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滇缅公路示意图</p><p class="ql-block">在国家第九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赴腾冲悼念英烈。</p><p class="ql-block">此行基本就是在这条线上:昆明—大理—保山·腾冲—楚雄—昆明。</p> <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23日从大理出发去腾冲,与320国道滇西段相伴而行。</p><p class="ql-block">彩云之南,巍巍大地,承载着太多的沧桑与成就。</p><p class="ql-block">320 国道滇西段是一条有故事的路,它见证了一段同仇敌忾的历史,或者说它本身就是那段不能忘怀的历史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在大理时阳光灿烂,上路没多久就雨淅淅、雾濛濛。</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入滇西山地。滇西山地的主体是高黎贡山,它是横断山最西部的山脉。南北向的高黎贡山及众多支脉纵横交错,形成了幽深险峻的沟谷。</p><p class="ql-block">在滇西山地,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时而爬上云端,时而降至谷底,它要风雨兼程,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才能抵达我们此行目的地——腾冲。腾冲,曾被徐霞客称为“极边第一城”。</p> <p class="ql-block">旅游大巴在雨雾中穿越横断山脉,当时我就在想:上世纪30年代修筑滇缅公路是何等宏伟的工程啊!</p> <p class="ql-block">云雾缭绕的山峰和隐约可见的河谷,给人以朦胧的美和飘渺的遐思~</p> <p class="ql-block">如临仙境,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景色给人以穿越时空之感,我沉浸其中,脑海中盘旋着:为何我会对腾冲之行如此的执著和期盼?</p> <p class="ql-block">旅游大巴行驶到板桥收费站,下车做核酸检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过往车辆不多,冒雨做核酸也就我们一个团队,所以很快。</p><p class="ql-block">沿途检查更严格了,除了查健康码,各地的行程码,偶尔还要上车查身份证,也许是在这里既要防疫又要防走私的缘故吧。理解,配合。但有时一天做核酸三次,是否太谨慎了点?</p> <p class="ql-block">板桥过后,天空放晴 。</p> <p class="ql-block">这个九曲回肠的国际大通道,曾经书写着英勇悲壮,荡气回肠,可歌可泣,震撼心灵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满目青翠,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沿途最常见的景观就是长时间的翻山越岭、云里雾里后,突然眼睛一亮:一个迥异于山地的平坦坝子呈现眼前。坝子上,稼禾青翠,屋舍俨然,街巷纵横,让人有一种从仙境重返人世的惊喜。</p><p class="ql-block">我的视线随着无际的田野伸向远方,那里有起伏的群山,更有我向往已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怒江一瞥,匆匆而过。沿途我们在逶迤的横断山脉和时而湍急、时而静缓的澜沧江、怒江间穿来穿去~</p> <p class="ql-block">沟谷纵横,山地起伏,一个个世外桃源般坝子深藏其间,郁郁葱葱,青青翠翠,阡陌交通,屋舍鳞次栉比。高山之间的流水形成了一条条山涧并汇流成河,滋养着一方百姓。</p> <p class="ql-block">也许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上世纪30年代,在民族危亡关头,在逶迤绵延的大山中修筑的这条生命线、这条国际大通道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320 国道滇西段在七彩大地上勾勒出一道美丽的飘带。这是一条风景独特、文化内涵深厚的路,也是一条有着历史传奇的路。</p> <p class="ql-block">连绵起伏的山脉,纵横交错的江河过后,又是一个一个平坦的大坝。</p> <p class="ql-block">这条路上不仅有绝美的风光,还有沉甸甸的厚重历史。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家通道,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起的国际通道。</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东南沿海各大港口的沦陷,从国外购买的战略物资以及国际援助如何进入中国便成为一个异常严峻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开辟一条从昆明出发,一路向西进入缅甸的国际运输通道便成为一件势在必行的大事。于是乎,在国家危亡时刻,从1938年起,沿线约20万民工集结于深山老林,开始修筑一条关系国家命运的公路。9个多月后,这条公路竣工,它就是滇缅公路,也就是320国道云南段的前身。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作为抗战物资运输国际通道的滇缅公路,它成就了抗战血线的悲壮与不朽。</p><p class="ql-block">曾经,滇缅公路也叫妇孺公路。</p><p class="ql-block">据记载,为了这条大动脉的贯通,当时沿线各族民众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其中。其时,青壮年大多应征入伍,开赴前线,修路的劳工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而因为缺乏机械设备,筑路工程多是依赖于人工作业。滇缅公路建成后,举世震惊,一个外国记者感慨说,“像是一个梦突然变成了现实。”西方媒体惊叹,这是一条“用手指刻出来的公路”,是“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一样的奇迹”。