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老汉寻山记

珠江

<p> </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个老汉寻山记</span></p><p><br></p><p> 微信聊天群里传疯了,城郊头堡有个石壁瀑布深水潭,山远水清,游泳潜水,玩过还想玩。</p><p> 完成了暑期带小孩的任务,我迫不及待的从广州赶回阳春,约上两个平时同玩的,也是七十多岁的老家伙,开上么托、电单车往头堡出发。</p><p> 大个林比我还心急,他约上另一个老友,早就去过了,所以路线比较熟悉,只可惜,他们一直爬到了靠近山顶,也没有找到那石壁水潭。</p><p> 技术好的年轻人,可以一直把么托车开到水潭,甚至更远的地方。我们动作迟钝,不敢开么托上山,只好停车走路。</p><p> 一路爬山,也没有看到好风景。约莫十几分钟,藤蔓遮掩的坑沟里传来哗啦哗啦的流水声,我们来了精神。</p><p> 旁边草丛里,有人踩踏出一条小路,我们听着水声,顺着小路探索下去,果然看到一个瀑布小潭,我们只能站在被水冲刷得滑溜溜的石壁顶上,溪水从脚边冲流过去,蹦跳着落到下面的水潭里。峭壁很高,我们下去不得。</p><p> 东寻西找,终于发现一条往上延伸的草丛小路可以拐到水潭边上。兴奋起来,我和大个林摸将过去,老范跟在后面等候我们探路的消息。</p><p> 大家来到水潭边上,我们发现老范的衣服是湿的,原来他在后面踩石头过河的时候,鞋底打滑,整个人滑倒水里了。那个地方是个浅滩,好在人没事。</p><p> 赶快拍个视频向聊天群里报告找到水潭的消息。对方回答说他们玩的不是这个潭,那个大潭还在上方三百米处,两个潭有天壤之别,建议我们继续寻找。</p><p> 不管三七二十一,这里已经很不错,先玩一把再说。</p><p> 这个深潭,一股水桶粗的水流从两三米的高处争相落下,发出哗哗的欢快声音。周边野树林荫,潭水深不可测。</p><p> 大个林和老范是一对亲密伙伴,他们每天都结伴去东湖二陂游泳,水性娴熟,这个十米见宽的深潭,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大个林一个翻跟斗就潜到了水底,耳朵有点发痛,估计也就三米多的深度。</p><p> 我虽然不是经常游水,凭着小时候练就的水性,装好拍摄的手机以后,也摸着下了水,水边的石头粘着一层薄泥油,滑溜的很,不敢任性。</p><p> 几个翻勾登收动作,就窜到了对面瀑布水花落潭处,山水有些凉意。</p><p> 三个人尽情的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水声伴着我们的欢乐声在水潭里回响。</p><p> 玩的有点尽兴了,我们穿好衣服,继续去找那个网红大潭。不出所料,七八分钟的功夫,一条石头满目的山溪从对面蜿蜒而来,大潭已经出现在眼前。</p><p> 大潭的上下都是一方平坦的光滑宽阔石板,中间一潭幽深碧绿。上方是村民自来水的引水管,被拦截剩余的流水分两股形成小巧瀑布,使石壁的画面显得宽阔,别有景致。</p><p> 又是大个林翻跟斗潜入水中,他摸清了水的大约深度,水底还是洁净的沙子。</p><p> 这个潭的面积大概是我们刚才玩的那个潭的两倍,这里没有阴森的林荫,阳光开阔,石板宽大,可以容纳游水的、观光陪玩的众多人的活动。</p><p> 看来“到此一游”的人真不少,他们带来工具挖坎修路,搬来红砖堵水造景,还有人丢弃了弄坏的救生浮水背板。更有不幸的是,有人落下了摩托车的锁匙……</p><p> 这里是个网红热闹的地方。</p><p> 我们离开这里,继续往上游寻觅一路的风景。流水、怪石、瀑布、水潭,还有勤奋创业人的山里民居,牛、羊和漫山的正在割脂的松林,我捡了一袋松鸡(裂开的松树果)带着下山。</p><p> 三个老家伙,玩的开心极啦!</p><p> 2022.09.28</p> <p>阴森清凉的小水潭</p> <p>阳光开阔的大水潭</p> <p>水边上滑溜的小水潭,一不小心就会滑倒</p> <p>诗和远方。山溪蜿蜒而来</p> <p>游人失落的摩托车钥匙,真担心他那天是怎么回去的</p> <p>山里采松脂的样子</p> <p>一直通往高处的山路</p> <p>正在生产松脂的成片的松树林</p> <p>山路</p> <p>越爬越高的山路</p> <p>累的够呛</p> <p>爬了个多小时的山路,就为了追寻这个小景</p> <p>开始回头下山</p> <p>山里野牡丹</p> <p>叫不出名字的植物</p> <p>五指毛桃</p> <p>地胆头煲老鸭汤,味道好极了。清热解毒祛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