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主办:青海湖路小学教科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2.09第34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主编:杨海燕 袁 媛</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辑:刘 平 王文萱</span></p> 卷首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课改背景下提出大单元教学,它的宗旨是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那么如何完成“大单元教学”设计,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等。看,青小的教师们是这样思考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目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庄秋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进行大单元整合教学,就是让孩子先置身于一片森林中,再具体认识每一棵树木,再到整片森林。通过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视野或者“整体图”来指导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系统梳理知识,形成整体的知识建构;有助于学生质疑解惑,交流探究,打造深度学习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助于教师研读整合教材,提高教师结构化教学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大单元整合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绘制思维导图让单元整合结构更清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读,注重教材内容的条理性和结构性,可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单元知识主线、突出重难点,设计导图框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梳理知识关系网络,丰富框架内容。预习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前提,整合时可以立足单元结构绘制预习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导图指引进行层层深入,达到深度学习和思考的目的。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整合复习,通过复习数学概念及规律,强化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夯实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重视数学阅读让单元整合空间更广阔</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阅读是学习的核心,是学习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能力。数学阅读是数学语言、思维和交流的基础,给学生更大的涉猎空间,学习简洁、深刻的数学语言,拓展视野,提升思维。强化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把握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内容编排特点,构建数学整体的、逻辑的知识体系。比如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文化、数学知识的起源与发展;通过阅读探究,增强学生提炼数学信息、分析数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数学思想、方法,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强化小组合作让单元整合互动更深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鉴于学生性格、学习特点不同,为使单元教学整合更深入,教师可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进而发挥同伴互助价值,让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在交流、沟通与碰撞中得到提高。比如《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学生可以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统计与分析,体验统计过程,对比条形、折线、扇形等不同类型统计图的应用特点,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分析、处理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提倡微课引导让单元整合时间更保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微课将教学知识点进行浓缩,短小生动,可以是文字、音频、视频、flash动画、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呈现,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声色并茂,更能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不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充分带动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确定学习的时间,可以根据知识掌握情况,选择视频播放的进度。复习时可以根据需要反复观看,可谓一劳永逸,大大地为教师减轻了负担。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运用微课更能全方位的为学生呈现知识构建的过程。如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圆柱表面积的转化过程通过微课清楚的展示,让学生更全面、更清楚的了解推导过程,对比转化前后图形的变化和联系,得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优化课堂结构,事半功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作业分层设计让单元整合效果更优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单元整合教学不可忽视作业的整合,作业设计要根据内容整合情况二次设计,注重知识点间的穿插联系。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分层设计趣味性、创新性、拓展性、挑战性的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完成,既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再次巩固、练习的基本保障,又给中等学生以发展、进步的思维空间,同时也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以更大的挑战。分层作业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兼顾个体差异,让学生有兴趣地投入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哈尔莫斯曾说:“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单元整合教学是一次教学的升级,经过整合不仅节约时间,整合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让课堂更高效。学生对数学世界的认知变得丰厚,在多元体验中感受数学的温度、厚度,在充满奇趣的数学旅程中尽情探索,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心,真正发展数学核心素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精益求精 砥砺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章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可以说是新时代优秀教师的标准。而这一标准的体现,核心就是在课堂主阵地。上好每一堂课,是拿下这一主阵地的必要条件。新时代教师要担当起这一份职责,就需要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这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对国家意志的一线回应。</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大单元设计理念上,我们要聚焦核心素养,以学习为中心,运用系统思维,指向概念性理解,建构有联系的意义课程生活。课程生活前面加了“意义”这个词,有意义的课程和没有意义的课程是不一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大单元设计愿景上,要有清晰的目标达成线索;有逻辑分明的核心任务设计及层次递进的子任务规划;基于标准的学、教、评一致性;可以看见如何创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室意义课程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大单元设计思路上,要在课标分解、教材驾驭、学情读懂的基础上,确定大主题或大概念。