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1日至9月22日,我们回延吉家里住了2个月11天。这是我自1982年12月延边医学院毕业后回延吉住的最长时间。</p><p class="ql-block"> 在2013年3月退休又工作了五年后,我离开了工作岗位,告老还乡。曾计划每年7-8月份回延吉避暑,10-11月份到日本看望儿子孙子一家,过起快乐的候鸟样生活。于是2018年7月在延吉买了小户型房子作为在延吉的窝。但是不幸的是2020年1月起波及全世界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无情地粉碎了我的计划,两年多的各地疫情此起彼伏,让人们生活在紧张惊恐的气氛中,特别是上海今年4-5月的封城,使居民们足不能出户,生活、医疗、出行等陷入了困境中,就更不用说去避暑、探亲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今年6月份,虽说上海疫情缓解,但仍外松内紧,三天一次核酸筛查仍在继续,逐渐从非必要不出户,非必要不出小区,到非必要不出沪。外地视上海人为异类人,不许上海人进入本地区。从6月下旬起,全国的疫情进一步缓解,各地防疫政策也改变很快,很快将上海人到各地的政策从7+3(即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政策改为出示绿码目的地申报无需集中隔离。当我打电话从延吉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这一信息后,马上上网订购了去延吉的机票。</p><p class="ql-block"> 我与延吉结缘起于1969年3月,在全国上山下乡的热潮中第一批到了吉林延边农村插队落户,在延边先后经历了务农---上学---工作---再上学,1982年12月在大学毕业时考上了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离开了延边。从17岁到31岁在延边生活了近14年。这里有纯朴善良的朝鲜族老乡,有在艰苦岁月里共同求学的中专和大学同学,有在职工医院工作的同事和先辈。特别是我娶了个延边的老婆,她在这里有一群从小到大的青梅竹马、亲密无间的同学。到了退休年龄,儿女也长大了,同学之间的聚会也就越发频繁,每年开春她就吵着嚷着计划回延边同学聚会。而我因曾是职工医院医生,又与其中一些同学的长辈是医院的同事和先辈关系,所以在延边时我作为唯一的同学家属毫无违和感地加入了他们的各种同学活动中。</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延边夏天凉爽的气候非常适宜南方人来避暑。据报道,今年上海≥35℃的高温天数已达50天,≥40℃的极端酷热天数共7天。而今年延边的气温仅有上海同时期的1/2-2/3,最高气温超过30度的仅1-2天。</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日的延边已不是40年前我在时的延边了。虽然延边在全国来说仅排在四线城市,但干净整洁,公共交通完备,购物便利,周围青山绿水,没有大城市的污染、喧哗、快节奏,整个社会接地气。</p><p class="ql-block"> 因此,来延边避暑、会友、聚会、美食和游览就是我在延边期间的主旋律。只不过今年的疫情还未结束,许多想看的地方还不能去。</p><p class="ql-block"> 《疫情过后》这首歌说得好:</p><p class="ql-block"> 等到疫情过后,</p><p class="ql-block"> 我想出去走走,</p><p class="ql-block"> 看山看水看花,</p><p class="ql-block"> 看亲人朋友。</p><p class="ql-block"> 拍一张全家福,</p><p class="ql-block"> 喝几杯团圆酒,</p><p class="ql-block"> 摘下蓝色口罩,</p><p class="ql-block"> 笑容是否依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等到疫情过后,</p><p class="ql-block"> 我想四处走走,</p><p class="ql-block"> 听雨听雪听海,</p><p class="ql-block"> 听人潮汹涌。