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名“登高节”、“敬老节”、“老人节”。如今,人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p> <p class="ql-block"> 古时,每当重阳节来临,人们有“登高望远”、“赏菊”、“饮菊花酒”、“佩戴茱萸”、“放纸鸢”……的习俗。作为绵延农耕文化的民族,重视劳作,祈盼丰收,因此,也有“晒秋”的传统。</p><p class="ql-block"> 在古诗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悠闲自得,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寄情怀远,有“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的潇洒豪气……每逢佳节,又逢秋,引起无限思绪。</p> <p class="ql-block"> “九九”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人们为其赋予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在今天,我们祝愿家人长寿安康,社会上也形成敬老爱老的美好风尚。</p><p class="ql-block"> 《孟子》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长辈如同太阳一样,将光辉撒给后辈,我们也要学“乌鸦反哺”,心怀感恩,让夕阳能够无限好。</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感恩长辈,关怀老人,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终,不致使“民莫不谷,我独不卒”。</p> <p class="ql-block"> 通过对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传承,同学们从小在社会环境的浸润下培养孝亲敬老的美好品德,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续,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校向同学们倡议:</p><p class="ql-block"> 1、做好力所能及的事;</p><p class="ql-block"> 2、帮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p><p class="ql-block"> 3、与家人良好沟通,温声细气说话;</p><p class="ql-block"> 4、常常关心问候、尊重照顾家人;</p><p class="ql-block"> 5、推己及人,尊重关心其他长辈。</p><p class="ql-block"> 希望我校学子,能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也做好民族文化的实践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