之所以倡导大主题、大概念,是因为要从关注学科的碎片、零散知识,走向背后的结构、联系、规律,追求知识、能力的应用和迁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而,续写大单元目标。我们至少要通过三到四个策略进行针对目标的学习。一是层级分解法,我们十几年来一直在研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大单元目标。课标只规定了学段目标,没有对学期目标及大单元目标进行分解,我们只能借助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目标进行研究、分解。二是复制比较法,将所教版本教材的教参中的单元目标与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参目标对比后,续写适合自己的大单元目标。另外还有基于课标内涵、本质的分解融合法。目标续写是大单元设计的重中之重,如果目标不对,接下来的设计也是徒劳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目标确定之后,就开始构建教学结构图,有图有表,实施起来才能更好地整体提升教学质量。传统教学中,老师的分层很严重,优秀老师凤毛麟角,大部分老师比较平庸。大单元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团队作战,让一个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有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根据目标产生疑问,以挑战性问题为核心,将问题转化为学习活动,依托活动要素组织教学,让学习真实发生在学生身上,避免问题和活动的碎片化、浅显化。生成大任务,根据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学习活动需要符合学习任务性质,活动步骤要有递进性,突出认知发展和思维进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同时,让“有教学、无评价”成为过去时,当下的教学一定是嵌入评价量规,即评分标准,在思维障碍处、学生困难处搭建“问题解决”或“活动规则”评价支架,引导学生高质量“做事”。在真实情境中开展知识迁移、思维进阶的大活动,遵循“学、展、评”的学习链,遵循“提出问题—组织学习—成果呈现—交互反馈—梳理归纳”的问题解决流程,从而不断丰富自己,形成成果,进行反思评价,完善自己的学习历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单元教学让识字因“趣”而精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树成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识字教学也具有多重价值,尤其是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只有让学生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规律与魅力,传承汉字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体现识字教学的价值。大单元教学运用改变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可以实现学生的真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淡化知识教学,强化情境体验,有情有趣地根植于学生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师要利用文本所提供的他人的经验来帮助儿童发展自己的经验,建立学习内容和儿童经验之间的联系,通过真实情境把文本与儿童的实际生活链接起来。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设真实情境下的语言实践活动场,唤醒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从而激发其识字内驱力,最终在积极的言语实践的建构中,提升语文素养,让学习真正发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与传统识字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以课文为中心”不同,大单元教学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把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作为教学推进的主要手段,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实现有意义的识字,发展学生的素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识字单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方法多元。但是,真正有效的识字离不开广泛的阅读和积累,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补充词串、绘本等大量的阅读资源,拓展学生的识字空间,丰富学生的认知和语文积累,让他们在轻松快乐中识字。在好玩的情境中识字写字,让识字不仅活了,也更加有趣了。适度扩大识字的空间,就能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识字、学会思考、准确辨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阅读中,学生不断地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看图识字等方法认识生字,继续巩固形吉字的构字规律,逐步提升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大单元识字教学,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设计挑战性的任务活动驱动学生堂握汉字规律,利用信息平台提升了学生识字的效率,丰富了阅读资源,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语文天地,让识字因“趣”而精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单元视角下数学教学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群</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单元教学是通过将所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单元化解构和优化来展开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完整成体系的学科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学科素养。而实施大单元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拟从多个角度探讨大单元视角下数学教学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解构学习内容,从知识视角梳理学习单元。从课程内容分析的角度而言,以单元知识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剖析比以往以课时教学为基础的备课方案更加重要。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对某一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和解构,包括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打磨教学结构,从课程视野编织学习模块。从课程设计的角度而言,大单元角度下进行课程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恰当完善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美国教育和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学好一门学科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这里面所说的知识结构,指的并不仅仅是通常所认为的整体性结构,还包括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纵向关联结构。特别是对于数学这类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较强,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来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宗旨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整合系统思维,从思维视域优化学习序列。实施大单元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深化理解所学的知识,掌握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如教交换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而减法和除法就不满足呢?为什么我们通过举反例就能验证减法和除法不满足呢?这背后说明了什么道理?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及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应用中见过哪些运用交换律的例子,借助题目来进行教学互动。