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九月,秋风送爽,丹桂飘香。2022年9月29日,喀喇沁旗亓晓宇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第二次集体研修活动在实验小学录播教室举行,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基地校部分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活动共分四部分:</p><p class="ql-block">一、课例展示</p><p class="ql-block">二、研讨及答疑解惑</p><p class="ql-block">三、课标培训</p><p class="ql-block">四、解读工作室计划</p><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前,亓晓宇老师对本次活动的目的做了简要说明,并对工作室成员提出要求:认真听,认真记,一定要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 课例展示🌻</b></p><p class="ql-block"> 李建华老师为我们带来三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由于听课教师人数较多,为了让孩子们更放松,能充分展示出平时的状态,李老师首先带孩子们温习了新学期愿景:</p> <p class="ql-block"> “上课”“起立”...... 李老师从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入手,拉开课的大幕。以孩子们喜欢的动画《西游记》片段作为导入,让孩子们发现动画里的数学,引出单元课题-----测量,进而引出课时课题。</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借助学习单,通过找一找,数一数,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1毫米,体验1毫米,并举一举生活中长度大约为1毫米的例子,从初步感知,到精确测量,真切体会1毫米的长度;达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 纵观整节课,李老师金句频出:“书是你最好的朋友”“认真倾听,加工思考”“倾听比表达更重要”“老师不是教你的,老师是帮助你的”......充分体现了学科育人功能,这不仅是一节数学课,更是一节习惯养成育人课。</p> <p class="ql-block">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新增了对小学生量感的培养,我们从中可知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是对量的感受,是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也就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感性认识。小学阶段,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量感,李老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研讨以及答疑解惑🌻</b></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简单的说了一下设计思路。结合这节课,又提出几个重要的点:</p><p class="ql-block">1.预习单的重要性。遗忘是有规律的,正常的。课前需唤醒旧知识,用旧知识带动新知识。 </p><p class="ql-block">2.培养孩子读课本的能力。读课本的过程就是自学的过程,自学能力是终生用到的能力,所以要教会孩子看书,具备主动学习能力,才有可能实现深度学习。</p><p class="ql-block">3. 整体把握教材。学到每一单元,先让学生了解单元整体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开展课时教学。李老师还提醒大家:学习新知识之前得确保学生能读懂课题,尤其低年级。</p><p class="ql-block">4.育人为本,落实核心素养。 </p> <p class="ql-block"> 接着工作室成员根据自己的课堂观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困惑并都得到解答:</p><p class="ql-block"><i>困惑1:大班型不能照顾到每个孩子,总是忽略一些举手的孩子,导致他们学习兴趣下降,怎么办?</i></p><p class="ql-block">解惑:通过评价语来缓解,保持他们的兴趣,比如:“老师看到你高高举起的小手了,如果你把机会让给别人也会收获不一样的快乐”“如果你听听别人的想法,跟自己的对比一下,你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获”“如果你能更深入的思考一下,可能会更好”......总之,让孩子们懂得:全班同学都是课堂的主人,回答问题,你是主角,其他人也是主角,给别人机会,你也是快乐的, 做学问重要,做人更重要,让孩子们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学科育人功能。</p><p class="ql-block"><i>困惑2:学习单最后挑战性问题(数学书一张纸有多厚?想办法量一量)的设置,根据是什么?</i></p><p class="ql-block"> 解惑:“量”从度中来,“感”由悟中得。 量一段、量一部分,然后脑中建立量感,进行推想。培养量感,要重视量、重视概念“累加”(所有的体积都是体积单位的累加,所有的长度都是长度单位的累加,所有面积都是面积单位的累加)、重视推想,从而培养推理意识。所谓大概念教学,就是所有内容抓住一个核心概念展开学习。</p><p class="ql-block"><i>困惑3:在本节课老师提供的的情境下,5cm5mm和55mm两种书写方法都合理吗?</i></p><p class="ql-block">解惑:都合理,只是用两个单位来表达。而且我们抓住这个资源渗透进率,也正符合大单元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 本环节最后,亓晓宇老师也对工作室成员提出两点期望:</p><p class="ql-block">1.培养孩子说有价值的话。让学生敢说———让学生有的说———让学生会说。 </p><p class="ql-block">2.关于评价。我们在制定课时目标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怎么去评价。 评价不只是分数,不只是会与不会的关系,我们更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备课时就要思考:怎么去检测我的目标是否达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课标培训🌻</b></p><p class="ql-block"> 贡艳华老师以“育人为本 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为主题与大家交流了学习课标的体会,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向大家讲解了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 育人为本,我们教育者要清楚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什么德为先?让孩子知荣辱,做好人是一切前提,数学教师承载的不只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同样承载着育人的重任。“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创造“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位一体的立体生命课堂。培养孩子成为大写的“人”---有情、有识、有义、有趣、有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而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精神富足,将来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有幸福感,价值感。</p><p class="ql-block"> 贡老师分享了她以“感恩”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情景交融,感动孩子,感动自己,激励孩子心怀美好。并建议每一位教师精心设计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是一个学期的主基调,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要以育人文本,让“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教育”在每一节课上用</p><p class="ql-block">敏锐的目光 --保护尊严</p><p class="ql-block">细腻的心理 --呵护心灵</p><p class="ql-block">宽容的态度-- 悦纳他人</p><p class="ql-block">人文的情怀--关爱他人</p><p class="ql-block">发展的眼光--乐观心态善待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每一节课都要关注“人”的发展。慢下来,我们才能够发现不一样的美。贡老师给我们放了一段视频,内容是张文亮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诗:</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牵着蜗牛去散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真奇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好吧!松手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忽然想起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b></p> <p class="ql-block"> 而后,贡老师又给我们分享她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并交流了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三会”的落实:从以真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为基础创设的情境出发,沿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支撑起来的教学路径,逐步前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和掌握基本思想方法,以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为标志,与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融为一体,指向“三会”。</p> <p class="ql-block"> 贡老师结合以往教学的案例,以新课标的理念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p> <p class="ql-block"> 当“旧教材”遇上“新课标”怎么办?贡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她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 听了贡老师的讲座,专业知识收获颇丰的同时,也更让我们每个人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用纯净的心做专业的事,什么叫用有温度的语言做有温度的教育,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把人文、情怀浸润于课堂当中的教育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 工作室计划解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b>亓晓宇老师以“潜心而笃行”为题,对工作室计划做了详细解读。</p> <p class="ql-block"> 亓老师还给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共抓,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研究活动中,立足实践提高自身修养;二是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齐进,要深入研究数学教材,加强课标学习,把理念扎扎实实落实于课堂,更要着眼全局,榜样带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总结提升与资源共享同行,希望大家在个人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能把好的资源无私的分享给工作室成员。最后,希望大家能以工作室为载体,做好专业引领,发挥辐射作用,带领各校的工作室走上学习、研究之路,通过名师工作室能带出一支团队,抓好一个课题,收获一批成果!</p> <p class="ql-block"> 丹桂飘香弥久远,不负秋光与时行。我们工作室成员定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科学研究为路径,精研良策,精准施策,聚能思“量”,让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落地生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