还有外国媒体报道“这条路真的像是从绝壁上抠出来的”、“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p> <p class="ql-block">为修这条国际大通道——滇缅公路,有3000多劳工长眠于此。还有鸡毛信和手铐的故事,我在这里就不赘述,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自己上网查看一下。😊</p> <p class="ql-block">途经云南龙江大桥进入腾冲。</p><p class="ql-block">龙江大桥系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全长2500米,主跨1200米,为亚洲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是我国山区高速公路最具世界代表性的桥梁,我领略了它的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 </p><p class="ql-block">来云南多次,早就想去腾冲,这次终于如愿。</p><p class="ql-block">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特别是进入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心情沉重,时空交错,情感起伏,感慨良多,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国殇墓园:位于云南腾冲的来凤山下,气势雄浑的叠水河边。这里长眠着抗日远征军的九千多英灵。墓园始建于1945年,是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而修建 ,也是全国知名的抗日烈士陵园。国殇墓园是中国大陆罕见的一座大型的国民党军人烈士墓园,也是国内除了中山陵外极少几处可以悬挂国民党党旗青天白日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不忘苦难,铭记历史,警钟长鸣,气壮山河。</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着一段苦难的岁月,有着一段悲壮的历史,更有着许多气壮山河、震撼心灵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国殇墓园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4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名录,2017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p>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惊天地,泣鬼神。英魂不泯,浩气长存。</p> <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7日,日寇偷袭珍珠港。1942年1月,日寇南进,进入缅甸并向北疾进——中国云南边陲危在旦夕。</p><p class="ql-block">1942年1月3日,中国战区成立。中国正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则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和中国抗日战争的结合部。</p> <p class="ql-block">远征雄师,挥戈入缅。</p> <p class="ql-block">戴安澜将军(1904—1942)</p><p class="ql-block">戴安澜将军是国民党200师的师长,1942年初他作为远征军的师长挥师入缅抗日。因为,当时在缅甸的英军,在与日本人的战斗中屡屡失利,为了援助同是反法西斯阵营中的盟友,蒋介石便派遣戴安澜前去缅甸抗击日寇。</p> <p class="ql-block">浴血东瓜守,勇夺虎罴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戴安澜将军的誓言:</p><p class="ql-block">此次远征系唐朝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之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p><p class="ql-block">他视死如归,扬我国威。为了鼓舞士气,战前立下遗书“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参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奉命撤退,戴安澜将军以身殉国。</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26日,戴安澜在缅甸茅邦村抗击日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史迪威评价:“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之声威者,以戴安澜将军为第一人。”</p><p class="ql-block">蒋介石在追悼大会上讲:“戴故师长为国殉难,其身虽死,精神则永垂宇宙,为中国军人之楷模。”</p> <p class="ql-block">1942年日寇侵入滇西,李根源发《告滇西父老书》,坚定了滇西军民抗日的信心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李根源(1879一1965),腾冲人氏,滇军名将,民国元老。云南陆军讲武堂首任校长、国殇墓园发起者之一。</p><p class="ql-block">抗战时任云贵监察使。1942年,日军入侵滇西,李根源抱病赴前线襄助军务,力主将日寇阻于怒江西岸。他发表了《告滇西父老书》,激励滇西军民奋起抗日。</p> <p class="ql-block">炸桥阻敌,拒敌怒西。</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日寇为了切断当时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占领了腾冲。中国军队及时炸毁了怒江上的惠通桥,阻敌于怒江之西,两军在怒江东西两岸对峙长达两年之久,同时腾冲沦陷区人民坚持了859天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游击战。</p> <p class="ql-block">断臂怒江,断桥阻敌。