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河南省万名青年校长培训计划”第一期学员进入了紧张而又愉快的第六周学习,本周研读的书目是沈从文的《边城》。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这本书,9月28日上午,04班举行了班级读书交流会。会议由第4组王美丽校长主持,来自五个组的五位校长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分享,班主任姚老师也亲临现场参与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程龙校长交流的题目是:《谈边城开放式结尾之美》。这是小说最后的留白,回与不回,哪天回,不知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结果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莫问天涯,也莫问归期”。“明天”,一个充满希望的词语,“永远”,一个由无数个明天组成的词语,女孩对年青人的爱,对爱情的憧憬,寄托在那个“明天”身上。</p> <p class="ql-block"> 祝素娜校长带领我们品味《人性如诗 亦喜亦悲》。边城的人民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与纯朴勤俭的古老民风。通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建构了一个充满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创造的人物闪烁着人性中率真美丽、虔诚的一面,边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陈宏校长引导我们探讨:谁是《边城》悲剧的制造者?是傩送?是老船夫?还是翠翠?亦或是其他人?通过对《边城》的体悟,我们不仅读懂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更读懂了沈从文对现实中那些平静祥和背后隐藏的无尽的悲伤与无奈。所以说《边城》中的爱情不仅是一曲悲歌,更是沈从文的精神寄托。</p> <p class="ql-block"> 苏萍校长带领大家:遇见《边城》,寻找美。那群可爱的人们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在一个近乎“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无不给人美的享受。在茶峒里生活的人们,无论是摆渡了几十年的老船夫,天真灿烂的翠翠,还是年富力强的天保、傩送兄弟,亦或者厚道识体的船总顺顺,在他们身上都闪烁着许多人性的光辉点,他们是“真、善、美”的另一化身。</p> <p class="ql-block"> 胡选军校长交流的题目:《对心底理想信念的坚守与憧憬》。我们要直面突如其来的变数,也要有守住平淡生活的坚持,如那老船夫兢兢业业的坚守,纵然河水奔流,但那份初心不改,始终保持自我,硬挺依旧,质朴依旧,坚强依旧,始终保持对心底理想信念的坚守与憧憬。</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吴泽剑校长为本次读书交流会做总结发言。《边城》不仅景美人美,文章在字里行间处处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沈从文先生一手打造的《边城》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善、美的世界,是世界的真正桃花源,值得我们一读再读,里面所蕴含的人性美值得我们一品再品!</p> <p class="ql-block">统筹:胡传伟</p><p class="ql-block">供稿:朱伟伟 王美丽</p><p class="ql-block">照片:朱伟伟 崔艳敏 郑璐</p><p class="ql-block">编辑:04班4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