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春日旧时文

定格瞬间

夏小荷 <br> 与民国版的语文书,依稀春日里,不期而遇。<br>  它藏在最新一期《读库》中,一见到,就喜欢上了。喜欢这样的文字,似捧在手中的一杯酽茶,清新的香,舍不得放下。<br>——“天初晚,月光明,窗前远望,月在东方。” (1923年版《新语文》第一册第29课)不知为何,读到这一篇,怦然心动。久违了,清透澄明的月光。那是很久之前,曾在诗人笔下会过的月。独上兰舟,清冷;江枫渔火,愁意;把酒问青天,狂狷。今夜,却是云遮月。高楼处处,挡住了月光,挡住了千年的诗意。有飘窗,却无栏可依;有露台,却无月可望。<br>只有,在微微泛黄的旧时文里,找寻意境:初入夜,凭栏,一轮明月挂东方。 ——“竹几上,有针,有线,有尺,有剪刀。我母亲,坐几前,取针穿线,为我缝衣。”(1918年版《新语文》第二册第22课)写得真好。不过是一个场景,竹几,针线盒,母亲为我缝衣。1918年的场景,到今天依然鲜活。是呵,哪里会褪色呢,怕是淡一点点也不会。因为,母亲的身影一直都在,永远都在。母亲的手指拂过的衣衫,平整了许多,再穿上,妥贴了,暖暖的。于是,记住了,这缝在一针一线里的心意;留下了,这不会褪色的一生一世的记忆。几近白描的文字,触动心底的力量。从书里回过神来,看到了我的母亲,灯下,几前,她的身影。 ——“农夫种稻,手足勤劳。历春夏秋三时,始得粟。又用磐石去壳,用臼去糠,始成白米。然后炊之釜中,或为饭,或为粥。食者当知其不易也。”(1923年版《新国文》第四册第19课)城里看不到田了,稻香离得好远。担米进城的农夫,也见不到了。白花花的米,整袋地,从面无表情的超市大姐手中接过。速食的时代,没人会关心一个农夫的辛劳。汗滴河下土,小学生整齐地读着,背得流利。他们见过这一幕没有?“种稻—得粟—去壳—去糠—始成白米—炊之釜中—为饭”。没有。我也没见过。只在书里见过。其实,我还是不甚了解农夫的生活,耕作的不易。很惭愧,为自己浪费过的粮食。 ——“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不读书,不能成人。’”(1921年版《新语文》第三册第1课)先生问得妙,学生答得老实,先生再回的话语,是七字箴言。读了这些年的书,今天,我仍答不出“读书是为何”的问题。圣贤们早已讨论过多次,编成专著足够了。却不如,这位先生总结得精妙:“不读书,不能成人。”是一句大白话,人是唯一会读书的动物。不读书,枉来人间。明是非,知礼仪,方成人。我爱读书,漫无目的。总觉这是人生诸事中最利己之事,一本本读下来,入脑入心,不受约束,无关他人。独乐,呵呵。 ——“李生有地图,张生借阅之,约曰曜送还。及期,张生如约,送还李生。”(1923年版《新修身》第四册第13课)<br>这篇课文的题目叫“守信”。翻翻旧史,重诺的君子,多半被载入史册了;失信的小人,遗臭何止万年。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多么重视守信!讽刺的是,有一天,后辈们能日行千里上天揽月了,却遍寻不见信义。守信,成为需要法律层层包裹小心护卫的稀缺资源,以至出了一位代夫还债的女子,都成了现代传奇。重诺守信的道理,还是从小教化得好。李生与张生一张地图,一借一还,就是承诺,就是守信。小故事,大道理,慨然大义,无不从平凡的小事做起。 ——“吾乡多山,青翠如画。天晴山现;天雨山隐。我问母曰‘山何以能隐现?’母曰:‘天晴无云,故山现;天阴有云,故山隐。云能蔽山,山不能动也。’”(1927年版《新撰国文教科书》第四册第27课)最欣赏的一文,是美文,又似禅文。谁不知山现山隐的缘由,谁不晓有云无云的道理?读来依然有味道,似言之未尽,又似一语道尽。“云能蔽山,山不能动也”,这一缕若隐若现的禅意,参悟得了,便是青翠如画的山后,那豁然一片的大地。不过是家乡的山,如此一观,凭添了意趣。山无言,人有意,看山成景,看水如画。生活的乐趣,正是在此,何苦去挤人堆朝拜名胜?吾乡也有山也有水,管它天晴天阴,吾不再错过眼前的风景。 ——“国以民立,民以国存。无民则国何由成,无国则民何所庇,故国民必爱国。舟行大海中,卒遇风涛,则举舟之人,不问种族,不问职业,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何者?舟为众人所托命,生死共之也。”(1917年《新国文》第八册第13课)<br>这篇《爱国》,读了好几遍,文者好功力,寥寥几语,把国与民的关系,讲得明白深刻。写此文者,爱国爱得深切,爱民爱得厚重。好一句“生死共之”!近百年后读来,仍是热血沸腾,击节赞叹。是我们自己的国家啊,我们爱她。每一个人努力,她才会强;每一个人自立,她才能立;每一个人爱她,她才可以把爱还给每一个人。“国以民立,民以国存”,身为国民,不可不知,不可不明。<br> 先选这几篇吧,不知,这些旧时的语文,可有人如我一样喜欢?逢到它的时候,我确是满心欢喜,所以,忍不住拿了出来,与大家一起读。<br>  依稀春日,别辜负了这读书的好时光!<br> <p class="ql-block">手机图片:李广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