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尼罗河源头——川藏行(终结篇)

萧兰梦蝶

<p class="ql-block">大家一直问,难不成我们的川藏行就这样戛然而止?不会的,有始无终向来不是我的行事风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月的万宁,下着神经质的雨,茫茫一片灰!静默在雨里的万城,像一只无处藏身的流浪狗。</p><p class="ql-block"> 家里开着灯,在铺天盖地的秋风秋雨里,我逆着光,一颗一颗地摩挲着那些石子,摆各种图形,渐渐,它们有了温度。这些石子,有冒着高反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脚捡起的,也有顶着烈日在青海湖畔一颗一颗拾来的。秋意渐浓,思维却格外活跃,“理塘“芒康”“八宿”“波密”“4410米”“4486米”“5130米”……一个个地名,一组组数据,如一段段鲜活的回忆,刷新着我的认知,让我血液沸腾!</p> <p class="ql-block">  8月13日下午,从丹霞山下来,驱车往江门。到了江门,离海安就400公里了,有一只脚已迈进家门口的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老四是个贴心的大男孩,为我们订好房间,带我们吃进藏以来的第一顿海鲜大餐。席间,身为东道主的他为每一位倒茶添菜,得体又自然。还给我们带了龙眼、荔枝,是亲自到果园采摘的。老四懂得我们沧桑的心,还懂得我们的胃。老四何许人?就是李毅的四弟。大学毕业后,白手起家,一个人在广东打工、跑业务、创业、买房买车……这么细心周全的人,他的风生水起是必然的。老四喜欢旅游,爱好文学,他一直在关注我们,看我的出行游记。</p><p class="ql-block"> 他说,他向往这种生活!</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收拾好行李,老四带我们去吃了江门的特色午餐。然后,一起去老四新家,大家就这样松松垮垮地躺着、坐着,泛泛地聊,有一出没一出的,等船开……</p><p class="ql-block"> 拨了一天的热线,终于在下午四点多时拨通了,大家一鼓作气,开了四百多公里从江门赶到海安。检票上船时,李毅夫妇俩的湖南健康码被赋黄码,只因我们是海南人,大数据也能这样随意地地标识别?!乌龙一场,有惊无险,凌晨四点,终于踏上海岛。</p><p class="ql-block"> 在保龙世家,我们过上烟火日常的生活,每天买菜,切菜,淘米,做饭,煎猪肠粑……偶尔聚聚,重拾趣事,小酌生欢!大家窝在1702,咖啡茶歇里藏着含笑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岁月静好,山河无恙!</p><p class="ql-block"> 只是,特别地想娃!</p><p class="ql-block"> 海口的日子一呆又是25天。9月8日万宁解封,7日晚,花花阿姨召起一聚,带领大家从世纪大桥外滩绕海口湾步行7公里,结束了因疫情在海口生活25天的难忘时光。</p> <p class="ql-block">  西藏不是想去就能去的地方,特别是自驾,需要充足的时间,充沛的体能,还要具备充分的决心。我什么也没有,只是心向往之,所以无畏,仅此而已,仅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  俩儿子同时读大学,李毅夫妇一年365天,天天难得清闲。他说,生活已经给咱们设限,咱们自己不能再给自己设限了。出行中,每到一处,他都可以捕捉到自己眼里的美景。真是只要眼里有风景,生活中处处皆风景!妻子林燕,勤劳、体贴、周全、坚毅,女人该有的优点都聚在这个质朴的女人身上。在去西藏的路上,不小心崴到脚,她为了不让大家担心,故作轻松,还抢着拎包拿物。她说:“每次出行回来干活更得劲,总觉得要为下次旅资做准备。”有奔头的生活,就是高质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他们看似粗粝的外表下面,却隐藏着一颗珍珠般的心!</p> <p class="ql-block">  冬冬是这样的女子,语言是柔软的,行动是刚硬的!弱弱的外表下是一颗坚定的心。这趟自驾西藏,她一砖一瓦垒起大家的信心,在背后推着整个队伍往前走。我珍惜每一次跟她出行的时光,人长得好看不说,跟她一起,你身心舒服。</p> <p class="ql-block">  从教从政多年的老文,茶歇的时间,总会给我们来一番目标论:“人要有目标,再去谈条件;不能等条件充足了,才去立目标!”他一开口,就洋洋洒洒,我们都爱听。一个满腔情怀的人,从教更容易获得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老文现在从教了!</p> <p class="ql-block">  彤阳哥哥快两米了,眼里只有篮球,不管到哪里,他都能找到球场和队友。就连到拉萨的当天晚上,他也能在这座三千多米的高城上找到篮球场,痛快地玩了几场。</p><p class="ql-block"> 爱好就是与这个世界和睦相处的重要砝码。</p><p class="ql-block"> 此次出行,在读研究生文凡姐姐一手包揽了衣食住行。高科技和新设备对年青人来说,驾轻就熟。我们已不年轻,如果再不勤奋,不爱学习,没有一颗好奇心,很快就会与世界脱轨,泯于时空。</p> <p class="ql-block">  米粒没啥鸿鹄大志,指间别一支香烟,怀里揣一颗平常心,走遍大江南北,吃香的喝辣的,然后,有种大众的幸福,就是他所愿!他爱扎堆,一路上,凡有人群的热闹地方,他都前往瞅瞅。</p><p class="ql-block"> 他觉得,人不能活成那个“倔强的少年,清醒地绝望着”!</p> <p class="ql-block">  而我——</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主义,我想我应该是个行走主义者。行得越远就越清楚自己的浅薄,越知道自己的浅薄就越想行得远点。我喜欢这种一点一点洞悉自己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我生活的地方,它只是一条平平的路,一座小小的城。