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骨针儿”,就是羊后腿关节中间的一块骨头,小巧玲珑,四方对称,每只羊只有两块这样的骨头。很多年以前,它是我们汉沽地区女孩子们最喜欢的也是比较高级的一种儿时玩具。</p><p class="ql-block"> “骨针儿”的四个部位分别有不同的名称,分别叫“针儿”、“轮儿”、“磕儿”、“背儿”,女孩子们玩儿的时候可两人也可多人,她们将这项游戏叫“镲(chuǎ)骨头”。每人先把四枚“骨针儿”撒开,用一只手将其中一枚“骨针儿”抛起来,在它下落的瞬间,迅速将其余两枚或三枚相同一面的“骨针儿”抓在手里,并接住下落的那一枚。有两枚相同的抓接后得一分,有三枚相同的抓接后得十分。若撒下后“骨针儿”是四个不同的面或四个完全相同的面,就要轮到下一位女孩去镲,若是抛接出现失误,也要换下一个人。谁先得到一百分谁就获胜。当然还有其他玩法,如“搬针儿”、“抢针儿”等。这种游戏练反应能力、计算能力和心、手、眼的协调配合能力。</p><p class="ql-block"> 寒冷的冬季,窗外飘着鹅毛大雪。炉火正旺的小屋里,几个小伙伴围坐在土炕上,不争不吵,热烈平和,“骨针儿”在她们手里你来我往,轮番上阵。负者心服口服,回家再练。胜者自信满满,赢得大家尊重。这种游戏不需蛮力,纯凭技巧,绝对以技艺和实力取胜。</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物质非常贫乏,人们吃肉很不容易,更别说吃羊肉了。所以能拥有几副(两对儿为一副)“骨针儿”那在小伙伴中绝对是特别受追捧的。有条件的小女孩儿,还专门用各种颜料,为心爱的“骨针儿”着上红红绿绿的颜色,像爱惜宝贝一样珍惜这些玩具。现在人们吃肉都成负担了,想拥有几副“骨针儿”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现在的孩子们会玩儿甚至知道这种游戏的少之又少了。</p><p class="ql-block"> 闲暇时我和夫人经常忆起这些儿时常玩儿的游戏,也在吃过羊骨之后保存了几副“骨针儿”。夫人平时把他们装在专用的小布袋里,兴致来了就把它们拿出来,镲一阵,把玩一阵,重温一下童年属于她们的快乐。明年夫人就要从工作岗位上正式退休了,繁忙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让她头上已生出了些许白发,但在她全神贯注玩“骨针儿”的瞬间,我分明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扎着两条小辫子的女孩儿,看到了她身上那种执着顽强、永不服输的劲头。</p><p class="ql-block"> 我愿这份童心一直陪伴她今后的生活,更希望现在的孩子们像我们一样拥有年老后还值得回味并感到幸福的快乐童年。</p> <p class="ql-block">陪着我九十八岁的老爸玩</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擦“骨针儿”高手</p> <p class="ql-block">恰似回到童年</p> <p class="ql-block">玩儿起来非常认真,能忘了一切</p> <p class="ql-block">当年有此视若珍宝</p> <p class="ql-block">一双巧手,干啥都行</p> <p class="ql-block">时常复习儿时技艺</p> <p class="ql-block">又见当年小玩童</p> <p class="ql-block">陪老爸看电视兼讲解</p> <p class="ql-block">平安详和最可心</p> <p class="ql-block">日子平淡,福寿平安</p> <p class="ql-block">平淡的生活,不平淡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认真完成学习笔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