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扎实做好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我校深入开展,尖草坪区实验小学党支部以《微课堂》、红色故事、清廉人物为载体,立足本地实际,深入挖掘山西廉吏和红色资源,讲好清廉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广大党员干部和全校师生从人物故事中汲取清廉守正的文化养分,营造崇廉拒腐、崇德向善、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改革家、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发起者,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倡导者,五四运动总司令、思想指导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第一代领导集体主要领导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一心为公</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独秀自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一心为公,从不以权谋私,带头过着清苦的生活。成为职业革命家后,陈独秀就没有了职业和固定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写作赚取稿费和做兼职编辑的聘金维持生计。他经常给党刊写文章,而这些文章大都是没有稿费的。缺钱的时候,陈独秀经常来到亚东图书馆,但又不好意思主动向老朋友汪孟邹直接要钱。于是汪孟邹“见他坐的时候多了总要问他一句 拿一点钱吧 他点点头,拿了一元、二元,再坐一回,再去了”。亚东图书馆的职员还经常议论说“他家里有钱哩他不管怎么样,再也不要用家里一个钱。他真是一个硬汉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俭朴家风</b><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独秀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也极为严格。在沪工作期间,为锻炼子女的独立生存能力,他不许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在家里吃住。兄弟俩经常寄宿在亚东图书馆,白天在外做短工,晚上到法语班补习,饿了就买块大饼吃,渴了就喝自来水。经过磨练,他们也都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并为伟大的中国革命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丧事从简</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晚年的陈独秀生活贫困,虽然当时他在政治上已经没有什么地位了,但他还是关心中国当时的局势,一直在为抗战做着自己的努力。陈独秀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向跟随他多年的北大学生何之瑜交代∶“我死之后,丧事从简,也不要登报。”去世后,家人连办理后事的钱也没有。他去世的消息登报后,社会上各界人士纷纷捐钱为他办理后事,就连蒋介石、陈立夫等国民党要员也在捐款人员之列。当时72岁的巨商、民族资本家邓蟾秋,把给自己准备好的上等棺材也送给了陈独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幸有艰难能炼骨,依然白发老书生。”陈独秀晚年的这两句诗,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晚年,他僻居四川江津,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全家的生活,除朋友和学生资助外,则以稿酬弥补。尽管他年老多病,仍要兼《时事新报》名誉编辑,每日为之撰稿,以微薄的稿酬,聊补家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良知的思想者最可贵的品质就是不自欺,更不欺人,陈独秀的言行,显现出一种难以逾越的精神高度。陈独秀作为一个无法绕过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符号成为中国政治史和精神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他一心为公的精神永世留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