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对于235+124+95这个式子,应用加法交换律可以写出几个和它相等的式子?”这样的普适性数学思维方式的养成,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其他相关数学知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的、基于兴趣的。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认知情况,深入思考教学内容,从而在大单元视角下,提炼教学要点,整合相关知识体系,着力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学科思维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大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姚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所理解的“大单元”不是强调跨学科、跨学段、综合性的“大单元”,而是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建构的最小的学科教学单位,“大单元教学”应该对学科教学单元内容进行的二度开发和整体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想要更好地实施“大单元教学”,就必须做好“大单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我们教师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环环紧扣,使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可培养、可干预、可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整体分析数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分析主题一单元一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主要现,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我们可以开展“主题”或“项目”学习,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学会与人合作,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次,在单元目标确定好后,要设计达成任务的评价指标,并站到教师的角度,提前做好知识与方法的难易程度分析,做好单元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和普遍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时如何突破的支架设计。撰写完单元目标,围绕单元目标确定好具有指导性评价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后,在作业设计方面,设计时要关注作业的意图、功能、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好作业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并且作业面向全体,进行分层设计:检测类作业与探究类、实践类作业有机街接,分析作业完成情况,作为教学改进和性化指导依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改一直在进行,我也将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聆听专家的讲座,走进名师的课堂,用理论武装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实践,真正地让课堂发生质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的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单元整体教学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结合教材编排结构,遵循知识逻辑体系,以“学习目标”为指引,对学习内容进行整体划分与设计的过程。在实施路径上,要体现如下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聚焦知识本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有教材文本是以螺旋式编排的,降低了学习难度,但影响整体性的数学思维。需要以数学核心概念为主线,对碎片化的教学文本进行整合、分解与重构。优化学习内容的关键在于聚焦知识本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譬如,关于面积的概念,人教版教科书中这样界定:“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而苏教版教科书则予以淡化,并未对面积下概况的定义,只是结合实例进行描述:“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试图利用学生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从表象上认知面积。上述的两类面积定义均采用了名义定义,但在小学阶段,不需要也不可能保证定义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实际上,面积的严密定义是“一些集合类上定义的有限可加、运动不变、单位正方形面积为1的集合函数”。换言之,面积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所固有的、属于它们自身的大小量值,而且是运动不变、确定的。它可以测量、描述与比较,可以用单位正方形的割补、拼接去度量复杂图形的面积。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力图最大限度地还原面积含义的本质,即体现它的“有限可加、运动不变、正则性”三个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重视学习序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整体看数学单元,很多数学知识具有连续性,这就是单元序列性的直接体现。这些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契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完善学生的理性思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譬如,在小学数学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可以通过平面图形运动变换形成。如矩形平移可以形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圆平移可以形成圆柱。再如矩形旋转可以形成圆柱,直角三角形旋转可以形成圆锥,直角梯形旋转可以形成圆台,半圆旋转可以形成球。初始平面经过平移变换形成的立体图形,其体积计算公式可以统一为:V平移几何体=S底面积·h平移高度,其中S表示初始平面的面积,也就是底面积,h表示初始平面平移的距离。初始平面经过旋转变换形成的立体图形,其体积计算公式也可以统一为:V旋转几何体=S初始平面·C重心轨迹,其中S表示初始平面的面积,也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C表示初始平面的重心在旋转中经过的圆周长。由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旋转一周分别形成圆柱、圆锥、圆台,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也可以进行细化统一。假设直角梯形的上底a,下底b,高h,绕高旋转一周形成圆台,其体积V圆台=1/3·π(a2+ab+b2)h。当a=0时,直角梯形变为直角三角形,圆台体积计算公式V=1/3·π(02+0·b+b2)h=1/3·πb2h变成了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当a=b时,直角梯形变为矩形,圆台体积计算公式V=1/3·π(b2+b·b+b2)h=πb2h变成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强调知识结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数学单元涵盖的是相对大一些的知识点,关注学习内容之间的结构性与系统性,能够帮助学生宏观把握知识体系,理清思路,引发数学思考,构建思维体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譬如,苏教版二(下)“认识万以内的数”一章中,首先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例4编排的5个实例,包含了在算盘上拨珠表示数的各种情况。例5编排用算盘表示数的2个实例,都是四位数,且有整千数。例7也编排2个实例,属于中间有0的四位数。在四(下)“认识多位数”一章中,首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教学认识整万数,编排用算盘表示数的3个实例。例2教学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也编排3个实例。其次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例4教学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例题中未编排实例,但在“练一练”中编排2个。