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次真真切切的说走就走,一天夫人说去成都看望父母,顺便把自行车带上,到成都后可以到处去骑车玩玩,于是开始讨论用什么方式去成都,第一种方式是坐飞机带上自行车去成都,第二种方式是开车带上自行车去成都,第三种方式是直接骑单车去成都,坐飞机一来嫌麻烦(主要是自行车打包、拆装),二来到成都骑行距离太有限,没有太大的意义于是放弃,开车去太累而且费用还高也放弃,这样一来只有直接骑车去了,顺便可以到处游玩一下,就这样在随意中,决定骑车去成都,说走就走,开始准备。说话容易做来难,首先要选择骑行线路,制作骑行攻略,准备骑行必备的东西,而且越少越好,车辆保养检查等等。</p><p class="ql-block">从哪一条线路入川?巧的是自己正在看《三国》,三国的历史场景依稀可见,于是就有了一条沿着历史长河骑行的欲望,反复斟酌,让本次骑行线路能经过,春秋战国、大秦帝国、汉朝、三国一直到明、清朝有故事的地方,选择性的串联成一条通往成都的骑行线路,经过仔细研究,决定由滁州出发途经安徽定远县、寿县、阜阳市、界首市入河南,途经河南周口市、许昌市、登封、洛阳、三门峡入陕西,经陕西潼关、渭南、西安、翻越秦岭到汉中,走蜀道入四川,经四川广元、江油、绵阳、德阳最后到达终点成都温江,全长约2000公里。具体骑行线路有制作的简易骑行攻略,途中有不周密之处,再做临时调整变动。线路中因三国的历史痕迹明显,故而本次骑行命名为:【三国行】。</p><p class="ql-block">经过四天左右短暂的准备于2022年9月23号,拉开了三国行的帷幕。九月,秋高气爽,温度适宜,正是骑行的好季节,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是不错的选择。骑上单车一路西行而后南下,沿途有古城、故居、古战场、关隘、名胜古迹、山川河流、景点,还有不同地域的城市、乡镇、村落,了解风土人情和区域文化,品尝美味佳肴。沿途骑行道路有平坦的、崎岖不平的、也有让人望而心畏的秦岭山脉,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这次骑行计划时间长,路途遥远,困难一定很大,特别是与夫人两人骑行,夫人第一次骑行长途,缺少长途骑行经验,体能各各方面能不能坚持下来?都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安全!当然,做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只要准备充分,保持一个平稳良好的心态,那样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路就不再远,山也不再高了。</p><p class="ql-block">骑行本身就是一种强身健体与骑行文化相结合的运动,更是一种修行,每一次长途骑行,好比翻阅一本厚重的历史史册,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走在华夏大地上,穿越一次时空,用心感受被时间淹没的历史画卷,行千里路阅万卷书,丰满自己,净化心灵,在老百姓的身边寻找故纸堆里的故事,这样以来骑行就不再是单纯的骑行,而是一种丰富多彩的骑行游历,同时把一路的所见所闻详尽的记录下来,空闲时整理成游记保存下来,它将成为你长途骑行最好的礼物,同样也是一种最高奖励,随着时光流逝,有一天不能再骑上单车畅游天下的时候,翻开泛黄的游记,它一定会带你重温过去的美好时光,相信你会为今天的所做而庆幸。</p><p class="ql-block">一本真实详尽的游记,一段人生的记载,每次翻阅一定会让你回忆满满,激动不止,骑行过程也会历历在目,兴奋之情让你难以言表,仿佛回到那个骑行的日子里,哪里有曾经见与未见的,知与未知的,走与未走过的地方。写游记多年来已养成习惯,无论写的好与不好,我都会真实的记录下来,这种方式从我开始长途骑行,就一直在坚持做。滁州至成都长途骑行,途径的地方非常多,城市,景点,古迹,村镇,大多数没有去过,需要在本次骑行过程中去了解,去看看,因点多面广,历史场景跨越时间千年之久,这样一来游记的记录难度就比较大,也比较杂,接下来随着车轮的转动,记录下每天的骑行过程,让我们一起分享4000里路的风雨兼程!</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 </p><p class="ql-block"> 2022.9.23,秋分时节,拉开滁州~成都(以下简称:滁·成线)的骑行帷幕,这也意味着千里“苦行僧”的旅程开始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无论骑行道路有多少坎坷,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骑行到达目的地~成都。</p> <p class="ql-block">清晨,在凉爽的秋风中出发,离开家沿着滁宁大道骑行,这一段一直到琅琊山比较熟悉,再往前就没有骑过了,通往定远的道路,南谯区段是一个慢上坡,骑至与定远交界开始一路慢下坡,直到定远县城。沿途路面平整起起伏伏,骑行没有太大的难度。虽已入秋,却不见秋色,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茂密的植被让大地一抹绿色,秋风佛面,惬意之至,通往定远县道路两侧,慢车道上撒满了晾晒的玉米,黄澄澄的,看着就喜庆,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今天所见的唯一秋的展现,伴着柔和的阳光来到定远古城,因为今天是第一天的骑行比较兴奋,迫不及待的进入古城一探究竟,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这便是通往定远县的328国道,路况非常好,属起伏路面,道路两侧植被茂密,是一个不错的骑行路线。</p> <p class="ql-block">定远县直属安徽省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其地貌分为丘陵、波状平原和平原三种,定远古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誉,现与江苏省南京市相邻。</p> <p class="ql-block">定远县,是东吴国名将鲁肃,明朝开朝元勋蓝玉,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出生地,又称其为:将相故里。今天人们看到的定远古城已不是1500年前的定远古城旧址了,而是在定远县城西投资新建的古城,为了不破坏心境,全当定远古城在修善,以告慰失落的心灵。</p><p class="ql-block">来到定远古城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五孔的写有定远古城的牌坊,牌坊采用花岗岩雕刻而成,彰显了徽派石雕、砖雕、木雕三雕 之一的石雕技艺,牌坊徽派建筑特色明显,外形大气磅礴,就现代徽派建筑而言可称其为佳作,一座牌坊撑起了一座古城,这就是给我的第一印象。</p> <p class="ql-block">从牌坊牌门而入,沿着新铺的青石路面而行,两侧的商铺一色徽派建筑,受疫情的影响,景区商铺萧条的家家闭门谢客。继续往前行,一颗百年柿子树高耸着,上面挂满了鲜红的柿子和人们祈福的条子,到这里就来到了古城中心湖边,纵眼跳望,湖面不大,围绕着湖,建满了商铺,别墅,推着车沿着湖边人行道,边走边看。</p> <p class="ql-block">日月塔、古戏台、锦鲤池、大牌楼、百年祈福树、黄金沙滩,东湖水上游览区,戚继光将军像,状元桥、鹊桥依湖而建,形成了新的定远古城,远古的定远古城荡然无存,无处寻觅。</p><p class="ql-block">定远县为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县城以东投资新建以文化、娱乐、餐饮为主题的定远古城,同时湖东建有别墅区,低层徽派楼房,面向市场销售,其徽派建筑风格凸显着浓郁的徽派特点:青砖黛瓦马头墙,同时融入现代建筑特色,使其建筑风格古色古香,非常吸引人的眼球。</p><p class="ql-block">萧条的古城只有我们两个游客,这是专场还是巧合?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看人,而是寻古访今。</p> <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滁州乌衣水镇~定远县~定远古城</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92km 累计里程:92km</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p><p class="ql-block">今日阴,随着秋季的深入早晚温差渐渐变的有点大了,清晨阵阵秋风让人瑟瑟发抖,出定远县城来到东吴奇才鲁肃的雕像广场,目睹谋士雄姿,鲁肃字:之敬,东汉末期,三国初期,经周瑜举荐成为孙权仅次于周瑜的谋士,为孙权谋化并极力倡导联刘抗曹的战略方针,为三足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之敬一生好学、喜习武,广交天下志士,好施舍,自周瑜举荐于孙权,用尽毕生才华,呕心沥血,辅助孙权,为东吴的强盛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同时从周瑜举荐鲁肃来看,也为后世诠释了伯乐与千里马的鱼水关系,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鲁肃于建安22年去世,享年46岁。《吴书》中说:鲁肃为人严谨,生活节俭,治军有方,令行禁止,虽在军中手不释卷,又善谈论,思路开阔,有过人之明,东吴将领中除周瑜之外,没人超过他,他一直坚持三分天下的战略谋划,并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离开鲁肃广场继续沿328国道骑行。</p> <p class="ql-block">定远到淮南328国道几乎是一条笔直的道路,平坦略带下坡,路两侧的秋色随着不断骑行渐渐开始浓郁,沿途的村镇可能是忙于秋收,看不到超市、饭馆,无法补给,好在出发前做好了准备。在这段路上骑行,视野开阔,车流量小,空气清新,随着心境可快可慢自由前行,伴着秋色,呼吸秋味,飞驰在广袤田野,心情十分愉悦!骑行56公里,来到窑河大桥。伫立窑河大桥,窑河水域宽广如湖,碧波荡漾,秋风吹过掀起阵阵涟漪,河岸蒹葭随风揺弋,远处一叶小舟飘荡在水面,勾画出一幅水乡图画。</p> <p class="ql-block">窑河:古称洛涧,又称洛河、新河,淮河在淮南市的右岸支流,窑河流域是淮南地区较早的灌溉农业区,新中国成立后,灌区设施更加完善,流域内农业发达。窑河也是淮南地区重要的水运航道,湖口建闸后,湖口以下仍然水运繁忙。而且窑河两岸是中国六朝至唐朝著名瓷窑之一“寿州窑”遗址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前骑行22公里来到淮南市,入城区之前,一座碉堡进入视线,碉堡旁边有一石碑,上写“站后碉堡”,一行小字注明此为:侵华日军淮南罪证遗址,后来了解了一下,这是小日本为了抢占淮南煤炭,达到“以战养战”之目的,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修建的,当时淮南运煤火车站就在碉堡旁边,修此碉堡,一则观察、防御用,二则起威慑作用,吓唬人!故而建的比较高。</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站后碉堡的周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运煤的火车站已经不见了,碉堡周围成了宽敞的道路,但这座碉堡并没有就此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是特意在道路中间圈出了一片绿地,把碉堡保留了下来,让整条道路为之扩宽了不少,道路上车流量很大,人来人往的,这座碉堡似乎在时刻告诫着过往的行人,诉说着那段侵略史,是淮南人应该铭记于心的一段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来到淮南已是午后,饥肠辘辘,一家淮南牛肉汤老店,古色古香的门楼吸引我俩走进,食客很多,说明找对了,热气腾腾的牛肉汤,外加大饼小菜,美味可口。淮南,古时候称:州来,安徽地级市,中国能源城,旅游城,主要能源煤炭,地属淮河以南,周边河流众多,是中州咽喉,江南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滁成线骑行重点是“寿县古城”,故淮南只是路过不做停留。</p> <p class="ql-block">品过美食,继续向寿县骑行,20公里后来到寿县古城。一座近千年的古城展现在眼前,迫不及待骑车入城,一睹古城真面目。</p><p class="ql-block">【寿县古城】隶属淮南市,古城坐落在淮河以南并于之相邻,至今9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中华大地保存下来的七座古城墙之一,也是最完整的一座城墙。</p> <p class="ql-block">寿县古城有东南西北四个门,外形略呈方形,依据风水理学,可谓是天园地方,入城由南门而入,顺时针游览,闭合后再有南门而出(自我理解,这叫顺应天意,吉祥!)。</p> <p class="ql-block">寿县古城墙,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始建于宋,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明清时曾多次修葺,已历经900多年。寿县城墙有四门,东门称为宾阳,南称为通淝,西门称为定湖,北门称为靖淮,而四门的瓮城也依然保存,寿县城墙作为宋至清代古建筑,同时也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结晶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进入古城首先要跨越古城护城河大桥,河面宽约50米左右,过了护城河,南门城楼清晰可见,入城门一色青石板路,岁月的磨砺,使其表面光滑细腻,凸凹不平,沿着青石板路穿过拱形门洞入古城,而后拾阶而上,蹬至楼顶,纵眼古城墙,向两侧延绵纵深,墙体外侧用青砖由底往高退台砌筑,墙身用挖护城河时的泥土堆积夯实而成,墙体内测呈缓斜面,由顶至地面,且可行人,城墙高约3~5米,上面宽约2米可行人,顶面用青石板铺筑,设有城墙垛,墙垛设有观察孔、射击孔,高近于人高,可用于防身,城墙全长7147米,拐角建有四个角楼,用于观察敌情。东西南北门楼均设有翁城,石闸门,清一色的青砖砌筑和青石板铺筑,十分坚固,门楼青砖瓦房,木质门窗,典型的徽派建筑文化。古城内最值得研究学习的是排水设施,简单的讲就是,城内的水可以排出城外,城外的水不能进城内,这就是设置排水设施的奥妙与科学。与此同时城墙体修建时,外墙建有防洪水冲刷的圆形外型,就古城排水设施的设计,体现了寿县古城的保存价值。一块块砖瓦,一块块青石板,斑斑痕迹,写满了岁月的久远,沧桑的古城墙,记载着历史的更迭,900年来生生死死,多少轮回?一座城池,一部华夏史,与现代城市相比,更凸显了它的研究价值与保存价值。新时代的国强,让这里的人们不再为淮河的泛滥,颠沛流离,也印证了毛主席提出的: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p> <p class="ql-block">寿县这座古城是因战争古人建了这座城,因洪水后人保存加固了这座城,再后来为了弘扬中华文明史,开发旅游业,当代人不懈的修善这座城。</p><p class="ql-block">今天人们看到寿县古城,是一座完整的城池,即有古战场的残迹,也有防洪加固的痕迹,更有修善的印迹。</p><p class="ql-block">游览古城人们不会忘记“淝水之战”留下的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八万晋军对八十万后秦军,大胜秦军,“史记”中就有记载),战火纷飞的年月久已,随着时光流逝,大多数人已经记不清这段历史,走进寿县古城重温历史经典,上一堂现场版的历史课,胜读十年书!</p> <p class="ql-block">游古城夫人小结:古城墙东西南北门雄踞,城墙绵延形成一个闭合圆,骑行绕行一圈7公里。斑驳的墙砖,缝隙间的小花,无声地诉说,你我皆过客,半世的凄凉谁人解,唯有清风明月人间留。</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定远古城~寿县古城墙 </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106km 累计:198km</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p><p class="ql-block">昨天,一来骑行距离长,二来游玩寿县古城比较累,所以今天调整一下骑行距离,目的地选为:颖上县。清晨伴着第一缕阳光启程,从古城内通过,出了古城西门,骑行进入了绿油油的田野,一条村道弯弯曲曲的在农田中穿过,直通淮河渡口,村道两侧栾树花盛开着挂满了树梢,一排排水杉整齐的排列着遮去了清晨的阳光,两侧的农田种满了叫不上名字的农作物,村庄淹没在绿色环绕之中,随着车轮的滚动,留下的是恬静的乡村。</p> <p class="ql-block">骑行10公里来到淮河渡口,淮河中国第三大河流,第一次零距离亲近,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乘坐渡船过河。</p> <p class="ql-block">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当代已被列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桐柏山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于江苏省扬州市三江营入长江,流域地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全长1000公里。今天的淮河,河堤治理的不再会出现昔日的决堤,洪水泛滥,两岸的百姓安居乐业,淮河成为了当地人的母亲河。渡过淮河沿024县道骑行,景色依旧,骑行几公里后进入345国道,沿着345国道直奔颖上县。</p> <p class="ql-block">沿345国道骑行40多公里来到颖上县,颖上县,第一次知道了它的名字,也开始了解颖上,颍上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与颍河交汇处、淮北平原最南端。</p><p class="ql-block">颍上历史悠久、人文蔚盛,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隋大业二年(606年)改称“颍上”,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颖上县文化积淀丰厚,春秋时期的管仲、鲍叔牙,战国时期的甘茂、甘罗都出自颍上县。</p> <p class="ql-block">颍上县还是花鼓灯艺术和推剧的发源地。来到颖上县选择【管仲老街】游玩。</p> <p class="ql-block">管仲老街,因管仲而建,管仲,字仲,原名管夷吾,安徽颖上人,春秋齐国国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法家之父,军事家,经济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来到管仲老街,醒目的管仲老街牌匾竟然是东波居士题字,门楼木制结构,体现了徽派木雕精湛的技艺,飞檐翘脊,青瓦铺顶,特色鲜明,壮观大气。