</p> <p class="ql-block">仁安羌解围,盟军高呼中国万岁!</p><p class="ql-block">就在戴安澜200师鏖战东瓜的同时,远征军66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率领113团疾驰仁安羌,解救在那里被日军两个联队围困的英军一个整编师。</p><p class="ql-block">仁安羌大捷,又称仁安羌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缅甸战役中的一场战斗,是缅甸战役的一部分。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以少胜多首次在境外取得的胜利。孙立人领导的新38师以一个团的兵力解救英军的一个整编师,打出了战胜七倍于己敌人的仁安羌战役。这个以少胜多的战例,被人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抗战名将,是中国远征军军级单位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翻越野人山</p><p class="ql-block">1942年年初,日本向东南亚的缅甸等地发起进攻,企图切断为中国抗战输送大量外援的滇缅公路,从西南后背孤立中国。为了守卫这条最后的国际交通运输线,中国军队当即组建了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进入缅作战。这支部队,也被称为中国远征军。</p><p class="ql-block">由于反法西斯战争战场上的盟军——英国人一溃千里,原本表现不错的中国远征军面临被包抄歼灭的危险。鉴于战力不足,盟军不得不作出撤退的决定,以保留有生力量作将来的反攻。</p><p class="ql-block">而造成远征军重大损失的野人山死亡行军,就是由这个撤退引起的。</p><p class="ql-block">蒋介石命令远征军撤退,返回国内。远征军奉命翻越缅甸北部的野人山热带丛林,大迂回返回国内。</p><p class="ql-block">野人山,位于缅甸北部,绵延3百公里,有一系列险峻的山系。</p><p class="ql-block">直到21世纪,这里大多还是未被开发的原始森林。</p><p class="ql-block">野人山虽然没有充满枪林弹雨的血肉搏杀、狂轰乱炸,却有着一片“只能进不能出”的吃人魔鬼丛林。</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翻越野人山</p><p class="ql-block">据战后盟军统计:</p><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参战的总兵力为103000人,最后幸存的只剩4万余人,大部分伤亡都是在野人山造成的。</p> <p class="ql-block">国共两党跨越了意识形态的藩篱,给予戴安澜很高的荣誉。</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戴安澜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师长挥师入缅,同凶残的日军作战,但不幸的是,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毛泽东虽然说是共产党的领袖,但是在心里十分崇敬像戴安澜这样为民族献身的英雄,所以他在得知戴安澜牺牲后,为戴安澜写下了一首五律,来纪念这位为了抗击日本法西斯而战死的英雄,毛泽东所写的原诗如下:</p><p class="ql-block">《五律·挽戴安澜将军》</p><p class="ql-block">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p><p class="ql-block">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p><p class="ql-block">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p><p class="ql-block">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也为戴安澜写下了“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八字挽联。</p><p class="ql-block">戴安澜以死报国的民族精神,已经跨越了意识形态的藩篱,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承认他的功绩,并给予了他很高的荣誉。</p> <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务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作为第一个在远征作战中为国捐躯的将领,堪称“域外死忠第一人”。</p><p class="ql-block">戴安澜是为数不多的海峡两岸共同承认的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收复腾冲。</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日军进犯中国滇西边境,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沦陷敌手,中国抗战大后方唯—的一条国际运输通道——滇缅公路被彻底截断。</p><p class="ql-block">1944年5月,为了收复滇西失土,打通西南国际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使盟国(美)的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大反攻。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强渡怒江,攻打高黎贡山等地。接着在盟军(美)的配合下,围攻腾冲古城,与敌人展开殊死巷战。同年9月14日,将日寇全部歼灭,收复了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城池一—腾冲。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名,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名,盟军(美)官兵阵亡19名。