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武功

迷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连绵不绝的“卧草”和“妈妈咪呀”,以及背上十五公斤的负重,每走一步都让你感觉怀疑人生。没有过硬的“武功”怎么能顺利完成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2年的年休假本来计划好去G219大环线的,然而7月底的新疆和8月的西藏相继爆发了大面积的疫情,使心怡已久的行程泡汤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怎么办?经过充分的考量决定一个人、一个包、一个目标,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徒步旅行,目的地最终选择了江西武功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既然是一个人的旅行,不妨试试网上常说的穷游模式,于是舍弃了飞机、高铁,选择了绿皮火车出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9月22日19点上火车睡了一晚,又熬了一个白天,23日傍晚到达萍乡火车站。根据之前做好的攻略,打算下车后吃个晚餐就拼车去山脚下的沈子村住宿,明天一早就可以直接上山了。奈何时间偏晚找不到拼车的人,而当天去武功山景区的班车也停运了。无奈一个人包车去了沈子村,正是这个错误的决定增加了本次旅程费用,让穷游进行得不够彻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个半小时后到沈子村,天已黑透。同客栈老板砍价后,入住登山口旁标志性客栈~山水户外驿站。住宿条件一般,不过有热水、有空调也就凑合了。从房间窗子向外观望,小村庄已隐入在夜色之中。忽听楼下有停车声,下来了一群广东登山客入住。又过了一会儿来了三个小伙子,在登山口下车后戴上头灯连夜上山,勇气可嘉。夜深,为保存好体力明天上山,早早休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次日(24日)广东佬早早的就起来,说着听不懂的鸟语把我吵醒了。我并不打算和他们结伴而行,因此又磨蹭了一会才下楼。在客栈吃了鸡蛋面,上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的行程是从沈子村上到白鹤峰金顶。第一天徒步情绪自然很亢奋,看啥都觉得有趣。眼前的是山,巍峨高耸。半山腰是竹,挺拔青翠。脚下的是路,蜿蜒曲折。路旁深沟里的是溪,清澈见底。我拄着登山杖,迈着轻快的脚步,跟着徒步轨迹向上、再向上。渐渐的竹林变成了松林,山势也越来越陡,道路也愈发崎岖难行。看看腕上的手环,心率从减脂区到了有氧耐力再到无氧耐力,呼吸也越发困难,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和补给。一路上超越了三、四拨登山客,包括早我一小时出发的广东佬。大约三个小时后,忽感光线一亮,终于爬上了第一座山峰顶九龙山。这里有一家登山客栈,提供餐饮、住宿和其他补给物品。此后的徒步线路上有许多这样的客栈,可以为驴友们轻装徒步提供帮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来到山顶景色也随之而变,看不到尽头的高山草甸映入眼帘。沿着山脊线在两旁长满半人高的狗尾巴草的小路上穿行,极目远眺山下是长满金黄稻子的田野和村庄,阳光的明暗变化为它们铺上了一层耶稣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又行进了两个小时,面前出现了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叫铁蹄峰,山崖黝黑且怪石嶙峋,确实极像牛马的蹄。山上植被已经有了秋意,红黄绿各色植物把山体点缀得色彩斑斓。抬眼望向山顶,山势极其陡峭,山顶小路上的人们显得那么小,像穿着不同颜色服装的蝼蚁。此时,心中莫名涌出两个字“卧草”。不知为什么,当我用手机拍摄视频时,却怎么也拍不出眼中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翻过铁蹄峰又约莫走了一个小时就到了景区的栈道,我知道武功山金顶不远了。只见山顶左右各有一条登山栈道通向金顶的方向。看了导游图我从右边的栈道向金顶而去,同时察看两边有没有可以露营的地方。