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际(东际苦旅)

冰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全景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巍巍青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街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村委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陈氏祠堂侧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头水库</h3> 人生就像旅程,道路弯弯曲曲,艰辛与曲折总是相伴而行。回过头来看一看自己走过的历程,总感到有一丝惆怅,有一种莫名的遗憾。<br> 回忆人生摄影之旅,也有许多难以忘怀的驿站。东际之旅算是历尽艰辛,充满曲折的一站,终生难忘。<br> 那年,我曾经应约为东际村编写一本摄影画册,历时半年多时间,画册在即将完成初稿时夭折了,身心受到了一种不可言喻的创伤。一连串不解与遗憾至今仍萦绕心头。一种苦涩的回味,冥思后的焦灼,苍老后的伤感油然而生……<br> 东际,位于福建闽东山区古田县东部深山坳里的一个的僻静村庄,距古田县城关约50公里,与我老家路上村紧紧相挨。小时候就常翻山越岭到该村郊游,到东际村的山地上采野果。那一串串殷红酸楚的野杨梅,那一丛丛甜中泛青的山草籽,至今仍让人口水馋喘。在童年对家乡乡土人情的回忆里,东际村就是一个高山流水,绿树成荫的美丽山村。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涉泥潭</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连绵的青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连绵的青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尾新建水库</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水库</h3> <br><br> 说是泥潭,看起来有一点用词不当。但我这次还真的是遇到了一点麻烦,用当年的流行语说,也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br> 2015年3月25日,一个陌生电话打到 进了我的手机。来者说他是东际的一名村干部,村里对外宣传需要,想请老师帮助搞一本摄影小册子。我沉思了片刻就答应了。毕竟是邻村,从小对它还留有美好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当时我刚刚退休,身上还焕发着一股使不完的热劲,并正往摄影道上燃烧。<br> 在职时,我曾在县委宣传部从事文化工作。期间曾正式出版过“三本书”,在编辑摄影方面积蓄了一些经验,在小县城里也小有名气。去年退休后也曾应鹤塘镇溪边村的邀请,帮他们村编印过一本摄影小画册。由于天时地利,领导的重视,身边帮手得力,来了个“短平快”。从编到摄,从排版到印刷,不到半年时间就搞定了,名声鹊起。这不是,东际村从溪边村主任拿到我的电话号码,就自动找上门了。<br> 对我来说,这次是个巧合,更像是一次机遇。当时中国正处在全民摄影热的“高温”期,我也曾经热血沸腾跟着“赛事”跑。远者“坝上”“黄山”,近则“泰宁”“霞浦”,没日没夜出现在“狂潮”中。古田县“红林隘”,正在我摄影关注的目标之内,我几乎每天都蹲守在山坳里,捕捉着这里云山雾海的变幻。“红林隘”正处在去东际村的沿途路上,这不又是等于给送来了一个“顺手牵羊”机遇?于是,我就马上做了答复,三天之后便风尘仆仆应约赶到东际村,与村里干部进行了交谈。<br> 接到任务后我也反复思考着,提出了具体的价格和要求。别以为我们这些人犯贱就“见钱眼开”,在政府机关工作多年了,我对农村基本状况还是有所认知的。在职时常帮助乡镇做点阵地宣传工作,多搞的是“义务劳动”。虽然也有利用业余时间去赚点“外快”但考虑到乡村财政的困难,也只是收取低廉的工本费用,目的再也交识了一些乡镇干部和朋友。如今退了休刚出道,还是顺葫芦画瓢,只收取低廉的费用。然而我们看重的是有机会接触农村的山水,有人给带路带干粮,就算是热热身子,算是一种收获。<br> <br> “村官”把我们所请到宽敞通亮村委会办公室,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年轻帅气的“陈”姓村宣传委员,村主任也即刻赶到。村干部向我们讲明意图之后,我便觉得事情有点复杂,一是给我们的时间紧,二是村里文化历史资料奇缺。我曾开口要一份村情简介,“村官”们都支吾不惜。最终他们亮出了心里话: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打包”在前,要求我们帮助搞份“申报材料”。说是镇里正在参与“福建省历史古村落”评选活动,东际村名列其中,要求在半个月以内完成申报工作。后来从镇里得知,“申报通知”布置了半年,他们无动而终,最后镇长下了通牒……他们才心急胆迫,找我“灭火”来了。我也感到“骑虎难下”,对这类“申报工作”没有把握,我早已领悟“中国特色”的申报工作的奥秘所在,不但需要充足的材料,而且要有强大的“关系网”。否则难逃“不了而终”的结局。我便自觉“任重道远”不敢承当。他们都一再苦口婆心努力相劝。几轮沉默之后,无法推迟他们的一片善意,我只好硬着头皮答应试试看。但有言在先:不保证申报工作成功与否。