收区域”的标识,院里大多数居民已近搬走了。</p> <p class="ql-block">据传,这里早先曾经是家妓院,这儿的楼梯也非常有特色,而且保存得很好。一进院子便是二楼,下一楼的楼梯在左右两侧,从中间楼梯上去分左右两侧到三楼,三楼四楼楼梯交叉成X形状。一楼到四楼都有走廊连通到右边的院子,而左边的院子只有二楼有一条走廊连通。</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相袋所标记的“中山路204号”来看,这个“青岛照相馆”应该在这个里院的北边,我隐约也记得这里曾经有个照相馆,但叫什么名字我记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从上面这张摄于2007年的照片看,这里已经变成了卖工艺美术礼品和照明灯具的商店了。</p> <p class="ql-block">继续北行是曾经的天府酒家,当年是中山路北端最大也是最好的饭店,是青岛为数不多的南方菜系酒店。“文革”期间,曾改称“前卫”饭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的天府元宵,更是人称“元宵大王”,在二十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天府酒家生意异常红火——</p> <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天府酒家因各种原因曾数度转型,先是从经营风味小吃的酒店变成西餐厅,后又改成鲁菜馆。如今天府酒家的牌子虽然还在,但已是以宾馆经营为主了,成为中山路上最早消失的餐饮品牌。</p> <p class="ql-block">摄于2002年</p> <p class="ql-block">门头在逐渐缩小</p> <p class="ql-block">紧邻原天府酒家北侧的中山路212号是创建于1958年的青岛工艺美术服务部,2000年改称工艺美术公司(上图左),以经营国内传统工艺美术品为主,包括:金银首饰、宝石珍珠、牙雕玉器、抽纱刺绣、民族服装、贝雕刻画、文房四宝、陶瓷漆器,书画地毯等。这个位置曾是建于1903年的“中国戏院”(见下图),是德国殖民者专门在华人居住区内设置的青岛最早的大戏院,主要上演青岛的地方戏柳腔和茂腔。</p> <p class="ql-block">中国戏院旧影</p> <p class="ql-block">日本人开办的“乐乐座”</p><p class="ql-block">1914年日德青岛战役后,这家戏院变成了日本人的产业,取名“乐乐座”(见上图),主要放映日本电影。直到1930年经国人几番交涉并共同出资,重新从日本人手中租下了这个戏院,更名为“青岛大戏院”。在随后的年月里,戏院先后更名为“国民大戏院”、“中和戏院”、“华乐大戏院”。</p> <p class="ql-block">青岛解放后的1953年,“华乐大戏院”因年久失修而被拆除,在原址建起了一座三层新大楼,为青岛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产品展览推销服务部所使用(见上图),后期又加盖一层,成为现在看到的4层楼房,4楼开设名人字画画廊,经常展销岛城内外书画家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工艺美术公司曾以15000多种工艺品影响着青岛人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情趣,它是中山路上“看光景”的好去处之一,很多人来此也就是为了看看那琳琅满目工艺品,用青岛人的话说“滑溜滑溜眼珠子”。1992年,该公司又在东部新市区建起了工艺美术大厦。</p> <p class="ql-block">工艺美术公司大楼北侧的二层楼曾经是一家经营工艺品的商店,曾叫“民用商场”。大约在2008年,为了布置新买的房子,我和妻子曾经在这个商店买过一对岫岩玉的貔貅和一个树根状带流水装置的树脂茶几——</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圆形的黄金玉烟缸,我倒不吸烟,只是为了给一棵灵芝配一个底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资料称这里曾经是祥福洋行的商业楼,也有资料称这里曾经是创办于1906-1907年间的德商交易所饭店,尽管这两个资料的说法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这是一栋德占时期的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该建筑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从这张照片的墙上可见“RESTAU”的外文字母,后面依稀还有字母,分析可能是“RESTAURANT”即英文的“餐馆或饭店”的标示。由此可以推定,该建筑原是祥福洋行商业楼,后来作为德商交易所饭店使用。</p> <p class="ql-block">这栋建筑多次被改造过,前几年还曾经作为一家时尚的咖啡店。</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216号的这座带有绿色圆形塔楼的建筑,位于中山路和济南路的交口,成为了中山路北端的一座标志性街景建筑。</p> <p class="ql-block">2003年青岛市政府挂在该建筑门口墙上的“历史优秀建筑”铭牌标明其“建于1909年”。有资料记载,该建筑1898年由德国企业主普尔斯曼始建,1900年5月,首次发电成功。又有资料记载,1922年,北洋政府把收回的位于中山路上的青岛发电所及其发电厂,命名为胶澳商埠电汽事务所。