</p><p class="ql-block">腾冲光复后,为了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在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的倡导下,政府拨出专款,海外华侨慷慨解囊,修建国殇墓园。同年冬,工程开始。</p><p class="ql-block">1945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周年纪念日),国殇墓园竣工落成。</p><p class="ql-block">1986年,建立“滇西抗战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第九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不少国人来此地缅怀悼念英烈。</p>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名录墙</p><p class="ql-block">建于滇西抗战纪念馆西侧,全长133米。</p><p class="ql-block">镌刻着10万多名参与滇西抗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盟军将士、地方抗战游击队、地方参战伤亡民众、协同参战部队和单位人员姓名。</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人们缅怀英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国殇墓园的纪念广场上,有一尊娃娃兵的铜像。远征军有很多十来岁的“娃娃兵”,他们都是在战场收容的难童,穿着宽大的军装,脸上充满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信心。小小年纪就因为战争失去了生命。🌹🌹🌹</p> <p class="ql-block">"饿死不吃军粮",滇西百姓积极支援前线抗日,一位小脚妇女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运送军粮,由于缺衣少食,饿死在途中,而袋里的军粮却颗粒未少。🙏🙏🙏</p> <p class="ql-block">陈纳德将军(1893一1958),祖籍法国,少将衔司令官。</p><p class="ql-block">史迪威将军(1883一1946),美国陆军上将。1943年兼任东南亚盟军最高副司令。</p> <p class="ql-block">陈纳德将军(1893一1958),祖籍法国,少将衔司令官。1941年应国民政府邀请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又名"飞虎队"。1942年,编入美国第十航空队,1943年改编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负责中印缅战区对日空战。</p> <p class="ql-block">飞虎队腾冲临时机场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史迪威将军(1883一1946),美国陆军上将,生于佛罗里达州,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中缅印战区美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1943年兼任东南亚盟军最高副司令。</p> <p class="ql-block">陵园内遍植苍松翠柏,古木参天,环境幽静,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我们团队来到忠烈祠前,边观看边听讲解~</p> <p class="ql-block">忠烈祠掩隐在松杉翠柏丛中,是国殇园内主要建筑,上檐下悬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祠堂正门上悬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书写的“忠烈祠”匾额。</p> <p class="ql-block">忠烈祠的右侧,是重修的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土纪念碑(原碑址在忠烈祠后)。纪念碑由1个主碑和19个副碑组成。主碑上刻有的碑文为中英文对照,副碑上刻有19名盟军将士的姓名及军衔,成斜卧式。</p> <p class="ql-block">国殇墓园纪念广场有许多雕塑、石刻,记载着那段可歌可泣、极为悲壮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碑文——抗战血线:滇缅公路是血肉铸成的输血线,生命线。</p> <p class="ql-block">忠烈祠后就是相对高度31米,被称为小团坡的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墓地。小团坡前是一座半圆形月台,台正中于右任题写的“天地正气”四个大字更显浩然正气。</p><p class="ql-block">于右任先生书写的"天地正气",其中"地"字少一笔划,寓意当时国土还未收复,"正"字少一竖,寓意中国军人要有脊梁骨。</p> <p class="ql-block">在月台的左侧是第二十集团军阵亡的二十位将校军官的墓碑,上面刻有他们的名字和军衔。</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碑</p> <p class="ql-block">旁边是盟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后又重建在忠烈祠右侧。</p> <p class="ql-block">在忠烈祠的后面,是高大的土冢(土冢前有一座半圆形月台,上有于右任题写的“天地正气”四个大字),这是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墓地。</p><p class="ql-block">整个小团坡高大的土塚,以最上方的纪念塔为中心呈四面八方放射状排列,以中轴对称线排列,左边安葬的是二十集团军五十三军阵亡将士;右边安葬的是二十集团军五十四军阵亡将士。</p><p class="ql-block">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着3000 多块墓碑,每块墓碑上都刻有烈士的名字、籍贯和军衔等。行走在国殇墓园,才能真实地感受到历史原来竟是如此的沉重。