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读宋词,细品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没明白何为“黄耳”?于是百度后获知,原来出自“黄耳传书”的典故,既意外又好奇,于是考古了“传书”的前世今生,并梳理了自己与“传书”的旧事。</p> <p class="ql-block">【典故出处】原来“黄耳”是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的一只家犬,用以传递家书,故曰“黄耳传书”。</p> <p class="ql-block">上篇:考古“传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飞鸟传书】以飞鸟为传递书信的工具,其中包括:飞鸽传书、鸿雁传书、飞雁传书。</p> <p class="ql-block">【驿传】古代通过设立驿站,为传递官府文件和军事情报的人和官员提供途中食宿。各朝代的驿传方式如下:</p><p class="ql-block">汉代:每30里设置一个驿所。</p><p class="ql-block">唐代:按“车、马、船”分为“水驿、陆驿、水陆兼办”三种。</p><p class="ql-block">宋代:由军队统管,设军邮局、昼日夜行的“急递铺”。</p><p class="ql-block">元代:设蒙古站赤、汉地驿站。</p><p class="ql-block">明代:设陆驿、水驿、递运所、急递铺、马快船。</p><p class="ql-block">清代:设驿站、塘、台、所、铺。清光绪年间,随着新式邮政的建立,以上驿传方式逐渐废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烽火】古代用于边防报警的烟火,又称“狼烟”。坊间谬传“狼烟”是用“狼粪作燃料燃烧后的烟”,实际是称入侵的外敌突厥人为“狼人”,比喻“狼来了”的意思。烽火台所用的燃料叫“柴薪”,以胡杨木、红柳、罗布麻为主,燃烧后的烟又浓又直。</p> <p class="ql-block">【旗语】是古代的一种主要的通讯方式,现在是世界各地海军通用的语言。不同的旗子、不同的旗组表达不同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灯光】将灯光遮住和放开,通过明灭传达讯息。</p><p class="ql-block">【信号弹】一般有红、绿、黄等几种颜色,用于传递一些战斗状态中的信息,比如冲锋。</p><p class="ql-block">【灯塔】是建在海岸、港口等航道关键位置的装有强光源的高塔,作用是引导船航行。早期的灯塔用火作为光源,如今的灯塔能发出不同颜色的灯光,以及不同类型的定光或闪光。</p> <p class="ql-block">【世界三大灯塔】</p><p class="ql-block">好望角灯塔(南非)</p><p class="ql-block">伦敦灯塔(英国)</p><p class="ql-block">硇洲灯塔(中国湛江)</p> <p class="ql-block">【中国邮政的诞生】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入侵,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清政府在19世纪末期建立了官方电报通讯系统,民间也兴起电报通讯。1878年7月,清光绪年间发行了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邮票,这象征着近代邮政的发端。</p> <p class="ql-block">【中国电话的诞生】1881年,在上海租界内诞生了中国的第一部电话,<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此即时通讯进入中国。</span>1900年,上海南京电报局开通了市内电话,同年,长途电话也开通了。</p> <p class="ql-block">【中国电子计算机的诞生】</p><p class="ql-block">1957年,哈工大研制出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p><p class="ql-block">1958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p><p class="ql-block">中国计算机普及教育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p> <p class="ql-block">【互联网及中国互联网企业】</p><p class="ql-block">1962年互联网诞生,1994年进入中国,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p><p class="ql-block">1998年3月,丁磊的网易公司成功开发国内首个免费电子邮件系统:163.net;</p><p class="ql-block">2001年,网易又开发了126.com;</p><p class="ql-block">2002年,腾讯QQ邮箱上线;</p><p class="ql-block">2000年,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真正开启了中国互联网时代。