老街不要门票,我俩推车入街,进入大门沿着青石板铺的路面漫步老街,游人寥寥无几,继续着以我俩为主体的专场游玩,因游客少的原因,街两侧商铺绝大部分关门谢客,十分萧条,只有到了夜晚,管仲老街才会热闹起来,老街建筑古色古香,一条小河穿街而过,有一座三镜桥,其有三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体现了骑行读万卷,明事理,知古今的理念,随着结束管仲老街的游玩,同时也结束了今天的骑行。</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寿县古城~颖上县</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58km 累计256km</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p><p class="ql-block">原计划今天的目的地是阜阳市,因阜阳市太和县昨晚突然发现三例病毒携带者,封城!前方界首市管控,河南周口市凡进入者需要隔离,无法通行,导致后面的行程不能按照攻略骑行,因此选择由低风险区通过,继续滁成线骑行,调整后线路:阜阳市~临泉县~上蔡县~漯河市~许昌市,原计划线路:阜阳市~太和县~界首市~周口市~许昌市,行程距离没有大的增减。离开颖上县沿345国道一路狂奔,路过阜阳不敢停留,穿城而过,阜阳市区非常干净,没有太高的大厦,街道宽敞,整齐有序,绿树成荫,只是不能停留稍感遗憾!今天一路都在国道上,平坦的道路,金黄的玉米在路上晒秋,一派丰收祥和的景象。中途路过“颖上西湖”,远眺公园,湖水干涸,门庭冷落,空无游客,在国道路边找一家餐馆匆匆吃过午餐,继续沿国道骑行,下午4时到达临泉县。</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颖上县~阜阳市~临泉县</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110km 累计366km</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p><p class="ql-block">临泉县,古称:沈地,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是安徽省的西北门户,位于黄淮平原的西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与河南省搭接。昨天下午来到临泉县入住尚客优,就行程码、核酸费了一番周折,酒店工作人员以为我们是从太和县来的(这是我多此一举说的,反倒搞成大误会了),报告了社区,工作人员火速来到酒店,经过一番认真检查,搞清楚是从颖上县来的,这才算消停了,否则要被隔离的,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果!经此一番折腾,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它是真的!疫情如战场,严防死守、全民皆兵,经历这一次足以让我记忆一辈子!</p><p class="ql-block">清晨,离开临泉县继续沿345国道西征,去往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离开安徽最后的这一段路白庙镇~关庙镇,是我见过最乱的国道管理,这里的人们可以讲没有交通法的概念,345国道上被当地商贩基本占满,所售商品占用了半个国道,行人慢步、聊天在国道上,电瓶车逆行、乱窜,把本就车流量很大的国道,堵塞的只留下一条单行线,道路两侧用“脏乱差”一点也不为过。沿着345国道骑行36公里来到关庙镇,关庙镇隶属临泉县,与河南省接壤的最后一个镇子,到此安徽省的骑行宣告结束,进入河南省地界第一个镇子~周口市项城市贾岭镇,同时也离开345国道进入村道、县道骑行,深度感受河南这块热土。</p><p class="ql-block">河南省,属于华北平原、黄淮海冲积平原,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p><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进入河南地界,进入眼帘的是一派农业欣欣向荣,华北平原这片土地,千百年来,养育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生生息息,周而往复。离开国道选择县道,走进田野、村镇,亲身感受秋的色彩,秋的硕果累累!二十多公里的水泥路面,虽然已经破损,骑行艰难,却被道路两侧繁忙的秋收场景取代,一片片玉米地、芝麻地整齐的排列着,等待着收割,高耸入云的白杨树屹立在道路两侧,遮去了阳光,路旁、村庄堆满了玉米,人们黑黝黝的面容带着微笑,那是一种丰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伴随着秋的喜悦,来到“上蔡县”,上蔡县是一座千年古县,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这里是华夏第一位丞相李斯的故乡。进入上蔡县城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在毛雨的陪伴下来到蔡国故城。</p><p class="ql-block">蔡国故城始建于西周初,现存城墙高4~11米,宽15~25米,周长10490米,城墙为夯土逐层筑成,每层厚8~14厘米,小夯窝圆底,南城墙三处,西城墙一处,保存较好。</p> <p class="ql-block">李斯,字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出生于战国时期蔡国,蔡国被楚国灭亡后,改为蔡,因古人崇尚西为上,恰是蔡地处于西方,又蔡字取掉草子头,便是祭,故而得名“上蔡”。</p><p class="ql-block">李斯因不瞒小吏一生,胸怀大志,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来到秦国,成为了吕不韦的门客,在吕不韦的举荐下,一步步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大秦丞相,其一生辅佐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尤为《谏逐客令》被秦始皇采纳,才有天下才子唯秦国所用,李斯一生多次陪秦始皇出访,最后一次,秦始皇归天途中,于赵高合谋,篡改遗诏,杀长子扶苏,立次子胡亥为秦二世,后赵高为了独揽大权,害死李斯,腰斩,夷三族,结束了一生,李斯死后葬于上蔡县。其一生格言,通俗讲就是:宁为仓中鼠,不做厕中鼠,李斯用一生诠释了为丞之道,为官之道。</p><p class="ql-block">游览残缺的蔡国古城,在细雨中走过,同时结束了一天的行程。</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临泉县(皖)~上蔡县(豫)</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112km 累计478km</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p><p class="ql-block">清晨,阳光明媚,吸取昨日临泉县教训,找一个地方做核酸,完事后来到蔡明园广场,这里距离酒店非常近,骑行2~3公里便可到达蔡明园,今天的目的地漯河市,里程50公里,不着急,慢慢观赏,兴步进入蔡明园。</p><p class="ql-block">蔡明园外型呈长方形,南北长1030米,东西宽814米,至于为什么是这个数字,可能与佛教有关,广场视野开阔,一眼便可观园区全貌。蔡明园,1995年12月开建,历时11年,大门为6柱5门11式牌楼,高35米,宽75米,南北跨度为15米,柱、梁、舫彩绘,外部由石雕硫瓦、基座彩绘构筑而成,内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座古今结合建筑。正门上方南面写“蔡明园”三个大字,由原国家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亲题;正门上方北面“回头是岸”四个大字由台湾大香山观音禅寺长老、当代世界著名高僧释明乘发师所著,大师俗名陈国勋,祖籍上蔡县东洪乡曾陈村。大门石块雕有四大天王、八大金刚、飞天等形象,其中集花、鱼、伞组成的图案,代表人民期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心愿。</p><p class="ql-block">用大气磅礴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蔡明园牌坊号称“亚洲第一门”,建成16个年头,蔡明园名字的含义:蔡为上蔡,明指明乘法师,园指公园,蔡明园现在已经成为上蔡县举行大型活动以及人们休闲遛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继续深入,一座大鼎高大耸立,这座大鼎名叫“盛世方鼎”,据说是上蔡县出土文物“盛世方鼎”的复制放大品,另有一种说法:权利的象征。最后就是园内建有一座寺庙~御园寺,因不大喜入,故而过寺门而不入,到此蔡明园游览结束。</p> <p class="ql-block">长途骑行不可能面面俱到,每到一个地方总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游览,来到上蔡县,千年古城,历史文化悠久,知上蔡,晓天下,蔡国故城与蔡明园相比,前者缺少修善打造,故城门楼长期以来风吹日晒,除了砖混结构,主体木制、楼顶瓦砾部分破落不堪,牌名、碑名模糊不清,这的确有点“顾此失彼”,反观蔡明园,投资巨大,缺不能充分提现上蔡历史文化,虽然为了“与时俱进”,那也要在突出千年故城文化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即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弘扬现代上蔡文化,何乐而不为?此浅浮说词,仅代表一位骑行者之观念。</p><p class="ql-block">上蔡县是骑行进入河南省的第一个县城,城市不大,街道宽敞、干净,是一座值得来的县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早上9点离开上蔡县沿着345国道骑行,可能是疫情的缘故,车流量较小,华北平原路面没有起伏,一马平川,道路两侧种满了树木,虽已深秋,任然绿绿葱葱的,早晨的阳光照在后背上,暖洋洋的,村庄接着村庄,从眼前掠过,田地夹杂在房前屋后,骑行30多公里,转入县道,这里农村的气息更加浓厚,一片片农田平整整齐,种满了农作物,有的已经收割,有的正在播种,一边观赏一边骑行,不觉中骑行20公里进入漯河市。</p><p class="ql-block">来到漯河市已是午后时分,计划在这里休息,明日到许昌,由于107国道从漯河市穿城而过,车辆繁多,道路尘土飞扬,两侧建筑给人一种脏乱差的感觉,看到这种环境,我俩都有了不想停留的想法,于是决定继续前行。路边找一相对干净的饭馆,用过午餐,匆匆踏上107国道向着许昌骑行,骑行50多公里来到许昌曹丞相府,结束今天的骑行。</p><p class="ql-block">来之夫人的骑后感:上蔡至许昌蔡明园气势雄伟,蓝天白云下伫立,庞大的心胸,容下万古万物。上蔡是李斯的家,走出家门成为仓中鼠,可见环境的力量。骑行在去许昌的路上,暖阳照着土地,劳作的人们,出土的花生,安静祥和丰收充满希望的土地。</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上蔡县~漯河市~许昌</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112km 累计590km</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p><p class="ql-block">许昌休整一天,清晨,蔚蓝的天空一览无云,兴步曹魏古城,高大雄伟的古城门楼与护城河一路之隔,顿足楼前,思绪被拉到公元200年前的时空。</p> <p class="ql-block">沿着工匠精湛技艺雕琢铺就的青石板路,由长方形门洞,进入魏国古都,这里是一条中轴线,连接着春秋楼和曹丞相府,古城内一条10米宽的石板路,两侧建有三国时期(也可以说是东汉末期)风格的商铺,商铺名子基本上采用三国时期的名称,三国建筑风格,大气笨拙,缺乏灵动,然给人一种宏伟之势,以木制为主,见方见园,榫卯结构,各色琉璃瓦的屋顶遥相呼应,相互映衬,风格独特,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曹魏古城改建后,已经浓缩,不大功夫走到了尽头,连接古城的是春秋楼,也叫:关宅,即关羽被曹俘获,在许都曹营所赐宅院,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东汉末年名将。</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关羽兵败下邳,被曹操东进俘获,因曹操惜才,欲招关羽为己所用,特赐宅院于关羽,步入关宅宅门,左侧鼓楼,右侧钟楼,楼内二层分别装有鼓与钟,对称而建,鼓楼是为击鼓所用,钟楼是为计时所用,正对门楼的便是春秋楼,春秋楼是关羽夜读春秋的地方,故而称其为:春秋楼。</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里走,一座宏大的关圣殿,坐落在宅院最末端,这里就是关羽的寝宫,入关圣殿之前左边设有刀楼,内放青龙偃月刀,右边设有印楼,内放关羽的官印,关圣殿中央一座高大威猛的关公金像,威严屹立,大殿现已成为人们瞻仰、烧香、拜关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关圣殿右侧是一处隐蔽的后花园,内建一水池,名曰:雷池,园内建有春秋桥、亭、榭、廊、假山等,这里曾经是甘糜夫人的住所,水池起名雷池,其含义就是讲:不可越雷池一步,从名字可以看出古人用语十分含蓄。</p> <p class="ql-block">关羽的一生【三国志】详尽有记载,而并非三国演义为搏世人眼球改编神化,比如过五关,斩六将,其实只是斩颜良 …怀着敬仰之情,别过关公,穿过一条步行街,来到曹丞相府,一座醒目的“丞相府苑”牌坊,一对雄壮威猛的石狮子左右守护,告示世人“治世”“安邦”的雄心壮志。</p><p class="ql-block">曹操(字孟德),一代枭雄,三国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北方,建立魏国,与刘备,孙权三分天下,未能如愿一统天下,含恨驾鹤西去。</p> <p class="ql-block">曹丞相府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是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奠定曹魏霸业的屯田令和求贤令都在这里诞生。据史料记载,曹操于建安年间迎汉献帝于许昌,进位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加九锡,封魏王。后曹丕篡汉,曹氏府第由相府而王府,复又演变为皇宫。</p> <p class="ql-block">曹丞相府包括三重主体建筑,由前至后分别为体现曹操识人用人的“求贤堂”,体现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议事厅”,体现其文学才华和生活侧面的“赋诗楼”,以及观沧海大型浮雕、诗简等。除塑像、浮雕、文字、故事之外,景点内还采用了木质烙画、脸谱、数码技术、三维图像等新的符号和工具,感受、品味曹操。</p> <p class="ql-block">曹丞相府景点布局,突出层层渐进、一步一景的效果,主要包括帝王街,魏武帝牌坊,魏武帝游园,序厅,求贤堂,议事堂,赋诗楼,藏兵洞,后花园,青梅亭,相府宴会厅,养生馆,古玩、钧瓷和市场,才子街,将相街,佳人街,新三国演义大舞台等。</p> <p class="ql-block">来到赋诗楼,重温曹植七步诗:</p><p class="ql-block">原创七步诗~曹植</p><p class="ql-block">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p><p class="ql-block">译文:煮豆持作羹,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自同根生,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p><p class="ql-block">流传过程中被改成了五绝诗:</p><p class="ql-block">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p><p class="ql-block">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p> <p class="ql-block">曹操与子曹丕统治许都27年,辉煌的一生,书写着华夏的历史,只需天下人负我,难道不许吾负天下人乎?未尽未愿何日重温,就留给时间吧!</p><p class="ql-block">游《曹魏古城》:</p><p class="ql-block">阅古抒怀,知事行路亦;</p><p class="ql-block">读史明理,勿虚时光也;</p><p class="ql-block">飞轮天下,看人生百态乎!</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p><p class="ql-block">长途骑行本就有精彩,也有寡淡,今天离开许昌,一路要么在修路,要么是烂路,给骑行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好在途径禹州市给平淡的骑行带来了一些亮点。</p> <p class="ql-block">进入禹州,一座醒目的大禹雕像耸立在路中央,告诉过往的人们,这座城市与大禹有渊源,禹州有:夏都、药都、钧都之美称,可见历史悠久,不可小嘘!来到禹州让人会联想到三皇五帝,夏商周,尧舜禹远古时代,特别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激励着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禹州也因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在禹州市停留,稍停片刻,匆忙离开禹州,继续沿235省道骑行,出了禹州市区一直到距登封市13公里处,50多公里的路面是本次骑行路况最差的,山地车可能还会好一点,公路车那叫一个难!道路两侧,一片黑灰色,植被不辩绿色,破损的房屋有点不忍目睹,想在路边休息一下,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到处脏兮兮的,更不要说补给点了,路面差,灰尘大,车流量大,艰难骑行于下午时分(具体时间记不得了)来到距登封13公里的一个镇子,才得到了补给。</p><p class="ql-block"> 来到小镇天空开始下起了毛雨,从这里开始路面非常平整、干净,从滁州出发已经骑行600多公里了,第一次看到山,这也意味着告别平原的骑行,开始进入山地骑行与山亲密接触了,出了小镇,夸张的起伏路面,一会爬坡、一会放坡,不多时来到武术之城~登封市,登封城坐落于嵩山脚下,四面环山,景色宜人,带着疲惫之躯入住登封尚客优酒店,雨开始下了,而且越下越大……</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许昌~禹州~登封</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96km 累计686km</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国庆节,举国同庆,恰巧我俩翻越嵩山,就用骑行的方式登高同庆同乐!</p><p class="ql-block">登封,是一座旅游之城、武术之城,依山傍水,幽静、美丽,历史悠久,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与昨日经过的地方环境、城镇建设相比,那就是两重天。