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晰方能致远,善思方能前行。9月27日上午,淄博市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分析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淄川区在淄川实验中学设分会场。全区初四语文教师齐聚一堂,淄川实验中学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以及年轻教师积极参会,共同收获成长。</p> 专家引领 质量分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村区教研室王老师以《立足课标提素养,明确导向归课堂》为题,紧扣基础知识、古诗文、信息类文本,对相关考题的命题意图、命题规律和答题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她进一步指出,2022年中考命题落实了新课标精神,侧重考查学生的真能力,强调语文教学应明确导向、回归课堂,引导学生活用知识,加强高阶思维培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桓台县教研室毕老师作了题为《加强阅读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报告,围绕现代文阅读(散文)和名著阅读进行考情分析,指出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普遍存在审题不清、概括不准、理解有偏差、答题模式化等问题。最后建议教师要在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融合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提炼整合能力;在贴近学生的学习任务中训练语文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在拟真的、鲜活的、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陌上柔桑破嫩芽,春在溪头荠菜花”,博山教研室马老师详细解读了中考作文,结合典型范文从篇末点题、语言描写、抒情性语言、分析性语言四个角度切入分析考场作文高分策略,指出考场作文在选材、审题、构思、语言表达、基本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考情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四点建议:课前阅读引领;集中美文展示;定向阅读补充;材料价值深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青县教研室郭老师进行题为《素养立意 学生立场 教学导向》的报告,紧紧围绕“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基于学生立场,强调语文教学要导向素养立意,导向文本特质来命题,导向整本书阅读的扎实开展,导向真实写作,同时结合具体的题目进行深度分析,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并强调了新课标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要深度研读课程标准,助力语文核心素养真实落地。</p> 立足课标 走向实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合市质量分析会,淄川区初四语文教师深入研讨,努力加强学习与实践。我校李静老师以《学习任务群视野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思考》为题,围绕“何为任务群?何为大单元教学?如何设计大单元教学”三方面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引领。李老师先从市课题立项的缘起开篇,引出对“语文学习任务群”和“大单元教学”的概念阐述,重点以九年级语文课文为例,对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做了示范和解读,倡导教学由零散走向关联,注重知识的建构,由浅表走向深入,由远离生活需要走向真实情境。</p> 真学实做 提高质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区教研室李老师结合市分析会进行总结发言,从反对“套”和落实“真”两大方面出发,提出老师要允许学生不听“套”,走出套路的误区;了解初四真实学情,结合自身实际,走近考题真相和真实教学,让学生真阅读、真思考、真理解、真写作。积极倡导老师深入研究近五年中考试题,归纳考题新特征,把握命题新方向,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对今后语文教学提出七点建议:培养良好阅读思维力;用好用足经典篇目以“篇”达类;落实沉浸式课堂学习;做好学习与做题的“加减法”;在日常中阶段推进培养积累语文敏感;重视语言情境运用;整体提升思维品质。</p> 好学善思 协同成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校年轻教师积极好学,及时反思,写下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从收到的成果来看,不少老师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的自我专业反思,撰写出具有一定价值的教学经验总结。心有质量思过往,行有方向期未来。相信年轻教师只要深入反思、反复实践,就会在专业成长路上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通过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淄川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深受启发,表示将结合自身教学和我校学情实际,认真思考日常教学重点、学生思维导向,确立教学目标,积极落实新中考政策要求,提高备考效率,为2023年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孙翼钰 审核:教科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