</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育回归生活 学习贴近自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鲍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强调:“教育必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人们愈发注重教育的生活化、社会化。小学语文,是学生的文学启蒙课程,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好语文这门学科,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有利于教育的总体开展。在教学的过程中仅凭理论的讲解,远远不够。为此,加入一些生活元素,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真谛、在探索者中打开思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生活世界无比丰富,其中具有大量教材中所不具备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带动语文总体水平的持续提升。传统教学偏重于理论的讲解,虽然也能带给学生一定的认知,但终究存在着局限性,这些就需要通过生活来进行补充。生活元素投入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巩固学生的语文根基。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许多学生,虽然在上课时能听懂并掌握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复习这部分内容,发现学生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根基不够牢固。那么,假设教师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想象与教学内容相挂钩,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拼音教学时可以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事物、动物、景物等带入到音节当中,即加强孩子的拼读又给孩子带来良好的识字习惯。比如学生在阅读二年级《大象的耳朵》这一课文时,就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其他动物就要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论它?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个与生活有关的比喻,来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理解:“我们可以将这些动物看作是我们班的同学,每个同学虽然有区别,但是大体上都相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活元素是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元素的投入,也为教师的教学优化创造了无限可能。吸收生活化教学的精华,应用于自身教学中,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浅谈立足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董紫琼</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每个单元有一个教学目标,同一个单元内的每一篇课文都有着共同的教学目标,即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是类似的。如热爱大自然、历史文化、亲情等等,将主旨相似的课文编写到同一个单元里。因此就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整体思维,由面到点、由点到面,树立大局思维,培养学生们综合的语文素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是童话单元,编排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四篇中外童话,这些童话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阅读教学”为重点,通过“以文带文、师生双主读”等方法,完成2、3篇文章的学习。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梳理总结童话的基本特点,童话中丰富的想象以及阅读童话的好处,而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自己编写童话。从读童话到写童话,教材编排体现了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理念,也为三年级起步阶段的习作降低了难度。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经典童话,培养学生课外持续阅读童话的习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语文学习有着不同的重点,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来确立语文教学的单元重点,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在适当的年龄培养起来相对应的语文素养。对于刚上小学的一年级的学生来讲,语文单元教学的重点就是学会认字、写字,因此,每个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有哪些,教师必须心中有数,教认字、写字的方法有哪些,教师也要明确,重点掌握的字、必须会写的字,一定要让学生学会,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对于二三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深入理解词句,是教学重点,让学生扩充词汇,积累好词好句是这段时期重点训练的。到了五六年级,体会感情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更应该以单元为单位,培养学生体会课文感情的能力,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学生通过课文培养起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能利用单元教学的特点会帮助老师更准确抓住知识点,这也是我今后教学的重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学低段语文单元教学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朱雅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泼水节》这三篇课文中有古代神话故事,也有革命先辈的事迹,还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从文章内容来看是在讲述不同的人物事迹,但实际都是描写古今中外时代伟人英雄事迹。大禹曾三次过家而不入门,心系百姓,最终成功开通河道。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一同甘共苦坚守岗位。傣族人民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情境,体现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教学完之后,也引发了我的深思。教师当要以时代伟人为切入点,通过这一类型的英雄事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品质,如果将三篇课文故事整合在一起,会更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在内容上更方便学生掌握生词,积累好词好句。像这一类型的伟人事迹还有很多,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简单的课外读物,比如黄继光以血肉之躯阻挡敌人机枪、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抗日小英雄雨来,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够简化繁琐的文章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核心词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相关资料、素材,以便于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小学生的年龄大多处在6岁到12岁之间,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如果将文章中所包含的特色凸显出来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课文《神州谣》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表达了作者盼望两岸归一,期待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传统的节日》为我们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贝”的故事》讲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展现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美食》为我们带来不同形式的中华美食,让我们感受中华美食的特色。这四篇课文都极具特色。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我们描绘出日渐富饶的中华民族,表现出作者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傲。