登封市地属郑州市管辖,地里位置处于郑州西南,北有嵩山山脉,南有箕山、熊山山脉,其山脉均为东西走向,而且均属秦岭山脉。古时候,秦朝置县时称为:阳城县,后来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一次登太室山封嵩山为中岳之神,同时改阳城县为登封,以此作为纪念,从那时起登封这个名字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昨夜下了一夜的秋雨,真担心今天不能前行,清晨,雨停了,地面湿漉漉的,路面低洼处还有积水,天空阴云密布,气温也下降了不少,骑行在街道上,感觉凉飕飕的,登封城区占地面积不是很大,骑行大约4公里,来到了嵩山脚下的中岳庙,今天计划先游玩中岳庙。</p> <p class="ql-block">嵩山风景区有三个景点组成:中岳庙、嵩山国家重点名胜景区、少林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来到登封往往会被众多旅游景点搞的晕头转向,不知道从何玩起,我要说的是,旅游要有重点,更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针对性的选择,有历史文化背景,有自然风光,相对有名气的景点游玩,而不要跟风旅游,走马观花,拍拍照而已,无所收获,失去了旅游的内涵,</p><p class="ql-block">中岳庙,是道教文化,背倚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前身是太室祠,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后的规制。中岳庙中轴线全长650米,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雄伟,庙中有殿、宫、楼、阁等建筑,庙内还有古代碑刻,汉代至清代的古柏330多棵。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庙成为一座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摘之夫人的一段话:</p><p class="ql-block">一早来到中岳庙,千年侧柏,千年铁人,都在诉说千年故事。</p><p class="ql-block">香雾袅袅,鸟鸣阵阵,放下过去,放眼未来。</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因道教文化缺乏,只能观赏建筑特色,不过今天最为震撼的是:3000多年的侧柏,数量可达330颗,古朴苍桑,盘根虬枝,自然的舍利干提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从这一点让我明白舍利杆为什么叫:神枝!树杆不见皮层,自然形成的树榴,包浆完美,放眼望去一幅活着的立体画面展现在眼前,如一首流传千古的无言诗,一幅立体的画卷,百看不厌,久久凝视,不忍眨眼。</p> <p class="ql-block">无数次骑行遇庙远之,避而不入,中岳庙可以说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走完了全部,吸引我的也许是中岳庙的历史缘故,游览中岳庙,受益匪浅,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深深的吸引了我。</p> <p class="ql-block">离开中岳庙开始翻越嵩山,嵩山位于五岳之中,今天的嵩山大雾弥漫,不见真面目,一条盘山公路银蛇般悬挂在山间,置身其中,如腾云驾雾,爬坡骑行18公里来到少林寺,同时也到了嵩山之巅。</p> <p class="ql-block">算上这次是第三次来少林寺了,无需再去,开始放坡,由山顶盘旋而下,下至山底沿着平坦的大道骑行,于傍晚来到今天的目的地~洛阳龙门石窟,结束一天的骑行。</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登封~中岳庙~少林寺~龙门石窟</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77km 累计763km</p> <p class="ql-block">第十天</p><p class="ql-block">今日休息,游【龙门石窟】:</p><p class="ql-block">清晨,细雨绵绵,离开宾馆,扫码骑共享电摩托去景区,非常方便,来到龙门石窟西北景区,入园,穿过清静的龙门老街,进入无字石碑林,石碑形状各异,初看杂乱无章,细看讲究有序,为什么碑无碑字?这要从华夏第一位女性皇帝,也是至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说起,武则天自幼家父就以男孩教之,长大后入宫,做宫女的这段日子里,并不出众,也未开挂,在宫中服侍多年她才混了个武才人的头衔,命运似乎没有偏爱她,还没有得到陛下的宠爱陛下就病入膏肓了。不过,照顾生病的李世民成了武则天的任务,此时的李世民才看清楚自己身边有这么一位美丽聪慧的佳丽,可惜已经来不及了,不过在交谈中李世民感受到武则天的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驾崩生前宠幸的妃子是要陪葬的,巧合的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悄悄的喜欢上了武则天,对于武则天来说此时的李治就是救命稻草,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李治的帮助下她重获新生,并且称霸后宫,李治去世后她便掌握了大权建立后周,成为第一个女君主,大唐盛世拉开了序幕!</p><p class="ql-block">武则天绝对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葩,她从不按常理出牌,一般情况下,作为君主恨不得长篇大论地给自己写下碑文,让后世人敬仰自己的功德。可是,这位传奇女性偏偏不走寻常路,她给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这可难倒了后人,她写下这无字碑到底有何用意呢?有人说她立下无字碑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她为自己的行为忏悔,可有人说她是一位明君对得起百姓,为何要忏悔呢?</p><p class="ql-block">另有其说,这还要从她出生的社会说起,古代社会都是男权社会,她挑战天下人,本来就逆天而行,况且为了登基,她杀死很多人,就连她的子女也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作为一名母亲她心中有愧,她是如何登基的没有人比她清楚,一人功成万骨枯,皇位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的,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二种说法:就是她自认为功绩很大,已经没有文字语言可以形容了,所以才立下无字碑。</p><p class="ql-block">前一种说法,如果用在寻常人家,方可顺理成章,而用于帝王过于牵强,后者之说,十分符合武则天的真实内心。</p> <p class="ql-block">《武媚娘传奇》有曰:无言立无字碑眼带泪,功过随人是非我无悔。如真能再世轮回,愿来生落户山水,寻常布衣家有你陪。这是武则天生命最后时刻的真实感受,还是女人本性的瞬间渴望,无从知晓,如同无字碑没有碑文。</p> <p class="ql-block">目睹了无字碑,继续沿一条石板铺就的步行道弯弯曲曲的穿过碑林,直通景区,进入景区沿河而行,此河便是:伊河。</p><p class="ql-block">伊河在大禹开凿龙门之前,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不分东西两山,伊水在龙门山以南被阻隔,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堰塞湖,伊水因受阻于此山无法向北流出,不断汇集,变成了一片汪洋,时常洪水泛滥,因此,大禹召集当地老百姓,凿开龙门山,使龙门山分为东西两半,伊水便得以从两山中间向北流出,伊水流出后与洛河交汇,而后流入黄河,奔流入海。龙门山是现在东西两山的统称,在其被伊水(伊河)分为东西两半后,其东山在武则天建香山寺后称为“香山”,而西山则继续称“龙门山”。</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里走,一座百米跨度的拱形石桥进入眼帘,这便是龙门大桥。大桥与龙门山相连,穿过龙门大桥拱形门,步入龙门石窟主景区。</p><p class="ql-block">龙门,乃大禹治水时所建,相传“鱼跃龙门”就从那个时候流传至今,传说当时伊水相传,禹辟伊阙以后,水流湍急,游息于孟津(今洛阳下辖县)黄河中的鲤鱼,顺着洛、伊之水逆行而上,当游到伊阙龙门(今洛阳龙门石窟所在地)时,波浪滔天,纷纷跳跃,意欲翻过。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故而李白在诗句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鱼跃龙门,又称鲤鱼跳龙门、鲤跃龙门等。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事业成功或地位高升。</p> <p class="ql-block">石窟凿于“龙门山”西面山体之上,与伊河相邻,河对岸便是“香山”,两山遥相呼应,河岸万条垂柳绿成绦,微风吹过垂柳在河面上飘荡,雨开始下了,天空云雾笼罩,细雨绵绵,龙门似烟雨江南一般,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龙门地区的石窟始凿于北魏,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渐渐的石窟展现在眼前,一座座洞穴,如马蜂窝,密密麻麻的,大小不同,洞口外形各异,石窟开凿在山体之上,尤为壮观,走进细看,三个结果:其一是石洞中空空也!其二是洞中有石像,但绝大部分没有头颅,其三部分石窟外罩施工网在施工,具体做什么不得而知。后来了解方知,空洞中的石龛已被窃走!走遍长约1千米的石窟,其结果基本上一样,让人的心在滴血,惨不忍睹!</p> <p class="ql-block">好在武则天用自己两万贯胭脂钱开凿的“卢舍那大佛”完好的留了下来,这座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容貌雕刻的,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一双秀目微微凝视下方,露出祥和的笑意,宛若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到此才感受到古人鬼斧神工的石雕技艺,精湛的雕刻和绘画技艺,难以想象没有任何外力,起吊设备,把一座山体开凿成像,是如何做到的,顿足石像前,久久不能释怀!</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是报身佛,意为光明遍照,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p> <p class="ql-block">因卢舍那大佛的壮观,低落的心情开始膨胀,好奇心徒增,继续往前游览,来到一座石洞,此洞是烧制燃料所用,再往前是药窟,据记载开凿石窟时,研制出能治70多种病的药,这的确有点神奇,到这里龙门石窟草草游览结束。</p><p class="ql-block">来龙门石窟前相关资料是这样介绍的: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p><p class="ql-block">实地游览龙门石窟,与介绍相差甚远,一座千年石窟,本是华夏大地,更是世界的宝贵财富,却因战乱、贫穷、以及人类的贪欲,让其残缺不全,所剩无几,实乃民族之大不幸!</p> <p class="ql-block">壮观也罢,遗憾也罢,继续游览,跨过伊河,伫立桥头,龙门石窟一览无余,历时1400年的开凿,虽是皇家石窟,但它也是中华之窟,而今却是如此这般景象,伊河缓缓流淌着,流入黄河,奔腾入海不复还。</p><p class="ql-block">走进香山(东山),首先游览东山石窟,石窟开凿在东山一处U形半山腰,拾阶而上,拾阶而下,石窟规模不大,用不了多少时间便可游览完,石窟佛龛数量不多,和龙门石窟一样,残缺不全,如出一辙。</p> <p class="ql-block">离开东山石窟前往香山寺,香山寺内建有,乾隆皇帝游香山时的御碑亭,亭中石碑上书: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出自乾隆《香山寺二首》,还有让乾隆赞不绝口的精致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香山寺内有一座蒋宋别墅,是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地方政府选择香山寺南侧建了一幢两层小楼,被称为蒋宋别墅。以“避寿”为名,实则布暑“西北剿共”计划。其次香山居士白居易投资的“九老堂”也建于此处。</p><p class="ql-block">继续往前,也是今天的压轴戏游览:白园,白园乃是白居易的墓地,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曾经任太傅,故又称:白太傅,又因白居易喜爱香山,在香山居住长达28年,而又得名香山居士,生前有言,因此死后葬于香山“琵琶顶”,其一生留给世人3000多首诗,广为流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p> <p class="ql-block">到此,游【龙门石窟】告一段落,虽有不尽人意之处,也颇感震撼,上万个佛龛,就像时间的伤口,黑洞凝固了生命的希望,无语,无望,却有情,俯瞰伊河,日夜奔流,名利任人忙,乾坤容我静,变的是游客的脚步,不变的是龙门山,下了一天的毛雨不知何时停了,午时,继续共享充电摩托车,返回酒店,明天继续往前骑行。</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天</p><p class="ql-block">晨起,云雾笼罩很低很暗,要下雨的迹象,离开酒店,前往洛邑古城,骑行10公里来到洛河,洛河古称雒水,黄河右岸重要支流,因河南境内的伊河为重要支流,亦称伊洛河,洛河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黄河交汇为中心的地区被称为“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发祥地,河洛文化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洛河全长447公里,河南境内占336公里,至今有6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过了洛河也就到了洛邑古城,洛邑系洛阳古时的旧称,由古至今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历经十三朝古都,其被喻为文化圣城。千百年来,洛邑地区逐渐形成了汉族文化与多民族文化共融、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交错,乡野文化与宫廷文化同息的文化特征,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林增添了一副深邃而博大的区域人文的精神画卷。</p> <p class="ql-block">洛邑古城坐落在洛阳老城区,与洛河相邻,步入古城,跨过护城河,一座高耸的塔屹立中央,这就是~文峰塔。旧时人们登顶文峰塔,纵览洛邑景色一览无余,因此在老百姓当中流传:洛邑文峰塔,离天丈七八。现在人们看到的文峰塔是经过修善后的,文峰塔建于宋,毁于明末战火,清初重建,塔高约30米,是目前洛阳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古塔。旧时建筑高度比较低,不像现在高楼云集,直入云霄,故而旧时人们描述文峰塔的高度又如此写道:邑楼高百尺,上可摘星晨,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p><p class="ql-block">故纸堆里的故事,野史的传说,老百姓口中的故事,有道是:洛阳地斜,自古有之,老城有个传说,说是北宋年间,西京洛阳留守衙门里来了位白发长者,他给留守官提了个建议:在洛阳城东南角建一座高塔,理由是洛阳城西北高隆、东南低洼,地势不平,不利于聚气,难保长久平安。若在东南角建高塔,让塔顶与城内最高的西北角相平,便能调和风水,填补缺陷,留守官认为言之有理,便征调劳力、物资,在东南的护城河旁建起这座文峰塔。</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旁又一湖,名曰:新潭,始建于隋朝,盛唐时期,新潭与漕渠之间的水道可泊万艘漕船,新滩水域面积颇大,是当时文化交流的中心。而今的洛邑古城是在古迹的基础上,与现代建筑文化相互融合的浓缩版,因此洛邑古城占地面积非常小。围绕新潭四周建有外形各异的木制楼,小桥流水,体现洛邑古文化的雕塑,以及琳琅满目的商铺,还有保留下来的古城墙遗址等,相互映衬,环绕一周,惬意之感,溢于言表,处处悬挂着的红灯笼,给节日的古城增添了几分色彩。</p> <p class="ql-block">游玩洛邑古城刚刚结束,雨开始下了,骑行前往义马市,一开始雨还小,出了洛阳市进入310国道,开始刮起了风,而且风越来越大,夹杂着雨水,打在身上,冰凉难忍,在雨中骑行30多公里,进入新安县境内,同时一座关隘也进入了视线,这便是汉函谷关。</p><p class="ql-block">新安函谷关,又称汉函谷关、汉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城东500米处的城关镇东关村,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由汉楼船将军杨仆所建,已有2100余年。</p> <p class="ql-block">作为洛阳通往西方的“第一门户”,新安函谷关东指洛都、西望长安,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誉,为“洛阳八关”之首、“丝绸之路西行第一关”,原函谷关旧址在灵宝市。因疫情不开放,只能在外围观之,汉函谷关旧址坐落在峡谷之中,站在国道上可观全景。</p><p class="ql-block">此时大雨倾盆,路两侧无处避雨,任凭雨水往身上浇灌,眼睛被雨水模糊的看不清,路面开始流水了,前往新安县的道路因是上坡,路面流水夹杂着黑水沿着路面由高处往下流,骑行十分艰难,但又不能停,只能艰难的慢慢往前骑行,骑至新安县城,全身衣服早已被雨水浸透,浑身冰冷难忍,路边找一家酒店入住,原计划目的地义马市只能明天再去了,真可谓:人不留,天留人。</p> <p class="ql-block">游【洛邑古城】之感:一条流动的洛河,养育着百姓生生息息,一座千年古城,记载着华夏文明史,十三古都洛邑,厚重而深远,朝代在更迭,岁月在流失,不变的是中华文明!</p><p class="ql-block">事后夫人有句段话这样说的:一路的风,一程的雨,风雨兼程到新安县。雨中骑行路边宿,心中无雨都是家。</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龙门石窟~洛邑古城~新安县(河南)</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45km 累计808km</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天</p><p class="ql-block">昨夜的雨下了一夜,天亮还在下,气温也下降到10℃,中午雨开始小了,整装出发,本来想在新安县休息一天,顺便等雨完全停了再前行,可天气预报明天中雨,想想还是往前骑行,主要是新安县的吃住条件有点差。