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坞公园地京西稻米香2022-9-28

国际老秦

9月28日好友相约游中坞公园,观赏乾隆诗中“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的京西稻风光。 红白相间的小列车缓缓驶过,两旁架起的线缆、指示牌,地上秋黄的野草,仿佛置身动漫的场景。 <p class="ql-block">乘西郊线绿色出行,既环保又省心,不用考虑停车的问题。</p> 中坞公园位于西四环旁,颐和园西路以南,面积约55公顷,早期是中坞村外围农田,“田园景致,柳林溪田”是中坞公园的主要景观特色。 景观依托历史风貌记忆,体现三山五园皇家园林与田园环境和谐统一的节点,同时是开启西郊观光线风景之旅的起点。京西稻也是明清“三山五园”皇家园林的景观标识之一。此时颐和园西门外的中坞公园,京西稻已经泛黄。 <div>“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沿西山到万泉河一带皇家园林的统称。三山,指的是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五园,则是分布于三山区域的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畅春园和圆明园。这三山五园,被西山山脉环抱,水系纵横,风景格局得天独厚。</div> <div>在这些名胜之外,分布着大量的农田、河渠、池塘、寺庙和村落。为了营建良好的生态景观,彰显这片地域的历史人文风貌,近年来,北京市和海淀区投入巨资,将这一广袤区域内的住户搬迁安置,依托原有的环境地貌,新建和改建了十三个郊野公园,中坞公园就是其中之一。</div> <div>公园前身曾是两座村庄,一座为中坞村即公园名称的由来。它形成于明永乐年间,曾为停船修船之地成“坞”。另一座为后窑村,形成于清光绪年间修建颐和园时,主要由烧制砖瓦的窑工聚居而成。</div> <div>中坞公园结合所在地的环境,园路宽窄不一,迂曲环绕,行经之处,翠色盈目,虫声在耳,稻田、树林、草地、池塘、沟渠、洼地等,次第接续,错落交织,样貌天然,鲜见雕饰的痕迹。</div> 公园里有着整个园外园区域中最大面积的稻田。它们块状分布,造型各异,排列在蜿蜒的园路旁侧,成为道路与绿地、湖水、树林的过渡带。 历史上这里地势平坦,地下水丰沛,后来广种水稻,中坞公园内这些大片的稻田,让人恍如回到田园牧歌的乡村。 在中坞公园稻田是真正的主角。玉泉山丰富的水源,适宜的气候,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栽种历史已逾三百年,并形成了优质粳稻品种“京西稻”。 <p class="ql-block">公元1692年康熙帝南巡后,将带回来的稻种在玉泉山试种,这也是京西水稻种植的开始。“京西稻”以“颗粒饱满,晶莹剔透”而著称,其优良的品质遂成为大清朝皇家的贡米。</p> <div>据史料记载,京西稻种植的地区以海淀镇附近的农田种植的水稻为主,受土地面积的影响京西稻谷的总产量并不高。</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北京其它地区也有种植水稻像北七家,立水桥、田村一带,但无论色香味形都不及玉泉山下的的京西水稻,这都得益于龙脉玉泉山的清泉水。</h3> <p class="ql-block">北京海淀在三国曹魏时期就开始建渠种稻。魏齐王曹芳嘉平二年,刘靖在漯河(今永定河)上拦水修坝,“建造车厢渠,灌溉蓟(城)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p> 元代水利学家郭守敬开通通惠河之后,充足的水源有力地保障了北京地区水稻的生长,河岸两边的农民才开始大面积的种植水稻。 京西稻作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京西稻属于优质粳米,米粒椭圆丰腴、晶莹透明,米饭富有油性、黏而不糯、软硬适中、清香有弹性,米粥颜色青绿、香气独特、口感黏滑有米油。 解放后皇家贡品京西稻米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北京市的名优特产也属于特供品之列。有一首老北京的民谣说得好“京西稻米香,炊烟人知晌,平餐勿需菜,可口又清香。” 据说1954年毛泽东在读《红楼梦》时,看到写贾府的庄头乌进孝进贾府交租,常用米千余石,而专供贾母享用的“御田胭脂米”只有“二石”,这引起了他的关注。他让农业部查了“御田胭脂米”的产地,并希望由粮食部门收购一些“御田胭脂米”,以供中央招待国际友人之用。由此京西稻由国家统一收购,并上调到专门的仓库保管。 <div>毛主席著名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配此画面十分应景。</div> 金秋之时稻穗已经沉甸甸低下了头等待收获,一派丰收的景致,真是风吹稻谷香的意境。 现在的中坞公园、北坞公园、两山公园、玉东公园等一批彰显地域历史风貌的公园相继亮相,以稻田为景观,玉泉山下又飘来了稻花的清香,深秋时金色稻浪翻滚的旖旎景色,成为玉泉山下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山水田园远眺玉泉,除了稻田同时山水兼备,公园有湖湖面长满芦苇,高大的芦苇郁郁葱葱极为茂盛。<br> 2015年改造建成了今天的中坞公园,除了增设多处景观外,保留了大片的稻田。稻田里还有雕塑和文字,设计者以《耕织图》为素材,展示了水稻从种植到收获的流程,让游客能直观地了解相关的知识。 在园区中不同区域的稻田田埂上,分散地置放着十一组铁壁锈雕,彰显了这个公园的主题属性。铁锈红的颜色,剪影般简洁通透的造型,展现的正是水稻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流程。<br> 雕塑分别为浸种、祭神、插秧、淤荫(除杂草、散撒草木灰)、灌溉、簸扬、篦(筛)、二耘、持穗(打稻子)、登场、砻(去掉稻壳的工具)等,都是流程中的不同环节。它们最早源自南宋画家楼璹绘制的《耕织图诗》,该作品共四十五幅,每图皆配以五言律诗。 《簸扬》诗曰“临风细扬簸,糠秕凌风前。倾泻雨声碎,把玩玉粒圆。短裙箕帚妇,收拾亦已专。岂图较斗升,未敢忘凶年。”场景描绘的一位农妇迎风站立,高高举起手中的簸箕,借助风力除去稻米中的谷壳尘土。 <p class="ql-block">一耘、二耘 、三耘,耘就是除草,前后要经历三次除草。二耘还生宿草,即指割后复生的二年或多年宿根性杂草,如芦苇、莎草等。有趣的是,二耘图中绘者将妇人童子挑担提篮往田里送饭的场景置于近前,充分地表现出祥和的农家生活。</p> 金秋十月即将到来,中坞公园的稻田便逐渐成熟,稻穗低垂由此进入最佳观赏期。 这座秋日限定的稻田公园。隐藏在颐和园旁边。正值收获的时节,满眼望去都是金灿灿的一片。<br> 颗颗饱满的麦粒,不久之后就会被收割,隐隐散发出好闻的味道,秋天的氛围也愈发强烈。 伴随着风吹稻浪产生的“沙沙声”,让人产生“这里是北京吗?”的恍惚感。 稻田被镀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像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公园的最东边是一座几十米高的小山丘,山上的梯田景观是中坞公园的一大特色。 依着地势开凿了一片梯田,种植的也是水稻。 层层稻田随地势起伏向上,是在原有稻田基础上,借着自身地势形成梯田式的独特景观。 梯田,稻田,这两种在北方公园中都属难得一见的景观的组合,生发出相当的吸引力。 “冰墩墩”、“雪容融”——冬奥会冰与雪的可爱化身。 虽然冬奥圆满闭幕,春夏季节已过二者依然灿烂无比。 <h3>"蝉鸣稻叶秋,雁起芦花晚。”唐·骆宾王<br></h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南宋·辛弃疾<br> 灌溉:水稻成长的不同时期均依赖水的灌溉,如插秧、返青、孕穗、抽穗等关键时刻,合理的水供应可以保证稻米的质量和产量。灌溉图中画出了古人常用的灌溉工具——桔槔。其机械原理是利用杠杆结构,前悬水桶,后坠重石,起落之间,汲水灌溉,省时省力。<br><br>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以稻花开头的《我的祖国》歌曲,传遍大江南北彰显爱国情怀。 插秧:拔秧、插秧是水稻种植过程中最紧张,最繁忙的工序。 待到“青葱刺水满平川”之时,便要赶快将秧苗移植到大水田里,此时正值芒种节气。<br><br> 如诗所云“晨雨麦秋润,午风槐夏凉。溪南与溪北,啸歌插新秧。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我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 千畦水泽正弥弥,竞插新秧恐后时。亚旅同心欣力作,月明归去莫嫌迟。(康熙帝的诗) 手把手教你插秧。 浸种:使发芽慢的种子尽早发芽,还可以杀死虫卵和病毒。 “溪头夜雨足,门外春水生。筠篮浸浅碧,嘉谷抽新萌。西畴将有事,耒耜随晨兴。只鸡祭勾芒,再拜祈秋成。”预示着农功肇始。 图中有父子二人正将装有稻种的筠篮置于溪水之中,让种子通过浸泡,在温度和时间的共同作用下萌芽。 暄和节候肇农功,自此勤劳处处同。 早辨东田穜稑种,褰裳涉水浸筠笼。 (康熙帝的诗) 祭神:人们不忘神灵的护佑而得此丰登之年,沐浴、更衣虔诚谢神、祭神,企盼来年风调雨顺,年谷<font _mstmutation="1" _msthash="46540" _msttexthash="5081232">丰穰</font>。 与传统的城市公园不同,中坞公园是一处趣味盎然的郊野公园,以田园风光为主,湖泊、山丘、层层梯田,让人体验到回归自然的悠然与宁静。 公园的观田台、荷风桥、晚秋亭、樱桃园等景点,是感受北京限定的金秋美景的最佳选择。 三山五园“园外园”之诗意中坞公园。曾经的圆明园、畅春园等皇家园林中就是这番风貌,我们感受欣赏这种只属于三山五园的生态美。 稻文化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稻文明犹如中华文明的星光。 &lt;!----&gt;<div class="cps-upload-file param-img">&lt;!----&gt;<div data-v-c0b2b5c8="" contenteditable="false" class="cps-img-container media-container editor-img-container">&lt;img data-v-c0b2b5c8="" src="https://static2.ivwen.com/users/891583/af695120-3fec-11ed-886c-27cc246155ca.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data-src="https://static2.ivwen.com/users/891583/af695120-3fec-11ed-886c-27cc246155ca.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alt="" class="img ls-is-cached lazyloaded" style="height: 309.302px;"&gt;</div><div contenteditable="true"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bottom">美美的树林下是拍照的好地方。</div></div>&lt;!----&gt; <div>遍地鲜花正是一个灯谜的谜面(打一地名)。</div> 花丛中五颜六色野趣横生。(上图谜底:长春) 轻轻的靠在树干上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 站在树下轻抚树干,心旷神怡悠然自得。 绿树下花丛中的美女们,绽放出自己最美的微笑,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 翠色欲流的“草毯”上的花,有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粉红色的、紫色的、淡红色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不用刻意寻找景点,只需放慢脚步随处闲逛,便能收获满眼浪漫的秋意。 除了稻田之外,园内也有许多枫树,在秋季枫叶转红,风光甚佳。 一树红花红似火,吉祥喜庆惹人爱。 遥望稻田回想五十年前曾经有过的种稻经历。69年初二时随父母到过河南五七干校,农忙时参加过劳动,曾到稻田劳作。 <p class="ql-block">71年参加工作入局第一年,200名青工到北京邮局五七农场劳动九个月,经历稻子种植的全过程,整地开始到插秧,挠秧、收割等等。一晃五十年过去了,如今我们都退休了。当年青工连的生活历历在目。连长、指导员都是8341部队退伍兵,还专门配有支左军管的军代表,军事化管理,早出操晚点名,政治学习下田劳动,坐小板凳睡大通铺,想想还是受益匪浅挺有意思的。</p> 黄澄澄的稻穗饱满低垂,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稻香气息,沁人心脾。 持穗图中,农人持链枷(一种像双节棍的打稻工具)抽打稻穗,使其脱粒。稻是我国最主要的口粮作物,是世界三大主粮(另两大为小麦和玉米)中唯一由中国祖先驯化栽培的作物。持穗图中,农人持链枷(一种像双节棍的打稻工具)抽打稻穗,使其脱粒。 在稻田里耳边响起我们那首最熟悉的古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我们都应该珍惜……。 一年之际在于春,丰收之际在于秋。 秋天到了稻谷熟了,黄灿灿的稻田遍布整个公园,都是令人惊喜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