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平顶山

大脚丫

<p class="ql-block">  位于小兴安岭余脉,且是黑龙江省境内小兴安岭第一高峰的平顶山,一直是我们通河县本地驴友最美丽的向往,平顶山位于我通河县和铁力县交界,南面隶属通河,北坡既从铁力境内,海拔1429米,山上地势复杂多变,植被随着海拔高度变化各具特色,山溪从坡上奔泄而下,泉眼众多,依山势而形成的大大小小的瀑布不胜枚数,平顶山瀑布群是平顶山最具魅力的特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前两次去平顶山分别是七月中旬和三月末,夏天的平顶山鸟语花香,绿树荫庇,瀑布奔涌,煞是好看。三月末,虽在寒冷的黑龙江,城里已然是冰消雪融,草木生发的季候,平顶山上却是冰雪初融,俨然还是冬末,在湿漉漉的过膝深的积雪中跋涉,上山的路步步艰难,但是队友们因领略了平顶山的又一种风姿,都觉不虚此行。2021年5月,部分队友登上平顶山最高峰并且露营,据说惊险又刺激,还衍生出很多故事,我们最有才的队友海英据此写成一段幽默又风趣的相声,把队友们不怕困难,勇敢攀登,团结互助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 这魅力无限的平顶山怎么不令我们时时刻刻想念。可是各种因素所致,直到9月25日,一个由十一人组成的队伍再次向平顶山进发。我是第三次登平顶山,想着她串串瀑布挂前川的壮观景象,内心不免小小的激动。还想着这次一定要登上山顶,和那美丽神秘的三角石亲密合照,摸一摸象征着胜利问顶1429米的标的牌。</p><p class="ql-block"> 因为车程较远山又高,为了争取时间,清晨五点,天还没有大亮,我们就出发了。一路上气象变化不定,时而天色澄澈,时而浓雾蔽路。仲秋时节,树木略显萧疏,可是多彩的颜色却是树木华丽的衣裳,我们的眼睛并不疲劳,视线所及,远山近郭,委蛇清丽,一望无际的田野是喜人的丰收景象。热爱登山的人往往都是开朗大方,不拘小节,队友们像出笼的鸟儿,一路说说笑笑。不时被身边的美景惊艳到大呼小叫。</p><p class="ql-block"> 不很宽的山村公路路面还是很平坦的,我们舒舒服服的坐在车里,一个小时后到达白石林场,已经成为我们群友和朋友的向导老潘早已为我们雇好农用四轮车,热情招呼过,大家上了四轮车,开始路面还比较好,不时有树梢掠过,欢声笑语中大家躲避着头上的枝枝杈杈,渐渐的路况差了,农用四轮车下到田边,车轮泛起滚滚泥浆,溅到身上脸上,起初大家还在意,过一会色彩缤纷的五花山色就让我们忘却了这小小的不爽。晨曦透过林稍洒下来,斑斑驳驳,本来就很艳丽的秋叶色彩更加浓重,宛若无数绚烂夺目的珠宝,令人垂涎欲滴,高高大大的红透了的枫树,在明艳艳的朝阳下,像巨大的花篮,又像红红的火炬,巍巍挺拔;朝阳下金灿灿的稻穗轻摇曼舞,大豆挺着丰满的豆荚,立在新阳下,毛绒绒的豆荚仿佛披上了闪着银光的铠甲,威武俊拔;干透的玉米杆在晨风里哗哗啦啦的唱着丰收的歌谣。司机师傅是一个梳着平头朴实憨厚的农村汉子,车技娴熟,爬坡上岭把我们送到山脚下,使我们免除长途跋涉的劳顿。</p><p class="ql-block"> 进山不久,一个采山人骑着老式大摩托车从后面赶上来,是上山打松树籽的,攀谈中有队友问:这山上有没有黑瞎子?他说:有啊,昨天我还看见了,就在这附近看见的。看到队友们怀疑的笑,他认真的说:你们别笑,是真事,我真看见了!我小惊一下,并不很担心,我们这一大帮人咋咋呼呼,黑瞎子早就给吓的躲得远远的。</p><p class="ql-block"> 走到第二个瀑布,从树缝看下去,前次来时浩浩荡荡的瀑布,成了娟细的白练,不免有些遗憾,但希望还是有的,因为瀑布很多,总会有可看的。我们十一名队员中有两位专为拍照采风来的,背着无人机等等绝对精简过的复杂沉重的摄影器材,也因缺乏登山经验,走到这里就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决定停下来取景采风。其余队员继续爬山。