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而思 —记美术工作室《艺术课程标准》阅读心得

周才生

<h3> 施老师说:“离2022年还剩99天!<br><br> 这句话仿佛让我进入深思,今年已经过了一大半!<br><br>而我很多事还没有开始------</h3> 2022年9月23日早,我们一起进行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集体阅读的研修,促进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新认知和对新理念的理解。 <font color="#ed2308"><b>我分享是:89年级学习任务摘短:表现无限创意。</b></font> 表现无限创意:<br><br> 本学习任务主要引导学生运用传统与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创造性地表达对自然与社会的感受、思考和认识,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br><br>内容要求上:<br><br> 在学习有关色彩三要素、色彩情感特征等方面的知识。<br><br> 其中构图分析上圆形、S形、三角形、横线、垂线、对角线、十字形等构图形式的美术作品,知道不同构图形式带来的美感。<br><br> 在课程中也会引导学生观察立方体和圆柱体,学习成角透视、圆面透视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画有关形似、神似的概念,以及三远法(高远、平远、深远)、勾勒、点乱、没骨等术语。<br><br> 在初中学习中国画的工笔或写意技法,创作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采用写实、夸张、变形、抽象等手法创作美术作品。<br><br> 在版画教学上有吹塑板、厚纸板、雪弗板、木板、等材料上,创作版画作品。<br><br>【学业要求】<br><br> 能使用传统与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采用写实、夸张、变形、抽象等手法创作美术作品。<br><br> 在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时,能通过想象、联想、归类、重组等方式进行构思和实践,创作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br><br> 能运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工具和手段,创作动态、多维的美术作品。<br><br> 在班级或小组的各种活动中,能与同学合作互助,尊重和理解他人不同的想法或见解。<br><br> 掌握正确使用工具、材料和媒介的方法,养成安全使用工具、材料和媒介的习惯。<br><br> 在活动前,能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在活动结束时,能收拾、整理工具和材料,保持课桌和教室的整洁。 在分享研修活动中:对几个老师的分享内容有所关注和思考。 关洁玲老师的槟榔俏皮艺术课程开发 杜馨老师讲到非常有意思的案例《校园的水稻》<br><br> “校园的水稻”单元课程告诉我们,教育就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参加学校水稻种植、生长管理、写生记录、收获水稻,以及创作水稻主题的美术作品,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学生参与种植水稻劳动本身,就在一种创造活动中,因为,孩子们之前从未认识和了解水稻,也从未操作实践过水稻种植、管理等系列工作,参与本身就是创造。不断地实践性创造活动,其宗旨是为了创造和深化理解。不仅仅是对水稻这一植物本身的理解,更不仅仅是对如何画水稻、表现水稻主题的理解,而是对人类生存历史的理解,是对社会当下、对未来世界发展的理解。在整体理解中,多种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成为做中学的课程形态,学生在应用中学,在实践创造中学,由此达到更深刻的理解,这就是走向理解的美术单元课程。在“校园的水稻单元课程系列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拥有强健的身体,每一个孩子都有实践创造的欢乐,每一个孩子都有发表独立思想的机会和坚持(保留)自己观点尊严,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生发出自己的创想并分享给同伴,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尊重他人的想法,并能够与小伙伴协同思考和协作做事,课程散发出人性的光辉。<div><div> 这样的案例值得去研究和学习,自己也是在摸索当中去操作课程有关细节。路还很长,能够在大团队中成长起来。</div></div> 从阅读分享会中结合自己也想尝试课程开发,心中还是停留不敢试试态度。还是施老师鼓励在鼓励,也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和导师们学习是否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

美术作品

水稻

课程

理解

创作

学习

工具

课程标准

媒介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