当即转身向他们索取材料的时,回答很尴尬:通通为零,看到他们手中的唯一的“申报表”,我蒙了……<br> 回家之后,我也几度思考着怎么辞退,也不必自找苦吃 。但回忆起那一双双殷切的目光,我发难了。我发觉应该帮助他们。我想,反正画册也需要材料,就从“零”开始吧……<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历尽艰辛</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陈氏祠堂风火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陈氏祠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陈氏祠堂内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陈氏祠堂内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陈氏祠堂内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水尾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南山公园</h3> <br><br>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便夜以继日,走街串巷,到一家一户了解情况,悉心编辑资料。来不及筛选材料,就找来身边成功的案例,照葫芦画瓢。终于匆匆在规定的一个星期时间内完成。回头再看看出手的材料,也感到空洞无力,再看看人家的成功经验与材料,有些地方连自己都看不下去,心情陷入了极度的沮丧。我第一次尝到了“违心”的苦果。<br> 材料终于是送走了,与其说心情是一种解脱,更是一阵煎熬,一种新的郁闷的重生。我想我是在实践一次内心的自残,这样的申报材料出自我手,会引来多少同行人的推心误解。即使你有再大的理由,有“预言”在先,也无法说得过去,无法解释得通。<br> 接下来,我们又是马不停蹄地进行民间调查活动。我们走访了数十家个户与单位,边访边摄,几轮之后我惊奇地发现,这个山村并不是一个“空壳村”,而是一个名副其实举足轻重历史古村。悠远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与鲜活的现实,印证着居住在这里的是一群勤劳智慧的族民。从民间百姓的津津乐道话题里,我发现了很多亮点,吸引着我沿着亮点,乐此不疲地进行有益的探索与思考。<br> 这里的族民有信仰,有抱负。村子里宗教祠庙类建筑出类拔萃,巍峨挺立。陈氏祠堂威武霸气,高高的风火墙顶天立地,历经时代风风雨雨洗礼,始终展示了一种坚贞不屈的气势。祠堂建筑面积硕大,里三层外三层,庄严肃穆。祠内还保存有建筑时期的记事石碑。祠内还珍藏有一本一米见方的宗祠史册,足有二百余页,三十万字。族谱装定古朴精良,专聘请当地著名民间书法家用半年时间,用工整的颜体正楷书法毛笔文字,一笔一画勾写记述着时代的更迭,陈氏族民繁衍生息,同心同德,致力于族内公益事业的那些人和事。50年续谱一次,50年修志一次。<br> 清朝年间,族民“陈氏八兄弟”勤劳起家,外出经商,带领族胞发家致富的事迹记录在案。太平天国时期族民不畏艰险,历尽磨难,支援困守在上海的农民军的壮举记录在内。<br> 这里的族在民间信仰活动如火如荼,对临水娘娘的信奉有章有节。因与临水娘娘陈靖姑同姓,由古自称为“临水分宫”。村里族民以女神为豪,历年都赶在大年三十晚上到临水宫迎娶第一炉香火,历代族首与富豪都不忘给祖宫捐资庆典,并不惜重金,把本村临水庙修饰得金碧辉煌,以示对娘娘信仰的虔诚。<br> 东际村临水分宫占据着一方风水宝地,是佑助贫民生老疾病的香火重地,外来信众络绎不绝,是族民一种寄托或信仰,引导和支撑着人们在追求和努力,都寄托着族民爱国向善的初心所在。<br> <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东灵宫(临水分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东灵宫(东门)</h3> 东际村始建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村里现保存有明、清古民居百来座,还有祠堂、祖厝、庙宇等公益场所。虽然这些古民居大部分已无人居住,但它那古朴而沧桑的风貌,仍和谐地包容着乡村环境,吸引着外来参观的学者与游客。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年树王 村之瑰宝</h1> <br> 我们惊奇地发现:东际的山川灵秀,绿水清莹,古树环抱,绿色成荫,村里有五棵百年“树王”引人注目。村口柳杉,枝干遒劲,雍容大度,恰似一对好客的主人,让人流连忘返。<div> 村水尾还有一棵“风水树”,被包围在一片绿色中。它与水尾廊桥、佛宫一道,把握着村里的风水定向,给村里带来吉祥与安康。不可否认,这些古树在制造氧气、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阻滞尘埃等方面,有着特殊的生态价值。