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轻轻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一片片绿码”。</p><p class="ql-block"> 9月24日港门村居委会开展“0801”抗击疫情以来最后一次全员核酸,原来排起长龙等待核酸采样的熙熙攘攘的人们,渐渐的消失在这连绵的细雨之中。唯有“大白”始终坚守岗位,任凭雨水漂泼。核酸采集点循环播放着的高音喇叭穿透了淅沥沥的落雨声响,意味着港门村抗击疫情取得最后的全面胜利,也意味着最后一批驻守的志愿者用这特殊的方式与奋战多日的人们会心告别。</p> <p class="ql-block"> 以下为视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1.向党组织汇报</b></p><p class="ql-block">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p><p class="ql-block"> 疫情发展的速度超出人们的意料,中共三亚市营养学会联合支部积极响应上级党委召唤,带着初心使命和高度责任心,组织中坚力量发扬“不怕苦、不怕累,敢战必胜”的梅山革命精神投入抗疫的人民战争浪潮中,主动选择疫情最严峻、任务最繁重、条件最坚苦的地方去,与多支抗疫力量展转多地,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充分发挥“每一个党支部都是战斗堡垒作用”,形成统一的磅礴力量,以压倒一切的钢铁意志,在与新冠病毒遭遇战、阵地战中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最终“压倒西风”一一取得抗疫胜利,硕果累累。</p><p class="ql-block"> 中共三亚市营养学会联合支部在“0801”志愿抗疫中,从8月3日起先后转战榆港社区、同心家园五期北区、建设街、港门村居委会(第三、六、九网格)等地,分别承担“追阳”、维护秩序、“喊楼”、信息采集、出仓(解除隔离)人员转运、蔬菜分捡、物质搬运等工作,日均高负荷工作12小时,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1天,志愿者人数累计68人次,服务居民共计42755人次。自从进驻港门村社区以来,高质量完成每日工作任务,获得居委会、包点支援单位(财政局、审计)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2.使命担当重任</b></p><p class="ql-block"> 8月10日这一天同心家园五期北区的志愿服务工作早早就结束了,在与支部汪书记简短沟通后,立下决心主动选择“疫情最严重、任务最繁重、条件最艰苦”地方去一一转战港门村居委会。港门村是老旧城中村,内设9个网格,常住人口约2万多人,楼栋密集,人口众多,是此次疫情重灾区。疫情形势严峻,已发展到刻不容缓,港门村虽然有多个包点单位驻点支援,由于工作面广,涉及到物质发放、人员转运和核酸采样以及卡点守位等多方面工作,防疫工作人员自然被分流到不同岗位。防控人员不足已成棘手问题,急需扩充志愿者。</p><p class="ql-block"> 军令如山!</p><p class="ql-block"> 三亚市营养学会党支部志愿服务人员快速到岗,编入三亚市团区委志愿服务团队,接受港门村委会统一组织领导,经过培训后全部纳入不同的网格组别,担当信息采集员,执行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一一爬楼入户,担任“追阳人”。这是抗疫以第一次与奥密克容BA.5.1.3正面遭遇战,狭路相逢勇者胜。三亚市营养学会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抗疫,牢记初心使命,分别在第三、六、九网格搭档与来自江苏省、湖北省援琼医护人员和省中医院、省人民医院以及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相互鼓励,分工明确,遂行“追阳”任务,逐楼逐层,敲门入户,扫码采样,不少一户,不漏一人。这是战胜疫情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我们必须通过多轮的扫码采样,寻找隐秘的“敌人”,然后分隔阻击,层层歼灭。</p><p class="ql-block"> 身穿密封防护服逐层爬楼入户扫码采样,让人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似乎快要窒息的感觉,需要克服由此带来身体上的劳累。更甚者需要克服“追阳”带来的心理不稳定因素,尤其是身边一起共同抗疫的战友确诊被隔离产生的心理冲击,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以坚定意志、坚强决心和强大力量筑牢防疫钢铁长城,战胜一切来犯之敌。纵使每天面对风险却从不言退,连续作战;纵使身体劳累,每天依然坚持背着“红管管、白签签”走街串巷,用脚丈量楼高,用满身湿透了的汗水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每当完成每一天工作任务而瘫坐地上时,心里最期待的不是赶紧脱下防护服透气清凉,不是喝上一瓶冰镇可乐解渴解乏,而是紧盯手机屏幕上大数据管理局推送统计的扫码人数和核酸检测结果。</p> <p class="ql-block"> 以下为视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3.连轴运转 只争朝夕</b></p><p class="ql-block"> 随着工作不断的推进,工作开展在不同网格间轮换,搭档的医护队伍每天尽不相同,所谓“铁打的网格,流水的医护”。渐渐的对高风险区域“扫楼追阳”工作锻炼了意志,找到了方法,加快了速度。原定每组爬楼3栋增加到6栋,虽然任务量加大,但是早已习惯。