</p> <p class="ql-block">【微信发展简史】</p><p class="ql-block">2010年10月,腾讯广州中心研发人员张小龙团队开发出第一版产品,腾讯总裁马化腾将这款产品命名为“微信”;</p><p class="ql-block">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发布;</p><p class="ql-block">2012年4月,微信开始国际化,英文名称“WeChat ”;</p><p class="ql-block">2012年5月,推出“朋友圈”,允许用户分享自己的生活,使微信从一个即时通信软件向社交软件发展;</p><p class="ql-block">目前,微信用户量已超过12.6亿,仅次于WhatsApp、 Facebook 。除基本的社交功能外,还包括通讯、购物、旅游等各方面为一体,尤其是开通电子支付功能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下篇:我与“传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认识“烽火”,是从“烽火戏诸侯”的古老故事中获知的。在故事中,还认识了褒姒,这位“四大妖姬”之一。她美若天仙、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因其媚惑,令周幽王昏聩,不惜赏重金、戏诸侯,只为博取她一笑,因失信于诸侯,最后周王朝灭亡。难怪,古往今来,“红颜祸水”、“战争让女人走开”,让女人背锅千年。</p> <p class="ql-block"> 认识“驿传”,还是听刘兰芳的长篇评书《杨家将》那会儿。</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家刚买了一台“红灯牌”收音机,那段时间正好每天中午都有刘兰芳的长篇评书《杨家将》。一到中午,我就趴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地听刘兰芳那语速飞快、出神入化的评书。记得说到杨六郎差人传信时,“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人飞身一跃,快马加鞭,噔噔蹬…扬长而去……”紧接着是刘兰芳模拟马奔跑的声音,再接着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于是,我悻悻地关闭收音机,赶往学校。</p> <p class="ql-block"> 关于电报,在很多电影作品中都出现过。</p><p class="ql-block"> 印象最深的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李侠,在敌人逼近阁楼前,将最后一条情报发给党组织,然后把底稿入口吞咽,最后发了一封电文:“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时隔一周,上海解放,英雄牺牲在黎明前。</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部印象极深的电影是《英雄儿女》。英雄王成背着电报机,手持话筒,高喊着:“为了胜利,向我开炮!”</p> <p class="ql-block"> 印象颇深的还有电影《海霞》,故事里的特务分子将发报机藏在假肢里,最后被民兵队长海霞捉拿。</p> <p class="ql-block"> 我对于“邮政”的记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从父母的“家书”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老家都在湖南,那会儿爷爷、外公都在世,父母定期分别给两老汇生活费、写信。那时我们家住在花果园父亲单位的职工宿舍,离家最近的邮局在大西门,我随父母常去那儿汇款、寄信。他们每次都会在汇款单旁窄窄的附言栏上写:“收款请回信,切切!”于是,邮局、汇款单、家书连接着父母和他们的故乡,成为父母思念亲人、化解“乡愁”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 那时的邮递员总是骑着“28吋”的自行车,后座驮着两只大大的敞口的邮袋。我们宿舍那片儿都是平房,住着一百多户人家。那时每天邮递员都来送信,但并非逐件送达到每个收件人家中,而是把这片儿的信件、订阅的报纸都统一放到宿舍路口、邻居邵伯伯家厨房窗台,各家各户自行领取。</p><p class="ql-block"> 邵伯伯住在我家背面,由于父母总盼着湖南的“家书”,经常叫我去他家打探,一来二去,我和邵伯伯一家都很熟了,他一家三口,女儿大我很多,在银行工作,一家人都很忙碌的。由于总有一些收件人未及时来取信件,加之收件地址不详或被邮递员分拣错误,因此邵伯伯家总有一些积压多时的信件。那时我正读小学,功课相当轻松,于是我自告奋勇当起了“义务邮递员”,一直“当”到上中学。刚开始我主要是投递积压的“陈件”,后来我每天都去,邮递员当天送达的信件,我也第一时间送到每户人家。时间长了,“业务”也很熟了。我们那片儿哪户人家住哪儿、哪户的邮件多我都“门儿清”。那时宿舍里的小孩常在一起玩,如果不是同学,相互之间多半记得住的只是小名,往往不知道全名的,更别说他们父母的名字。