这些资料记载的是不一致的,这只能说明对这栋建筑缺乏系统的史料记载,对于我们后人来说这应该是一种缺憾,尽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实体的建筑,可是,因为史料的不足,我们对这栋建筑也只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从1922年编撰的《接受青岛纪念写真》中的相关照片来看,至少在1922年时该建筑只是一座有圆形塔顶的孤零零塔楼(见下图),塔楼北边和西边的三层建筑是后来加建的。青岛解放后,该建筑曾经是青岛电业局、青岛市供电公司、市三电办公室等电业管理机构。</p> <p class="ql-block">胶澳商埠电汽事务所早期影像</p> <p class="ql-block">从济南路上看电汽所</p> <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的胶澳商埠电汽事务所影像</p><p class="ql-block">过了电汽所,就是中山路北端的尽头、青岛老遗址大窑沟,这里是中山路、济南路、冠县路、堂邑路、市场三路五条路的交汇。1897年德占青岛后,在建设城市中需要大量的砖瓦等建筑材料,在市场三路即原孟家沟周边聚集了多家砖瓦窑厂,其中因德资大型窑厂使用蒸汽机动力机械制造砖瓦,被人们称为“大窑”,该地段也被称为“大窑沟”。可以这样说,是“大窑沟”构建了青岛的早期城市。</p> <p class="ql-block">孟家沟旧影</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大窑沟影像</p><p class="ql-block">2009年开始施工建设的大窑沟高架桥——</p> <p class="ql-block">现在大窑沟的上空,高架桥如巨龙般盘旋蜿蜒,错落叠加。汽车在高架桥上来回穿梭,高铁动车从眼前的铁路桥上缓缓驶过。大窑沟展示出的青岛老城区交通独特而立体的景观,又演绎出了老城区一道新的城市风景。</p><p class="ql-block">大窑沟的窑厂早已不见踪迹,但“大窑沟”这个地名仍被人们挂在嘴上,因为大窑沟连接着青岛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曾经的土产一条街济南路;堂邑路曾经是日本洋行商行一条街,有青岛当时最大的邮局,邮局大楼那有2个石柱支撑的门洞里,聚集的集邮爱好者和邮票贩子吸引着不少人的围观;市场三路是一个容纳了百货、食品、副食、南北杂货的大市场;穿过铁路门洞就是小港,其两侧的冠县路和莘县路也不尽繁华……</p> <p class="ql-block">20世纪20年代的大窑沟影像</p> <p class="ql-block">大窑沟旧影,图右为大窑沟邮电局,图左为日商增幸洋行。</p> <p class="ql-block">珍贵的大窑沟老建筑影像</p> <p class="ql-block">纵深的市场三路旧影</p> <p class="ql-block">6路公交车原大窑沟始发站影像</p> <p class="ql-block">济南路旧影</p> <p class="ql-block">铁路桥门洞旧影</p> <p class="ql-block">大窑沟桥门洞旧影</p><p class="ql-block">尽管2009年因修建东西快速路高架桥工程拆除了大窑沟周边的堂邑路邮电局、6路公交车站等那些独具特色的老建筑和石阶路,但一百多年来,大窑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印迹和情结在人们的心中是抹不掉的——</p> <p class="ql-block">仅存的一段沧口路</p><p class="ql-block">老建筑陪伴着中山路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们饱尝了这一百多年的苦辣酸甜,也见证了中山路的历史变迁;今天,它们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向人们诉说着中山路的繁荣和发展。</p><p class="ql-block">以中山路周边区域为主的老城区,是青岛城市发展的原点,是青岛海洋文化的凝结,也是青岛城市经济的根脉。推进以中山路区域为主的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是青岛面向未来谋划变革的一项历史性工程。</p><p class="ql-block">2022年,青岛市市南区对历史城区核心区实施精致化全域管理,按照 5A 级景区标准打造中山路区域保护更新典范,重塑产业与空间关系,重聚历史城区人气,让历史城区成为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文化客厅”。</p><p class="ql-block">老街复兴是个世界性难题,虽然中山路复兴坚冰开始融化,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离“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文化客厅’”的发展目标尚有距离。在目前仍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新业态新项目还是面临着不小的经营压力,它们能否持续释放生命力,尚需市场的检验。</p><p class="ql-block">中山路,不会让我们失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22日整理</p><p class="ql-block">2014年7月20日完稿</p><p class="ql-block">2022年5-9月修改于</p><p class="ql-block">青岛,天福绿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照片除部分标有红色水印、平面图、拼图以及早年商业企业分布图由池清拍摄和制作外,其余均选自网络,不一一具名,敬请原谅,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