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英语课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  前两天,教育部对有人借口“文化自信”提议取消中小学英语课做出了正式官方回应,一一解释了现行中小学英语课的占比及其存在的意义,看到这个回复,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我略感一丝欣慰。看来,我们的顶层设计面还是有不少明白人。</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平心静气不带偏见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p><p class="ql-block"> 首先,提出这种意见的人,不是自己学不好学不会英语,就是自己的儿子孙子学不好学不会,认为孩子们浪费的时间多,没有用,得不偿失等等。这实在是井底之蛙之所见! 一个孩子学不好学不会,不代表所有孩子学不好学不会。请正视一下: 现如今多少小朋友中学生的英语能力之强令人吃惊,大学里无论文科类还是理工类,真正的学霸们哪个英语不是锦上添花! 这种连因种种原因上不了学都能自学成才的学科,如果学习得法自我努力,尤其是自我稍加努力,对大部分正常人不构成额外负担,英语学习的难度跟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相比,那就是茶余饭后的事了。当年张海迪老师自学英语所达到的高度鼓舞过多少人啊,餐厅厨师外卖小哥英语照样可以学得得心应手。</p><p class="ql-block"> 第二,我们设想一种局面: 中小学全面取消英语教学,但是,这个社会不会倒退到闭关锁国的年代,改革开放的车轮是顺时代和人类进步的洪流滚滚而动的,大学入学的学生们不会从零基础ABC学起,战火纷飞时期西南联大的英语教材都不亚于改革开放四十年后今天的水平。孩子们会立竿见影地分出三教九流,你不学,有人学,你学不会,有人能学会,你没有时间没有金钱去学,有人有! 各种课外渠道会应运而生不胫而走,结果只有一个: 基础教育阶段就重伤那点可怜的教育公平,因完全接触不到而放弃英语学习的孩子无非是农村的,偏远山区的,城市家庭经济条件极其拮据的,“懒的” “笨的”等等。取消学校英语教育,寒门就更加不再出“贵子”了。</p><p class="ql-block"> 其三,我们也打出“文化自信”大旗聊聊。什么叫自信?假设地球上只有一个人主宰万物,他不自信也得自信。“自信”是有参照物参照群的,只有我们精神物质都强大起来,站在别人面前才会油然生出那种“自信”的意识,只有我们有能力让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了解我们,让他们看到我们的优势我们的进步并对我们产生某种程度的认同,才有文化“自信”可言。我们为什么把“孔子学院”开到世界各地! 为什么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 连大清朝都知道派遣留学生出去!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全中国的孩子们没有一个人在校学英语,这是多么荒唐可笑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的局面啊!</p><p class="ql-block"> 我说这些,完全与我英语教师的身份没有关系,即使全国都取消某一门课程,对一个退休教师的利益也无关影响。但是我实在想不明白,什么样的好事者竟然会提出这么幼稚低劣无聊白痴的所谓“建议”。拜托,没有金刚钻的高度就不要煞有介事地去揽瓷器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