秋天雨水冰凉,打在身上寒气逼人,非常难受,这段310国道路面不是太好,车轮常常会掉进路面水坑,十分危险,好在距离义马市不远,天气好像有意和我们过不去,如同昨天,又开始肆无忌惮的下了,只能继续大雨中骑行10多公里,下榻义马市酒店,结束雨骑,蓄力三门峡。</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新安县~义马市 骑行里程27km 累计835km</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天</p><p class="ql-block">两天雨骑了,早上如天气预报一样雨继续在下,而且是中雨,不见有停的迹象,国道边上的酒店比新安县的酒店还差,吃饭要走几公里才有饭馆,不想停留,雨中骑行又心有畏惧,决定打车前往三门峡,侥幸网约一辆货拉拉,大雨中行驶70公里到达三门峡,入住尚客优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十四天</p><p class="ql-block">昨天打车来到三门峡,实属无奈之举,事实证明是正确的,首先雨非常大而且一直在下,其次一路坐车70公里过来,310国道的路况非常差,路面积水也比较多。到三门峡因疫情我俩没有24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原计划的维也纳酒店不给入住,后联系尚客优酒店可以安排,冒雨骑行前往酒店入住,深刻体会了一把人间炎凉,被无情拒之门外的无助!这是第二次来三门峡,现如今的三门峡变化很大,城市规划、建设的都非常好。</p><p class="ql-block">三门峡,河南省地级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三门峡有“五山四岭一分川”之称,西接关中,北邻三晋,东守中原,境内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等连通南北,是连接豫晋陕三省、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交通枢纽城市。同时,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国文化都发源于此。</p><p class="ql-block">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辖区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因古时崤山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塞,三门峡又称“崤函”。</p><p class="ql-block">连日来雨一直下个不停,让骑行不能正常进行,冷空气袭击让骑行雪上加霜。清晨,乌云密布,但没有下雨,离开三门峡沿310国道骑行,路况非常好,举目远眺山峦延绵起伏不绝,黄河由西向东流淌着,沿黄河逆流而上,岸边已经被打造成了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三门峡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脉,山峦起伏,延绵不绝,植被茂密,苍翠欲滴,骑行几公里来到天鹅湖,顿足打卡,这里是天鹅的栖息地,每年11月到次年的3月份,天鹅湖都会迎来上万只白天鹅,故而三门峡又有“天鹅城”的美誉,这个时间段没有白天鹅,也不能入园游玩,疫情闭馆,继续前行,路边的粉黛乱子草一抹红色,十分喜气,忍不住停下来拍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310国道道路平坦起起伏伏,连续几天的雨水把路面冲洗的干干净净,道路两侧雨后的植物更加郁郁葱葱,气温虽然比较低略感凉意,但丝毫不会减少前往函谷关的迫切之情,骑行36公里来到函谷关。</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函谷关历史上有三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另一处叫做魏关,遗址距秦关北5公里处,但在建设三门峡拦洪大坝时已被淹没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进入函谷关景区,首先看到的是“道通古今”的仿古牌坊,有此往前,沿着步行道走过开阔的广场,一尊高33.3米的老子金色铜像屹立中央,《道德经》全文分别采用篆体和楷书雕刻于断壁石墙之上,石墙长365米,高12.3米,如此宏大的石刻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仅从数字而言,365代表一年有365天,12.3与33.3寓意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到此人们会纳闷,函谷关为何如此展示老子与道德经?后来了解到,打造函谷关景区,目的就是让游人来到这里可感悟圣贤老子的智慧,作为《道德经》诞生地的函谷关,希望以“道德天书”为载体,引起游客对《道德经》以及老子文化的兴趣,说到这里便可知其从入园开始道通古今的牌坊,到老子铜像,再到道德经石墙的用意了。</p> <p class="ql-block">老子,姓李,名耳,子聃,号伯阳,早年任东周守藏室之史,春秋末年,圣贤老子西行隐居,从东都洛阳出发,途经函谷关,应当时函谷关关令尹喜之邀请,在关内住了五个月,写下了道家开山巨作五千言《道德经》,被称为是东方智慧的结晶,它对我们整个民族文化心理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今天国人构建和谐精神家园,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p> <p class="ql-block">随着感受震撼人心的五千言石墙,瞻仰老子铜像,沿着中轴线步入“道家之源”,继续前行便是“太初圣宫”,太初宫就是当年老子箸五千言的地方,也可以说道之源头,如今太初宫已经成为国内外信仰者瞻仰、祭奠老子的主要场所。太初宫左后方,山丘上建有人们熟知的孟尝君“鸡鸣台”,沿着右后方一条幽静的小道,来到函谷关景区的核心“函谷关”,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我国建置最早的关隘,因其“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现在的关楼是1992年,灵宝市政府按照四川省青羊区出土的汉画像砖上的函谷关东城图像即原古关图形,投资重建了关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横卧于函谷,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一座天然屏障。</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古道淹于狭窄深谷之间,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踏上这条古道,千年的喊杀声仿佛响彻于山谷,久久回荡。</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一座千年关隘,在《史记》与众多诗书中常常出现,可见其地里位置的重要性,大秦帝国的北大门,函谷关历史以来战火不断,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函谷关战火连年不断,老秦人饱受战火的磨难,从“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中就可以看出战争对秦人意味着什么?函谷关虽不见千年痕迹,也被修善后的殿、宫、楼、关口等惟妙惟肖的制作、建造所折服,历史已经久远,留给后人的是“悟”,函谷关一座关隘,见证了千年的历史变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沿着历史的长河继续前行,去见证更广的未知领域!</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观后感:雄关秀色纵千里,万马嘶鸣乃我何?紫气浮关仙人至,千古流传五千言。</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从现在的角度、视野纵观全貌,并不见古时的地势险要,高速路、国道、县道南北贯穿,昔日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壮观场景,早已淹没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函谷关是我心心念念的关隘,一直以来想一睹函谷之雄壮险峻,仅从现状来看与想象相差甚远,修善复制的关隘,给我的感觉总是有点假,反而思之,用客观理性的思维游览函谷关,千年的古迹不可能完好的保留下来,能够把函谷关建造如此,足以!</p><p class="ql-block">结束函谷关的游玩,沿着灵函路骑行,这是一条通往灵宝市的旅游道,小道一侧是无名溪流,一侧是精心打造的景观带,道路弯弯曲曲的平整干净,骑行15公里来到灵宝市,结束今天的骑行。</p><p class="ql-block">灵宝市,属河南省县级市,由三门峡市兼管,位于河南西部与陕西省搭界。</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三门峡~天鹅湖~函谷关~灵宝市</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48km 累计885km</p> <p class="ql-block">第十五天</p><p class="ql-block">久违了的无雨天,虽然云雾笼罩,也已经感到上帝的恩赐,离开灵宝市,沿着乡村道路骑行,雨后的乡村路低洼处积水严重,部分路段泥泞难行,几公里的乡村路深刻体验了当今河南农村的新面貌,田野、果园硕果累累。离开乡村路进入310国道沿黄河逆流而上,黄河时隐时现,伫立桥头眺望,村庄被绿色环绕,在云雾的轮罩下犹如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道路两侧品种繁多的果树挂满了枝头,柿子红彤彤的,花椒青红相映,小米饱满的悬挂在枝头上,骑行15公里午时来到干头村(豫陕交界地属河南),完成了河南地界的骑行,开始进入陕西境内,黄土高坡的景色渐行渐浓,同时宣告着结束平原骑行。</p> <p class="ql-block">告别平原,进入山区骑行,山区道路自然是爬坡、放坡蜿蜒曲折,骑行66公里来到潼关黄河古渡,这里同样是游客寥寥无几,推车入园,黄河就在眼前,川流不息的黄河缓缓流淌着,古渡口已经没有了往日汹涌澎湃、湍流不急的壮观景象,潼关古渡、码头 、潼关古城等,随着建国初期三门峡黄河水利发电站大坝的建成,或迁移,或随水位的提高淹没于黄河之中,现在看到的都是新建的。</p><p class="ql-block">潼关古渡位于古城景区北部,金三角风景区内,西岭长安与渭河、洛河交汇,南靠女娲山,北依黄河与山西隔河相望,地处黄河金三角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汇处,伫立黄河岸边,宽阔浩瀚的黄河水面,没有了昔日的波涛声,古渡口也不在有船工的号子声了,取而代之的是古渡口旅游码头,在这里可以亲身体验:一日游三省,一船走三河的神奇,来到这里可以让你实现“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夙愿,也可饱览“天下黄河第一湾”的壮丽景观。</p> <p class="ql-block">历史久远,万马奔腾,战马厮鸣的古战场早已被岁月的长河淹没,曹操平定关中雄霸北方,人们为了纪念曹操,把打败关中联军的地方成为“曹公渡”,曹公渡对岸就是名气远扬的“风陵渡”,沿着风景区继续往前骑行,不远便是潼关古城,来到古城已是午时,一条街道商铺大部分关门谢客,长途跋涉腹中空空,选一家饭馆用餐,这是入陕的第一餐。</p> <p class="ql-block">午餐期间,闲聊得知,潼关古城早已不复存在,古迹早已淹没在黄河之下。如今,潼关古城的居民全部早已迁移到潼关县城。潼关古城原址对面有一座山头,政府已征购,正围绕山体建设新的潼关古城,饭馆老板就是山上的农民,征购土地后迁到山下的,没了天地,做起了生意。</p> <p class="ql-block">用过午餐,骑车爬坡至山顶,古城正在修建,而非古城,实是商家借古城之名搞房地产开发,一种被愚弄之情有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潼关是陕西的门户,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故事,比如李自成潼关之战败走商洛,曹操平定关中等,让潼关家喻户晓,伫立黄河岸边,让人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离开潼关古城沿着赤北路骑行,路两侧景色秀丽,路过三河口打卡留念,三河口是渭河、洛河、黄河三河交汇的地方,称其:三河口。</p><p class="ql-block">见与未见,潼关都是历史古城,几千年的原貌是不可能保留至今,修建是为了还原,百年之后不也成了“古城”了吗?</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经过华阴市,来到华山景区入住,相约明日~华山论剑。原计划此次骑行不登华山,临时决定远道骑行而来还是用一天的时间,体验登华山的感受,领略华山之险峻。于是乎连夜开始攻略华山一日游的线路,由北线坐缆车上,西线徒步下,反倒有点期待明日与华山的亲密接住,渐渐的进入了梦乡…</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灵宝市~潼关古渡~潼关古城~华阴市~华山景区</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93km 累计978km</p> <p class="ql-block">第十六天</p><p class="ql-block">今天是骑行以来最憋屈的一天,昨天来到华山景区就是想今天登华山,哪里想到,早早来到华山景区售票处,当头一棒,想要登华山,要有“三天两检”,其意思是:必须在陕西住三天含三天以上,两次核酸,核酸间隔12小时以上,这是什么规定?怪不得我们来到售票处,几乎没有游客,只有工作人员无聊的在“吹牛”,政府规定没有办法,也不可能等,只能带着失落的、愤怒的心情,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刚刚回复平静的心情,没有多久,就被无情的打进地域,来到渭南,在老街吃点东西,本想今天早点休息,哪里想到,因疫情突发,就差一点点,被封在渭南,原计划在渭南住一晚的,可是所有酒店今天政府通知不接待来客,这与晴天霹雳有何区别,雨开始下了,无奈沿310国道在雨中骑行30公里,来到临潼区入住。</p> <p class="ql-block">骑行华山景区~渭南~西安临潼区</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93km 累计1071km</p> <p class="ql-block">第十七天</p><p class="ql-block">一挥昨日之不快,清晨伴着久违的太阳开始新的征程,临潼因华清池而名扬天下,人人皆知,来西安华清池是必打卡之地,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向渭河,倚骊山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杨贵妃雕塑舞姿婀娜,一首长恨歌感人至深,流传千古,骊山景色宜人,一抹翠绿,受疫情的恐吓,只是走马观花的沿外围看看,没能入景区游玩,完美错过。</p> <p class="ql-block">疫情让西安处处防备森严,原计划游玩西安取消,离开临潼区,沿210国道骑行30公里,来到西安古城墙,边看边走,从中山门进,和平门出,不做停留,继续沿210国道骑行,30公里后来到滦镇,滦镇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南部,地势南高北低,滦镇是由210国道进入秦岭山脉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来到滦镇意味着翻越秦岭山脉拉开了序幕,同时滁·成线骑行进入精华段。秦岭,一点都不陌生的名字,早在读书时期,坐绿皮火车穿越秦岭,秦岭的名字就熟记于心,后来与家人开车沿高速走过秦岭,然,记忆之中,除了绿色的大山便是过不完的隧道,对于秦岭的认知仅限于此。</p><p class="ql-block">时隔多年用骑车的方式翻越秦岭山脉,的确让人感到激动、疯狂!也有点迫不及待,2022年10月9号午时,由滁州骑行1132公里,途径记忆不清的市、县、镇、村,走国道,穿乡道、村道,来到秦岭脚下,开始秦岭之旅,这是一条艰难之旅,挑战自我之旅,至于有多么艰辛只有经历过后方可知晓,接下来随着车轮的转动,记录翻越秦岭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翻越秦岭有几条路线,开始计划沿108国道骑行,经汉中入川,后来一路了解108国道大车多,路况差,尤其是今年7月道路被洪水冲垮,正在抢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住宿、补给无法保障,故放弃108国道,决定选择210国道骑行,经汉中入川。来到秦岭210国道进山口~滦镇,高大的写有“盛世长安”的大鼎,屹立于山口中央,成为了入秦岭山脉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210国道入山口位于滦镇沣峪口,这里也是中国·秦岭分水岭自行车爬坡赛的起点。</p><p class="ql-block">秦岭华夏独有的山脉,位于陕西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脉,秦岭其独有的地理位置,阻挡了南来的热气流北上,也阻挡了北方南下的冷气流,故而成为了南北分割线,同时也成为了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秦岭山脉南邻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邻喜马拉雅山山脉,北邻黄土高原,东邻华北平原,华山、嵩山、大别山等均属秦岭山脉的余脉,八百里秦川自古以来物产丰富,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汉朝刘邦时任汉中汉王,拜韩信为大将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灭秦,建立了西汉,三国刘备时任汉中汉王,后平定益州建立蜀国,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三足鼎立…</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八百里秦川也是文人骚客,常来常往的顿足之地,隐身之地,而今秦岭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圣地,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休闲纳凉,秋天绚丽多姿的迷人景色让人留恋忘返,冬天秦岭银装素裹,无论何时来,都会让人收获颇丰,满载而归!</p><p class="ql-block">沣峪口,从这里开始秦岭骑行之旅,出发,首先进入眼帘的是,道路两侧琳琅满目的餐馆,酒店,宾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非常热闹,这里就是滦镇。