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为积极推动新课标指引下的全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促进立德树人育人模式变革,加强课程实施的有效指导,进一步提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育人质量,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员培训工作。第四小学全体教师于9月27日参与线上学习培训。</p> <p class="ql-block"> 今天通过对课程方案的解读,让我们对新课标有了更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新课标对学段重新进行的划分,特别是小学阶段由原来的两段分成了三段,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对于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也有了更加明晰的规定,小学以主题式学习为主。其中,常见的量以跨学科的内容的方式调整到综合实践里,具有更强的操作性,有助于学生更真实的体验。并且,在教学频次上进行了规定,小学高年级每学期要进行两次,避免了以往流于形式的以知识为本位的学科性教学。</p><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标准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我们要通过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挑战,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新课标的落地,需要教师做出改变。教师要从“教”向“育”转变,从教“知识”到探索“实践活动”模块,为学生搭建新的学习场域。因为教师改变,教育才会改变;教育改变,学生才会改变;学生改变,未来才能改变。</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要求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培养新时代的新人,具体来讲即要求新时代新人能够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自身的关键能力,又有担当的品质。这些能力的掌握,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明白学无止境,才能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促进自身知识的积累、观念更新、理论素养、教育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提升,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提高教育实践、科研能力,适应新课标的发展;注重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变单一教学为综合教学。注重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奖励,让学生明白课内、课文的探究价值。</p><p class="ql-block"> 标准指导方向,相信我们会利用好本次培训所得,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