自古以来,古树还被视为村民健康长寿的秘籍,成了村之瑰宝,它见证了东际村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成了村里老年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br><div><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头百年树王(柳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头百年树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头百年树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夕照村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头百年树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水尾风水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街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头百年树林</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园林风光</h1> 东际的高山茶园,谷地稻田都有自己独特之美,都以青山绿水润泽其间,浑然就是个就是隐藏于青山绿水间的一个美丽乡村。<br> 东际村之美,美在山川,美在绿水。东际村坐落在鹫峰山脚下,鳌江源上游,大自然恩赐给她一份独特的生态环境之美。<br> 东际村海拔1000多米,由于地势较高,昼夜温差大,这里凌晨常可以看到山川河谷云雾缭绕的气象。倘若赶上雨后咋晴的傍晚,还可以看到云蒸霞蔚的绝美景观。<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园林风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园林风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园林风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园林风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园林风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园林风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园林风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园林风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园林风光</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井奇观</h1> 东际村坐落在鹫峰山脚下,鳌江源上游,大自然恩赐给她一份独特的生态环境之美。<br> 鹫峰山,横贯在福建闽东北的一座山脉,海拔在1000-1500米左右。鹫峰山脉的主峰为辰山,海拔1822米。这里山高林密、流泉飞瀑、怪石嶙峋、奇松云海。是国家重点林区的和自然生态保护区。鳌江源头就产生这里的崇山骏岭中。<br> 鳌江,是福建省六大河流之一,也是古田县境内的第二大河流。鳌江上游流经古田的地段叫霍口溪,霍口溪源自东际村境内,流经卓洋、鹤塘、杉洋、大甲四个乡镇后在杉洋镇的双口渡出境,注入罗源,在连江的浦口与东岱口注入东海。霍口溪在连江地段称鳌江。<br> 霍口溪上游溪涧萦回,激流纵横,至今还保持着未被开采过的原始峡谷——“森门栏”龙井。龙井位于东际村、溪边村和路上村的三村交界处。龙井四周石峰林立,怪石纵横,清泉瀑布,激流险滩,是现代都市人寻幽览胜、探险猎奇的理想之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龙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龙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井清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井清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井幽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井山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井幽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井清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井石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井细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井幽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井奔流</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色文化</h1><div><br></div><div> 东际村地处古蕉屏三区县交界处,山高水远,交通偏僻,新中国成立前曾是闽浙赣三省重要游击区。1935年,叶飞、陈挺、阮英平等老革命先辈曾经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组织和领导闽东游击战争。