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共进无止境,业精于勤磨匠心——记第一期“观好课,研教法”三个阶段的教研活动

安次区

<p class="ql-block">  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了读书的三种境界,他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重境界用来形容教研活动也很贴切。</p> <p class="ql-block">  新学期伊始,落垡学区依托安次区教研发展中心组织的“观好课,研教法”活动,在学区内设置了三个阶段的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阶段:自主观课</p><p class="ql-block"> 三个学科,八节课,老师们用了一周的时间反复观摩,便有了“独上高楼”的意味。教师对优质课堂执着的追求,正好借“观好课,研教法”活动的阶梯实现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自身教学的目标与方向。看,即有所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阶段:学区线上学科集中研讨</p><p class="ql-block"> 优秀的课堂,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各学科教研组的成员在学区组织的集中研讨活动中不仅充分参与讨论,围绕课程各抒己见,积极分享着自己的经验,还在与其他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研讨后,关于《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听评课》的小培训,为老师们下一次的集中研讨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  因此,想让自己的课堂在理念、操作、策略三个层面出奇制胜,脱颖而出,必须坚定不移、废寝忘食的学习,并在“研”这条路上孜孜以求,直至“衣带渐宽、人憔悴”。说,明确方向;听,疑惑可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阶段:安次区线上学科集体教研</p><p class="ql-block"> 安次区线上学科集体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教师拥有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更远展示自我的平台。授课教师对设计意图的解读、点评教师的深度挖掘、教研员专业的指引,为老师们的成长带来新的思考和挑战。因此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正如我学区的高瑞娟、赵玉瑶两位老师,虽然羽翼未丰,但是在本次活动中作为交流教师刻苦钻研、下足功夫。相信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交流研讨,老师们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正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研,方有所成!</p>

教研

研讨

学区

教师

活动

安次区

老师

境界

教法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