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票印象

艺馨

<p class="ql-block">南票往事</p><p class="ql-block">煤矿是南票的代名词,这里没有哪一个地方叫南票,对外,百里矿山都叫南票。</p><p class="ql-block">南票煤田自西南起,从缸窑岭镇岭底下,沿三家子、苇子沟、富龙山、大窑沟、赵家屯、大西沟、二佛庙、高丽井延伸至东北,凌海班吉塔乡棉花地,西南——东北走向长35公里,宽约1.5公里。</p><p class="ql-block">南票煤矿,煤田露头明显,开采历史悠久。据苇子沟老君庙碑文记载,早在唐朝时期,人们就用土法开采过煤。清初,河北昌黎人赵天亮迁居南票,发现煤层,便以人工开采,赵家屯由此得名。西土默特贝子府在苇子沟一带,也发现了煤田,也以土法开采。乾隆元年,龙票发行,南票成名。不过,南票至今没有一个指定地点所在。</p><p class="ql-block">满清时期。清代早期,南票采煤是以土法开采,人工开凿、运出。称为“把头制”,此法甚至延续之上个世纪。清咸丰6年(1856年)英国人和满清官吏、当地豪绅勾结,开始对三家子、石柱沟的煤田进行开发。清光绪24年(1898年)华北铁路局总办胡某为解决铁路用煤,与英国商会的加典·马德松上银行投资百万,组成英华公司合资开办南票煤矿。即银窝、栋子沟、石柱沟、苇子沟。清光绪26年(1900)年,许多小资本家在后富龙山一带,开凿了很多小煤矿,后因发火停采。清光绪31年(1905年)广东人陈英南开采大窑沟煤矿(现大窑沟西风井),商人王岐山、单录春开采大窑沟龙尾巴煤田(现大窑沟沟帮子)。光绪32年(1906年)河北商人罗裕堂等人集股,投资50万两,开办大窑沟通裕煤矿公司,总经理陈英南安置机器采煤,日产煤180吨,称为辽西第一煤坑。</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民国3年(1914年)陈英南等人继续投资,通裕煤矿公司增加资本300万两。民国6年(1917年)矿井透水被淹,民国7年,陈英南与日商安川敬一郎合资办矿,名为锦西大窑沟煤矿公司,年产煤2万余吨。民国12年,日商退出,中方独办,同年5月,煤矿大火,损失惨重,不得已停业。民国15年(1926年)张志</p><p class="ql-block">昌等人在红石砬、大窑沟开凿两座日产百吨的矿井,民国17年(1928年)由奉天矿务总局接收八道壕煤矿矿长到大窑沟矿,接收勘查,继续开采。</p><p class="ql-block">伪满时期。1939年至1945年的6年间,南票矿区分别成立3处会所,即锦州炭矿株式会社、南票炭矿采矿所、锦西炭矿所。锦州炭矿株式会社:1939年成立,社长小林兼松、矿长志贺太郎。矿址二佛庙子,主井100米,西部斜井60米、风井75米。采煤方法抚顺式倾斜分层长壁法,自然通风,年产近2万吨;南票炭矿采矿所:1939年,满洲矿业汽船株式会社,在党金沟、刺梅花沟开了3个井口,统一三家子矿区18个小井,创办了南票炭矿采矿所日本人兼岛任坑长,加藤议政任三家子采炭长,工人多达2000人,技术、管理人员多达200余人。采煤方法自然冒落法,自然通风,年产近20000吨。锦西炭矿所:1940年,满洲国准特殊法人创办了满洲特殊煤矿株式会社,收买了大窑沟地区7个单位,成立了锦西炭矿所,矿址赵家屯。1941年开凿大斜井,采煤方法长壁法,年产煤炭最高18000吨。1945年,日本投降。南票煤田没有大规模开采,只有在西部苇子沟、三家子一带,私人零星开采。东部邱皮沟矿,先后有资本家李文斗、李春生组织人开采,全靠镐刨人背,工人多达2000余人,日产70吨,当地自销。</p><p class="ql-block">建国后的南票煤矿</p><p class="ql-block">1950年,热河省工业厅派庞三星接收了邱皮沟斜井,成立了热河省地方国营邱皮沟煤矿。全部采用机械开采,热河省历任派员有:庞一兴、赵一民、刘学恒、徐景福等人。邱皮沟斜井历任坑长有:王宽、王文玉、单纪田、邵庭华。有工人400人,日产煤400多吨。</p><p class="ql-block">1954年,阜新矿务局局长张学文率员接收了邱皮沟煤矿,由东北煤矿管理局地质处101地质普查队、阜新第六地质勘探队,开始大范围的地质勘探。</p><p class="ql-block">1957年秋,阜新矿务局局长许在廉到南票进行勘查,准备大规模开发南票。