</p> <p class="ql-block">特别幸运的是今天是疫情封山后开山的第一天,这事晚上住民宿,老板告诉我们才知道的,又赶上是星期天,所以才如此热闹。</p><p class="ql-block">进入沣峪口就开始爬坡,进山之前稍作休息,考虑到我俩已经骑行1000多公里,体能消耗太大了,必经夫人第一次骑长途,而且早上我们是从临潼区出发的,担心体能有问题,选择骑行10公里到石峡沟住宿民宿,减少明天挑战分水岭的难度。</p> <p class="ql-block">一进山便开始爬坡,一直爬,没有缓冲带,坡度越来越大,低头看码表4~8%之间变化,弯道处更大可达10%以上,骑累了歇歇,见到美的景色停下拍拍照片,边骑边看,就这样一路前行。</p><p class="ql-block">210国道沿沣河而建,遇山劈山,过河搭桥,路面是柏油马路,非常平整,山体防护与河堤防护,以及道路安全防护都建造的面面俱到,要想福先修路,福了八百里秦川,方便了国人交通,利国利民,造福人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沣河清澈见底,奔流而下,响彻山谷,流入渭河,汇于黄河,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但是丝毫不见秋色,植被茂密不见山体,一抹翠绿,山峦起伏,高入云霄,幽静的山谷,不忍高声话语,生怕打破“沉睡”的秦岭,只有飞驰的汽车,摩托车的喇叭声偶尔打破宁静,把思绪拉回现实。道路右侧是深不见底的沣河,左侧是峭壁入云的山体,210沿山体盘旋而上,弯弯曲曲,爬坡10公里,到达目的地~石峡沟。</p> <p class="ql-block">提前在网上预约的民宿“夕霞小筑”,坐落在石峡沟,距离210国道百米,民宿以住宿、品茶、餐饮为一体,非常方便,其风格独特,干净明朗,是一个不错的住宿选择,只是有点小贵,住宿300元一晚。</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临潼区~华清池~西安~滦镇~沣峪口~石峡沟</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71km 累计1142km 翻越秦岭10km</p> <p class="ql-block">第十八天</p><p class="ql-block">滁·成线骑行精华段,翻越秦岭d2天。</p><p class="ql-block">来到石峡沟我俩已经感冒几天了,一夜的休息也没有太大的好转,身体状态也不好,加上1000多公里的骑行,体能消耗过大,总感觉四肢乏力,本想在民宿休整一天,又感觉没有太大的必要,还是决定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石峡沟是一个坐落在半山的村庄,这里的人们早晨起的比较晚,9点以后才起床,这也许是早起没有事做的原因。秋季山里早晚温差比较大,民宿地处山谷,早晨的阳光照的晚,落日又比较早,感觉比较冷,等吃过早饭已经10点了,不敢耽误,匆匆上路,开始爬坡。</p> <p class="ql-block">从石峡沟出发,210国道坡度比较缓,不怎么难骑,大约2~4公里之后坡度越来越大,踩踏非常费力,档位已经调至最小了,低头看码表,坡度已经7%以上了,弯道处可达11%以上,没有缓冲带,一直就这个坡度,这里是山地车的天地,公路车实在是太艰难了,就这样骑骑推推向分水岭迈近…</p> <p class="ql-block">与其说昨天的10公里爬坡难,不如说今天翻越秦岭分水岭24公里,难上加难!坡度基本上都在6~14%,尤其转弯处坡度更大,公路车望坡兴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才刚刚开始,难怪大车、小车,摩托车,吼着“嗓子”从身边而过。感冒乏力加之坡度太大,每前行一公里都感到十分费力,越靠近分水岭海拔越高,尽然有高反,简直不可思议!况且分水岭海拔只有2990米,不应该有高反呀?但事实就是如此,高反了!雪上加霜,停停走走艰难的向山顶推进,一公里,一公里……</p> <p class="ql-block">秦岭海拔在2500米到3000米。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p> <p class="ql-block">爬坡分水岭坡度再大也不能淹没秦岭的壮丽景色,灵魂的天堂与肉体的地狱,此刻提现的淋漓尽致。骑行通过“鸡窝子”来到冷杉林,这里早已聚集了很多游人,拍照留影,冷杉还没有泛黄,翠绿的枝条平伸四面层层叠叠,尤为壮观,可想而知,枝叶泛黄时是何等的壮观!</p> <p class="ql-block">推车经过冷杉林,转过一个弯道就到了秦岭顶。一路爬坡上来,秦岭山脉,秋色渐浓,给本就宜人的景色,增添了许多色彩,让人目不暇接,抬头见山不见路,延绵不绝的山峦,直入云霄,道路沿山体盘旋而上,使尽吃奶的力量,用尽100%的毅力,用时5~6个小时登顶分水岭,山顶人满为患,寒气逼人。</p> <p class="ql-block">秦岭一岭分江河,北边是黄河,南边是长江,就地理位置而言,过了分水岭就到了南方,登顶举目远眺,峰峦叠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秦岭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 <p class="ql-block">登顶分水岭首要之事就是加衣保暖,山顶的秋风寒冷刺骨,环顾秦岭分水岭,路的右侧写有“黄河水系”、“长江水系”和“秦岭”的石碑,路的左侧建一亭,厅内立一纪念碑,纪念2002年6月8~10日,万西路段百年不遇的洪水,冲垮道路、桥梁强险救援的记事。</p><p class="ql-block">在山顶逗留片刻,开始下山,此刻的心情,就一个字“爽”!发泄,飞奔而下,此时前面爬坡的疲劳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下山的坡度比上坡更大!弯道更急,狂奔一会,放慢速度,景色太美了,不忍一飞而过,一抹绿色开始变红,变黄,色彩斑斓,停一会,放一会坡,放坡14公里来到广货街。</p> <p class="ql-block">来到广货街,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中午吃了点带的面饼,到现在没有吃东西了,找了一家餐馆,边吃饭边犹豫往江口镇走不走了?广货街名副其实,就是一条街,街沿峡谷而建,长不足一公里,210即是国道又是街道,因是一个驿站比较热闹,吃饭的时候,与老板聊天,得知广货街到江口镇一路下坡,路面也比较好,加上吃了饭,精神状态得到了恢复,反复矛盾之后,决定继续往前骑行,按原计划到达目的地江口回族镇。</p><p class="ql-block">用过餐开始往江口镇骑行,刚刚吃饭的时候还有落日的阳光,此时天色开始变暗,骑行不大功夫天色完全漆黑一片,大山里就是这样,早晨的太阳照的晚,落日又比较早。山谷的夜实在是太静了,静的有点恐惧,而且温度下降的也特别快,一个字“冷”!两车一灯,我有点偷懒没有安装灯,车灯只是装在工具包里面,这的确有点冒险,好在晚上的车辆非常少,两眼盯着路中间的白线放坡、滑行,就这样骑行1个多小时看到江口镇的指示牌了,按照导航来到提前预约的酒店,说实在的不用导航也走不错,江口回族镇就一条街,一条路,夜骑25公里来到江口回族镇,结束“跌宕起伏”的一天。</p><p class="ql-block">这一天让人记忆犹新,本来担心夫人爬坡难度大,会有问题,那成想最后变成了我自己骑不动,还要夫人鼓励我,有点惭愧,其实我也知道夫人是在坚持,只是不说,而我却有心无力,今天爬坡之所以如此艰难,与我俩感冒,骑公路车有直接关系。其次更难忘的是夜骑,夫人没有夜骑的经历,更没有经验,实在让人放心不下,我又没有装车灯,凡事就怕凑到一起,当时不觉得,事后想想真有点后怕,好在安全抵达目的地。</p><p class="ql-block">静卧床前,挥不去秦岭的壮丽,透过窗户远眺山峦,阳光从山峰冉冉升起,江口镇开始热闹起来了,一条街上做什么的都有,喧闹声、车辆声、叫卖声交织在一起,经过一天的忙碌,随着夜幕降临,江口镇也开始进入梦乡,寂静的夜晚只能听到山谷传来的流水声……</p><p class="ql-block">翻越秦岭分水岭感触颇深,此景只有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见!翻越秦岭,山高林密,山谷幽静,鬼斧神劈,道路曲折,一抹翠绿,随着深入,秋色渐渐浓郁,红的,黄的,绿的,蓝的五颜六色,一派姹紫嫣红,让人进入一幅五彩缤纷的山水画卷,景伴人,人随景,沿着沣河逆流而上,冷杉平直的枝杆挂满了翠绿的枝叶,人们顿足拍照,留下难忘的时刻,茂密的植被、草甸、还有那农家院里开满的花垛,让这座大山变的美丽且神秘。上山难,寸步也难行,下山爽,飞驰如雄鹰,山路十八弯,弯弯惊魂破,一岭分南北,一山隔两天,举头望山峰,不见路何方?登顶分水岭,俯瞰一览纵山小,峰峦迭起绵绵无尽头,蓝天白云、秦岭山脉勾画出壮丽画卷,身临其境,飘飘欲仙,留过的汗,吃过的苦,都弹指一挥间,这是美的享受,大自然的馈赠!</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石峡沟~鸡窝子~分水岭~广货街~江口回族镇</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62km 累计1204km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十九天</p><p class="ql-block">今天休整,休整有两个原因,其一因疫情需要在江口镇做核酸,江口镇有点小,只能到第二天中午1~3点做,其余时间不做;其二翻越秦岭分水岭消耗体能太大了,加上我俩感冒也没有好,身体需要休息恢复,决定休整一天。</p><p class="ql-block">江口镇是一个回族镇,直属宁陕县管辖,四面环山,一条道穿街而过,镇子依旬河而建,人们过着神居的生活,与世无争,十分安逸,简单的说:一条道、一条街、一条河组成了江口回族镇。</p> <p class="ql-block">江口镇虽小,生活却十分方便,一条街上除了饭店就是宾馆、超市,因210国道不从镇中通过,而是从镇外围通行,故而镇街上非常清静,漫步街道,十分悠哉,这里虽然属陕西境内,但是不少人操着四川口音,感觉身在四川而不是陕西。江口镇坐落在秦岭深山之间,被群山环抱,空气清新湿润,特别适合夏季避暑,古时候这里应该是一个驿站,因为这里是子午道宁陕段的遗址,伫立旬河桥头,两岸百姓世居此地,无法想象,远古的他们是如何生活的!</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天</p><p class="ql-block">在江口回族镇休整一天,身体得到了休息,体能也得到了恢复,体能的充沛让心情更加愉悦,眼中的秦岭景色变的更加秀美壮丽,从这一点上来说,长途骑行休息尤为重要,疲劳骑行会降低对沿途景色的观赏程度,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全方位的观赏,景色也会变得更加美丽。</p> <p class="ql-block">清晨阳光照在山谷,暖洋洋的,推车经过旬河桥,一座石碑进入眼帘,十分隐蔽,石碑立于210国道一侧山体脚下,四周堆有建筑材料,绝大部分人走过不会留意的,幸运的是我一眼就看到了,石碑上写有“子午道宁陕段遗址”,子午道在秦史、汉史、三国、唐史中都有出现,故而并不陌生。</p><p class="ql-block">【下图:古子午道遗址】</p> <p class="ql-block">翻越秦岭放弃108国道,选择210国道骑行,实在是太正确不过了,这其中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前面讲过因疫情突发在渭南被封,“逃离”渭南过程中,遇到西安一位骑友,从他哪里了解到翻越秦岭的路况、补给、住宿情况,他推荐走210国道,我相信他,决定走210国道翻越秦岭,在此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210国道也就是子午道的现代版,子午道名字的由来:古时候,“子”为正北,“午”为正南,从计时方面讲,子时为半夜12点,午时为中午12点,过去的时辰也如同现在的钟表,子午就相当于南北正直,这个南北方向就是相对于古都西安来说的,也就是说子午道就是西安正南方向的一条通道,故而就有了子午道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子午道路线,从地图上看子午道大致的走向,从南往北就是出汉中后,经城固、洋县、石泉、宁陕、江口、分水岭,然后一路向北过子午关直达长安。</p> <p class="ql-block">子午道其实出现在秦汉以前,公元前207年,汉高祖刘邦在逃离“鸿门宴”后,由霸上去南郑就汉王位时,走的即是子午道。汉高祖刘邦去汉中,派张良烧子午栈道之后,这里便少有人走,到了东汉王莽下令修凿子午道,并设置子午关,从此又有了子午道的记载,非常幸运能沿子午道骑行翻越秦岭!</p> <p class="ql-block">子午道始于秦汉,兴于三国,如今的子午道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峥嵘岁月,有的就是秦岭大山深处的绝美风光,高山险峻,河流湍急,来到这里一边欣赏着绝美风光,一边品读着历史往事,实在是一个理想的骑行线路。</p> <p class="ql-block">离开江口镇继续沿210国道骑行,一面是陡峭的山峰,一面是缓缓流淌的洵河,洵河来自秦岭山脉平河谷,流进汉江,汇入长江。沿洵河逆流而上,秦岭宜人的景色,秋的色彩,伴着骑行者的车轮,一路前行,这一段道路平缓,基本上没有什么坡度,9公里后开始爬坡,翻越秦岭第二梁:月河梁。</p> <p class="ql-block">月河梁为西安和宁陕之间的第二道山梁,它位于江口镇和旬阳坝之间,海拔虽然只有1580米,但以坡度陡、弯道急而著称,是秦岭盘山路最难走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昨天休整了一天,我的体能恢复的比较好,夫人感冒还没好利索,体能没有恢复好,爬起坡来就感觉非常吃力,遇到坡度大的段落需要推车,陡峭的山路,盘旋而上,节节攀高,弯道很多,多的让人数不清,回头俯视,走过的路就在脚下,就这样一个弯接着一个弯往上爬。</p> <p class="ql-block">月河梁弯道虽多,但景色十分秀丽,翠绿的山峦,跌宕起伏,延绵不绝,让人目不暇接,幽静的山谷,除了偶而有辆车通过,就剩我俩了,今天计划翻过月河梁在旬阳坝住民宿,不赶时间,一边拍照,一边欣赏秦岭之景色,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大自然的这份恬静。晃晃悠悠爬坡骑行11公里,登顶月河梁。</p> <p class="ql-block">月河梁:就是江口镇至旬阳坝之间山的最高点,这里的人称山顶为:梁,而其他地方的人称山顶为:垭口,一梁隔两地,高处不胜寒,山顶非常冷!加衣、打卡、下山,山顶至山底5公里,不大功夫就放坡完事,来到山底脱去厚重的冬衣,稍作休息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由于今天目的地是旬阳坝,还有19公里平缓路程,不着急,同时考虑到夫人身体状态不好,早到晚到无所谓,晃晃悠悠的沿着210国道在山谷骑行。</p> <p class="ql-block">大约下午2点多到达旬阳坝镇,来到旬阳坝出人意料,住宿简单,条件差,没有空调,和我们了解的情况完全两样,大山里晚上没有空调非常冷,不利于我们感冒住宿,条件好的一家民宿因疫情不接待外地游客,有点抓瞎,考虑再三,先吃饭。全镇就一家餐馆可以用餐,不过老板娘非常热情、善良,等待做饭的期间,问老板娘能不能找一俩车,把夫人和自行车送到平河梁山顶?她满口答应并给找了一辆车,当然车是要付费的,车有了那就决定继续前行,到宁陕县住宿。</p> <p class="ql-block">旬阳坝到平河梁13公里的爬坡,平河梁到宁陕县30公里的放坡,一则考虑到夫人身体状态不好,爬坡有困难,时间用的比较多,二则考虑到达山顶时间太晚了,夜骑放坡太危险,所有决定我自己骑车爬坡,不留遗憾。为了节约时间,3点我匆匆吃了一点饭先出发了,夫人随后坐车到平河梁顶等我。一路上坡,坡度也越来越大,13公里一口气骑上去难度的确非常大,平均坡度7%左右,为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完成,不敢休息,最多停下来歇歇腿脚,同时也担心山顶风大太冷,夫人等的时间久了受不了,咬牙坚持,一路的风景如画,无瑕停车拍照,唯有一处红叶忍不住停下来拍照 ,这张照片也是唯一一张爬平河梁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最终用时1小时45分,爬坡13公里到达山顶与夫人汇合,平河梁海拔2299米,而旬阳坝的海拔1300米,可想而知坡度有多大。</p> <p class="ql-block">平河梁山顶比较平,而且面积大,土地肥沃,植物生长茂密,品种繁多,四季景色变化分明,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到达平河梁天色已晚,打卡留念,加衣放坡,一路几乎无车,路面因车辆下坡刹车,轮胎把路面磨的非常光滑,而且坡度太大,不敢放坡太快,记不清用了多少时间放完了连续陡破,坡度开始平缓了,星星点灯的村庄出现在眼前,家家户户门前挂满了包谷棒子,有的整齐的堆放着,黄灿灿的一派丰收的景象,房前屋后柿子挂满了枝头,人们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俩,这大概是少有骑行者路过,好奇罢了,村庄没有超市,更没有饭店餐馆,山里人大概就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不了解他们的生活,只是猜测而已,这里负氧离子含量很高,相比山里人的寿命都很长。继续前行,村庄淹没在色彩斑斓的秦岭山谷之间,带着一丝不平静的略带伤感的心情,向着宁陕县城骑行,这里距离宁陕县城也越来越近了。骑行的确非常艰辛,需要狂热与坚定的意志,风景这边独好,是用汗水换来的。天色逐渐暗了下来,气温也下降了许多,赶在天黑之前到达宁陕县,进县城,210国道路面破烂难行,而且货车多,路面窄,县城沿山谷而建,加之入县城道路一侧在建设施工,非常难行!等到了县城城区太阳早已落山,此刻的县城开始进入灯火通明的夜晚,无瑕欣赏美丽的夜景,由于爬坡平河梁时汗水渗透了里面的衣服,下山风大,气温又低,全身发抖,夫人感冒未好,快速来到事先预约的酒店入住。</p> <p class="ql-block">一座秦岭半部华夏史,千百年来无数英雄尽折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代神相,溘然长逝秦岭脚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代枭雄建立大汉王朝…华夏复苏崛起,数条道路由北向南,贯通秦岭,昔日的举步维艰,今日的阳光大道,谱写着华夏之伟大。走在秦岭山川,星星点点的老秦人,依山而居,以河为生,靠山吃山,守护者这座秀丽的秦岭,朴实纯厚的老秦人,用长满老茧的双手,辛勤耕耘,代代相传,走过秦岭,老秦人烙印于怀,久久不能释怀!你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比,你是那么的伟大!壮美秦岭,大美秦岭,能与你相伴同行,足矣!</p> <p class="ql-block">翻过平河梁,秦岭三座梁宣告结束,当地人有句顺口溜:秦岭梁(分水岭)的坡,月河梁的弯,翻过平河梁进了鬼门关(意思是说:过了平河梁以后山间常有狗熊出没,非常危险),秦岭的三座梁是骑行秦岭难度最大的路段,往后坡度就没有这么大了。</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江口镇~月河梁~平河梁~宁陕县</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87km 累计1291km</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一天</p><p class="ql-block">昨天来到宁陕县天色已晚,只见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我俩因体能消耗太大,加上夜晚天冷无意转悠,买了一点快餐汉堡,匆匆感到酒店,草草用过晚餐就休息了。