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他们是挺身而出的奋进者,他们是迎难而上的搏击者,用事迹行动来践行可贵的战疫精神,他们用无数微光汇聚成无边力量,彰显教育者的责任和担当!今日起,宁都二小将连续推出“最美逆行者 ”先进人物事迹专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本期,小编带你一起走进胡艳英老师,一起感受她感人事迹。</span></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她是志愿者心中的“好大姐”,柔弱的身躯撑起 “半边天”;“战疫”时,她是毅然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勇士,彰显最美“巾帼红”。——她就是宁都二小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的胡艳英老师。困难之中践初心,疫情面前显担当,她用自己的热心、耐心、细心感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被称为志愿服务队的“知心姐姐”。</p> 用热心凝聚力量 <p class="ql-block"> “同志们,开饭时间到,请大家回来吃饭啦!”静态管理期间,“最美逆行者”防控群里每到饭点就会发出这样的通知。这个贴心发出通知的人,就是“大姐”胡艳英。</p><p class="ql-block"> 作为志愿服务组的“大姐”,她总是用心做好“后勤服务员”。当每天志愿服务工作告一段落后,她总是最后一个归置材料、物品,等所有组员下班后才离开志愿岗位。遇到组员身体不适,她积极协调好调班调休,保障大家劳逸结合、提高效率。她化身“知心姐姐”,为队员们排忧解难。志愿服务队年轻女队员多,她就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和队员们聊天,鼓励女孩子们克服困难。针对情绪波动的队员,她促膝长谈,消除不良情绪。女队员都热情地称呼胡艳英为“大姐姐”!</p> <p class="ql-block"> “请你们稍微等一下,饭菜马上就送过来!”身处高风险区的封控队员谢妃妃更不会忘记,每当夜幕降临,是胡艳英老师打来的电话,给他们的封控生活带来色彩。每天晚上,胡艳英总是贴心地把饭菜送到封控点,甚至把其它封控点的队员们都照顾到。可以说,她的热心燃烧了每一位队员的心!</p><p class="ql-block"> “大家的安心就是我的初心”——胡艳英老师如此说。</p> 用耐心筑牢防线 <p class="ql-block"> “您好,我这里是中山北路社区,请问您目前是在家吗?近期是否离开宁都去过其他地方?回来后是否向社区报备并进行核酸检测?”不停地拨打电话,询问核对情况,这是胡艳英在社区志愿岗位上的工作常态。</p><p class="ql-block"> 60后的她,个子不高,年龄不小,可是来去风风火火、积极的干劲总能感染身边的人。——这是志愿队员对胡艳英老师的第一印象。在深深“扎根”社区的这十多天时间里,她和志愿服务队共同承担了社区人员登记、数据核对、核酸检测点现场引导等大量艰辛的任务。作为志愿服务队的“大姐”,她认真做好“工作调度员”,协助分配当天的志愿力量、安排好组员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每一位志愿者的作用。遇到有的岗位人手紧缺,胡艳英总是主动顶上,带头做最苦最累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胡艳英说:“疫情反弹,形势严峻,总要有人逆行。我想我不仅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宁都二小敢为人先、敢于拼搏、负重前行、攻坚克难的良好形象。在紧急关头,我先上!这既是责任,也很光荣。”</p> 用细心筑牢堡垒 <p class="ql-block"> 作为巾帼志愿者,胡艳英还充分利用“女性柔情”,积极帮助社区困难群众保障物资供应,缓解他们心理的焦虑、不安情绪。志愿服务队化身“守护蓝”,成为中山北路社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队员们,物资到了!我们到二中去领回来!”为了切实解决封控区内居民的生活物资供应,她主动承担了为居民代购配送物资的重担。每天物资的调配、分发、配送,都要细心核对,防止出现差错。</p> 将心比心,以情动情。中山中路88号1单元是胡艳英负责的楼栋。这栋楼由于出现了阳性患者,属于高风险区,整栋楼都被封控。胡艳英每天到岗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逐个打电话核实返核酸检测情况,细心询问、详实登记,并提醒居家人员及时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为了安抚居民的不良情绪,她细心地登记各家各户的物资短缺情况,想方设法解决实际困难,使居民的情绪总体稳定,为夺取战“疫”胜利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她用柔弱的臂膀扛起责任重担,把初心使命写在抗疫一线。 <p class="ql-block"> “志愿服务工作对我而言,是累并快乐着的。虽然我年龄大,但我不虚此行!”谈到参与志愿服务队的感触,“知心姐姐”胡艳英这样说。</p> <p class="ql-block">编辑:张 丽<br><br>审核:雷美海<br><br>审定:刘海生<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