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原驻点村的村干部发过来一张图片,上面密密麻麻地盖着二十几个仓边村的印鉴。电话问询得知,是整理办公室时翻出了老物件,因我曾经写过仓边行政沿革,故专门传过来给我比对。<br> 三年前驻村时曾想写一点仓边村史,但终究因老人们的口述不一与自身文笔欠佳而作罢,后参考福鼎与叠石历史沿革,加上南往九旬老人陈志桃的回忆,整理了仓边行政沿革陈列于村口,今日得见这些印鉴,基本印证了往日的考据。 闽浙交界之仓边村,位福建东北一隅,属福鼎市叠石乡管辖。民国时期为福鼎县南溪乡仓边村和南往村。1949年6月福鼎解放,全县分四区一镇共辖20个乡(镇),仓边为第四区南溪区贯岭乡仓边村和南往村。11月全县改划为5个区,南溪区改为库口区,为福鼎第五区,仓边隶属之。<div> 1950年6月,为便于管理,全县增设至8个区,98个乡(街),194个行政村。仓边亦升格为乡,为第八区(库口)仓边乡,下辖仓边村、车头村、南往村、包洋村。1952年5月,全县增设三区,第八区库口区改为第十一区贯岭区。1956年4月,全县精减机构,改为8区1镇,撤贯岭区并入桐山镇。</div> 1951年,为了推动土改运动,乡、村成立农民协会,农协会在土改、镇反等运动中发挥过积极作用。1954年土改结束后农协会被农村互助会、合作社代替。 1958年8月,随着全国各地掀起的人民公社化浪潮,福鼎全县撤区、乡,建立22个人民公社,辖156个管理区,480个大队。仓边属福鼎县库口人民公社,为仓边管理区,下辖仓边大队、南往大队、车头大队、包洋大队。1959年4月,全县合并为10个“大公社”,仓边管理区随库口并入桐山人民公社。与全国一样,仓边也掀起了大炼钢铁和浮夸风,家家户户吃食堂,随即进入了三年灾荒。 1961年6月,全县10个大公社改为10个区公所,管理区撤并为83个人民公社。此时的仓边迎来了历史上最风光的时刻,成立了属桐山区公所管辖的人民公社,下辖仓边、南往、车头、包洋、丹峰、坑下6个大队(1962年坑下大队并入仓边大队),拥有信用社、建筑队和供销社,还有了自己的完全小学。 下辖仓边、南往、车头、包洋、丹峰大队的印鉴 1968年6月,全县将原10个区改为12个人民公社和城关镇,下辖84个管理区,296个大队、街道。仓边是桐山人民公社管辖的管理区,下辖合并后的仓边大队、丹峰大队和车头大队。1969年春,撤消仓边管理区,分出丹峰大队和车头大队,仓边大队重新拆成仓边大队革命委员会和南往大队革命委员会,此时的行政名称极具浓厚的文革色彩。 1972年3月,由于修建南溪水库,南溪公社驻地迁往叠石村,仓边大队、南往大队合并为苍边大队,由桐山人民公社改隶南溪人民公社,后南溪人民公社更名为玉石公社,1982年12月改为叠石公社。 1983年,全国开始推行体制改革,逐步废除人民公社。1983年8月,福鼎县实行区、乡、村建制试点,将原有13个公社改称为区,原来的大队改乡。仓边成立福鼎县叠石区苍边乡人民委员会,由于历史原因,此时印鉴中“苍”“仓”并存。 1987年7月,全县进行区改乡、乡改村改革。为苍边行政村,设福鼎县叠石乡苍边村村民委员会。1995年12月,福鼎市正式授牌设立,辖12镇2乡,268个村(居)委会,仓边亦同时更名为福鼎市叠石乡苍边村,2019年10月将“苍边村”恢复为“仓边村”。 一夜无眠,几番校对,基本确认了二十多枚印鉴的历史脉络,其是仓边村的行政变迁物证,以小窥大,亦能见证共和国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谨作小记,留于仓边,既是自己对驻村挂念表达,也是希望离乡村民能睹文追思,回报家乡。<div> </div><div> 2022年10月1日凌晨<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