</p><p class="ql-block">今天清晨推车边走边看,一条峡谷,一条路,一条河,路是210国道穿县而过,河是子午河从县城中心流过,把县一分为二,宁陕县城干净明朗,朴实无华,夏季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离开宁陕县,继续沿210国道骑行,今天不赶路,慢慢悠悠的一边看着风景,一边享受着峡谷的幽静,让动态运动变成静态,身心融入山谷,聆听秦岭的呼唤,子午河缓缓的流淌着,流淌着千年的诉说,流淌着现代山里人的情怀。“千里栈道,通入蜀汉”,古子午栈道,由北向南纵贯其境,唐杨贵妃的荔枝也是通过这里,送达长安的,子午河继续流淌着,子午谷依旧青翠欲滴,历史久亦,都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各有其说。身在秦岭深处,心景相融,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骑行,被一抹翠绿吞没,瞬间一路的疲惫烟消云散,道路两侧山脚下,偶而有村庄出现,房屋不多,有点孤单寂寞之感,好似被社会遗忘的角落,真想和他们聊聊,担心误解,又怕打破山里人平静的生活,继续前行享受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我俩都喜欢村庄、小镇、小县城,还有这份宁静,自然和谐,远离闹市区,不为世间凡事所惊扰,伴着大自然的音律踩着单车游历。远眺山峦,云雾笼罩,山林茂密,百鸟齐鸣,山脚河边,一缕炊烟袅袅升起,一座座古老的吊桥,连着现代与古老,骑行在平缓的210国道上,秦岭幽静的山谷,八分半山,一分水,还有半分田和房。子午古栈,已千年,后人走过谁人知?就这样心无杂念,悠哉悠哉地穿行在峡谷之中。</p> <p class="ql-block">大约骑行30公里来到210国道与345国道分叉口,告别210国道,转入345国道,继续骑行8公里后来到大河坝镇,这里就是今天的目的地。大河坝镇因境内椒溪河、蒲河、汶水河汇合后,沿峡谷南流至大河坝处豁然宽阔,水流平稳,形成宽坝而得名。来到大河坝镇发现这里许多居民都是“移民”,住房统一建造,家家户户小三楼,移民来之山里,因山里要修水电站,</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宁陕县~大河坝镇</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38km 累计1329km</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二天</p><p class="ql-block">昨天的一路放坡,注定今天要爬坡,大河坝镇地处秦岭海拔500多米处,昨夜下了一阵小雨,清晨,云雾笼罩,离开大河坝镇就一路慢上坡,骑行大约8公里进入一座4公里多长的隧道,隧道内漆黑阴冷,出了隧道开始下坡,坡度非常陡,几公里后改进金桑路,爬坡!原计划走345国道到佛坪县再到洋县,考虑到多看看秦岭深山里的神秘,选择走金桑路(县道)去洋县,计划的改变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进入金桑路的第一个坡度与分水岭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又是大喘气爬坡约10公里到达山顶。</p> <p class="ql-block">本想就这样到洋县,哪曾想眼前又一座山,无奈!继续爬坡,好在不长,但坡度非常大,登顶继续放坡,中午时分与108国道交汇,上了108国道一路10公里慢上坡,接下来慢下坡,快乐至洋县。</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路走来,村庄比前几天多了许多,村民也多了起来,人们忙忙碌碌的在种地干着农活,伴着鸡鸣狗叫的声音让山里活了起来,登至山顶,山峦叠嶂,天色合一,回目走过的路,曲曲弯弯清晰的悬挂在山间,俯瞰谷底一条高速路镶嵌在延绵不绝的山底,远处的村庄笼罩在绿荫之中,把翠绿的秦岭山脉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姿,伫立山梁,风景这边独好!</p><p class="ql-block">不辞辛苦历时6天的骑行来到洋县,也就进入了汉中,汉中乃冲积平原,秦岭山脉腹中之盆地,是一座历史悠久,兵家必争之地,是进入蜀国的咽喉要塞,行旅通商的必经之地,全球汉人的老家,尤其在战国、秦朝、汉朝,三国这里发生过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皆已载入史册,流川千世。到此就意味着结束秦岭骑行,一座秦岭像一座屏障,隔断了汉中与西安,接下来就要穿越汉中盆地,挑战蜀道!</p><p class="ql-block">骑行途中累并快乐着,那是秦岭的美,淡化了骑行的艰辛,对未知的秦岭,让人有无穷的力量,征服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峻岭,看不够的壮美秦岭,无论收获多少,秦岭我俩走过了!</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大河坝镇(金桑线转108国道)~洋县</p><p class="ql-block">骑行里程68km 累计1397km</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三天</p><p class="ql-block">昨天晚上入住洋县广场酒店,正准备睡觉,接到酒店总台电话,因突发疫情政府要紧急征用该酒店,酒店内客人必须马上办理退房手续更换就近酒店(政府已经帮我们联系好的),折腾一阵子后换到隔壁一家酒店入住,不曾想“厄运”已经来临,只是我俩不知道而已。</p><p class="ql-block">早晨和往日一样收拾好东西推车去用早晨,而后出发,用餐过程中早餐店老板讲:前往汉中的路在城固县被封了,过不去,昨天晚上城固县核酸检测发现阳性人员,道路临时封闭(包括县道、国道、高速,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过),因城固县是必经之路,无法绕行,再三考虑不去冒险前往,吸取渭南之教训,做核酸返回原酒店,看看明天是否放行?</p> <p class="ql-block">待在酒店没有意思,于是选择去洋县朱鹮生态公园看看,公园离酒店不远走路便可到达,朱鹮生态园围绕牛头山而建,此山高可纵览洋县全貌,园内建有:水幕电影、瀑布、文化墙、健身器械、健身步道等供市民休闲、遛弯、娱乐。</p> <p class="ql-block">牛头山,山顶建一座高5米长6米的铜牛雕塑,名曰:拓福牛,象征着洋州儿女勤劳、朴实,坚毅、辛勤耕作、孜孜不倦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游朱鹮生态公园,身在洋县心在蜀,难以平复焦虑的心情,附小诗一首以表此刻之情:</p><p class="ql-block">欲前蓉城道已封,洋县城中候佳音。</p><p class="ql-block">闲来登顶牛头山,不见朱鹮亦无人。</p><p class="ql-block">千里之途路难行,天不留人疫留人。</p><p class="ql-block">秦岭已过数重山,不知何日征蜀道?</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噩耗传来,官方通告,洋县前方城固县因疫情全县临时管控~封城!这词对于国人已经不再陌生了,也知道意味着什么!改道骑行路途遥远并且是秦岭山脉谈何容易,万难之下艰难的做出决定,放弃汉中至成都的骑行,乘坐高铁到成都,后来才知道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城固县封城15天。</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四天</p><p class="ql-block">清晨,骑车十几公里到洋县高铁站,按照高铁站工作人员的要求自行车简易打包,登上了南下成都的列车。</p><p class="ql-block">人生本无完美,旅途也一样,因疫情不能再前行,洋县乘坐高铁到成都,沿线陕西、四川处处封路,的确无法骑行。乘坐高铁同样可以领略秦岭山脉、蜀国之风光,只是换了一个方式而已。</p> <p class="ql-block">我已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乘坐高铁(火车)出行了,80年代入川是乘坐的绿皮火车,条件和现在没有办法相比,和谐号极速前进,秦岭山脉从眼前略过,翠绿之中泛着秋的色彩,五彩斑斓,景色如画,一座座村庄,一座座城市,一片片稻田,让人目不暇接,高铁行驶两个多小时到达成都东站,经过严格的防疫检查,历时24天骑行1397公里,于当日下午,站在了成都这块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成都东站距离目的地温江区还有32公里的骑行路程,温江区位于成都西边,到达目的地需要横穿成都市区。</p> <p class="ql-block">骑行在成都宽大、平整、干净、整洁的马路上,人头攒动,来来往往,街面商铺琳琅满目,餐馆生意红红火火,处处彰显着一座闹市的繁荣景象,穿过人民广场,春熙路,宽窄巷子,慢悠悠的骑着、听着、看着,惬意的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不觉中骑行进入温江区,夜幕降临,万家灯火通明,温江是本次骑行的最后一站,到这里滁州至成都的长途骑行圆满的划上了句号,接下来骑行畅游成都,浏览蜀地风光。</p> <p class="ql-block">一次长途跋涉,一段难忘的回忆,一路的欢歌笑语,伴随的是体能和毅力的考量,有阳光明媚的日子,就会有风雨交加的日子。平坦的道路上骑行,你会感觉身行如燕,翻越高山峻岭体会汗如雨下的无助,每次到达顶峰都会感受快乐、疯狂、刺激的放坡,苦并快乐着或许就是为什么喜欢骑行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乘车线路:洋县~城固县~汉中市~勉县~宁强县~(入川)广元市~江油市~绵阳市~德阳市~成都东站</p><p class="ql-block">骑行线路:成都东站~温江区</p><p class="ql-block">骑行路程:32公里 累计里程1429公里</p> <p class="ql-block">【成都花絮】:</p><p class="ql-block">成都是一座富庶而且极具包容的慢节奏繁华都市,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都市。成都,四川省辖地级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为四川省省会。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境内金沙遗址有3000年历史,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成都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周边河流颇多,千年古镇遍布,更有人人皆知的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等等,秀丽的景色,清新的空气,更有让人垂涎欲滴的成都美食等等,吸引着每一位来成都的外地人。成都我并不十分陌生,但日益飞速发展的大都市,几年不来,足以让你感到陌生。曾经走过的、游玩过的地方、景区用尽气力也无法想起细节,一切都随着时光的流失渐渐的模糊无从记起,再一次规划故地重游,一种迫切之情有然而生。外地人来成都游玩,一定要放慢脚步,如同慢城人的生活节奏一样,泡茶馆,一杯茶喝一天,修修脚,淘淘耳朵,打几圈麻将,不急不忙,三五人一起吃一顿麻辣火锅,天南海北的摆摆龙门阵,到宽窄巷子逛逛,拍拍美照,吃吃美食,穿越一次时空,到春熙路走走,看看美女帅哥,跟着藏族同胞跳跳锅庄舞,体验一下不到春熙路不知自己有多“土”,漫步锦里古街,享受吃喝玩一条龙的服务。挑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骑上单车或者扫码共享单车,体验骑行成都天府绿道,天府绿道总长100公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条围绕城市的闭环绿道,环绕一圈,尽可观赏成都周边全貌,是每一位成都人和外来人,尤其是自行车爱好者打卡的圣地。如果你在城内玩腻了,那就去看山看水,俗话说: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观水九寨沟,幽静峨眉山,拜佛去乐山,四姑娘山里看雪山,接下来随着车轮开始畅游成都。</p> <p class="ql-block"><b><u>【1】武侯祠、锦里</u></b></p><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18日经过一天的休息,开始选择性的骑行游玩成都及周边的部分景区、古镇、名山,秋末冬初,成都的天气以阴天为主,阳光灿烂的日子不多,今天也是一个阴天,从温江出发骑行20多公里来到武侯祠。</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近40年故地重游,感慨万千,弹指一挥间,悠悠岁月,时光流逝我俩从青年变成了中年,那个时候的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了,做梦也从未想过用骑行的方式长途跋涉来武侯祠,兴奋之余颇有几分感伤,走进武侯祠,重温三国史。</p><p class="ql-block">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始建于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武侯祠是民众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肯定和赞誉的载体,也是三国遗迹源头,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属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来到武侯祠,因疫情防控的原因,首先要通过严格的扫码验证,方可入园游览,来到武侯祠大门口,奇怪的是入园的大门朱红色的匾额上明明写着汉昭烈庙,为何人们都称其为:武侯祠呢?说来话长,简单讲最早的武侯祠是四川百姓为祭祀诸葛孔明建造的,与蜀汉皇帝刘备的汉昭烈庙不在一起,而是两个不同的地方,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椿就藩成都,朱椿到成都后就发现当地百姓祭拜大臣诸葛亮的人数明显超过了皇帝刘备,这让重视君臣等级关系的朱椿很不爽,于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椿下令拆掉了成都武侯祠,将诸葛亮的神像牌位移入刘备的汉昭烈庙。朱椿认为这样可以纠正四川百姓重大臣而轻皇帝的“不正之风”,让祭拜刘备的人数多于诸葛亮。然而百姓根本不在乎朱椿的“君尊臣卑”,祭拜诸葛亮的人数依然远多于祭拜刘备的,而且百姓们还按照习惯将供有诸葛亮神像牌位的祠庙称为武侯祠,久而久之,汉昭烈庙这个名字倒没几个人知道了。再后来四川省根据人民的习惯在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候正式将这座祠庙正式定名为“成都武侯祠”,不过因为成都武侯祠大门上的汉昭烈庙匾额是历史文物,所以一直保留到现在。</p> <p class="ql-block">汉昭烈庙,是硬山式屋顶,以中柱分心,隔成内外两间,大门中开,朱红大匾上刻有“汉昭烈庙”四个金色大字,大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尊明代石狮,位于大门中轴线外有照壁一座,照壁两侧有榕树相映。</p><p class="ql-block">由大门而入,沿一条用青石板铺就的古道缓缓而行,古道左右两侧立有“唐碑”与“明碑”,其中唐碑被称为“三绝碑”,由唐代宰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石工鲁建镌刻,裴文、柳书、鲁刻,三者俱佳,所以后世誉为三绝碑,还有一种说法,三绝是指诸葛亮的智绝、裴度的文绝和柳公绰的书绝。</p><p class="ql-block">知晓三绝,来到二门,二门匾额写有“明良千古”,匾额的“明”是目月“明”,而不是日月“明”,由清朝名仕吴英撰书,其用意是为了与明朝的明相区分,以免陷入文字狱,告诫明君之重在于识人、识势,近君子,远小人。</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的“明良千古”匾额属清代文物,现藏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蓝底白字。古人明告,后人可借,识人交友,不于小人为伍,慧眼识珠,以诚相待,大可治国,小可家业兴旺。</p> <p class="ql-block">过了二门,右侧“文华”长廊,塑有蜀国文臣,以庞统为首,左侧“武英”长廊,塑有蜀国武将,以赵子龙为首,正殿“业绍高光”供奉着蜀国皇帝刘备,刘备两侧分别供奉的是关羽和张飞。业绍高光,明告天下,蜀汉帝刘备可与西汉汉高祖刘邦,东汉光武帝刘秀相提并论,蜀汉是西汉、东汉的延续,也是对刘备帝业的高度赞扬。业绍高光牌匾同属清代文物,藏于武侯祠文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进入三门来到武侯祠,武侯祠是供奉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p><p class="ql-block">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于永安举国托付于诸葛亮。</p> <p class="ql-block">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p><p class="ql-block">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p> <p class="ql-block">一个伟大的时代,英雄倍出,逆流而进,光复汉室,忠义乾坤,三足鼎立,雄霸一方,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p><p class="ql-block">武侯祠之后是三义庙,三义庙,初名三义祠,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始建。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的遗存。其建筑为混合结构,四造五殿,规模宏大。后渐坍圮,仅存少量建筑尚完好,殿内刘关张塑像造型根据《三国演义》描写而作,形象较年轻。</p> <p class="ql-block">经过明清不断修建整合后的武侯祠,主要有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惠陵四大建筑组成,惠陵位于武侯祠南面,蜀汉皇帝刘备安葬于此。</p><p class="ql-block">惠陵陵墓建筑由照壁、山门、神道、寝殿等组成,依次排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照壁立于墓前,之后为山门,上悬“汉昭烈陵”匾,后接神道,直通享堂。殿内高悬“千秋凛然”四字匾额,其后为阙坊,正中嵌墓碑,上刻楷书“汉昭烈皇帝之陵”七字。