</p><p class="ql-block"> 去做想做的事,</p><p class="ql-block"> 去见想见的人,</p><p class="ql-block"> 深深拥抱一次,</p><p class="ql-block"> 将爱大声说出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7月11号中午到达延吉机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阳光普照。下了飞机,领取行李。在出机场前做了一次核酸,没有要去居住地申报的提示。<div> 侯徐萍同学南哲、张宝臣来接,任洙在饭店等候接风。</div> 7月15号,大学同学孙国军、张树忠驱车从长春到延吉看望生病的朋友,得知我在延吉后,到我家来看我。临别时我们约定我在延吉期间安排去长春会面。谁知这一约定也因9月初长春再发疫情而取消。 到延吉后与延吉的大学同学宋景郁联系,得知他两年前患脑中风半身不遂,现住在老年公寓后,想看望他。7月21日趁他回市里看病时,和他在饭店共进午餐。<div> 脑中风半身不遂是中老年人的头号杀手和致残原因,生活不能自理,生活没有乐趣,生活质量急剧下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我们这个年龄段应认真重视的一个方面。</div> 我每次回延吉,都通知延边医专时的老班长黄大弘,他会召集同学一起聚会,今年亦是如此。7月22号聚会在帽儿山下的金氏园里举行。这次因疫情,没有通知延边以外的同学来参加。聚会中说起明年是我们入学延边医专50周年,希望能筹备明年的聚会,争取更多的同学来参加。 金氏园农家乐装修得像公园一样,大厅内一张张餐桌周围是绿色的植物,有小桥流水。一侧有朝鲜族服装供食客穿着拍照。 7月26日,我们专程去帽儿山恐龙文化旅游风景区游览。帽儿山恐龙文化旅游风景区包括朝鲜族民俗园、恐龙博物馆和恐龙王国。 进入风景游览区,一路上有许多表现朝鲜族民俗的雕塑。 美女游客们借朝鲜族服装拍照欣赏。 参观今年刚开馆的恐龙博物馆。多年前在恐龙博物馆的所在地延吉龙山发现恐龙化石,表明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这片土地曾经是温暖湿润、植物茂盛的地方。<div> 恐龙博物馆门票80元,65岁以上老人免票。</div> 博物馆前的硅化木林。 博物馆主馆前广场恐龙模型。 恐龙王国。恐龙王国由恐龙欢乐园、欢乐水世界和金豆艺术剧场三大部分组成。 延吉历史文化博物馆。 7月28号,应大学同学刘佐相的邀请,我乘高铁去敦化他的新居做客。 <p class="ql-block"> 刘佐相夫妇带我游览了六鼎山风景区内的清祖祠,里面供奉着清朝的12位皇帝。</p> 参观张笑天纪念馆。张笑天曾在上世纪60年代在敦化一中当过教师,后来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当副厂长、吉林省文联主席,是享誉全国的著名作家。 张笑天的生平。 几十年来,张笑天共创作小说、影视文学剧本百余部,创作总量达4000余万字,其中有不少是我们熟悉的影视剧如《开国大典》等。 <p class="ql-block"> 看了纪念馆和张笑天的生平介绍,不禁对他肃然起敬。</p> 在六鼎山风景区游览,经过象征爱情和婚姻的时光通道。我看到了结婚40周年的红宝石婚的字牌。 游览刘佐相家附近北山公园。图为公园内敦化的烈士纪念碑。 在刘佐相的引领下,我到访了医专同学马克仁的家,代表同学向他问好。<div> 马克仁医专毕业后,分配到敦化县(现在敦化市)医院,从普通医生一直做到敦化市医院院长、市卫生局局长。不料2009年脑中风,留下半身不遂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至今已有十四年。他长期患病的痛苦经历令人唏嘘,也给我们警示。</div> 8月19日,同学林连生作东,在卡伊洛斯大酒店聚会,欢迎中学老师许根森老师回延边。许根森老师原为插队珲春的上海知青,后上调到石岘造纸厂中学当老师。许根森老师也是我在职工医院工作时,住独身宿舍时的邻居。 8月20日,许根森老师作东,在白山大厦答谢学生。 从白山大厦上俯瞰布尔哈通河。 