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提到“引导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我们的孩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我们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在劳动中创造美,体会劳动的乐趣。 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各种劳动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如把地打扫干净的方法、整理玩具的方法等等,既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又让幼儿体验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参与劳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初步的责任感。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呢? 针对以上问题,韶关市浈江区执信幼儿园家庭教育备课组(中班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精心挑选了《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作为家庭教育课程,开展线上家庭教育教学活动。 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家庭教育教学活动,我园陈巧娟园长组织教师一起展开课程研讨,从课程的基本结构、呈现方式、互动细节等进行头脑风暴。 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师们集思广益,为做好家庭教育教学工作做了充分准备,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线上开展的家庭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园中班级邹丽芳老师以《父母课堂》案例为授课的参考材料,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案例展示、案例分析、提问反思、家长讨论、课后拓展”等五个环节进行,详细地分析典型的案例,互动交流,收获满满。 <br> 学龄前儿童爱模仿,喜欢模仿家人做事的动作,具有较强的动手尝试需要,家务劳动可以以提高自我意识为主。幼儿家庭劳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我们相信孩子,持之以恒,多引导、不包办,多鼓励、少指责,相信在幼儿园、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劳动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授课结束后,家长们在班级群内进一步地分享自己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方法,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了一些家庭教育的规律与理念,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 <br> 让我们一起看看孩子们在家的表现吧! 本次家长学校线上活动不仅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间的距离,更有效地促进了家园交流与合作,让家长们更加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就如一车两轮,通过这次教育研讨,更有力的推使家园同方向同步调前进,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文字:丘丽芳<br> 图片:中班级<br> 初审:钟妙玲<br> 终审:秦朝霞、陈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