路遇一个亭子打算稍事休息,放下背包偶然走了两步,突然觉得腿脚分外轻松,如同绑了沙袋的练武者突然解了沙袋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想直接找地方扎营,不打算现在登顶的,可是露营地还真是不好找,看到几个不错的地方,都有景区的提示牌标注着高山草甸恢复区,不允许露营。不得已还是把金顶上下左右寻了个遍。最后,只有金顶南星空帐篷酒店下面有两块平整的草地似乎不错,但目前却没人在那扎帐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酒店前台问了问,回复说草地上可以随便扎,只要离开时把垃圾带走就可以。还用说吗,作为一个合格的驴友,“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风景”是必须的。经过勘察在草地上找了一块平整的地方,扎好了我的帐篷。然后带着杯子去酒店平台上,吹着风、喝着茶、赏着景(本次露营蹭了酒店不少冷热水和电,仅此对酒店表示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凭栏独坐时,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跑到旁边一间玻璃屋子的屋顶上玩耍。如果玻璃破碎了,人就掉下来了,很危险。于是我就问他:“你妈妈呢?”他说:“在那边的帐篷里。”我说:“那她不陪着你吗?”他回答:“我妈妈说让我自己玩,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就可以了。”我无语了,你不正在危险的地方玩吗,这当妈的也真心大。这调皮的小男孩让我想起了另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于是我把他叫下来和我聊天儿,小男孩性格很好、很社牛,当天下午带他玩了好一会儿,才交还给他妈妈。次日早上他又跑到我扎帐篷的地方玩了很长时间,借着朝阳的霞光我帮他拍了些照片作为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起初以为当天就我在那儿扎营,孤单的风景单人帐和人声鼎沸的酒店星空帐篷形成了鲜明对比。没成想不多时就引得其他人也在旁边扎,入夜时帐篷数量增加到了九顶。因为是风景区所以扎帐篷的人不都是驴友,也就不太遵守户外规则,很晚了还在吵闹,不胜其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徒步13公里,总耗时6个半小时,海拔提升1487米,略显疲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次日5点就被起床声吵醒,想来是大家准备去金顶看日出了。打开帐篷看见星分翼轸、璀璨夺目,速度穿衣起来再看时天空却已微白,没能将星空拍摄下来着实遗憾。星空赶不上就奔日出去吧,于是三步并做两步向金顶而去。没有负重果然感觉身轻如燕,本来半小时的路程十五分钟就到了。只见山顶已经挤满了人,有坐在平台边缘的、草地里的,站在坐着的人身后的和爬山栈道上的,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有裹着被子的、说笑打趣的,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明亮的天际。已到天气预报的日出时间了,太阳却还没有出来的迹象,正当部分人失望地准备下撤的时候,半轮红日却从云层中跳将出来,许多人立刻惊呼起来。我曾经看过很多地方的日出,武功山日出也有自己的特点。不过我却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看日出的人们,他们拍着太阳,而我拍着他们。大家的表情各式各样,有期盼、有惊喜、有兴奋、有忘乎所以,太阳的光辉温柔地在他们身上撒下一襟朝曦。山顶上、半山腰以及帐篷营地都在同样的阳光下狂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收拾停当,背起了沉重得不想再背起的背包,我踏上第二天(25日)的徒步行程。可能是经过昨天的艰难跋涉,身体有些疲劳了,也可能纯粹是心里作用,今天的台阶上得异常吃力。按攻略今天的行程是金顶到发云界这一段,也是这条徒步线路风景最好的一段。开始我以为绝望坡就是下一个大坡,好汉坡就是上一个大坡,其他就是在山脊上平移了。结果我发现这一路是起起伏伏的上坡和下坡,无休无止。每次看到上陡坡,我就叫他“卧草”,后来我又替下陡坡取了个名字叫“妈妈咪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绝望坡是最大的“妈妈咪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好汉坡则是最大的“卧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目测他们的坡度都在六、七十度,幸好特别陡峭的地方都安装了铁护栏,可以手脚并用,减轻了不少下肢的压力。