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去神仙居,所以今天就住宿神仙居山脚下离神仙居南门5分钟车程的“仙居和宿山麦度假隐居” 在酒店大堂外面就是神仙居的山景 房间阳台同样可以观赏神仙居景点之一 ---- 观音峰 清晨虽然没有看到日出,但朝霞还是比较漂亮的 <p class="ql-block">神仙居景区是仙居国家公园核心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古名天姥山,又称韦羌山。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吟诵的就是神仙居的奇幻美景。百度百科已经官方审核通过“天姥山——神仙居(韦羌山)”。</p><p class="ql-block">神仙居地质构造独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一山一水、 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形成“观音、如来、天姥峰、云海、飞瀑、蝌蚪文”六大奇观。景区南北两侧,为江南峡谷风光,林泉相依,以岩奇、瀑雄、谷幽、洞密、水清、雾美取胜,千峰林立,气象恢弘。从北海(或南天)索道上去,自南天(或北海)索道下来,数公里的旅程均在数百米高的栈道上进行。途中鸟鸣婉转,移步换景,如置身画卷之中行走,虽有陡坡亦不足道哉。</p><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选择的是从南门进南门出,进入大门没多少路就有索道站,索道上山后,有两座这样的长电梯,把游客一下子就送到了山顶,免去了登山之劳累。</p> 观音岩 ---- 双手合十作膜拜状,神情安祥,样子十分虔诚,这就是“观音”。 观音岩是神仙居景区标志,海拔919米,岩高200多米。这块岩石在过去,曾被当地人称作“天柱岩”,高耸入云,一柱擎天之意。 南天顶 ---- 整个景区登高眺望的绝佳位置,南天顶玻璃观景平台凌空而架 <div>太极台</div>太极”初见《庄子》,为庄子混沌哲学之精华。处仙景之中,立太极图上,觉阴阳之进退,悟宁静和谐之境。 南天桥 ---- 这座飞渡悬崖两岸的天桥长达120米,架在100多米高的深渊之上,一桥飞渡,横跨南北,气势恢弘。从这座桥上走过,可以深切品味胆颤心惊的那份刺激,可以体验居高临下的那份心旷神怡,还可以站在桥中央感受诸景皆入眼帘的那份快意。这座桥,让人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座桥成全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千古隽永,温暖人心,寄托了人们对纯真爱情的美好憧憬和期待。心若相知,不语也怜惜;情若相眷,天上人间也无畏。(靠前一座是悬索桥,后面一座是新建的钢架桥) 莲花台 ---- 神仙居的标志性景点,形似一朵莲花,圣洁祥和,盛开在群山环抱之间,是绝佳的观景位。 神象归谷 神仙居景区保留着一处尚未开放的景点,“薜萝深处”,薜萝,指隐者的衣服。“薜萝深处”景点,在神仙居南侧“天书蝌蚪区域”,沿着狭长的小道向山谷纵深处行。薜萝深处羌山尽头,道教养生修炼要远离尘世,韦羌山清幽的环境,就是适于养生修仙之地。 神仙锯:当地人又称锯板岩。当地传说女娲补天时需大量的七彩石,她见神仙居的石头好,就托山神提供石头,山神就打算把这里的石头锯下来送去。刚锯了一半,女娲已经把天补好,山神就没继续往下锯,留下这块锯板岩,这也是古代传说版的“神仙锯”。当然这是一种神奇的传说,具体的成因是火山喷发、地壳运动、风化剥蚀而形成,地质学上称为断裂。<div><br></div> 卧龙桥 ---- 网红桥,卧龙谷悬崖上,以“神龙卧波”为主题的拱形钢结构梁架桥,如彩虹当空。 梦笔生花 ---- 酷似一支丰满的神笔,仰视上天,以云为纸,书写着千古奇书:神仙居的故事。 情侣峰 梦幻谷 如意桥 ---- 神仙居火遍全网的新晋网红景点,凌空高悬于相距百米的东西峡谷之间,俯瞰形似一柄如意 正前方一座山崖拔地而起,酷似旌旗和风帆,不同角度会有不同景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看更像一面旗帜和船帆,因此得名一帆风顺,祝各位游客事业人生心想事成、一帆风顺。 神雕侠侣 <p class="ql-block">网红冰激凌</p> 天台山大瀑布,位于台州天台山。落差达325米,最宽处100米。<br>主要景观有:九级飞瀑(九瀑:玉梭飞流、七八瀑:幽谷叠瀑、六瀑:悬瀑风雷、五瀑:阆苑仙葩、四瀑:群蛟争壑、一、二三瀑:龙游三井)、凌云栈道、观景平台、索桥、玻璃吊桥、登云梯、摩崖石刻等,水潭形态各异,可供游人亲水嬉戏,是我国罕见的亲水梯级瀑布群。