</p><p class="ql-block">1958年1月24日,辽宁省煤管局决定成立阜新矿务局南票煤矿开发筹建处,派李启瑞为筹建处副处长,其它干部有:党总支书记刘汝星、工会主席李荣、团支书张亚冰。3月份人员陆续到齐,有32名干部,40名工人,办公地点设在赵家屯。开始恢复日伪时期留下的赵家屯斜井。8月2日成立南票煤矿开发处,隶属阜新矿务局。</p><p class="ql-block">下设5个工程处,是独立核算的自营施工单位。</p><p class="ql-block">第一建井工程处:以赵家屯为中心,负责赵家屯、邱皮沟、大窑沟、富龙山一带的建井工程。方放为党委书记,张经栖、周宝兴任副处长,焦玉德任工程师。</p><p class="ql-block">第二建井工程处:以苇子沟为中心,负责苇子沟、三家子、大窝铺、岭底下一带建井工程。王凤才任党委副书记,李启瑞任处长,梁志达任副处长,屠如坤任工程师。</p><p class="ql-block">第三建井工程处:即清河门建井工程处。</p><p class="ql-block">第四建筑工程队:负责矿区大型土木建设工程,刘忠厚任党委副书记,孙逸山任处长,张延禄任副处长,池陆浩任工程师。</p><p class="ql-block">第五安装工程处:负责矿区大型机电安装工程,赵鹤先任党委书记,张元和任副书记,王立宪任处长,于世勇任副处长,曾世敏任工程师。</p><p class="ql-block">南票开发处党委副书记段相庆,主任刘宏兴,副主任马达,副总工程师荆恺善。驻地沙锅屯村,租民房6个院。</p><p class="ql-block">1959年4月21日,辽宁省煤矿管理局决定,将阜新矿务局南票开发处,改为南票煤矿开发处,直属省局领导。段相庆、张延禄为副书记,马达为主任,马延章为副主任,李启瑞为工会主席,吕崇权为团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年末机关办公地点由沙锅屯迁往黄甲屯。</p><p class="ql-block">同年,女儿河站至南票车站国有铁路通车,与矿区专用线接轨至赵家屯洗煤厂,邱皮沟至赵家屯也通车了。</p><p class="ql-block">方便了煤炭外运。至此南票开发处职工已达8000人,年产煤炭46158吨。</p><p class="ql-block">1960年4月26日,南票开发处改为南票矿务局,隶属辽宁省煤管局管辖。党委书记段相庆、副书记张延禄,局长马达,副局长马延章,工会主席李启瑞,郑臣任团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文化革命时期的南票煤矿</p><p class="ql-block">1966年5月中旬,南票地区也同全国一样,开始搞‘文化大革命’。6月10日后,各单位相继成立‘文化革命’领导小组,8月29日,将南票矿务局更名为“红卫矿务局”,赵屯大斜井为‘红卫一矿’,三家子为‘红卫二矿’,邱皮沟为‘红卫三矿’,大窑沟为‘红卫四矿’,富龙山为‘红卫五矿’,小凌河为‘红卫六矿。命名按照投产顺序而来。现在虽然已经废弃不用,可老人仍习惯称为’几矿几矿‘。</p><p class="ql-block">红卫矿务局党委副书记孙应邦(代理书记),副书记史富财、王喜先,局长顾明,副局长刘光华、王文杰、李启瑞,总工程师刘英瑞。</p><p class="ql-block">1966年3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40军派军人代表进驻南票矿务局,实行军事管制。建立临时生产指挥部,顾明任指挥,李启瑞、张忠孝、燕锡亨为副指挥。军代表未参与执政。</p><p class="ql-block">1968年4月26日,矿务局成立革命委员会,主任:军代表李继雷,副主任:史富才、孙炳才、李守田、孙家祥、金九元,委员36人。6月17日,成立革命群众专政委员会,总指挥史富才。</p><p class="ql-block">1970年10月,南票矿务局开始整建党,军代表申东春任领导小组组长,12月24日召开中共南票矿务局第五届党员代表大会,申东春当选为党委书记。</p><p class="ql-block">1971年驻矿务局军代表相继撤出,1973年末,最后一名军代表申东春离开矿务局,军事管制结束。