到达千丈岩时,面对着这个不亚于好汉坡的“卧草”,我干脆在山脚草地上卸下背包,席地坐下来补充水份和食物,也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时间,然后一鼓作气爬了上去,途中又超过了正在休息的广东佬。有上坡就必然有下坡,下山时遇到了反穿行程的驴友,我走累了拄着登山杖停下休息,她也爬累了见有人来就靠边停下让我下去。见我也停下她打趣地说:“你下来呀!”我也知趣的回她:“你上来呀!”两人相对大笑。过了千丈岩就到了风车口,再爬上一个陡坡,前行一段就到了发云界。今晚准备扎营的客栈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此时我的体力已到了极限,就连眼前的小坡对我来说都是挑战。到了扎营的草坪,扔下重包,就去客栈里乘凉。无论如何今晚我打算犒劳一下自己,于是点了两菜一汤加米饭。极其普通的饭菜此时都成了美味佳肴。饭后一群活泼的驴友即兴唱起了歌跳起了舞,让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彻底地放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天气过于晴朗,旅程中没有出现美丽的云海,使这段路程不及传说般美丽,但却极其虐人。里程不长但海拔提升较大,确实称得上驴友的试金石。当然,还是因为背了重装,如果轻装爬的话会容易得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徒步10公里,总耗时6个小时,海拔提升908米,非常疲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伴随着日出早起,开始了第三天(26日)的徒步行程。今天的行程是从发云界下到龙山村。一开始还是高山草甸,并且是略有起伏的地形。走不到一会儿就进入了松林,天气依旧晴朗却被树荫挡住了阳光,分外凉爽。一米宽的土路不停地下坡,为减小坡度小路增加了许多之字行的弯道。路上遇到了好几波登山客,有男有女。爬热了都光着膀子,我还特意提醒他们到山顶草甸后要注意防晒。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慢慢出现了半山特有的竹林,我就知道离山脚不远了。跟着潺潺的小溪和幽深的竹林,1小时后来到了山脚。溪水依旧前行,却不见了竹林,两旁是高大的树挡住阳光。</p> <p class="ql-block">慢慢穿过田野进入村庄,小村非常宁静,大多是两到三层的小洋楼,门前有个小院子,院子的水泥地上晾晒着刚刚收割的稻谷。人们享受着这里的慢生活,偶尔见几只黄狗也在阳光下懒洋洋的、半睡半醒的趴着。走到村头设卡登记点坐着两个大爷,我问他们从这里有去萍乡的班车吗,他们说没有。他们热情地让我坐着休息一会儿,刚好遇到去村外办事的微型车,我就搭车去了黄茅镇,听说那里有过路的班车。可怜的是我在黄茅镇等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见有车来,心情非常郁闷。不得已又搭车反向回武功山风景区去,那里有去萍乡火车站的班车。坐上班车心里才踏实起来,外面是30多度的滚滚热浪,车里空调吹着凉风,幸福感油然而生。快开车的时候,上来一个辣妹。一看就是刚从景区出来的,手里提溜着一根爬山用的小竹竿。身穿一件露背、露脐的白色吊带,黑色的休闲裤裤脚外侧开了一个叉,脚上着一双小白鞋。露出的胳膊肤白如雪、吹弹可破,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到火车站,先去中医院做了核酸,又在宾馆洗了澡,把明天的行程安排妥当。从山野回到城市,得去看看萍乡特有的城市景观,于是选择了秋收起义广场。看过《建军大业》的人应该会对卢德铭这个名字有印象。卢德铭时任秋收起义总指挥,在萍乡市芦溪县(武功山脚下的县城)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为了纪念他特意在萍乡修建了这个秋收起义广场,广场旁的道路取名为德铭路,让我们向革命先烈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徒步7公里,总耗时3小时,是比较轻松的一天。回到城市给予了我许多不一样的感受,和不一样的精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7日早背上行囊,踏上了归程的火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