</p><p class="ql-block">我们团队肃立墓前,鞠躬默哀。</p><p class="ql-block">缅怀英烈。致敬!卫国英雄!🙏🙏🙏🌹🌹🌹</p> <p class="ql-block">墓碑下安息的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缅怀,致敬!🙏🙏🙏🌹🌹🌹</p> <p class="ql-block">山坡的最高峰矗立着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p><p class="ql-block">整个国殇墓园以小团坡为起点,纪念塔建在坡顶,坡上苍松翠柏,青草黄花,相伴着3168座排列整齐、挺然屹立的碑石,相伴着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先烈。🌹🌹🌹🌹🌹🌹</p> <p class="ql-block">仰望一座座墓碑和最高峰的纪念塔,此时四十年前(1982年,大学毕业,刚工作)去徐州淮海战役烈士陵园、河南永城陈官庄烈士陵园缅怀英烈的场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佛是时空穿越,</span>一幕幕交替出现……</p><p class="ql-block">心情是沉重的,同时也是复杂的……</p> <p class="ql-block">烽烟早已消散,但记忆不会冲淡。爱国情怀记忆的唤醒,更是伟大精神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因疫情的缘故,此次行程未安排去松山,很遗憾。</p><p class="ql-block">为弥补遗憾,从云南返回广州后,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p><p class="ql-block">云南松山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抗日的主战场。海拔2200米的主峰顶上,北、东、南三面可俯瞰气势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峡谷。著名的滇缅公路经惠通桥越过怒江后,在该山的悬崖峭壁间盘旋四十余公里。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塞,被美国军事家称为“东方直布罗陀”。</p><p class="ql-block">二战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战役之一——松山战役就在这里进行。</p><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是抗日战争末期,中国远征军以伤亡7千多人,其中牺牲四千多人,包括一千多名娃娃兵,最小的才年仅9岁(有资料显示松山战役我军阵亡7000人)为代价,通过十次大战,数百次小规模战斗,发起一次次冲锋,在滇西用最惨烈的方式消灭盘踞松山的日军、打通滇缅通道、拉开对日战略反攻序幕的著名战役。</p> <p class="ql-block">1942年,日军自缅甸占领滇西龙陵县,以临怒江天堑西面高山——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松山为据点,构筑工事,派兵数千人盘踞镇守,从此切断了滇缅公路,也切断了战时陪都重庆及大后方的主要援华物资供应线。而日军的另一个企图是:途径云南直捣重庆,消灭中国大后方抗战力量。</p><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自1944年6月4日开始至9月7日结束,历时93天,中国军队参战部队有4个师30000多人,伤亡官兵7657人。</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誓死如归,英勇奋战。松山战役是远征军最惨烈的一战。</p><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怒江战场的僵局,从根本上决定了日军在怒江战场的败局。同年9月8日,我军增援部队通过滇缅公路,源源不断开往龙陵前线。14日,腾冲告捷,左右两翼连成一片,合力猛攻龙陵。日军终于抵挡不住,开始向缅甸节节败退。嗣后,与重庆相连的滇缅公路再次打通。</p> <p class="ql-block">一束束鲜花,一次次注目,一份份缅怀,总会潜移默化,入脑入心。在一些时间节点上,总会唤醒久远的记忆、点燃炽热的情感,让人们仰望崇高、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这也许就是对长眠地下的先烈们最崇高的礼敬、礼赞和最真挚的缅怀、告慰!</p> <p class="ql-block">战争是残酷的,一寸山河一寸血。每个墓碑下都有着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每座烈士纪念塔都昭示着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气贯长虹。</p><p class="ql-block">先烈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献身,以血肉之躯铸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基。他们精神不朽,浩气长存,令人无限敬仰。</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为国捐躯的先烈都应被铭记,每一种精忠报国的精神都应被仰望。这应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p><p class="ql-block">此行无意触及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以及“摘桃派”等等宏大的话题,只是面对一座座墓碑,回想曾经去过的一个个革命烈士陵园,反思自己潜移默化中接受并形成的一些观念,直面历史,缅怀英烈。</p><p class="ql-block">追思过去,珍惜当下,祈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p> <p class="ql-block">制作美篇于2022年10月1日,整理资料、修改美篇于10月2日至6日。此行未去云南松山,美篇中的一些图片,来自网络。在此,向图片的拍摄者致谢!</p> <p class="ql-block">从大理到腾冲,沿途拍摄的部分小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