1932年,苏维埃政府宁古屏第一支部在这里成立,后队伍整装北上抗日,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br> 当年东际村人民踊跃参加革命活动,他们多次掩护叶飞、阮英平、陈廷等同志通过敌人封锁线。曾参与指挥过闽东独立师在白溪麒麟山反击国民党87师围剿战役,并取得最后的胜利。东际村许多热血青年在中共地下党的引导下,积极投身革命,他们出生入死,为游击队送衣、送粮、送情报、开通行证,并为游击队购买转运枪支弹药。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br><br><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军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军事迹展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军事迹展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军事迹展览</h3> 1948年9月,城工部五县中心县委在福州召开会议,号召各地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广泛的爱国游击战争,在闽浙赣开辟第二战场。上级派遣魏宜芝、陈景丹等同志回古田组建城工部古闽林委,在古田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并在全县成立了城关、沂洋、丘地、卓洋、前洋、东际、盘岭等区工委。古田农村各地农民、知识青年、纷纷投奔革命。踊跃报名参加游击队。当年东际村进步青年陈怀英 、陈泽钱、陈高英、陈尚武、陈德临等同志投身革命,成为闽东城工部地下游击队员,并在地下参入中国共产党,转战霍童,洋中,古田大甲,杉洋、鹤塘、卓洋等地,在白色恐怖下,他机智勇敢同国民党保安团作斗争。<br><div><br></div><div> 这里是新中国老区基点村,在烽火燃烧的解放战争年代,这里是叶挺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今天的村里人家都珍藏有前辈胞人参加革命活动的历史照片,家家户户都流传着红军北上抗日的英雄事迹。处处都记载着红军在这里留下的英雄故事。走进乡村,宁静中带着纯朴清新的自然风光,沿着山路攀登“红军崖”,到这里寻找当年红军的足迹。<br></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籍红军战士陈泽钱和他的战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泽钱同志遗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下党陈怀英同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军洞</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古民居</h1> 明末清初,东际村就有人外出打工。之后又学“徽商”做起了生意。他们将家乡盛产的木材、茶叶、稻米运到上海、中原等地贩卖,又将都市的布匹、生活用品运回家乡经销。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又移资归乡,拓基建宅,安度晚年。这些富商的归来,不仅带回了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也带回了徽派建筑的先进理念。据统计,村里现保存有明、清古民居百来座,还有祠堂、祖厝、庙宇等公益场所。虽然这些古民居大部分已无人居住,但它那古朴而沧桑的风貌,仍和谐地包容着乡村环境,吸引着外来参观的学者与游客。<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古民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巷迢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兄弟古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兄弟古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兄弟古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古民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古民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古民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古民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古民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古民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俱乐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俱乐部内结构</h3> 东际村干部群众以热情好客著称,来过村子之的人都知道,村口大树下有家食杂店,老板是个满脸堆满笑容的老汉,淳朴热情,过往游客都喜欢在大树下乘凉歇息,顺便也往店里走走,买包烟喝口茶的。