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研究内容:《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性的散文集,从中可以了解鲁迅先生从童年到青年的生活经历、成长过程。结合背景资料,或以地点为轴,或以时间为轴来梳理鲁迅的人生历程,绘制鲁迅的人生地图,并做详细的注解。</p><p class="ql-block">2.研究方法:</p><p class="ql-block">①:搜集资料</p><p class="ql-block">②:整理资料</p><p class="ql-block">③:总结资料</p><p class="ql-block">④:制作地图</p><p class="ql-block">⑤:整合内容</p><p class="ql-block">3.小组分工:</p><p class="ql-block">钟佳芸:整合内容,搜集资料</p><p class="ql-block">辛梓宁:搜集资料,整理资料</p><p class="ql-block">孟嗣羽:总结资料,整合内容</p><p class="ql-block">李凌云,孙睿涵:制作地图,</p> 时间轴 <p class="ql-block">1881年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七岁就开始结束了他的启蒙教育,1892年十二岁就开始在三味书屋与寿镜吾学习,这也造就了当时出色的鲁迅。不仅如此,课余影描图画,并与章润水成为了好兄弟。然而,十三岁那年,鲁迅的祖父涉及了一场案子,被关入了监狱,再加上父亲病重去世,导致家道中落,全家避难于乡下,这让一个仅仅13岁的鲁迅感受到了世界的残忍。</p> <p class="ql-block">1898年,鲁迅离开了故乡到南京求学,先是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后又到陆师学堂下面的矿务铁路学堂读书,这也开始让鲁迅了解到了自然和社会科学。</p> <p class="ql-block">1902年,鲁迅毕业后准备到日本留学,先在弘文学院学习日语,然后到仙台医院专门学校正式学医,恰好认识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不会讨厌中国人,还对学术十分的专一,这让鲁迅对他的印象深刻,在求学的期间接受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参加了反清革命。1906年,被骗回国与朱安结婚,因此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此后几年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了德语,俄语。鲁迅回国后,在浙江的两所师范学院任教,参加了辛亥革命。</p> <p class="ql-block">1911年,写个人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1912年蔡元培请鲁迅担任教育部的官职,并任教于不同的学校。俄国十月革命以及陈独秀等人的宣传,鲁迅备受影响,参与了五四运动,并发表了《狂人日记》等讽刺当时社会黑暗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1926年,鲁迅赶赴厦门大学当文学系教员并担当国学院教授,两年后创办了《奔流》,并1930年主导了左翼最佳联盟创立。1936年五十五岁的鲁迅在5时25分因病在上海去世。</p> 总结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一生颠簸流离,却仍然在不断的进步,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对抗,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坚持到底,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勇敢的站起来,面对这个世界!</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