我这一年来没登几次山,体力下降很严重,路程远,又加了些备品,所以很快就有了疲劳感,落在后边,队员们的状况涛哥都看在眼里,发现我一直落后,就让我把备品分给他一些,我知道每次登山涛哥的背包总是装着很重的应急备品,所以不忍心再加重他的背负,说自己可以的。继续往前走,湍急的流水声一路伴着我们,下到山谷看瀑布,但是以往狂野恣肆放荡不羁的瀑布病恹恹的,干瘪的贴着山石,急急忙忙向前奔流,仿佛羞怯的躲闪着我们。没有水的滋润,大大小小的山石也少了一些光彩,干巴巴裸露着,堆叠着向上延伸。沿着沟谷向上攀爬,我又落在后边,涛哥见了,命令似的让我把备品分一些给他,我心里不忍,可是因为自己耽误大家的进程……咳,只好吱吱扭扭的从包里掏着,这时候晓安也说:波姐,分给我一些。虽然很难为情,但是在队友们致诚的心意里,我只好服从的把备品分给涛哥和晓安一些。背包轻了,我身上仿佛也增添了力量,速度明显加快,不再落后。在山谷中走着,我总感觉虽然这山两山夹一沟的整体面貌还是以前的样子,但是细节上又仿佛有些许改变,具体到哪里有变又找不出来,回来吃饭的时候,涛哥和暖阳姐齐说到哪里哪里有了变化,果真是的,我原以为山体变化是很漫长的过程,不想自己也成为山体变换的见证者,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因为有高高的兴安岭茂密的森林作为屏障,很少刮强风,可是前年却刮了两场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风,山里几人合抱的大树连根拔起的也有,故最近两年山上倒木纵横枝丫纷乱,常常堵塞进路,平顶山也是这样情况,所以增加了行进的难度。又因为海拔相对比较高,山体情况复杂,所以攀登难度比较大。队友们都有充分思想准备。涛哥更是一马当先,像以往每次一样走在最前边,队友们时不时的招呼着,互相照应。登山路况时难时易,渐渐的涛哥已经远远的走到前边,相互呼喊已经不起效,再往前走,愈加艰难,这时涛哥打来电话,告诉大家不要走山谷,行进很困难,往左攀登上山岗,听了涛哥的建议,具有多年登山经验的林伟大哥观察山势后,说咱们还是蹁着走,往上爬难度太大,我也看了一下周围山势,觉得可以爬上去,再往前蹁着走的话障碍物太多,难度更大,于是同林伟大哥商量决定往上攀一下试试。直接往上拔的确有难度,但是在攀爬的过程中,因为没有人指导,我只能细心的观察,寻找最佳行进路线,抓稳踩实,一步一步向上,有两处落差大的地方我和林伟大哥互相托拽爬上来的,队友们也相互帮助着向上攀登。渐渐的攀爬越来越顺利,终于爬上山岗,行进容易多了,这时候传来涛哥远远的呼唤,我们离涛哥越来越近了。接近山顶,山体很宽阔,矮矮的灌木和干枯的蒿草铺满山岗,几株白桦树叶子脱得精光,银白色的树干顶着弯弯曲曲的丫丫杈杈骄傲的挺立着,涛哥站在我们右前方的山崖上。胜利会师了,大家的心放松下来。在这高山上,留下珍贵的照片和视频。登上山崖,放眼四望,沃野千里,群山绵亘,树木葳蕤葱茂,碧空高远。真是大好河山!</p><p class="ql-block"> 外面的世界也许更精彩,但我还是最爱我的家乡,我的大通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此时,已经海拔一千二百多米,再往前是坡度和缓的巨大的平顶山空中花园,植被多是齐胸的蒿草和低矮的耙松,夏季有零零散散的野花,高山特点突出,别有一番风韵。</p><p class="ql-block"> 高山秋来早,九月山顶上鲜花凋蔽,蒿草衰败,略显凄清,又兼行程漫漫,藤蔓缠结,山体路况也松散,天又见短,时间不够充足,决定到此为止。吃过午饭,我们整装下山,回来的路依然行进艰难,但是队友们探索着前进,四点钟,我们终于顺利抵达山脚,四轮车早已候在那里。大家上了农用四轮车,在又一轮剧烈颠簸中回到白石林场。</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一顿炭烧火锅,一杯烧酒消却一天的疲劳。在沉沉的梦乡里,我站在平顶山高高的山顶:草木葱茏,繁花似锦,碧空澄澈,空气清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