8月21日,在图们考利亚饭店欢送许根森老师。 8月23日,在延吉的侯徐萍同学到布尔哈通河畔的延川桥下野餐。 九三前夕,人民公园一派喜庆气氛。 向九三周庆献礼的延吉BRT(巴士快速运输系统)在8月底开始运营。 布尔哈通河上的音乐喷泉视频。 9月1日晚,我们去延吉机场接集体户同学裴乃五夫妇。裴乃五的儿子趁着新学期学校开学两老不用带孙子,孝敬他们到延边游览,以解思念故土之情。 9月2日中午,裴乃五夫妇在皇冠婚礼大酒店邀请原东成九队老乡聚会。 餐中邀请北朝鲜服务员唱歌。 北朝鲜姑娘邀请裴乃五跳舞。 下午一起驱车去东成九队,看望原九队的林松月一家。裴乃五在这个山沟里整整呆了十年,是集体户中最后离开农村的一个,曾担任九队的生产队长,对故土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是林松月家下面后来落户九队的一户人家的男主人。男主人已年老不干农活了,全部交给儿子去做了。从他的笑容和背景新房来看,他们家的生活应该是不错的。 这是后来落户九队的两户人家的男主人。和他们的简短交谈颠覆了我对农村发展前景的看法。身后的仓库里有收割机、青饲料粉碎机和打包机,道边停着大拖拉机。 到原东成十一队所在地去看看。因东成十一队居民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间陆续搬走,作为行政村的建制已经撤销,仅剩一两户人家种地和养牛。 回延吉途中,顺道到朝阳川火车站看看。由于高铁的运营,现在长图线(长春到图们)全线绿皮客车已经停运,仅为货运专线了。 9月3日上午,和裴乃五夫妇一起到龙井琵岩山风景区游览。 琵岩山风景区玻璃栈道。 从玻璃栈道上看龙井市区和帽儿山。 勇敢者之路。 9月3日下午,朝鲜族民俗园内人山人海。 这里在进行朝鲜族式摔跤。 民俗园内的陶艺教室。 帅哥美女在拍照留影。 9月3日晚上,应在延吉的原九队老乡田顺爱夫妇邀请,到她家里作客。 现在延吉普通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有多好!房价仅为上海的1/20,幸福感和居住条件秒杀北上广! 9月3日晚上,在金达莱广场合影。 9月3日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周庆,是延边人民的盛大节日。晚上在布尔哈通河畔燃放烟火。燃放烟火持续了30分钟。 九三烟火视频。在金达莱广场拍摄。 9月4日,我们假座卡伊洛斯大酒店邀请侯徐萍同学参加我们结婚40周年聚会。 结婚40周年聚会视频(周生运制作)。 9月13日,我们邀请原东成九队老乡聚会。其中玄龙国、吕忠国和安连玉是当时的队干部。在交谈中了解到他们现在生活都不错,儿女也大多很有出息。 玄龙国夫人送给侯徐萍一套朝鲜族服装,安连玉送了自己做的朝鲜族食品米肠。 9月14日,在延吉的侯徐萍同学到帽儿山南麓海兰江畔边野餐。途经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帽儿山下的气象雷达观光塔。 海兰江下游的拦河坝桥。拦河坝蓄水,上游的河面变得宽阔平静。 帽儿山下海兰江畔正在兴建的延边医院分院、龙井市中医院和康养院。 支帐篷遮阳。 在帽儿山下花海游览。 晚餐烤串。 夜游朝鲜族民俗园。白天的显示屏,晚上变成一轮明月。 9月16日,与在延吉的大学同班同学金星、安昌善见面。两位身体不错,还在继续发挥余热。 在这期间,图们江公园是我每星期日去图们必到的地方。在这里走走看看坐坐,广场上时有各种活动,旁边体育公园看当地人打牌、下象棋及体育活动,一片平静、祥和的气氛。 广场上一家人骑着双人自行车,背景是图们江。因疫情图们江边下面用彩钢板,上面用尼龙网围起。对面就是朝鲜。 因疫情沿江的通道靠江一侧用铁丝圈拦住。好像8月初这条铁丝圈被拆掉了,但彩钢板和尼龙网围墙仍保留着。 图们口岸8月1号起也开放了。门票25元,65岁以上老年人免票。 在老中朝口岸大桥中方一侧参观国门图们口岸的游客不少。旁边新大桥已经建成,但可能因疫情没有启用。 广场上珲春大鼓队表演打鼓。 朝鲜族大妈在合唱。 9月中旬后,延边的天气开始凉了,早上出去买早餐要穿长袖衣了,候鸟也该启程飞回南方了。22日,在延边住了2个多月后,乘飞机飞回了上海。<div> 祝福延边,祝福延边人民。</div><div> 2022年10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