每一段路都是疲倦的图像,一颠一颠地晃动在前年和今年的阳光下,如象牙塔看似高雅精致,却是一种自我囚禁。囚禁成了叛逃的理由,我想走出去,但天性里的那点怯弱,像钉子一样钉着我。</p><p class="ql-block"> 终于,在这一天,我走出去了,走得远了,我不是叛逃,是前一段路便成了后一段路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我只能行走,不行走时就无法思考。是的,我喜欢出行时高明度的阳光、白云、绿荫、以及禽鸟的啼叫,天空的角度,风的味道……它们让我脚底生风,心里欢畅,在行走中,我的思维更加清晰可感。</p> <p class="ql-block">  这艰难的二十多天,如一场大冒险,我不断在克服,在挑战,然后归顺……</p><p class="ql-block"> 大地默默无言,全是冰海冻浪。其实,她并非无语,是流淌的,只要来个有悟性的文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就能奔泻而出。中国的南疆北域,就是一个文化汇聚的福地。这一路,我们翻越高山,穿越草原,跨越江河。唐古拉山、昆仑山、可可西里、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仅这几宗天下巨构,就能唤醒我们对文化的追忆和景仰。长江黄河就在这里发源,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这些在书本里学过的知识,在这一趟行走中,所有粗犷而强悍的生命原型都立起来,活过来,一瞬间电光火石,令人凝神屏息!</p><p class="ql-block"> 知道和感觉到,真的是两码事。幸好行走,不然,我只能躲在自己的价值系统里闭目塞听。</p><p class="ql-block"> 人类真是地球上一个顽强的物种。由于水土不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算生物入侵,要么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要么是历经好几百年才能得以皈依。然而,只有人类,即使在空气稀薄,满是裸石、戈壁、冰川和冻土的高海拔之地,也生存着一群心怀信仰热爱生活的藏族人民。而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我明白,即便是顽强的人类,也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只是沧海一粟。</p><p class="ql-block"> 天长地大的,一己悲欢真的很轻,很轻,轻得风一吹就散! </p><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其实,没有两者。路,就是书;书,也就是路。 这只是文本文化和生态文化之间的转化。但,一定要相信,你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终将留在你的生命里!</p> <p class="ql-block">  1857年,受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委托,斯皮克前往非洲寻找尼罗河的源头,有人问斯皮克:“你做什么工作?”斯皮克回答:“我在寻找尼罗河源头!”这真是惊人之举!</p><p class="ql-block"> 在这水深火热之下,我这一趟川藏行就是生命里的壮举。也许你会问,“你也在寻找尼罗河的源头呀?真是惊人之举!” </p><p class="ql-block"> 是的,我,那些看风景的人,都在寻找尼罗河源头!</p><p class="ql-block"> 想起科比说的: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样子吗?我知道!</p> <p class="ql-block">  在回来的路上,布达拉宫封了。随后,传来青海有疫情,西安也有阳性感染……一路来,疫情如洪水猛兽,尾随而至!这世界,瞬息万变,多种激流在撞合、喧哗,卷成巨澜。 人们的步履总是那样匆促、慌张、自怯、杂乱无章。</p><p class="ql-block">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我还会重走西藏,登上最高的东达山垭口,看随风飘扬的经幡;在米拉雪山脚下,玩一场夏天的雪;站在布达拉宫最高点,听风从天边吹来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站在缺氧的青藏高原,虽然动作迟缓,头脑迟钝,呼吸困难,神情有点恍惚,但我的耳畔却是那么清晰,那么清晰地响起三毛的:“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我,我还是悄悄出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夏天来,走进秋天,这是川藏行终结篇。</p><p class="ql-block"> 但,没有完,完不了。</p><p class="ql-block"> 我,向远方望!</p> <p class="ql-block">  此趟自驾西藏,我们去时从海安——广西玉林——贵州遵义——四川雅安上318国道(可参考下面的成都——西藏318国道路线图)。返程改道走109国道,从青藏高原经过,途经纳木措、那曲、唐古拉山、沱沱河、可可西里、昆仑山,然后走京藏高速到茶卡、青海、西宁、西安、岳阳、韶关、江门、海安,全程走了一万公里,油费7200元+路费2589元=9789元;我们住的酒店性价中等,每晚每间两百多左右,伙食随性,一趟西藏自驾,共花时25天(因疫情影响赶时间,要游玩尽兴,不少于一个月时间),合计每人平均花费一万五千元左右。供有意愿前往者参考,谢谢!</p><p class="ql-block">自驾西藏,最美的风景都在318路上!!</p> <p class="ql-block">成都——西藏318国道路线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