工作已有成效时,心态也随之改变,“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必须与疫情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高质量保证完成每天任务后,支援并肩作战的战友,希望早日战胜疫情,让人们回归美好家园。</p><p class="ql-block">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背后为我们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 自从进驻港门村后,每天早上7:00在居委会准时签到,人员分组再入网格点位,此时网格上忙碌的只有搬运医疗物质的网格员和换装的大白,扫码与采样人员组合后继续重复昨天的工作一一爬楼入户,扫码采样。昔日热闹而又狭小的巷子变得安静空旷,唯有三五成群的“大白”踏着急匆匆的步伐,来回穿梭在不同的楼栋之间,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狭长的巷子留下他们无数的脚印、汗水和泪水,他们用新时代的责任担当垒织最牢固的战疫防线,不负青春韶华。</p><p class="ql-block"> 8月31日起,正是强烈的战胜欲望,促使下定决心“身兼多职”,多尽力,多挑担。以梦为马,只争朝夕。与居委会沟通后,在不影响每日上午原有的扫码采样工作前提下,身兼第六网格员,利用中午12:00一晚上12:00空白时间参加出仓(解除隔离)人员的转运工作,接受居委会和包点单位(市审计局)双重领导。工作任务骤然加重,每日工作时间增加到12个小时,身体连轴运转,已不考虑苦与累,唯有想到的是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解除隔离人员数量大,转运工作更为系统,讲究环节连接,紧凑有序,这和“扫楼”有着巨大区别。根据吉阳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专运大巴先将解除隔离人员运送到转运地点,依序排队,宣讲政策,凭证登记,观看张贴封条视频,领取爱心包,再由专车送回社区居住地。如有出仓人员,先消杀再回家。</p><p class="ql-block"> “解除隔离意味着胜利在望,署光就在眼前,欢迎回家,加油!”每一批次返回的居民我都举着高音喇叭用尽嘶哑的声音告诉每个人,提振兴信心,及时关爱。每每此刻,总是获得掌声报予以回应,这是对所有不辞辛苦的工作人员最好的煲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4.不期而遇 胜局已定</b></p><p class="ql-block"> 8月中旬正是抗疫攻坚克难最关键时刻,为遏制疫情的发展势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支抗疫队伍已经进驻社区,</span>全力以赴发起抗击奥密克容病毒的清剿工作,各方面工作在强力推进,中央工作督导组也下沉居委会,确保抗疫力量都用在网格的“刀刃”上;确保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得到充分保障;确保抗疫成果继续得到巩固,为最终战疫胜利打下坚实基础。作为最前线的抗疫志愿者,考虑最多的是作好本职工作,在居委会的统筹安排下,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高质量完成每天“责任楼”工作任务。</p><p class="ql-block"> 不期而遇定格在8月17日上午10:30左右,当时工作已经结束,其他志愿者先行离开网格点位。我才脱下防护服正等待数管的医护搭档,并未注意朝面走来的督导组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 “小伙子,疫情严重不可在外逗留”,走在督导组最前面的一位身穿黑色服饰,留有着肩短发,戴着白色口罩的大姐率先用慈祥而又关怀的语气与我对话。</p><p class="ql-block"> “报告姐姐,我是防疫志愿者,负责上楼入户信息采集,工作结束刚换下防护服”,我未加思索如是说,听到我回答后一行人短暂驻足。</p><p class="ql-block"> “小伙儿,看你全身湿透工作很辛苦吧”。</p><p class="ql-block"> “谢谢您的关心,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我们会做的更好”,我回答完毕后和蔼可亲的大姐朝我示意点头。“小伙儿,祝你工作顺利”,随即便领着督导组一行人顺着港门村一路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在等来医护搭档汇合后便将刚才遇到的情况与她实话实说,医护搭档用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一行人是中央工作督导组,与我短暂对话的大姐姐就是国务院孙春兰副总理。我听完之后为之一振,在这特殊时期不经意间与孙春兰副总理不期而遇,若能早点知晓或许与之合影留念,将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候。虽未成行,有些许遗憾,但已对话,足矣!此时的我们,信心倍增,背靠国家,胜局已定,我们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p> <p class="ql-block">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一片片绿码”。喇叭循环播放这段来自《再别康桥》改编的诗句,是在告诉所有人,抗疫取得最终胜利,三亚解封了。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相约登高望远,看那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找人性最光辉的时刻,让你未来人生,有迹可寻!</p> <p class="ql-block"> 以下为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