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凝练教学智慧,品质研学促进品质教育——2022年9月南宁八中地理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栖塘

<h5>  2022年9与30日上午,由南宁市教科所主办、南宁八中承办的南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第二阶段——地理学科教学成果展示,如期举行。</h5><h5> 活动旨在推广地理教学的八中经验、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南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引领作用,促进南宁教育品质发展。南宁市教科所地理教研员李钧及各相关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龚玉葵老师、黄钰云老师、谷海涛老师进行了成果展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展示课、主题讲座和专家点评等环节。</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在听展示课</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会的领导和老师们在听课中</h5> <h5>  首先,<b>黄钰云老师</b>将研学成果推广到课堂,线下研学与线上研讨相互交融,让思维碰撞出火花,一节<b>《探老口水利枢纽,究流域综合开发》</b>让学生们意犹未尽。研学活动开启了教师教学的新模式,同时也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户外课堂与校内课堂紧密结合,让全体学生既亲临其境、又静心思考,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不再是难事。</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钰云老师做课堂展示</h5> <h5>  接着,<b>龚玉葵老师</b>的<b>《普通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b>告诉我们:地理实践力需要行动力,需要实实在在的实践。教学成果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透过实践,检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特别是检验其他三大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这种检验既可促进地理实践力自身的提高,还反推其他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最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大核心素养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整体螺旋上升的。有躬身实践的积累,有默默耕耘的积淀,才能有今天的成果呈现。</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龚玉葵老师做主题讲座</h5> <h5>  随后,<b>谷海涛老师</b>的<b>《从教学实践到成果提炼》</b>授人以渔,让老师们醍醐灌顶。成果是教学实践的提炼,是教育智慧的呈现,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寻找理论支撑,构建出学理性、科学性、趣味性三合一的教学模型,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借鉴。谷海涛老师治学严谨,提炼方法娓娓道来,老师们获益匪浅。</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谷海涛老师做主题讲座</h5> <h5>  最后,南宁市教科所<b>地理教研员李钧老师</b>对本次活动做了精彩总结,赞扬了南宁八中对地理实践教学始终如一的探索,鼓励地理教师积累、记录下丰富的教学经验,将其凝练成优秀的教学成果,并积极地将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出去,促进地理教育的长足发展,老师们备受鼓舞,相信在未来都能为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献一份力。</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理教研员李钧做精彩总结</h5> <h5>  三个主题,各有侧重,龚老师主讲地理实践力怎么培养,谷海涛老师重在怎么提炼,黄钰云老师则是将实践融进课堂,让四大核心素养整体提升。感谢三位老师的分享,为了教育,情怀满满。<br>  </h5><h5>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区域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量表。在南宁市教科所的指导与帮助下,此次活动是推进区域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专家引领、理念引导、活动落实、课程落地的层层推进,南宁八中将以团结奋斗、不甘人后的精神,不断夯实基础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深耕基础教育教学实践,推进南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与推广,为南宁“品质教育 学在南宁”系统工程的发展贡献八中力量。<br></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部分与会领导与老师合影</span></p> <b>与会老师感悟:</b>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十三中余薇老师:</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此次八中的展示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八中团队在龚玉葵老师的带领下如何进行课堂、校园、课外实践活动并坚持不懈10多年,做到“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并且这些活动不是只停留在做的层面,还提升到的构建自己的体系,形成自己的模式,并能加以推广,对学生、教师、学校、教育事业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真的很让人敬佩,是我们努力学习的榜样!另外谷海涛老师还对教师如何将自己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转化成教学成果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毫无保留的分享,我们深感新时代的教师,不但要做得好,还真的得要向“写得好”努力,这次学习收获很大,感谢8中团队的分享。</span></h5><h5><br></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十三中刘志红老师:</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今天到南宁八中参加地理教学成果推广活动,收获颇多,先是黄钰云老师带来一节精彩的展示课,她从地理学的角度以南宁老口水利枢纽工程作为素材搬到课堂进行探究,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都得到很好的落实;龚玉葵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她的基础教育成果的相关情况,龚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敬业的精神以及对地理教学的热爱都深深地感染着我,谷海涛老师则教我们如何做教育教学成果,他将八中团队的经验倾囊相授,“团结奋斗,不甘人后”的八中精神在他们团队成员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让我很敬佩。我也将向他们学习,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的去做规划,争取将来也有自己的基础教育成果。</span></h5><h5><br></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十五中廖文旺老师:</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观摩南宁市第八中学基础教育成果展示,深感八中地理团队对基础教育的热爱和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超凡创意以及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行动力!在龚特的引领下,八中地理团队践行了校外游学、校园实践、课堂观察相结合的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效的提升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此成果极具操作性,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span></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邕宁高中张清苹老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南宁市第八中学的地理教学成果推广活动,展示了龚老师团队“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的教学成果。活动中,黄老师的精彩课例是该成果落地的实操;龚老师的讲座从“成果简介、培养路径、实施成效、推广辐射”等角度完美地展示了该成果的丰富内容;谷老师的讲座从“文献学习、案例学习、讲座学习、躬身实践”等方面细致解说了该成果培育孵化的过程。讲座中案例详实,干货满满,我听后感觉收获巨大。印象深刻还有龚老师那句“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应该是我们地理人追寻的理想课堂……”。同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被龚老师团队十几年的坚持打动,也为该成果的育人效果点赞,今后要多多向龚老师团队学习!最后,真心感谢南宁市教科所和南宁八中举办的本次展示活动,感谢八中地理组!</span></p> ……<b></b> <h5>  让活动成为常态,让动手成为习惯就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应该是我们地理人追寻的理想课堂。地理实践,我们一直在路上……</h5> <h5>特别鸣谢以下兄弟学校的现场鼓励:<br>南宁市第十三中学<br>南宁市第十五中学<br>南宁市第二十中学<br>南宁市第二十八中学<br>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br>……</h5> <h5>图文编辑:唐启乐<br>图片:黄丽元 唐启乐 <br>审核:龚玉葵 蓝林燕</h5>

老师

教学

地理

实践

成果

八中

南宁市

基础教育

展示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