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其实呢,很久就想坐下来写一篇关于网瘾给青少年的身心会带来哪些危害,又会影响到哪些方面这样的文章,由于工作的原因,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写,这几天放假就想写一下。</p><p class="ql-block"> 在科技网络和信息、数据、智能化时代的今天,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和上千种的电子游戏都一拥而上的呈现在了我们现实的面前,线上线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推向了广大的市场,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小朋友和青少年,那真是一个巨大的、伤害性诱惑,有的小朋友仅仅5、6岁,从5岁到18岁这个年龄段正是长身体的阶段,也是逐渐对某些事物产生判断力的阶段,更是让他们产生依赖、形成性格和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阶段,有时候看着他们操作的就很熟练,而且还时不时的带情绪,我就在想,这有什么好玩的呢?说实话,我一个游戏也没玩过,我还不如一个小朋友,真的是这样,有的小孩连饭都不吃,眼睛直盯着手机,都近视眼了,我不禁的为他们感到可惜,特别是为咱们的家长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正是开始出现性格不稳定和叛逆的时候,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如果玩上这个东西,那真是上瘾,出现逃学、打架、偏激、吸烟、酗酒、奇形怪异的装扮之类的行为,更有甚者打骂家长,所以家长要提前预防,加以正确引导和监管,帮助孩子平稳的度过青春期。</p> <p class="ql-block"> 你们发现没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那么,做为家长就要正确引导和培养他的爱好,除了游戏之外,无论选择哪一种爱好都可以,绝对要帮助他培养至少有一种属于自己的一种正确的爱好,这样,他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会用在正确的爱好上面。</p><p class="ql-block"> 去年和今年春天各有一次,包括就在最近前不久也有一次,我们一个辖区的孩子就这样整天沉迷游戏,逃学进网吧,两周不上学都在网吧,学校和家长都找不到,最后,在网吧找到的,吃喝都在网吧,萎靡不振、可以说蓬头垢面,看到以后,真是生气。</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个视频截屏中的初中男孩因为不上学、网瘾被父亲教育的画面,他上学拿手机来打游戏,他父亲管不住,让男孩来抽打父亲,以示父亲沒有教育好他,对自己的惩罚,男孩也不下手,父亲就只好自己用棍子抽打自己,可是,这个时候男孩却站在那里看着父亲自己打自己,而这个男孩却无动于衷,并没有任何一丝的惭悔,以及心疼父亲的意思,我看了以后真的很震惊这个孩子的态度,不禁产生一丝凉意,如果这个男孩换成我,我一定会发自内心的承认错误,给父亲下跪,求求父亲不要打自己,我保证以后会好好读书,因为我知道父亲不容易,这位爸爸的教子方法也很感动,可怜天下父母心,子不教,父之过呀,不过,没有早期正确的引导和预防,很难自拔。</p> <p class="ql-block"> 游戏使人产生幻觉、游戏使人麻痹、游戏使人萎靡、游戏使人丧志、游戏使人荒芜、游戏使人颓废,那么,我们还指望什么民族兴旺和国家富强,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娃娃抓起远离那些东西。 </p><p class="ql-block"> 还有就是一些琳琅满目的视频直播,你只要打看手机就会自动弹出有这些东西,我感觉有些东西很烦人,其实,也并不是说这些东西全是不好的,也确实有一些视频内容是积极向上的,比如:各大名校的校长演讲、励志、名校中小学老师的授课、英姿飒爽的军人昂首阔步进行方阵、在泥水中摸爬滚打、各种训练、升国旗,还有一些关于孔子、孟子、国学之类的图书、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一些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东西等等,培养家国情怀的这些东西陪孩子读一读、鼓励孩子去看一看挺不错的,那真的是受益匪浅,最起码培养了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另外,特别提醒的一定要带孩子去户外运动,从小养成爱运动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也是尤为重要的,运动除了可以增强体质之外,运动还可以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多巴胺可以让人愉快,在我们形成运动期望时,是多巴胺在起作用,这个时候,我们会更愿意去完成这个目标,可以获得成就感,这就是我们运动中分泌的多巴胺的作用,我深有体会,所以说一定要让孩子去适量运动,培养他们积极、阳光、向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些东西具有两面性,就看你怎么应用,这就要有个度和界定,重要的是要有很好的自律性,不能允许自己去碰一些东西。有的时候我就看到甚至是学生家长的手机上面有很多无用的软件,我都搞不懂弄这些干嘛呢?当然,你可以去接收和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但是,一定不要去碰,只是会用就可以啦,然后卸载,就象饮酒一样,饮那些干嘛呢?如果确实能够带来价值,还可以适当的用一下,否则,真的不建议下载,您说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