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小知识</b></h1> <h3> <u><font color="#ff8a00">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形象标识的意义</font></u>:标识分标准版和徽章版,总体造型呈现石榴形态,石榴把的造型融入昆仑山脉的抽象轮廓,山水相依、守望相助。山下流水的造型寓意三江之源,主体部分为河流组的“56”图形,代表全国56个民族大团结,“5”的图形中融入旗帜造型,体现青海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作用。标识整体为绿水青山、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色彩,文字部分以隶书融合黑体字书写风格,沉稳厚重之上增添流畅现代风格。</h3> <h3> <u><font color="#ff8a00">党的十九大提出民族团结进步方向是</font></u>: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h3> <h3> <u><font color="#ff8a00">总目标</font></u>: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h3> <h3> <font color="#ff8a00"><u>理念</u></font>: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h3> <h3> <font color="#ff8a00"><u>总要求</u></font>: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h3> <h3> <font color="#ff8a00"><u>根本方向</u></font>: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h3> <h3> <font color="#ff8a00"><u>根本途径</u></font>: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h3> <h3> <font color="#ff8a00"><u>《宪法》对我国多民族基本国情的概括</u></font>: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h3> <h3> <font color="#ff8a00"><u>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u></font>: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h3> <h3> <u><font color="#ff8a00">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font></u>:大散居、小聚居、各民族相互之间交错居住。</h3> <h3> <u><font color="#ff8a00">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font></u>: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h3> <h3> <font color="#ff8a00"><u>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u></font>: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两者辩证统一。</h3> <h3> <u><font color="#ff8a00">民族平等</font></u>: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h3> <h3> <u><font color="#ff8a00">民族团结</font></u>: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h3> <h3> <u><font color="#ff8a00">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font></u>:平等、团结、互助、和谐。</h3> <h3> <u><font color="#ff8a00">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font></u>:平等、团结、互助、和谐。</h3> <h3> <font color="#ff8a00"><u>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u></font>: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简称“两个共同”。</h3> <h3> <font color="#ff8a00"><u>“三个离不开”的内容</u></font>: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h3> <h3> <font color="#ff8a00"><u>“五个认同”的内容</u></font>: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h3> <h3> <u><font color="#ff8a00">“六个相互”的内容</font></u>: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h3> <h3> <u><font color="#ff8a00">“七进”活动</font></u>:进机关、进企业、进乡镇(街道)、进社区(村屯)、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h3> <h3> <u><font color="#ff8a00">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font></u>: 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h3> <h3> <u><font color="#ff8a00">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内容 </font></u>: 主要包括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方面的内容。</h3> <h3> <u><font color="#ff8a00">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两个主义”</font></u>: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h3> <h3> <font color="#ff8a00"><u>各民族“三和”</u></font>: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h3> <h3> <u><font color="#ff8a00">各民族“三交”</font></u>: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h3> <h3> <font color="#ff8a00"><u>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u></font>:“相互嵌入”就是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h3> <h3> <u><font color="#ff8a00">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基本政策</font></u>: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h3> <h3> <u><font color="#ff8a00">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font></u>: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各民族群众为主体,通过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综合举措,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性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过程。</h3> <h3> <u><font color="#ff8a00">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本原则</font></u>: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u><font color="#ff8a00">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font></u>:通过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各族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广泛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能力显著提高,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