</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建筑结构布局紧凑,门庭院落层层深入,错落有致,廊亭飞檐翘脊,古朴典雅,小桥流水,绿荫苍翠,建造的盆景园,盆景种类品种繁多,均采用川派制作手法,盘根虬枝,苍劲有力,提现了川西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今结合让武侯祠锦上添花,同时也可让游客凝重的心情得以缓解释放。三国在华夏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然而留下的却是浓墨重彩的辉煌的历史篇章,三国的英雄人物,典故至今人们都十分熟悉,走进武侯祠,瞻仰历史先辈,重温三国史。</p><p class="ql-block">草草而过,是非成败,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时间让三国变成了历史,同样时间也把我们熬成了中年,重游武侯祠,温故而知新,用历史之镜,明事理,惜当下。</p> <p class="ql-block">【锦里】:</p><p class="ql-block">锦里是来成都人必游玩的景点之一,当然我也不例外,武侯祠与锦里一墙之隔,相依相存,同属三国历史文化,锦里是蜀汉时期的一条商业街,早在秦汉,锦里就已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走进锦里古街,一条长550米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商铺琳琅满布,让人眼花缭乱,一条古街,一段千年历史文化的展现与延续,锦里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为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 ,综合打造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锦里前后经过两次建造,一期于2004年建成开放,有茶馆、戏楼、酒肆、手工作坊、工艺品摊点、美食小铺遍布街区,热闹亲切,令人流连,更有一条好吃街,网罗了最具四川特色的各种名小吃,让每一位游客过足嘴瘾。二期锦里延伸段大胆的把水引入锦里景区环绕,号称:“水岸锦里”,于2009年建成迎客,建成的水岸锦里给人全新的水乡画面,蜿蜒曲折的院落、街巷与水岸、湖泊、荷塘、石桥相呼应,主题会所、主题餐饮、主题商店坐落其中,水波灯影,别有一番意境。</p><p class="ql-block">新建的水岸锦里,让成都文化名片之一的锦里古街完成升级,锦里依托武侯祠,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天独厚,占尽优势,人们来到武侯祠一举两得,即可以纵览三国历史文化,又可以畅游锦里古街,渐渐开始:拜武侯、泡锦里成为了一句响亮的口号,与此同时锦里喜获“西蜀第一街”的美誉,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一条古街带动一方经济,这就是历史文化的力量,让没有来过的人向往,让来过的人流连忘返,这就是历史文化的魅力,丰富的川西美食满足着人们的味觉,让锦里古街常年游客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结束武侯祠与锦里古街的游玩,已是午后时分,带着一份满足之感,骑车慢悠悠的在成都大街小巷闲逛,虽是疫情刚刚缓解,但是街道,餐馆,商铺人头攒动,人来人往,特别是成都茶馆遍布街道、路边、公园、铺面、河岸、湖边,茶馆里人们悠闲的品着茶,摆着龙门阵,不时能听到那熟悉的川音,最为奇葩的壮景是哗啦啦的麻将声,尤其是午饭后,打麻将的遍布成都每一个角落,节假日就更不用说了,我把它称为:四川人民战争,闲逛的有点乏味,此时天色已晚,骑行20多公里回到温江,结束成都骑游的第一天。</p> <p class="ql-block">【2】青城山</p><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21日,结束武侯祠、锦里的骑游,休息两日开始青城山骑游。</p><p class="ql-block">说来话长,1983年在绵阳读书的时候,一次在成都实习,班级集体爬青城山,记得那也是一个秋末冬初的日子,天气非常冷,距今近40个年头了,当时的经历已经没有什么记忆了,只是记得我爬过青城山,其它的真的没有记忆了,这次我俩再来算是故地重游了!</p><p class="ql-block">清晨,离开温江沿灌温路(成都至青城山旅游道路)骑行40公里,与午后来到青城山脚下,感觉爬山时间有点紧张,休息一下明天登山游玩。百度选花开民宿入住,民宿风格如名字一样,房前屋后,楼上楼下种满了开花的植物,而且花色品种比较多,环境打造的也非常幽静,店老板人特别好,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房间布置的也十分舒适,午后伴着阳光,泡一杯青城山当地的绿茶,静坐窗前,惬意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时光不停,岷江流淌不止,青城山悠然而立,时间已去40载,回首往事随风散,山依旧,两鬓添白发,秋色渐浓,青城色未变,一抹翠绿饰山峰,待我明日攀顶峰!</p><p class="ql-block">呼青气、品青茶、住青宿、问青道,天下何处有仙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青城山下来问道。</p> <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22日,天气晴朗,是个登山的好日子,轻装出发,徒步而行,从山脚到青城山大门入口还有大约3公里的路程,如果你懒得走路,到山门可乘旅游线路车,另一种方式是徒步,当然你也可以骑共享单车前往山门,我俩选择徒步而行,来到入山门的山脚下,郁郁葱葱的景色,一条宽敞的马路,道路两侧精心打造的景观带,鲜花盛开,如果不是徒步前往都有点遗憾,愉悦的心情伴着晨光,穿行在弯弯曲曲的步行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空气中夹杂着青草的气味,我已不记得多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一排排参天水杉,或左或右,或成对整齐的排列在道路两侧,阳光透过树梢一缕缕的照射在路面上,一条小溪在谷间哗啦啦的奔流而下,我俩随着景致一会走在左侧,一会走在右侧,随着情绪的高涨来回奔走,由于到山门的道路一直是慢上坡,徒步行走还有点喘,这或许是好久没有徒步锻炼的缘故吧!渐行渐靠近山门,茂密的植被一抹翠绿覆盖了一切,也隐去了人们的身影,继续前行,隐隐约约的青城山牌坊从树荫中露出个尖尖来。</p> <p class="ql-block">来到山门前,林木丛中树立着一道牌坊“西蜀第一山”,两边的楹联是:看三十六峰雨晴浓淡元章画,有百零八景行吟顾步少陵诗,牌坊选用青城山林木、树枝、树皮为主料,采用树藤绑扎的方法,牌坊脊用稻草铺盖而成,古朴原始,很有一番道家的仙气。</p> <p class="ql-block">由“西蜀第一山”牌坊而入,一块巨石上书:青城山·都江堰,一块石碑上书:青城山古建筑群,两块石碑均属中国特色老旧景区标志,一成不变,此处便是青城山大门,由此而入,方可进山登顶。</p> <p class="ql-block">青城山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距离成都68公里,处在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青城山诸峰环峙,层峦叠障,曲径逶迤,古观藏趣,林木青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kuí)门之雄合称为“蜀中四秀”,为道教全真龙门派圣地,中国道教名山之一。</p><p class="ql-block">游玩青城山首先要搞清楚名字的由来,青城山历史上又叫“丈人山”、“清城山”,为什么现在叫做“青城山”呢?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林木葱郁,好像一座绿色的城郭,故而名曰“青城山”。另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偏旁三点水,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清都、紫微,是天帝所居的地方”,也就是神仙居住之处,所以名为“清城山”。唐时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于是唐玄宗下诏“观还道家,寺依山外”,诏书中将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字,自此“清城山”更名为“青城山”,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道家建筑特色大都采用林木、竹子做原材料,这与道家常住深山林中修道有关,就地选材,靠山吃山,青城山牌坊同样选用林木、竹子建成,屋脊采用青瓦,高翘的飞檐翘脊,欲入云霄,屋脊上有形状各异的动物、怪兽、人物等,这大概就是道教的一种表现吧!牌坊正面牌匾书“青城山”,背面牌匾书“青城天下幽”,整体牌坊浑然大气,立于山门,阻隔了入山的道路,唯有山门方可进山,青城山牌坊尽显道教建筑文化,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进入山门,青石板铺就的山路略显狭窄,时而沿谷而建、时而沿山体而建,拾阶而上,百米后来到一个三岔路口,右手通往月城湖和索道,左手通往天师洞,青城山山路因是一条环形山路,无论从那边上山都可以,这要根据自己的体能和喜好选择。</p> <p class="ql-block">上山前简单的做了一些攻略,考虑体能的问题我们选择做索道上山,从三岔路口沿右手山路上山,通往索道的道路坡度不是太陡,缓坡而上,行走起来不是太难。这里要说明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对道教文化有研究或感性趣的游客,你尽可放慢脚步慢慢品阅,相反那就放松心情,尽情享受青城的“幽”,因为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绝大多数常人难以理解喜欢,我俩便是后者,只闻幽,不问道。当然来到青城山,了解一些道教文化也是未尝不可的。进入山门身形便隐藏于浓郁的树木之中,可谓是:林里登山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p><p class="ql-block">拾阶而上不多时登上坝堤,堤上有长廊,给人以观景歇憩,品茗怡乐,湖中有游船,供游人逍遥畅游。来到月城湖,上山索道便在湖对岸山脚下,月城湖座落在丈人峰和青龙岗之间,青城丈人峰和青龙岗之间的鬼城山旁,又名月城山,湖因山而得名。月城湖源头来之青城第一峰的清溪水,在这里汇成水面三万平方米的山间小湖, 相传岷山真人鬼谷隐居,又传五代孟蜀时,仙人刘海蟾亦在此修炼。</p><p class="ql-block">月城湖通往索道可乘游船,也可徒步沿月城湖栈道前往,纵眼望去湖面不大,无心乘船而过,恰巧我俩都偏爱走在栈道上的感觉,人在水上漂,身隐万木中,行走在月城湖岸,湖面四周,青山环卫,画意盎然,碧绿湖水,宛如明镜,四周山谷,倒映水中,朝晖夕阴,云蒸霞披,山姿水色,令人沉醉。</p><p class="ql-block">月城湖栈道有百米,曲曲折折,沿湖岸建于水面,下了栈道,继续行走在石板路上,翻过一座山梁,爬一段陡峭石阶,来到“丈人泉”,丈人泉与上山索道相邻。丈人泉处之月城湖内,是青城山景区重要的景点之一,1985年人们在此筑坝拦水,形成湖泊,因处于丈人峰下,故名“丈人泉”。</p><p class="ql-block">后来整理游记,查阅相关资料,民间传说黄帝和蚩尤打仗那年大旱无水,宁封见一异物自天而降入土不见,便叫黄帝以箭射之,黄帝张弓搭箭,箭落之处冒出一股清泉,黄帝饮泉水后顿觉功力大增,回去便把蚩尤给灭了。据说这泉有多种功效,泡茶最佳,所以附近卖茶人极多。</p> <p class="ql-block">乘坐缆车到山顶,只需十几分钟,走进缆车玻璃面贴有一句话提醒着游客: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随着缆车的不断爬升,群山尽在脚下,山峦叠嶂,高低错落有致,远处星星点点的开始泛着红色,把翠绿的青城山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姿。</p> <p class="ql-block">走出缆车,步入青城山古建筑群,拾阶而上,“悟真阁”进入眼帘,这里是乘坐缆车上山或下山的必经之地,不足白米的悟真阁廊亭两端外形呈四方重檐,飞檐翘脊,耸入林间,廊亭盖以生竹层层相夹,迭迭相扣,暴雨不漏, 炎天无暑,大约二三年,廊亭盖上长满青苔岩花杂卉,一团绿意,与青岩黛色古木浓荫融为一体, 其美意非深悟山林之乐者,方可悟之道也。悟真阁主体选山中原木为立柱,横梁呈三角结构,榫卯搭接,廊亭有盖无墙,底部设有木制长条靠凳,整座廊亭建于山脊之上,顺势而为,坐于亭中,一侧是沟壑峭壁,一侧是步行丹梯,身在亭中,远眺观景,静可歇息。</p><p class="ql-block">青城前山游程不过25 公里,即有亭、桥、廊、榭等景观建筑50 余座,平均不超过500-1000米一个,密者二三百米,游人累了可小憩,也可赏景,亭随心现,也随人意,故而游人步道丹梯栈道 , 翠微飞瀑之间,不会有大累之感觉,相反偏多赏心悦目,亲和自然之情。</p><p class="ql-block">这也吻合了老子与道家文化的本意,以及基本哲学理念和审美观,道家清静无为,静以修身,返朴归真,顺其自然的观念,贯彻于山中一切建筑,加之人为设施的选点、布局、体量、结构、色彩尽显道家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沿着长廊,层层而上,秋风徐徐,神清气爽,“慈恩阁”前香火不断,游人络绎不绝,过了慈恩阁,丹梯陡峭,拾阶而上,气喘吁吁,树木茂密,阳光透过树梢,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亭间静坐,环顾四周一幅丹青画卷,再行之百米来到“上清宫”(遗憾的是上清宫正在修善)。</p> <p class="ql-block">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500米的半坡上,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宫门“上清宫”三字由蒋介石题寅。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p> <p class="ql-block">因上清宫正在修善,不能全面游览,继续前行,来到上清宫后山,一条石板路建于山脊,上清宫后为老霄顶,建有呼应亭,是赏观日出、神灯和云海奇观的绝佳地点。沿着山脊石板路而上,大约500米的距离,来到“老君阁”。</p><p class="ql-block">老君阁,位于青城山第一峰的峰顶,是登山路途中的制高点之一,这里香火鼎盛,供奉着一尊太上老君的坐莲像,是汶川地震损毁后新建成的,塔型尖顶的楼阁一共有九层,每层有八个角,象征着太极八卦。</p> <p class="ql-block">因老君阁位于青城山第一峰绝顶,海拔1260米,此地为青城山最高处,晴朗的日子,可视岷江,山底之建筑,绕老君阁一圈,三面绝壁,深不见底,举目远眺,一览众山小,峰峦叠起,错落有致,茂密翠绿,有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p><p class="ql-block">身处绝峰之顶,此时的感觉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便是“幽”,千年的古建筑群,经历风吹日晒雨淋,几经损坏重建,依然屹立于群山之中。</p> <p class="ql-block">赋:山峦叠嶂林翠绿,丹梯千级绕山间。曲径通幽画意浓,状若城廓青城山。</p> <p class="ql-block">离开老君阁进入“九倒拐”,这里是上、下山必经之路,九倒拐因有九个弯道,故而得名九倒拐,拾阶而下,丹梯陡峭,险峻处设有铁索,行之需手抓铁链缓缓而下,其陡峭可想而知,为此九倒拐也成了青城山有名的险峻之路。</p> <p class="ql-block">从九倒拐下来,来到“朝阳洞”,朝阳洞位处第一混元顶下,有大小二洞天然形成,大洞可容百余人,因得朝阳最早,故而得名。重阳洞是青城山主治神仙宁真君修炼的地方,每当旭日初升,满山绛紫,气象万千,吸引无数名人,歌咏畅怀,修真养性。徐悲鸿在此写生,蒋介石于斯地避难,道家小吃,石磨豆花,风味独特,冠绝全山。</p><p class="ql-block">朝阳洞地处绝壁之下,洞前有一段较为平坦,深秋时节,小路两侧高耸入云的银杏树泛着黄色晶莹剔透,在阳光照射下,如仙境一般,妙不可言,来往游客顿足不忍离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顺势而下,悬崖峭壁之上开凿一条栈道,窄处可容一人通过,此处为古龙桥栈道,其下为掷笔槽,亦称涮笔槽,裂槽深约为300米,宽约20米,两岩断裂,形成深谷,古代以木飞架其间,后依岩凿险成半壁通道,旁置石栏。头顶丹岩,俯瞰深谷,景色奇险幽绝。《五岳真形图》云:山旁有誓鬼石,天师张道陵与鬼兵立誓,喝令鬼王不得在为害百姓,朱笔画山,笔迹成槽,留下奇观。</p> <p class="ql-block">古龙桥栈道依附于陡峭绝壁之间,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丝带,沟壑群山苍翠欲滴,景色秀丽,栈道隐于林间,可谓是青城山最美自然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师洞,隋朝称延庆现,唐朝改称常道现。现内有汉代张鸥天师结茅阐道所居之洞窟,是青城山道教文化活动中心,现有建筑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修建或重建,具隐、藏、幽、奇等特感,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至今保存完好,观内荟萃了青城山道教文化得精髓,其三清大殿和唐碑为省重点保护文物,观中有黄帝祠、三皇殿、天师殿、隋代天师石像、唐代御碑和三皇造像、明代木刻浮雕、汉代汉代古银杏、唐代歧棕、宋代九株松以及降度石、洗心池等古连现宝,观内藏有历代名人雅士的大量诗词、书画、匾额、楹联等珍品,具有很高得艺术价值,有道教博物之称,1982年被列为国家道教重要宫观。</p><p class="ql-block">既然青城山是仙都,那当然少不了仙人。在此修炼成仙之人,亦是历代不绝。东汉时,张陵来到青城山传道。张陵之后,从汉末至明清时期,来青城山修道的先后有李阿、陈勋、范长生、杜光庭、杨超远、徐无极、陈清觉等名士。</p><p class="ql-block">早期的山居道士,大多穴居山洞,或者在洞旁结茅舍。到了晋代,青城山始建宫观,主要有:古常道观、祖师殿、上清宫、老君阁、建福宫、圆明宫、玉清宫等。古常道观又名天师洞,当年张陵就在此“结茅传道”。观内还有黄帝祠和三皇殿,殿内供奉着伏羲、神农、黄帝。观后的混元顶上有一个洞穴,相传张陵曾经在此修炼,最后羽化成仙,被封为张天师。因此,青城山成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天师道的祖山祖庭。</p> <p class="ql-block">天师洞建筑气势磅礴,香火旺盛,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因对道教文化的缺乏,只能走马观花看看热闹,然道教建筑风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色彩,清一色的丹红色,给人一种神秘,凝重的感觉,走出天师洞,沿着丹红色的墙体拾阶而下,下至此处,山路平缓了许多,距离青城山山口也不远了,尽可放慢脚步或坐在亭中一边歇息,一边欣赏山谷幽静的自然景色。