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金秋 研路同行

沁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记张银德名师工作室2022年第三次教研活动</b></p> <p class="ql-block">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国庆前夕,枣阳市小学数学张银德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再次齐聚一堂,来到七方镇中心小学开展本年度第三次教学研讨活动。</p> 观点分享 <p class="ql-block">  如何让课堂观察更有效?以下是张老师带领大家达成的共识:</p><p class="ql-block"> 1、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生课堂学习,营造学校合作文化的重要活动。</p><p class="ql-block"> 2、调查现状、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区分等级、判断优劣,打磨精品、争取优胜,研究课程、发展教师……课堂观察的诸多目的中,“研究课程、发展教师”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3、尊重教师课堂上的行为,承担专业思考、专业责任,是“研究课程、发展教师”的前提。</p><p class="ql-block"> 4、授课教师、观课教师是固定型思维还是成长型思维,是课堂观察是否有效的关键。</p> 课例分析 <p class="ql-block">  图形的认识是测量的基础,测量也是从度量角度加深图形的认识。图形的认识重点是图形特征的探索与描述,图形的测量是对图形大小的度量,图形的认识是对物体形状的抽象图形进行表示,重点是认识图形的特征,而图形特征的认识离不开图形的测量。</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龚莉老师以《角的度量》为例,结合教参和教材对本节课做出分析。</p> <p class="ql-block">  角的度量的技能是不需要教的,是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的。在认知冲突中,学生解剖了量角器,明晰了量角器的结构,真正理解了“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存在的合理性。因为明白了角的度量背后的本质,自然就有量角的技能了。在俞老师两个版本的教学设计中,量角技能这一目标都是自然生长的。任何一项技能的教学,都要追本溯源,让技能根植于它的沃土,自然生长。 </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吴桂梅老师就工作室共读书籍《种子课2.0》分析了如何教对数学课。</p> <p class="ql-block"> 课堂观察表让观课议课更理性、更科学。相较于过去更多关注“教”,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现在主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学生,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得到检验。</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胡玥老师结合自身经验从观察视角、观察内容、观察点举例向所有听课老师讲解课堂观察表的观察体系构建,让老师们对于听课时“听什么”,“记什么”,“评什么”,有了全局性的把握。</p> 观摩实践 <p class="ql-block">  七方镇中心小学马莎老师的现场课《角的度量》,让孩子们充分学习数学,感知数学,观课老师们结合张老师的观点分享、龚老师和吴老师的课例分析及胡老师对于课堂观察的解读与分析认真思考、记录。</p> 说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现场课结束后,执教老师马老师和所有观课老师齐聚一堂,在陈思雨老师的有序组织下进行说课议课。马老师说课中谈到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p> <p class="ql-block">  议课时,所有老师结合课堂观察表,分组以大单元思路出发,从角的再认识到直接比较角的大小再到非标准测量最后到引出标准测量角的大小为思路,展开热烈的讨论。</p> <p class="ql-block">  七方镇李凤霞老师、冯双老师、罗思甜老师,工作室的吴桂梅老师、邱积红老师,许岩老师等分别从图形的认识,度量,对孩子们的空间观念和量感的培养等维度对课堂作精彩的评议。</p> 收获与反思 <p class="ql-block">  1、新版、旧版《教师用书》四上《角的度量》单元,教学目标有变化。由原来的4条减为3条,删除了“使学生经历量角、画角等操作步骤的整理归纳过程,感受操作技能学习的特点,体会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  2、《角的度量》《教师用书》提出“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强调概念认识的系统性”,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活动角操作”四年级应该复习巩固。</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2021年10月工作室成员郭红萍老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p> <p class="ql-block">  3、从学生“活动角”的操作经验出发,教材42页角的动态概念是不是可以调整教学顺序,与角的静态概念一起在“角的度量”之前进行学习?</p> <p class="ql-block">  4、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以下内容值得重温:</p> 再次出发 <p class="ql-block">  总结会上,工作室成员畅所欲言,谈优点进步、谈疏忽不足,谈个人努力、谈团队帮助,点滴细节为下次活动积攒了经验。期待中……</p>

老师

课堂

图形

度量

工作室

教师

观察

认识

教学

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