老汉是个村里通,和村里人家和睦相处。从村干部到每一个村民的家庭状况与生活行踪,他都了若指掌,只要你需要,他都会给你带路引见,显得格外热情。<br> 这次为我们带路是一位中老年人,别看他身材瘦小,年龄与我相差不大,六十出头,但农村长期的艰苦磨炼,练就了一身好体魄。他陪伴着我们早出晚归,居然身体还不知什么是“累”?家里子女和老伴都不在身边,吃喝拉撒、出工出差从不相识。身上的文化品位也不差,天文地理、村史典故样样在行。村里特别看中了他为人热情 的一面,就常聘请他做旅游向导,专接待一些乡贤贵宾游客。在短短的十几天接触后,我们也无所不谈,当他得知我身体患有慢性老年病之后,腿脚不利索,行程中对我关心备至。当他了解到有一民间秘方可以治愈我的病后便漫山遍野为我采药。山草药需要配“山麂爪”他就专门找村里猎人订购。这是一种濒临灭种的珍稀野生动物,盗猎者以高价出售,他总冒着神秘的危险为我约定“麂爪”,处处把我看成了亲兄弟,令我五体投地由衷感激。<br> 为了盼望得到一张村庄河山的日出的照片,他带领我们几度攀上“红军岩”拍红岩日出。上山红军岩的道路他最熟悉。上山根本就没有路,他就为我们劈刀寻路,一路艰难行进。他能把当年红军被困守在“红军洞”情形讲得有声有色。把登上“红军岩”登高望远的感怀说得如痴如醉,让你馋喘不已。像我这般迟钝的身材要登上岩顶就十分困难,他让我踩着他的肩膀往上攀登,登上岩顶,迎着阵阵清风,望着起伏山川,发出深沉叹息。<br> 他领着我们下龙井探幽的情节,更是惊心动魄。那年,我们像是吃了“豹子胆”,竟敢提出要深入虎穴龙潭的行动计划。龙潭位于霍口溪上游,溪涧萦回,激流纵横。原始峡谷——“森门栏”龙井隐于其间。龙潭四周石峰林立,怪石纵横,清泉瀑布,激流险滩。<br> 我们一行五人,村里来了三个农民工保障员,我和师弟黄谷上在列其中。村里的老年人听说我们要去“龙井”探险都感到惊诧。都暗自提醒我们别去了,说是就是村里年轻人都很忌讳去龙井探幽。都说那里谷深石滑,布满青苔,险情难测,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随时出现每隔三五年,都会有“人命”事故重现。据说前不久就传来一个可怕的消息,有一位民间采药高手命殉龙潭谷底,尸首未寒,很不吉利。我向队员们封锁了这个信息,经过反复思考,还是决定要去闯一闯。<br>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二次再闯龙潭。第一次是在年轻力壮时去的,由老家路上村沿着霍口溪涉水进入龙潭。当年的感受就是备受刺激,但由于摄影设备牵制,没有留下满意的镜头,之后一直悔恨在心。这次下龙潭,可以说也许是我人生最后一次机会了。<br> 东际村下龙潭有两条路,一条是南坡羊肠小道,路长坡缓,要步行走2~3个小时,很消耗体力。另一条是在北坡,山势陡峭,顺着山势下山,路程会缩短一半。我们竟然做出从北坡下去的行动方案,理由是争取上红军岩拍日出后就地下山。没想到那天早晨天气不佳,登上山顶却没有拍上日出,之后又匆匆赶着下山。这一上一下,累得大家全身冒汗,透支了不少体能。为着下北坡这条路,我们还专门找到了一位农民工小弟,据说他少年时常在北坡放羊。可那天到现场一看,他也蒙了,根本就找不到路在何方?一阵虚寒之后,我们决定还是辟路下山。<div> 我们靠寻找身边的小树,支撑一步一步向下滑行。体能消耗很大,终于在一个小时后,可以听见低谷的潺潺流水声。我已经气喘吁吁,身体透支到了极限。面对眼前的状况,只好把队伍分成两组:一个是由两个放牛娃带着我沿着山坡就近继续滑行,到龙井外滩着陆安全下山。另一个是由农民哥孝和带领另一名摄影师黄谷上,沿着悬崖峭壁直下龙井深谷,由他们去执行幽谷探险摄影计划。著名的跆拳道教练黄谷上身材敏捷,农民哥陈孝和干练富有经验。他们靠着幽谷四周布满的青竹老藤作支撑,惊险地从这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直抵龙井最深处。他们逢水跳石,逢谷攀岩,直捣龙潭天险。我们一组则连滚带爬,也终于滑行到了龙井外滩。人累得已经不行了,赶快找到了块大石岩仰面躺下,四支朝天伸开,对着青天我大声呼唤:“龙井,我又来了”。<br> 湛蓝湛蓝的天空,飘着雪白雪白的云朵,我仿佛躺在天宫的泳池上潇洒,久久不愿爬起来。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仿佛从梦中惊醒,只觉得全身麻木,无力动弹。我怎么了?身边的农民小弟告诉我,你的体力透支严重,赶紧起来,否则就无法返回。我勉强地挣扎着起来,只觉得眼前天旋地转、四肢乏力,心情一度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这时,深入龙潭谷底作业的队员也顺利安全到达外滩回集合。我问他们里面情况如何?他们笑着回答,很刺激,像在看电影,又像在拍电影。<br> 这时,我们看到太阳已经西坠,时间提醒我们得赶快回程。我们清点了一下队伍,发现粮水尽光,回程还得2~3小时,要饥渴交迫。有两位农民工义无反顾,一左一右缠护着我上路。<br> 回程路上,我疲惫交加,上陡坡上不小心踩空,连翻带滚到十几米远的悬崖,好在一棵大树拦住,摄影器材丢弃一地却毫无感觉,回程又走了一半路,才发现丢失了一个镜头。马不停蹄地又赶回原地一路查找,摸黑才到回家。<br> 回家后连续几天里,我噩梦连连,,都是和成龙大哥一起拍惊险电影,结局都是清一色的恐怖,都是以缺胳膊少腿为代价,惨不忍睹……</div><div><br></div><div>两个多月的考察,我们历尽艰险,受尽磨难,但收获颇丰。<br> 我们也意识到了这个村子历史厚重,文化积淀的深厚。但要完整发掘,需要时间的整合,需要反复的提炼,并不是一年半载就会“突破”任务,而是一项复杂的工程。