</p><p class="ql-block">五洞天,是登青城山或下山必经的一处牌坊,这里位于天然图画坊与天师洞之间,青城山被道教誉为“第五洞天”,自古就是修炼得道的圣地,五洞天清朝初期修建,一处道教弘扬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青城山又一个幽静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天师洞丹红隐墙,威严苍桑,班班痕迹见证了千年道教文化的发源与延续。五洞天门联这样写道:府以清壶嫏环居福地 ,天然城郭龙虎拟仙山。继续拾阶而下“天然图画”进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天然图画”乃半山道上突出景观,龙居、天仓、乾元诸峰在此相汇,堆苍叠翠,宛如画屏。这里,白鹭横飞 山鸟长鸣,溪水清澈,町咚有声,炎夏至此,山风拂面,顿然沁肺清心,好一幅“天然图画”。</p><p class="ql-block">“天然图画”有一段为目前世界上亚热带长阔叶林资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道法自然,青城山的亭子独特在其以不去树皮的原木为梁柱,枯藤为挂落,树皮为瓦盖,老根为凳,卯榫结构连接,雨天不漏,炎日无暑,清幽山景浑然一体,不拘一格,随影赋形,深深寓意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道之始祖,心之所向,无为而治,有容乃大,郁郁葱葱,层层叠叠,山谷幽静,仙气飘飘,醉意悠悠,文人止步,凡人走过,一叶飘零,已是深秋,苍翠欲滴,不变青城。</p><p class="ql-block">行进到“法道自然”亭,游玩青城山也就接近尾声了,出了山门,因要赶路故乘坐旅游线路车到达站点,再徒步至“花开时”民宿取车,开始温江的返程骑行。青城山至温江40公里的路程,基本上都是下坡,只是坡度小,来时感觉不大而已,骑行大约2小时回到温江。骑游青城山用时两日,收获颇丰,对青城山道教文化有了肤浅的认识 ,一座青城山,一种道教文化的传承,青翠欲滴的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风格各异的古建筑,让人赏心悦目,身入青城山,山谷幽静,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曲径通幽,实乃“青城天下幽”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3】杜甫草堂</p><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28日小雨,游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与浣花溪一墙之隔,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p><p class="ql-block">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春,杜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称为:成都草堂,杜甫在这里先后居住近四年。</p><p class="ql-block">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p><p class="ql-block">杜甫草堂重建于宋代,毁于明末张献忠兵马,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朝均对成都草堂进行了重建和修缮,而后又毁于民国军阀混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又陆续得以修建完善至今,成为了一座“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p><p class="ql-block">草堂占地面积近300多亩,有正门、南门、东门和北门四个门,均可入园参观游玩;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p> <p class="ql-block">杜甫草堂,顾名思义诗圣杜甫其人与川西民居茅草屋的合体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虽已是深秋,细雨绵绵如春天的细雨,着实让人感觉到此情此景有异曲同工之处。游览草堂并未按传统路线行进,而是由南门入园,随心所欲,心虽景走,不拘格式畅游,第一个进入眼帘的是“大雅堂”,大雅堂之名来源于《诗经》之“大雅”,杜甫石雕像立于堂前,步入堂内500平方米面积内,陈列着一面巨型磨漆壁画和12尊古代诗人雕塑,磨漆壁画64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一幅。壁画以连环组合的方式,将杜甫壮年漫游、因领长安、遭乱流离、实居成都、羁留夔府、漂泊潮湘等生活的主要阶段以及《望岳》、《秋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代表作浓缩在有限的平面内,形象地展示了诗圣杜甫的生活和创作经历。</p> <p class="ql-block">12尊诗人塑像则由国内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叶航山等人创作。雕塑栩栩如生,神采飞动!12尊塑像分别采用了汉白五、乌木和铸钢等材质,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p> <p class="ql-block">大雅堂内诗意盎然,12尊雕像皆是国人熟知的唐、宋诗人,所作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顿足堂中,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语句:</p><p class="ql-block">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p><p class="ql-block">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p><p class="ql-block">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p><p class="ql-block">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p><p class="ql-block">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p><p class="ql-block">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p><p class="ql-block">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p><p class="ql-block">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p><p class="ql-block">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p><p class="ql-block">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p><p class="ql-block">陆游~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p class="ql-block">大雅堂可谓草堂寺的大雄宝殿,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随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去贴近诗圣和他的茅草屋。</p> <p class="ql-block">杜甫,国人人人皆知,自小语文课本里就开始背诵杜甫的诗,可以说杜甫的诗伴着我们长大。</p><p class="ql-block">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大历五年(770年)冬,溘然岳阳平江,享年五十九岁,一生所创约1500首诗被保留至今。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p><p class="ql-block">草堂内曲径通幽,沿着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来到正门,正门往里是一条中轴线,草堂的重要建筑大都建于此。</p><p class="ql-block">杜甫草堂正门匾额上书“草堂”,是清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所书,依次是“草堂大廨”,草堂大廨是一座通堂式敞厅。</p> <p class="ql-block">诗史堂,是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建筑,也是主体建筑。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诗史堂”也因此得名。大厅的正中陈列着一尊由中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以写实的手法来刻画的杜甫塑像。</p> <p class="ql-block">工部祠,因杜甫曾作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工郎,故称杜工部,祠由此得名。祠堂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台石阶,花窗格门,祠内有明、清两代石刻杜甫像,其中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石刻杜甫半身像是草堂遗存最早的石刻像。清代将黄庭坚、陆游配祀于杜甫像两侧,故又称三贤堂。堂中有“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的联语。壁间还嵌有清乾隆、嘉庆年间石刻“少陵草堂图”,刻工精细,解放后便是据此图恢复草堂旧貌。</p> <p class="ql-block">少陵草堂碑亭</p><p class="ql-block">少陵碑亭是杜甫草堂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是一座以茅草作顶的亭子,内树有一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是果亲王允礼所书,雍正十二年(1734年)果亲王送达赖进藏,经过成都,特拜谒草堂,留下此手迹。</p> <p class="ql-block">花径</p><p class="ql-block">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花径尽头是“草堂影壁”,清末四川劝业道道尹周善培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字于此,数度毁损又几经修复。1958年毛主席视察草堂时,曾对着这两个字久久凝视。作为草堂标志之一,来往游人多在这里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茅屋</p><p class="ql-block">茅屋是杜甫草堂的核心,因茅屋才有了杜甫草堂的闻名遐迩,茅屋自唐代建成至今,建了毁毁了建,反反复复历经磨难得以保存下来,世人才有眼福一睹昔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凄惨景象。杜甫草堂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恢复重建了“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p><p class="ql-block">来到茅屋按耐不住好奇之心,想尽快一睹茅屋庐山真面目,一块石碑上写有“茅屋故居”,由茅草搭建的大门而入,小路两边采用竹片做成篱笆墙,院落简洁明朗,一口水井,一张石桌,一块菜地,一排茅屋采用木头、竹子、茅草搭建而成,茅屋有客厅、卧室、书房、伙房等,典型的川西民居的外形结构。为了还原茅屋原貌或者接近茅屋原貌,建造时有意做旧,茅屋周围竹林、树木茂密翠绿,院外有一小池塘,把茅屋装扮的更加逼真。</p><p class="ql-block">虽说是后来翻建的,但还是可以感受到当时茅屋的简陋而不俗的样子,茅屋故居刻意保留了一些残破的布置,不愧于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情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p><p class="ql-block">茅屋附近也建了不少的茅屋,均沿湖边而建,屋前湖边竹林丛丛,林带茂密,翠绿欲滴,处处呈现出一幅浓郁的田园风光,更加还原了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当时的生活场景。</p><p class="ql-block">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p> <p class="ql-block">梅园,位于草堂的西北角,占地数十亩,原是一处私家花园,也是建国后划归草堂管理的。过诗史堂折而向西,经水槛,穿月洞门,便是梅园。站在月洞门外,可见一座四层砖塔耸立湖畔,一座曲桥横跨湖上,塔名“一览亭”,取杜甫《望岳》诗"一览众山小"的句意。</p> <p class="ql-block">万佛楼在草堂东面楠木林中,它复原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风貌,是杜甫草堂新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游:杜甫草堂~盆景园</p><p class="ql-block">火棘盆景红似火,冰山一角展风采。</p><p class="ql-block">不如蜀地尚不晓,目睹川派感无知。</p><p class="ql-block">草堂诗词似浩海,川派盆景领风骚。</p><p class="ql-block">立体化作无言诗,敢于岭南争状元。</p><p class="ql-block">游:杜甫草堂~金弹子</p><p class="ql-block">浣花溪畔茅草房,虬枝盘根谁载下。</p><p class="ql-block">百花散尽垂禁果,火红金弹待梅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西岭雪山千年不化尚在,东吴长江万里行船却没了,茅屋还在,杜甫没有了!人生苦短,然精神永存,流淌的岁月随时光流逝,杜甫约1500首诗还在,在与不在,似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告诫世人,遵守自然规律,拼搏人生,不惧艰辛,为理想不放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有感于【杜甫草堂】余光中的《乡愁》,道尽多年来的思念!</p><p class="ql-block">小时候,</p><p class="ql-block">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p><p class="ql-block">我在这头,</p><p class="ql-block">母亲在那头。</p><p class="ql-block">长大后,</p><p class="ql-block">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p><p class="ql-block">我在这头,</p><p class="ql-block">新娘在那头。</p><p class="ql-block">后来啊,</p><p class="ql-block">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p><p class="ql-block">我在外头,</p><p class="ql-block">母亲在里头。</p><p class="ql-block">而现在,</p><p class="ql-block">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p><p class="ql-block">我在这头,</p><p class="ql-block">大陆在那头。</p><p class="ql-block">秋雨还在下着,幽静的草堂小路已经被雨水打湿,植物披上了露珠,秋雨滋润万物,走过草堂的每一个角落,处处散发着诗的气息,来到草堂东门,用一首乡愁与草堂别过:挥不去的是乡愁,捡不会的是乡愁;乡愁是无数人的心结,乡愁是无数人的忏悔;有乡愁也好,它是一种无尽的牵挂;有乡愁也好,它是一根无影的连线,愿乡愁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尾声:</p><p class="ql-block">滁州至成都的骑行历时24天,骑行里程1429公里,虽已过去一月有余,但是每每想起总是感到一种满足感,所到之处历历在目。一路走来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雨兼程的日子,有翻越秦岭的艰难跋涉,也有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古镇留下了我俩的足迹,老街留下了我俩的身影,我俩总是在太阳升起时出发,赶在日落前到达目的地,一座座城市,一个个村庄,到达又离去,从陌生到熟悉,每日都是新的领域和未见的天地,不停的寻找着自己想知晓的东西。</p><p class="ql-block">周而复始不断骑行,时而跨越河流,时而穿过田野,时而奔驰在一眼望不到头的国道上,累了就歇歇,渴了就喝点水,饿了就吃点东西,一边骑行一边欣赏着不同地域的风光和自然风景。</p><p class="ql-block">从滁州到成都游览了许多有历史故事的城镇、古迹,这些都已尽我所能的记录了下来,游记里有许多夹杂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部分历史无法详尽的阐述,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一路骑行不但强健了身体,更是阅读了一部厚重的历史篇章,收益非浅。</p><p class="ql-block">一次长途骑行的结束,意味着下一个长途骑行的开始,只要你喜欢骑行、热爱骑行,你就永远在骑行的路上,与山川河流相伴,与自然相融,我喜欢骑行,更喜欢骑行旅途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壬寅辞秋:</p><p class="ql-block">三千里路云和月,车轮滚滚踏征程。</p><p class="ql-block">不负流年好时光,山川相伴好个秋。</p><p class="ql-block">壬寅迎冬:</p><p class="ql-block">秋风散尽枝无叶,车轮滚滚已无痕。</p><p class="ql-block">北国风光银装素,今夜寒较昨夜多。</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022年12月9号 滁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