可那时,因为当了好几年的“义务邮递员”,宿舍里几乎所有的户主、曾经收到信件的父母、子女等等,我都准确记得他们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 关于“电报”,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爷爷病逝时,收到“父病逝速归”的电文,父亲立即风尘赴赴,赶往老家湖南。</p><p class="ql-block"> 有别于邮政局的邮递员,送电报的工作人员骑的是双轮摩托,后座也是驮着两只邮袋,记忆中两只袋是有盖、可以密封的。后来明白,邮递员和送电报人员分别出自两个单位,前者是邮政局,后者是电信局,估计就是通信和通讯的区别吧!</p><p class="ql-block"> 那时即时通讯不普及,长途电话需要到“贵阳邮电大楼”、“喷水池邮电局”这样的地方,小的邮电所只能收发信件。家有急事,多半是发电报。</p> <p class="ql-block"> 我大学实习期间曾独自去广州、深圳旅游,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单独出游。短短十天,广州的岭南风光,深圳特区的朝气蓬勃,让我大开眼界,开心不已。可那十天,却让父母十分煎熬。其原因:一是我到了广州和同学疯玩,竟忘了给父母发电报、报平安;二是我比预定回贵阳的时间晚了一天,依然也没给他们发电报。父母急坏了,差点儿报警。</p><p class="ql-block"> 记得刚到广州那天,高中黄同学到火车站接着我,就直奔他们中山大学。晚上就读华南理工的其他几个高中同学也赶过来,中学同学他乡相聚,喜不自禁,夜深了才回到另一个就读中山大学的高中女同学的学生宿舍入住。</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去到深圳,父亲的老朋友江叔叔、父亲同学的女儿晶姐热情的款待了我。晶姐带我参观了深圳市中心、蛇口工业区。当时的深圳就像一个大工地,只见一幢幢高楼正在拨地而起。印象深刻的是那三幢“人字型”排列的建筑,傲然屹立。二十后有一次我再去深圳,无意间看见那组建筑,已没有了往日的“傲气”,浑然淹没在一群大厦之中,成了“洼地”。</p> <p class="ql-block"> 当时贵阳-广州没有直达列车,中途必须在湖南怀化转车。我从广州回贵阳那天,因广州-怀化的火车晚点,错过了原计划乘坐的怀化-贵阳那班火车,结果在怀化火车站滞留了近10个小时,而且还是夜间。担心错过下一趟火车,我没去找旅馆,想着在候车室坐等下一班火车来,可夜间的候车室,长椅上满是滞留的旅客,而且夏日的湖南,闷热难耐,汗味臭味相混,实在难受,索性与两个同路的姐妹结伴,在怀化火车站外廊,靠着一个立柱,紧抱行李席地而坐,度过了漫长的一宿。我到贵阳回到家,比原计划的时间晚了将近24小时,难怪父母着急。</p><p class="ql-block"> 后来,“贵广高铁”开通,4、5小时就能到达。我与朋友为了吃“广东早茶”、品“顺德美食”,曾多次乘坐这趟高铁。运行速度加快,世界慢慢变小,而每次坐在高铁上,我都会想起在怀化的那个长夜。</p> <p class="ql-block"> 关于“电话”,最早的记忆是父亲办公室的那台黑色座机。</p><p class="ql-block"> 那会儿上学,从不需要父母接送,放学后总是与同学一起连蹦带跳的回来。因为放学很早,一般都先到父亲的办公室,有时候做作业,多半是楼上楼下到处玩。父亲单位只有一部电话,放电话机那间办公室经常都是锁着的,只是窗户开了一个报纸大小的孔,站在窗外伸手就可以触碰到放在窗边桌上的电话。我经常趁人不注意时偷偷摆弄电话机。不知咋的,那时候特别喜欢用手指伸入数字健、听电话机慢条斯理回弹的“嗒嗒嗒”声,而且最爱拨“9”,因为回弹的时间最长,“嗒嗒嗒”最久。</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固话机开始进入贵阳普通家庭。当时父亲单位给中层以上干部、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安装了家用电话分机,接通单位总机号再转分机号,即可在家通电话。我们家电话分机开通那天,一家人都欣喜不已。那时我正在银行的会计科工作,至今还记得我家的分机号是239,与银行的一个会计科目同号。</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BP机在贵阳流行起来。一些人为了显摆,常别在腰间。随着固话的普及,BP机的商机凸显。因那时工作小有升迁,单位给我配了BP机,没好意思挂腰间,而是藏在背包里,每当在公共场所,刺耳的声音发出时,总是心里一颤,怪难为情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候贵阳开通了126、168等好几家寻呼台,接线员都是妙龄女郎。单位有个小伙子的女朋友正是“168寻呼台”的,因其身高1.68米,又在“168寻呼台”工作,大家都开玩笑地称她“168”。</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看到身边的人有了移动电话,那时是模拟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我在银行工作,不时见到来办业务、手持“大哥大”的“拽哥”。</p><p class="ql-block"> 我没用过“大哥大”,一是太贵买不起,二是有“暴发户”之嫌。