<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揪心之憾(尾声)</h1> <br><br> 东际之旅,充满艰辛,也充满了遗憾。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我们早出晚归,数十次亲临。从县城出发到村里交通行程约50公里,山路弯弯道路崎岖,司机老林师傅都是全神贯注,排除了一次又一次险情。我们挑选的摄影时间段都在早晚,都挑选在气候极端的条件里,要么大雨滂沱等待雨后咋晴美轮美奂景观,要么伸手不见五指就登上制高点抢拍黎明初光。摄影人的特点是早出晚归,都是在“自找苦吃”。看着身躯一天比一天“不好使唤”,我们不是“养精蓄锐”,而是加班加点“不要命”似的进行,以掏空生命为代价。初稿出来了,再改,再稿出来了再改。就在即将定稿时,一天厄运降临,村宣传委员不见踪影了,一打听是外出忙年底生意去了,音讯不回。村主任也无奈地摇头说“他无能回力”。再接着是,我身体不支,也躺倒在床。<br> 无可奈何花落去,接着又是一届又一届村委轮换,“村官”走马灯式的更换,我预测着前景渺茫,也打起了退堂鼓,到上海养病去了。天大的笑话,一本小小画册引来了这么多曲折。<br> 时隔三年,一天我在上海接到了一个远程电话,是福建老家打来的。来者自称是东际村的村干部,要求协商处理一下画册事宜。我一听就觉得受到一种难以启齿悔恨,一团无名火冲上心头,给谢绝了。我知道他们也会知道理亏,想等对方情绪稳定后再慢慢解冻。之后一年又一年的时间蹉跎而过,再也没有听到回音。我纳闷,这究竟是为什么?<br> 回顾东际苦旅,谁孰谁非,再争执也是无所谓了。是谁先违约?有约为凭吗?是谁造成中途夭折?夭折理由何在?是不是任务“打包”的没有打好?……我不敢往下想,这不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现代版演绎。我想到的是我对不起热情的东际村父老乡亲,当年陪同我跋山涉水上“红军岩”,下“森门栏”龙井探险的农民朋友,难以忘怀的是他们又是怎么想的?我赶紧将几年前拍摄的照片赶制成视频《走进东际》作为一个“迟到的礼物”发给他们,用以了却心中的夙愿。<br> 诚然,用放大范围的心态去看待眼前所发生的一件小事以及他所产生正负两极的影响,或且还可能掀起的新波澜,我更不愿意看到事态地扩大后带来的暴风骤雨,我感叹的是人的诚信观念的闪失以及人的伦理道德的出错所产生的不测后果。在后来的事件处理中, 我违心地采用保持沉默、等待观望、微笑处之的办法,看着他们的表演是如何结束的,看着自己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会否出现。这也是社会文人所秉承的“自甘低下”的弱势心态所迫。<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街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全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际村小学</h3> 人们都说,摄影是苦旅,因为摄影要跋山涉水,要四处寻觅景点,选择不同的角度。累,是身体的感觉,是必然的;苦,是心理的感受,是肯定的。但自己真正喜欢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摄影不仅是身体上的劳累,而在其所引起的事件给思想上的造成的跌宕,以致让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产生种种新的变数更令人难以考量。当前的中国,摄影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从民间到政府,从官员到百姓,全社会都在崇尚摄影。全国各地不仅活跃一支神秘的“大军”。而且暗流涌动,声势浩荡。引领着各地掀起“摄影”搭台,经济唱戏的大动作。这就是摄影人“引以为豪”的精神支柱。身上受点苦无所谓,而精神的追求却是难以抗拒的,这就是摄影人所谓的“自找乐点”“自找苦吃”的精神归宿。<br> 东际摄影之旅给我的启示是:身体上的苦累无所谓,而留在心灵上的苦,才是真正的苦涩。一种痛苦的追忆,是对一种逝去的苦涩的回味。都说先苦后甘,苦尽甘来,东祭之旅,苦之不尽,甘又不来。<br> 家人朋友曾经多次问我,摄影是什么?会让你如此痴心入迷?我说,摄影人是在寻找一种“快乐”的感觉,是寻找快乐的一种体验。摄影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看法,是一种担当。摄影人将美与生动的东西停留在瞬间,表达一个人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传递历史,记录现实,连接时间与空间。它为人们展现了是一个精神世界。<br> 回顾自己我初涉摄影的“发烧期”,玩摄影买设备也耗尽了我“小金库”积蓄。我也经历过摄影人“饥寒交迫”的苦涩日子,常常为拍一个日出镜头而苦苦守候几天几夜。尝过酸甜,历尽苦楚。也心甘情愿,也乐此不疲。<br> 人生苦短,人生旅途如此,摄影之路亦是如此。中国式的“全民摄影热”能持续多久?发现随着时间的消磨,近年来也在降温。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总结这段人生旅程。摄影给我带来过快乐,因为快乐,带来满足,因为满足,带来陶醉。人生无悔,岁月峥嵘,摄影无悔。但摄影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艰辛,很多曲折,很多苦恼。<div> 在我人生文化历程中,东际之旅磨炼最大,感触最深。<br><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