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很大一部分是表达爱国情怀,颂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事例,爱国之情要从小培养,教师可以以本单元为例,以爱国之情为核心,开展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体教学,为单元与单元之间建立联系,不但使教学方式更加新颖独特,带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教学内容上也更加润色,学生在学习汉字生词的时候可以掌握拼音的声调、音节,牢记汉字的偏旁部首。</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单元教学下的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单元教学”展开以后,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迎来新的挑战。以往常感受到日常教学中的碎片感和拼凑感,经过反思总结发现,主要原因是常规课内容琐碎。不同于公开课的完整性,在常规课中,老师的课堂默写、知识点讲解、组织同学互动都会消耗很多时间,真正留给老师讲课的时间通常不满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很多高质量的输出片段都要被迫删掉。并且常规的课与课没有构成整体,更像是并列关系,比如这节课来感受这个作者的表达的方式,下节课可能讲另一个文章传递的含义,虽然这些课都在课本的范畴内,但是课堂间并没有注入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另外对语文要素的渗入缺少一个提纲挈领的“魂”,也缺少能让学生启动起来探究单元意义的抓手。单元目标不应该只是课时目标的拼凑,单元目标最好是一条条主线,让学生经历一步步建构,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形成可迁移的大概念,大单元教学的核心问题和核心任务就是以学生的目标抓手,让学生朝向单元目标前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生日常学习的一个个知识点像乐高积木的砖块,它们是构建知识大厦的原材料,但零碎的、散落在地上的砖块是没有什么用的。学生不能只是成为盛满砖块的桶,而是要成为能够利用这些知识砖块去构建未来世界的建筑师。因此抓住大单元教学是我们当前务必实现的更要将它与课时教学区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先教学的出发点不同,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宏观的,是对大单元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课程核心素养目标;课时教学相对是微观的,即聚焦一个课时的知识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次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不同,大单元教学往往是打破了教材内容的顺序,根据大单元课程核心素养目标对内容进行重组,之后安排具体的课时施教;课时教学往往是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按部就班地施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另外教学的关注点不同:大单元教学打破了知识点之间的间隔,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关注学生理解整个单元中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课时教学则很难跳出单个知识点局限,只有在复习阶段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系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因此我要做好教学思路的转变,从教中心转向学中心,基于学生需要而教,体现学生学习地位的需要。由零散走向关联,由以往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零碎不成体系的零散教学走向心中装森林,眼中有树木的整体建构,系统教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语文大单元教学之我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仝灿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语文是一门血肉丰满的一门学科,但目前大部分一线教学老师采用的知识点线性排列与单篇课文的直接分析,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血肉模糊,只剩下几根筋骨,丧失了神气。学生本是生机勃勃、独立思考的人,但长期处于被动接受与机械训练的学习形态,已经导致他们退化成学习机器,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大单元教学方式的变革,无疑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单元”教学,核心集中在一个“大”字,从“大”处着眼,也从“大”处着手。教学内容之“大”,让语文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时时审视着单元内前后知识的联系,从不孤立地考虑单个教学内容。教学视野之“大”,让教学不再只盯着知识点,而是“左顾右盼”,视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习延伸到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大单元教学呢?我有以下几点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大任务”引领“大单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单元教学最重要的是关注到单元导语,即本单元要执行的“大任务”,它贯穿单元始终,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方向。通过“大单元”承载的“大任务”,依据单元导向与单元目标,确定核心任务。以大任务统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进行深度学习、创造性学习,有利于改变肢解式分析的教学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大情境”塑造“大单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情境”是指让整个单元的教学都发生在这个情境中,而不仅仅是导入新课的情境。实施这样的课程,不再需要根据一个个知识点去组织教学,而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让他们能够围绕生活中真实的问题、真实的任务去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小评价”整合“大单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很多老师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实施大单元教学之后,我们该如何评价学生学习的质量?我认为,无需在整个大任务完成之后再进行评价,这样会导致评价产生滞后性,而是深入细化,对每一个小任务的完成进行及时评价,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根据开始确定的教学目标,遵循目标导向,将小任务所承载的小目标,设计学生能理解、可操作的量规——也就是 “成功标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道至简,道不远人,心向往之,行必能至。大单元教学是巨大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样更是对教师教学的巨大挑战。即使我们目前对大单元教学有了一定了解,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应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继续不懈探索大单元教学的真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浅谈大概念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文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课改要求提出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也引领了传统教学设计的大变革,教学设计从设计一个知识点或课时转变为设计一个大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弥补传统教学设计中知识点分散与割裂的缺点,更好地整合学科内外的知识,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现大概念的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概念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促进知识间的迁移,最大的功能就是活化知识脉络。大概念领导着指向核心素养的若干子概念构建一个有利于知识迁移的课程情境,具有统领性、抽象性、思维性和可迁移性的特点,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知识点分散与割裂的缺点,更好地整合学科内外的知识,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种更高形态、更具概括性的课程设计向度。