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研究课堂、打造课堂,以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思进行教学研讨,探索符合实际的有效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我校于9月27日举行了语文组“同课异构”教学听评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担任本次“同课异构”公开研讨课的四位教师分别是李建梅、陶正梅、李成蓉、李雪姣,四位老师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作为教学内容,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此篇文章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四位教师的课堂侧重点各有不同,践行求真务实;追求师生互动探究;师生合作,产生思维碰撞。</p>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的意义:“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材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异构”则体现在两位(或多位)教师的不同呈现。四位老师执教的课的“同”表现在:教学目标明确,紧扣教材,恰当处理教学内容,课堂组织连贯有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有自主、合作学习,教态亲切自然,熟练巧妙地使用多媒体,板书设计合理,提纲契领。四位老师执教的课的“异”表现在:课堂教学模式各显神通;教学方法各有亮点;板书设计各具特色。她们的“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课后,按照“即听即评”的要求,老师们积极反思、认真总结、互相探讨,挖掘彼此的闪光点,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梳理经验、归纳提升,一起寻求促进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转变的好方法,共同讨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大家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研讨中反思收获,达到了共同成长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其中语文要素螺旋上升式编排,在一定程度上清晰了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化解了长期以来困扰一线语文教师面对文选型教材教学内容选取难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评课之后,魏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理论学习——《要素导读:一个突破,三个变革》,她强调要落实语文要素,就必须变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问题导读”模式为“要素导读”模式。“要素导读”要求做到“一个突破,三个变革”,即突破传统的“问题导读”模式下的文本处理方式,运用“要素导读”模式下的文本教学解读,变革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资源运用与评价方式。魏老师以上午同课异构的《父爱之舟》一文的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予以阐述:一、文本教学解读:突破“问题思维”,指向“要素思维”;二、变革策略选择:聚焦“语文要素”,指向“学生学习”;三、变革资源运用:巧用课后习题,串联学习过程;四、变革评价方式:多主体、可视化,引领要素落实。</p>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本次研讨活动的开展,让执教老师在研究、分析、研讨中得到启发,为教师们专业成长和提升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教研态度,开拓创新,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深度、有温度、更有效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