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巧设计 示范引领展风采——平邑县第四实验小学四年级组常态课掠影

平邑县第四实验小学 郝现伟

<p class="ql-block">  “学习新课标,打造新课堂”,为充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调动全校教师参与教研教研的积极性,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整体质量,我校四年级组开展了常态课教学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是学校教学研究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数学、英语各学科几位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分别做了精彩的教学展示。</p> <p class="ql-block">  青年骨干教师郭朝会为大家带来的是略读课文《 蝴蝶的家》。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单元导语页“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告诉我们学习时要有问题意识,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为落实语文要素,本单元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学会提问的能力。《蝴蝶的家》是综合运用所学提问策略,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教学过程中郭引导孩子们先小组内交流,后班级共同讨论,最后针对问题进行分类筛选、合并或整合,着重强调要从不同角度去提问,筛选出来的问题一定是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有价值的问题,值得思考或引发深思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周贵丽老师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关键句段,让学生反复阅读并找出该段中最能体现爬山虎向上爬的关键语“触”“巴”“拉”“贴”后,教师相机在白板上点出这些词,然后通过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flash 动画片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这样,多种媒体配合使用,“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这一教学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p> <p class="ql-block">周老师的课,让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p><p class="ql-block">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直观形象地先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较好地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理解内容的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p> <p class="ql-block">  评课是课堂教学活动最有意义的延伸。</p> <p class="ql-block">  倪老师通过一副“手电筒照向杯子”的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吗?请你把它画下来吧” </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光线被杯子挡住了,它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线段”“如果它穿过杯子,另一端继续无限延伸又是什么图形呢?”“如果这条线的两端都能无限延伸呢?”学生在你问我答,你答我疑的激烈讨论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新课程也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在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倪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直线、线段、射线的特征,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能力。</p> <p class="ql-block">  今天听了李冲老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课,启发很大,受益匪浅。首先,从教学设计上来说,本节课设计合理、有新意,突破了计算教学枯燥乏味的困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算法、说说算理等多样化的活动,使数学课堂彰显了生命的活力,使计算教学更加“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熟练地理解、掌握并运用了新知识。</p> <p class="ql-block">  孙敏敏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四年级上册Uint2《My schoolbag》A Let's learn,在教学设计中,孙老师充分挖掘语篇蕴含的育人价值,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通过逻辑关联、层层递进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参加听课的每位老师都非常认真的做好听课记录,课后,全体听课老师进行了评价讨论,大家针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纷纷指出课堂的亮点和收获,课堂的不足之处及有待改进的地方,并针对每一个细节都做出了很好的剖析与概括,经过反馈,大家表示受益匪浅。</p>

教学

学生

学习

老师

爬山虎

课堂

提问

数学

单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