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蔓珈尔山

昭日格图

2022年9月24日,笔者与新巴雅尔、巴拉旦桑布、巴图吉日嘎拉、芒来等领导和同事在贺希格都荣老人的指引下来到了位于巴林左旗查干套海嘎查南、盖家店村北的蔓珈尔山(蔓珈尔蒙语指一种山地药材,山上有很多此类植物而得名),对山中存留尚好的古遗址进行了实地观摩,观赏了五彩斑斓的蔓珈尔山深秋景色。 规模浩大的辽代寺庙遗址<br>盖家店村位于蔓珈尔山南面,我们从查干套海嘎查出发,延查干套日格山梁走进下盖家店,再向右上行穿过了上盖家店,来到了位于赛日木山梁(当地称西坡梁)东侧的盖家店沟里山,蒙语称此处为音德尔图加拉嘎。这里阳光明媚,草木茂盛,四面环山,是一处观光游览的好场所。芒来就出生在此山北面的二道沟艾里,他说小时候经常来此处爬山,饿了就吃各种山果山野菜,渴了就喝山顶处的音德尔图乌苏(山泉水)。我们在他的指引下向音德尔图乌苏爬行,山路由柞树、杏树等多种草木挡住,我们越过草丛,绕过树墩,距音德尔图乌苏下面约500米处发现了沿山势东西走向建立的第一道石墙,很快从上面又发现了第二道……第四道石墙,三道、四道石墙长约40米、高约1米,两道石墙距离相对宽阔,间距约20米,从此处我们发现了大量的青砖、青瓦、白瓷、青瓷等多类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碎片,在此处我们对遗址进行了拍照,停留了较长时间。音德尔图乌苏在第五道石墙东侧,目前小溪水虽然已经干涸,但芒来凭借儿时的记忆,很快就找到了小时候蹲在溪边常喝水的两块石头。经详细观察,我们查到此处共有九道石墙,五道以上的石墙基本为防护工程,上面没有砖瓦等遗址留痕,根据遗址的选址特色和存留物品特点,我们初步断定此处为辽代重要祭祀场所,经与巴林左旗旗博物馆李建奎馆长核实,是已经探明的辽代寺庙遗址。 <p class="ql-block">源源不断的谷日班沟溪流</p><p class="ql-block">蔓珈尔山是查干套海嘎查重点草牧场和基本农田的主要场所,山北面的乌力雅苏太阿拉嘎、胡都根沟、荞驽太沟、阿贵图沟等地为二道沟艾里赖以生存的重点牧场,山西北面的毛仁捣忽木等地是谷日班沟溪流的重要源头。谷日班沟溪流从蔓珈尔山发源后缓缓向北流淌,与从布墩花处发源的布日嘎斯太溪流、巴音查干溪流汇流于飨馨毛都(当地称神树)处,形成飨馨河,飨馨河向东流淌至乌拉吉日处与德波图河、赛日木溪流汇合,汇成为沙里河。沙里河蒙语意为黄河,河流中含沙量较大,水呈黄色而得名,与《辽史》中记载的潢河音同意同。如果将沙里河考证为《辽史》中记载的潢河,那么巴林左旗的辽文化底蕴将会更加浓厚,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棵草草木木将会更加绚丽夺目。</p> 延续至今的祭敖包习俗<br>当每年的农历5月13日到来之际,由乌兰格日乐、胡宾沟、高琳艾里、阿日宝力格、查干套海、盖家店、巴音舍热等多方来到的农牧户爬行至蔓珈尔山颠处,开展共同祭拜蔓珈尔敖包活动。蔓珈尔山的祭敖包活动延续已久,没有人能够准确说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此项活动,人们通过活动实地踏查附近草牧场等生产生活环境,并对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等问题开展广泛交流,谈讨达成共同的保护与发展意向。当然,在过程中少不了民族特有的文化活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能举办赛马、射箭、博克等比赛,提升人们的欢乐氛围。 蔓珈尔山是巴林左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旗水源地重点保护地区,在蔓珈尔山周围全旗各民族睦邻友好,和睦共存,深入开展交流、交往、交融,更是推动全旗民族大团结、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先进模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