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朗朗金秋,丹桂飘香,新秋的清风,已在树梢等候;美好的相遇,我们期待已久,此刻的花园草木葱茏,硕果满枝,老师们用手中的粉笔,描画出精彩纷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进一步落实“2022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充分做好小幼衔接的过渡,同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扎实落实工作室成员从课堂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能力。在张艳红主持人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工作室教师参与了听评课活动。东城区实验学校低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也参加了听评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节授课的是工作室成员崔哲楠老师,她的课堂充分落实幼小衔接,呈现出一堂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课堂,授课前,崔老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反复打磨课程,呈现出的班级教学秩序井然,课堂上崔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和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教学扎实高效,课堂积累内容丰富,课程设计精巧紧密,师生互动恰到好处,展示了属于他们的课堂风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节授课的是任倩老师带来的一年级课程《dtnl》,任老师执教的拼音教学《dtnl》,以游戏闯关激趣导入,让孩子们发现本课所学拼音的形、音,发音时,让孩子把手掌放到嘴巴前,感受d和t发音的区别,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采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孩子区别b、p和d,n和m,f和t,有趣且有效。 让孩子回顾学过的六个单韵母,八个声母,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让孩子们自己观察,找到字母d t n l。通过看图片内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锻炼了孩子的说话能力。采用设置拼读环节的方法帮助孩子们识记d t n l的发音,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可以再加入拍手或动作等调动孩子的持续参与动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本次课堂教学中,两位老师紧扣课程标准,以“识字”为目标,创设一个又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在课堂中设计各种小游戏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外,老师还通过联系生活、看图片、说词语等教学方法,用齐读、男女生对读、小老师带读、个别读、开火车读等方法,让孩子在课堂上充分朗读。指导书写时,老师们除了对重点笔画进行讲解、示范和落实,还对学生的正确执笔和端正坐姿等书写习惯进行了着重强调。教学过程中他们还采用朗朗上口的口令和生动有趣的课间操等方法组织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行快,众行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集体的研讨和分享。在随后的评课过程中,工作室老师都对听课内容进行反馈,授课老师进行了教学反思,评课教师们在肯定两位老师专业素养的同时,把自己看到的不足之处和建议,以及对课程内容的解读、授课思路进行分享,共同研讨提升,进一步积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智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互相听课、评课早已成为张艳红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惯例,每一次听评课教研活动都有助于让教者有所得,听者有所悟,学者有所学。东城区实验学校副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张艳红对本次的教研活动给予了肯定,并对工作室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指导方向:我们要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低年级课堂的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实现小幼衔接的顺利过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