基于大概念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语文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夹杂着大量的疑难问题,都会给学生带来诸多的困扰。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难题呢,仅凭理论的讲解,显然远远不够。为此,教师不妨打开思维,加入一些生活元素,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真谛、在探索者中打开思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生活元素投入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巩固学生的语文根基。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许多学生,虽然在上课时能听懂并掌握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复习这部分内容,发现学生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根基不够牢固。那么,假设教师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想象与教学内容相挂钩,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单元教学时,可以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动物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学生之前接触过的这类文章较少,初次学习很难理解课文的内涵。比如学生在阅读《大象的耳朵》这一课文时,就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其他动物就要议论它?按照学生直观的思维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个与生活有关的比喻,来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理解:“我们可以将这些动物看作是我们班的同学,每个同学虽然有区别,但是大体上都相同。假如班内转来一名新同学,他长得特别胖,那么你们会不会对他进行议论呢?这一单元的课文与童话故事类似,但又有所区别,其中蕴含了一些哲理性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这同时也说明了生活元素投入的重要性,作者写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在解读课文时,最好也能从生活出发,转换视角进行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生活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这种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情况多样。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顾及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而应做到多元联动,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全方位的升级。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教学中,为了完成《这儿真美》这篇习作任务,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长期的生活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强调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涉及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感悟真理。所以,教师不妨在本次活动开展之前,组织一次美好景色欣赏活动,选取一些精美的图片,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使学生沉浸在绚丽多彩的世界中。这样一来,便能在丰富学生语文积累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美学感悟,实现数科共进的教学目标。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综上所述,生活元素是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元素的投入,也为教师的教学优化创造了无限可能。希望广大教师以此为鉴,吸收生活化教学的精华,应用于自身教学中,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关注学科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探索童年 交流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亚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课改背景下提出大单元教学,它的宗旨是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针对低年级我们将如何从单篇(单章)教学发展到单元教学,进而发展到单元主题教学,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思考的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就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教学交流一下我浅薄的思考。这一单元编排了《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这4篇课文,体现了以“儿童生活”为线索的单元主题,这几篇课文均以儿童视角出发,展现儿童的生活。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以及“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交流趣事,明确单元主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教学前,通过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交流童年趣事,引出本单元学习主题——“童年故事”,交流完后,让学生了解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和重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古今中外,知晓童年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学习《曹冲称象》,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读好人物语气;借助“先、再、然后”交流曹冲称象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学习《玲玲的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用“得意、伤心、满意”3个词语来复述故事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学习《一封信》,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读出妈妈和露西的不同语气;注意提醒学生关注前后两封信中露西的情感变化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学习《妈妈睡了》,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读好“的”字短语;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妈妈的辛苦与劳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学习语文园地三中的我爱阅读《王二小》,除了这个故事我们还可以扩展阅读《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等故事,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小英雄的童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分享交流,我的快乐童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单元内容学习结束后,让学生选择本单元学习的一个故事,进行小组合作演绎,充分了解本单元的童年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单元还有口语交际《做手工》和写话《最喜爱的玩具》。《做手工》的练习要点就是能按照顺序说;能注意听,记住主要信息。《最喜爱的玩具》是要能够记录清楚自己喜爱的玩具的样子以及它好玩在哪里。