<div>山顶游线由2560米长栈道和玻璃栈道(现在正在建造垂直运距高达205米的三台观景电梯)将琼台仙谷区块和大瀑布区块联为一体,是一个融峡谷景观、瀑布景观、悬空栈道、时尚体验、仙道文化于一体的大型山岳型景区。</div> 山顶步道 俯瞰琼台仙谷景区 水帘洞 <p class="ql-block">仙人桥(链接大瀑布和琼台仙谷景区)</p> <p class="ql-block">琼台仙谷景区以“雄、奇、秀、幽”著称于世,这里为花岗岩全貌,层峦叠嶂,深壑飞瀑,峰、岩、潭、瀑诸景齐全,有着完美的大峡谷绝美的自然景观。灵溪为该景区的主景线。沿溪北行,两旁山壁对峙,山势峥嵘峻峭,奇峰纷呈,怪石错列,且愈入愈奇。著名的有“李白题诗岩”、“仙人聚会”、“双女峰”、“元宝石”、“佛手峰”等景。 灵溪百丈坑有瀑如龙,下注成潭,潭水晶莹如黛,名“龙潭”。</p><p class="ql-block"><br></p> 九龙潭 从下往上欣赏高空中的仙人桥,它架在3座山峰上,把两个景点连接了起来 仙人湖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br>隋代高僧智越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 影响远及国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br>国清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 该寺曾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 <br> 七佛塔 隋塔,位于天台城关镇东北6里。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受菩萨戒而建造的报恩塔。唐会昌法难受损,南宋建炎二年(1128)修葺。残高59.4米,边长4.6米,六面九级,为浙江最高的古塔之一。系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因遭火焚毁飞檐斗拱,形成四周的空洞。<br>后人对塔基进行了加固,四周铺筑了台阶,已予整修一新,已列为省级文保单位。隋塔建造别致,除砖砌塔壁上,精雕佛像外,塔顶上没有通常的尖形塔头,站在塔内,且可直接仰见蓝天。 石梁飞瀑风景区<div>石梁飞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22公里的天台山中,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近瀑布的古方广寺为五百罗汉道场。中方广寺是禅宗道场。</div> 小铜壶 法华晨光<br>从金溪、银溪的交汇处向右折,沿银溪向上游约200余米处有巨石大印,上雕刻着“法华晨光”四字, 这是一枚卓立在溪涧上、天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巨石大印,估计重量达数百吨,堪称世界之最,这是国内最大的大印,现正准备申报“中国吉尼斯”纪录。印体长约6米、印面边长4米,上篆刻“法华晨光”四个大字。 石梁飞瀑并不比其它瀑布壮观,但它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出:首先它有一条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梁,横跨在两崖之间,那微微拱起的梁面,像一条匍伏的巨蟒。金溪和大兴坑两条溪水,左右而来,汇合于此。溪涧岩石坎坷不平,水流随之层层折跌而下,每一次折跌,激起一阵雪白的水花,接着又往下折跌。这样经过4次折跌后,溪流终于在阵阵白浪之中流到了石梁附近,聚集成一个巨大的雪浪团,向石梁冲激过来。一部分被打回,而大多数则从梁底穿过,坠入几十丈深的幽谷之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石梁瀑布附近还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第一奇观”四字石刻、清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石梁飞瀑”题刻,石梁腹部有郡守刘璈题的“前度又来”等。 古下方广寺<br>瀑底左侧的古下方广寺,为天台宗,茂林修竹,掩映其间,为佛教五百罗汉应真之所,现寺内供有五百罗汉雕像。下方广寺是“五百罗汉应真宝地”,保存着东晋时期楠木雕刻、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镀金五百罗汉像,弥足珍贵。 铗剑峡