</p><p class="ql-block">1972年,矿务局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研究,先后成功利用煤矸石烧沸腾炉,提取结晶禄化铝、固体聚合铝,获全国科技大会奖。</p><p class="ql-block">1973年1月19日矿务局决定,撤销原红卫x矿名称,恢复赵家屯矿、三家子矿、邱皮沟矿、大窑沟矿、小凌河矿、富龙山矿名称。</p><p class="ql-block">后来,马延章、钟恕渊、苑振铎、李玉山、刘贵礼、王新波、关欣、周景珍、李庆等先后任南票矿务局局长。</p><p class="ql-block">2006年,南票矿务局申请破产,改制为辽宁南票煤电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现在,南票煤矿已经进入衰退期,煤炭开采已经进入负1000水平,煤质差、环节多、成本高,已是不争事实。煤电联营给了南票煤矿一点活力,使之能够生存下去。</p><p class="ql-block">南票的黄金时代,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老一辈南票人创造了南票的辉煌,南票煤矿也像他的建设者一一样,逐渐褪去青春的光辉,慢慢变老,渐渐逝去。</p> <p class="ql-block">南票城区全景</p> <p class="ql-block">南票矿务局的老领导</p> <p class="ql-block">南票商贸城一角</p> <p class="ql-block">南票的职工通勤小火车,伴着南票矿务局的兴衰,随着南票矿务局的破产小火车也完成它承载南票人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如今我退出历史舞台,南票人以动迁到新的家园葫芦岛打渔山。</p> <p class="ql-block">南票矿务局的小火车一趟从下庙子到凌河,另一趟是从下庙子到三家子,这是南票职工上班通勤车,要想从凌河去三家子要到下庙子换车才能到达</p> <p class="ql-block">小火车进入黄甲屯车站,这里是南票的首都,南票矿务局办公楼就在这里,下面单位人员去办事都要坐这趟小火车。</p> <p class="ql-block">小凌河大桥1967年10月1日开通</p> <p class="ql-block">邱皮沟六栋房平房分为三个委,一个是靠近二佛庙子也叫大庙市场的一委,一个是靠近学校的二委,另一个是在露天的三委,我们家当时住在靠近学校的二委58栋5号的平房。</p> <p class="ql-block">我曾经在这里读小学的邱皮沟小学学校</p><p class="ql-block">邱皮沟小学创建于1960年,学校位于南票区六栋房街道。周围群山环绕,清清的小凌河水涓涓地流淌。学校占地面积11420平方米,建筑面积3883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我上中学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母亲哥哥丈夫工作过的地方邱皮沟煤矿</p> <p class="ql-block">这是六栋房和凌河 快手沟 缸窑沟交界处,那边一排桥墩正在建通锦朝高铁的高架桥。</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父亲58年从阜新来南票邱皮沟矿工作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由于老父亲工作出色在1964年9月13日锦州日报报道了老父亲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由南票矿务局破产,职工住宅随之搬迁到葫芦岛打渔山,这是我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现以被拆。</p> <p class="ql-block">搬迁后邱皮沟六栋房楼房遗址</p> <p class="ql-block">黄甲</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可敬可爱的,在南票井下矿山奋斗一生的采煤工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