这些都与孩子自身的童年生活有关,可以多加引导让孩子把话说具体、完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后再布置一个“童年大调查”的任务,让孩子调查对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童年的教室、课本、游戏、零食……有什么不同,交流自己的想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许双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师在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单元教学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才能进一步地对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从中获取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其次,了解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这也是对小学数学大单元设计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最后,通过对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制订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并且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往往能够很好地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对某一课、某一部分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学生通过学习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整体化的掌握,然后教师再针对所教授的知识布置相应的练习,从而巩固学生所学的小学数学基础知识。这一教学方式看似能够帮助学生获取和巩固数学知识,但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串联,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技能的提高。对小学数学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即将一个单元的数学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其系统化,从而让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能顺着一条主线延伸出许多知识点。教师对这些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规律总结,有利于学生对这些数学知识点的记忆,还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例如,学生在学习“圆”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时,如果教师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其中某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学生可能难以拓展思维,但如果教师将“圆”这一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往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进行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对整个单元的数学知识点有一个基础的掌握,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在教学的内容方面,教师应以一个较完善的知识框架将一个单元的数学知识点串联起来。然后,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的数学知识时,可以顺着这一知识网络体系,帮助学生明确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单元化教学后,通过布置练习的方式,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去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因此,为了充分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应该选择一些能够贯穿单元知识点的综合性的练习题。学生通过练习,能够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这就说明,教师要想在小学单元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考,在进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设计时,就必须对单元的知识体系进行设计,从而让学生能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例如,当学生在进行“三角形”这一单元的学习时,教师可将这一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系统性的网络框架。在进行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一个三角形为例,将三角形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讲解,如先从三角形的边、角开始教学,让学生学习到三角形的边与边之间的关系、角与角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在学生对三角形的边、角有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在教中为学生引入三角形的判定。这样,教师就将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了,由易到难,构建了清晰的知识网络,从而让学生进行有条理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较强,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师在对小学数学进行单元设计时,应该先明确小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和内涵,这样才能够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单元教学的优势制订策略。因此,根据单元教学的优势,我们推出了结构化设计、技术化设计、动态化设计等策略,这些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立足学科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向文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暑期听讲座时,陈玲校长从什么是“语文大单元教学”?什么是“大主题、大情境、大任务”?如何设计“语文大单元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大单元”教学的哲理意蕴就集中在一个“大”字,从“大处”着眼,进而也从“大处”着手。首先,是教学内容上之“大”,不再是传统单篇单章的教学,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内容进行大框架的解读,它时时审视着当下的内容和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地位,从不孤立地考虑单个教学内容。其次是教学视野之“大”,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只盯着知识点,而是“左顾右盼、上挂下连”,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视野从学习到生活。大单元教学是巨大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样更是对教师教学的巨大挑战。虽对大单元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任重而道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大单元设计理念上,我们要聚焦核心素养,以学习为中心,运用系统思维,指向概念性理解,建构有联系的意义课程生活。课程生活前面加了“意义”这个词,有意义的课程和没有意义的课程是不一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大单元设计愿景上,要有清晰的目标达成线索,之所以倡导大主题、大概念,是因为要从关注学科的碎片、零散知识,走向背后的结构、联系、规律,追求知识、能力的应用和迁移。目标确定之后,就开始构建教学结构图,有图有表,实施起来才能更好地整体提升教学质量。大单元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团队作战,让一个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有提升。同时,让“有教学、无评价”成为过去时,当下的教学一定是嵌入评价量规,即评分标准,在思维障碍处、学生困难处搭建“问题解决”或“活动规则”评价支架,引导学生高质量“做事”。在真实情境中开展知识迁移、思维进阶的大活动,遵循“学、展、评”的学习链,遵循“提出问题一组织学习一成果呈现一交互反馈一梳理归纳”的问题解决流程,从而不断丰富自己,形成成果,进行反思评价,完善自己的学习历程。希望在往后的日子里,我能保持学习的心态,继续不懈探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拱一卒,功不唐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看大单元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严晓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单元教学,即从“大”的观念、任务、问题等出发,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处理,使之形成结构化系统,据此制定整个单元的教学方案,并立足于学生的学科课程核心素养,进行连续课时的单元整体性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基于此理念,写作教学作为单元“完整的学习故事”中的一部分,也应置于大单元体系下来审视。