l</p> <p class="ql-block"> 我的第一部手机是1998年那年买的,那时已经是数学移动电话了,而这个手机号我一直沿用到今日。</p><p class="ql-block"> 那年为了开通贵阳市首批“银证业务”,我和业务团队的同事先后去上海、广州出差。我大学戎同学在广东番禺的银行工作,她的丈夫刘先生和我也很熟,我们在成都读大学时就已相识。多年不见,于是我在广州办完公事,刘先生专程开车接我去了番禺,与戎相聚。他们一家热情地款待我,住了一宿,吃了广东菜,广东早茶,还带我到一个规模很大的电子商城买了一部爱立信手机。</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几年以后,戎的丈夫刘先生病逝,当时不足40岁。刘先生那时已将自己的事业发展到北京,据说规模不小。他是一个非常有理想抱负的人,而且很有家国情怀。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刘先生曾出资请国内一些即将“封笔”书画名家,以“香港回归”为题材,创作了一批书画作品,十分珍贵。可几年后,刘先生病逝,真是天妒英才呵!</p> <p class="ql-block"> 自从家用固话、电子邮件,特别是手机普及以后,很少写纸质信件,“传书“的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之间已“言而无信”了。</p><p class="ql-block"> 十年前,腾讯QQ聊天已是社交即时通讯的时尚,而我比较排斥。那时女儿经常一边做作业一边和同学聊天,常被我训斥。那个阶段也是我工作最繁忙的时候,每天单位局域网里的大堆邮件需要回复和处理,KPI考核及各种事务缠身,哪有心情和时间与人QQ,直到腾讯“微信”的出现。</p><p class="ql-block"> 2011年11月27日,“我来到了微信星球”,成为即时通信的用户,从此开启“微信”新生活………</p> <p class="ql-block"> 2012年8月,我陪客户去了一趟向往已久的西藏。我们去了藏传佛教圣地布达拉宫,见到这座神圣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驱车到达米拉山、珠峰大本营,体验“高反”的滋味;我们去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看到了奔流湍急的雅鲁藏布江;我们“一措再措”,流连于巴松措、羊卓雍措、纳木措的碧水蓝天……一路风光无限,拍了好多照片,正好那时微信开通了“朋友圈”功能,可以上传相片与微信好友分享,于是2012年8月5日我发了第一条朋友圈。从此,在朋友圈撰文发照片,分享旅行故事、人生感悟、市井生活、美景美食、跳舞健身等等,成为我的重要生活内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了微信后,人们之间又开始“言而有信”了,而这样的“传书”,内容更为丰富、受众更多元、传递速度更快捷、传播范围通达全球。</p> <p class="ql-block"> 随着微信的功能的不断升级,特别是用“微信支付”后,人们出门不用带钱包,登飞机、乘火车,一机在手,走遍天下。</p><p class="ql-block"> 自从抖音、微信视频等自媒体视频出现后,民众的表演欲、创作天赋被空前激发。手机屏幕草根云集,屏幕形象不再仅仅只有官媒的专宠。真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不,新疆舞《一杯美酒》学习结束,咱也录上一段发微信视频,尽管不专业,纯属自娱自乐咯!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腾讯会议等“传书”方式出现后,一些人开启了居家办公的模式。2020年新冠以后,人们的生活节奏<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许</span>多行业不得不按下暂停键,而此时“线上会议”、“线上教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殊时期的社会问题。不能不说这是“传书”的变迁和升级所带来的时代变化。</p><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我们组织了“贵州校友会线上讲座活动”,邀请资深校友专家讲解政府文件,分析贵州经济发展前景,线上线下千余名校友同步分享,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远在山西太原的中学同学在抖音上开了一场个人独唱音乐会。他并非专业演员,仅仅是酷爱唱歌。他的独唱音乐会是一场“圆梦”的风采展示,因为有了现代的即时图像“传书”,使他梦想成真,真是很棒!</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 </p><p class="ql-block"> 我用几天时间认真地学习和梳理了通信通讯的历史,见证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记录下自己在时代发展中的生活点滴。辍笔之时,十分感慨,十分欣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29日辍笔于贵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