本文就如何将写作融入单元整体,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谈谈自己的见解。</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提纲挈领,大任务统率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探讨大单元写作教学,首先要明确大单元写作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认为的任务是一种要求学习者理解、操纵、产出和交互的学习活动。任务具有四种属性:目标属性、事件属性、实践属性、成果属性。大任务写作,就是从目标属性出发,先明确一个情境性写作任务,来驱动单元最后的写作教学,并完成写作产品的一种教学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写作大任务已相对明确。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有明确的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双线之一则直接指向该单元的习作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例如本学期五年级第一单元的导语是“一花一叶总关情”,写作要求为“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重点在“物”和“情”二字,一花一鸟总关乎情,一花一鸟的情又总不相同。所以我把第一单元的写作大任务设为“体会并表达出不同的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教学时,我先给学生补充说明了导语 “一花一叶总关情”是改编自郑板桥先生的《墨竹图题诗》。原诗前两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先生心中装着百姓,时刻想着百姓,所以这窗外的萧萧竹声啊,在他听来全是民间的疾苦声,于是他发出后面的感慨——“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树头的一枝一叶,无不牵动着心头的民生民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为一名清正廉洁的官员,这是郑板桥为百姓着想的感情。那你们在看到这花和鸟的时候,心中是何感想呢?”我紧接着抛出这个问题,“请你关注插图,给它起个名字,让老师和其他同学猜猜你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数分钟后,学生展示了他们颇具才华的名字——《孤鸟绕花丛》《花开有情 飞鸟有意》《菊绽翅展悠远方》《鸟击长空 群花争艳》,插图是同一幅,但每个人的心境不同,所以名字也不尽相同。第一位同学,我们推测他是一个内向的孩子,所以他看到的鸟儿是孤单的;第二位同学,我们猜想他是热爱自然的孩子,所以他看到了有情有意的和谐景象;第三位同学,一定喜欢云卷云舒,向往诗和远方;最后一位则情绪高昂,新学期立志要蒸蒸日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便是我设计“起名”环节的目的,学生起名的思考过程,就是他领悟插图的过程,名字起好了,情也表达出来了,本单元的大写作任务他们也初步了解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着,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回到单元导语上——“有了题目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把题目中的情感啊,细腻又不失深度的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得认真研读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作者如何通过一花一鸟讲述自己的情”。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你知道导语中说的花和鸟是哪些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生接过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站在整体的高度,去看每篇文章不同的侧重点。“花”有许地山的《落花生》、琦君的《桂花雨》 ;“鸟”有郭沫若的《白鹭》、冯骥才的《珍珠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把每单元的习作要求以课时目标的形式预设在这几篇课文的教学之中,写作就成为单元教学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和枢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和而不同,大观念提高核心素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指向大观念的写作教学,就是将阅读与写作整合在一起,创设文本对应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世界的理解和人生的体验,并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认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例如前文提到的本学期五年级第一单元,学生已经通过单元导语设定了写作大任务——“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接下来就是要通过四篇课文的解读学习,把和而不同的写作知识包括价值判断、文化思想、审美观念等内化为自己的写作素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谓和而不同,“和”在感情有多种,或喜欢或敬佩、或赞美或厌恶、或讽刺,而四位作者都表达的喜爱之情,这便是写作过程该有的价值判断。这世界不停开花,我也想摘一朵送进读者心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同”在郭沫若说“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希望我们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所以学生发现了众多的心爱之物,家乡院子的葡萄架、爷爷的老怀表、捡来的流浪狗、墙上的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同”在许地山赞美了花生朴实无华的品质,教会我们由物及人的方法。所以学生对环卫工人肃然起敬:</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路灯的颜色很多,白色、黑色、绿色、灰色……形状如同菜豆芽,头顶圆乎乎,身子细长。但它没有菜豆芽的软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它坚持值夜班。天色一暗,它就精神抖擞地睁大眼睛,把公路照得好亮好亮,整个晚上,它眼眨巴一下都不,仍挺着不好看的身子直勾勾地望着公路。尽管只有一辆汽车经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许,它就像环卫工人一样。环卫工从大清早就扫起地来,睡意浓浓的我听见轻轻的“沙唰”声,我明白,他也不想吵醒我们。他们就这样默默无闻地保持城市的干净整洁。——时婧焜《路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同”在琦君对家乡桂花的深切怀念,引导学生体会家乡在游子心中的沉重分量。所以学生展示了面对一棵桃树而怦然心动的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它原是是妈妈从店里为我带的一颗种子,让我在老家种植,没曾想我们成了不离不弃的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刚冒头的时候,它就像一个才出生的娃娃,转动着自己顽皮的眼睛,望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再大些,它的枝条壮了起来,但总是七拱八弯的,没有枫树那样笔直的身板。但我仍觉得它很好看。每当干旱的时节,我会时不时为他浇水,爬上枝干撑起大伞给他挡太阳,不让他干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来,我在夏天的中午出来散步,在它茂密的枝叶下凉块一会儿。什么?你想让我暴露在太阳下,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每当雨水滋润大地,他都会拼命的吸收营养,只为在它成熟的时候,让我吃上一口甜美多汁的桃子。——黄子城《我的心爱之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同”在冯骥才与小珍珠鸟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让我们知道了普世价值中最美好的信赖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能力、经验等因素,获得对大作家笔下的核心事物和情感历程的深刻理解,并能在本单元的写作课题——“我的心爱之物”中进行迁移,我的孩子们做到了。这是他们一课一步,日拱一卒才习得的写作技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基于大单元的写作教学,让写作教学与单元教学共生共长,这是一条越走越窄的路。幸得孩子们和我一起探索进步。在阅读中体悟,在实践中转化,功不唐捐,大抵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秋日过长廊,依旧青草芳,写作少年人,不知岁月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